导读:本文包含了学院派舞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学院派,文化再生产,表征,民族民间舞蹈
学院派舞蹈论文文献综述
陈钧[1](2019)在《“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的符号表征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就其本质而言,可以称为是一种知识生产实践,其间充满着繁复而微妙的关系。在艺术的生产过程中,符号表征是其惯用的一种策略。在“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复杂的符号世界里,我们可以窥见艺术再生产过程中的种种细节,同时也可以洞悉蕴含其中的国家话语、认同机理与运作逻辑。本文通过对“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的个案研究,将其纳入文化/符号的视野内进行阐释,发掘其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的符号使用与实践逻辑,揭示“学院派”藏族民间舞符号表征实践的建构过程,探析舞蹈生产与社会发展脉络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掘“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作为一种“再造的传统”,早已衍生成为区别于传统藏族民间舞蹈的一种艺术形式。尽管与藏族民间舞蹈依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光影技术、现代美学、立体剧场等现代表征技术,使得“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获得了从属于某种学院型的“现代表征”。本文尝试性地将“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放诸“表征”的理论脉络中加以观察,以此来论证“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符号化表征实践的研究路径。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下观点:“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的形成是一种现代性背景下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文化再生产实践。“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的田野研究主要以“寻根与移植”“阐释与展演”为题,呈现“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的实践过程与细节。即:从传统田野的核心元素选择性萃取;课堂组合对文化符码系统的解码与重组;舞台作品创作“主旋律”谱写以及“民族风格”的把握;国家视野下的艺术实践及现代性博弈等。“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实践者通过对原生符号系统的解码、重构,进行“范式话语”的表征建构,并将这些实化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舞台创作与表演的实践当中,生产出“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国家话语的深刻烙印、文化精英的身份认同以及艺术话语表达、现代性的深刻影响,共同构筑出“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的实践主体通过文化再生产与意义赋予的途径形成了典型性、训练性和规范性的“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它既无法脱离原有传统的文化痕迹,亦无法摆脱现有场域中弥散着的无所不在的复杂因素。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梳理了与本文相关的理论以及研究现状,并说明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追溯了“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历程,按照时间节点分为“革命的序曲”“春天的舞步”和“新时代变奏”叁个部分,梳理了“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形成和发展的大致脉络。第叁章和第四章分别以“还原和再造”以及“阐释和展演”为题,呈现了“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符号表征实践的过程和细节。在论文的第五章结语部分,对论文的基本观点进行了归纳:一、“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是国家话语体系下的一种“想象性审美”;二、“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在与现代性博弈的过程中,经历了与“民间”的对话和现实的重构;叁、藏族民间舞蹈通过文化符号的再生产与意义赋予形成了典型性、训练性和规范性的“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娟[2](2018)在《学院派元素教学法实践中民族民间舞蹈角色特点的缺失》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专业类艺术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民族民间舞课堂上,大多数采用"元素教学"来进行教学实践。多为"单一性训练组合""复合型训练组合""综合性训练组合""表演性训练组合"。学生们大多只学习了整齐划一的动作,而不知晓所学民族民间舞蹈的角色,因而无法理解其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当代音乐》期刊2018年08期)
冯连[3](2017)在《浅谈原生态民间舞蹈与学院派民间舞蹈的特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原生态民间舞蹈来源于民间,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学院派民间舞蹈的发展历史仅仅只有几十年的时间,相对于原生态民间舞蹈来说虽然缺失了一些淳朴,但是它更具有舞台效果。这两种舞蹈作为中国民间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对于我国舞蹈种类的完善和舞蹈体系的健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有效地认识两种舞蹈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于学习舞蹈、掌握其精髓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原生态民间舞蹈和学院派民间舞蹈的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7年11期)
额瑜婷,张小燕[4](2016)在《基于知识点的学院派傣族舞蹈动律教学实践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学院派舞蹈教学点、线、面结合的教学特点,要求教学以知识点为核心,组织开展。傣族舞蹈动律围绕"动律"这个知识点,从动律概念入手,分解傣族舞蹈基本动律和"起伏动律""脆动律""颤动律"等叁种傣族舞蹈动律特征的动作要领与要求;解析傣族舞蹈动律成因的文化内涵和傣族舞蹈动律的原动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不仅掌握动作形态及要求,更从文化理解的角度把握运用傣族舞蹈动律。(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6年13期)
王雨和[5](2016)在《关于培养学院派芭蕾舞教学中舞蹈表现力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规范、系统、科学的芭蕾舞训练起源于学院派,正是学院派奠定了芭蕾舞领域中对各种技巧的运用和对其深厚文化内涵的积累,使芭蕾舞成为一种有品位、对现代舞蹈都具有技术性启发的古典舞蹈艺术。古典芭蕾舞出身于宫廷文化,它在表演模式上存在着一定的束缚,表现出了表情木讷、技术刻板、心灵交流匮乏等表现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在现如今的芭蕾舞教学中应该对其进行完善,在强化学生基本功训练基础上,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让芭蕾舞表演焕发其应有的艺术美感和优雅风范。(本文来源于《艺术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王龚雪[6](2015)在《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思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老一辈的经验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奠定基础,但不可否认,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未来发展已经到了瓶颈的状态。在系统、科学的舞蹈教学模式下,隐藏了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5年20期)
魏正跃[7](2015)在《对“学院派”舞蹈编创与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学院派"舞蹈是经过加工的舞蹈艺术,"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同样也是经过加工的艺术,无论是对"学院派"舞蹈编创还是"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编导都易陷入传统"范式"中。本文对"学院派"舞蹈编创"范式"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一些想法,提倡民族民间舞蹈编导深入"田野"。(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5年09期)
刘柳[8](2015)在《“继承与创新”背后的文化迷思——关于当下“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困境的初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其长久的理论困境和短暂的实践优势都共存于"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这类被过度意识形态化了的二项公式中。在历史断裂~①、社会转型与身份危机~②并存的特殊时期,"继承与创新"名正言顺地被"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界接受为解救身份焦虑和应付变动的不二良药。然而,关于"继承与创新"背后的历史传统和话语构成,却缺乏一个来自学界内部的追问和清理。藉此,本文尝试对"继承与创新"这一话语模式进行历史过程比较,从中思考"学院派"民族民间舞在面对民族—国家、市场需求、民间社会等多方关系所应秉持的知识属性和价值追求。(本文来源于《西藏艺术研究》期刊2015年02期)
江东,付磊[9](2014)在《试论“学院派”民间舞缺失的“生态”背景——以藏族民间舞蹈教学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无容置疑"学院派"占领着中国民间舞蹈"话语权"的制高点,对中国舞蹈艺术起着导向作用,并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艰巨任务。学院派民间舞蹈的形成,是历史必然的文化选择和价值追求的结果,但同时,由于它始终追求着当代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理想并提升和发展着民间舞蹈的质地,因而,实践过程必然也是一个长期的验证过程,会产生一些问题待我们逐步解决。特别是近几年"学院派"民间舞蹈逐渐呈现出由于长久地远离民间舞蹈文化"生态",从而造成舞蹈文化的"偏离"和"异化"。本论文,以藏族舞蹈为例,旨在解决这一问题,弥补、修正、对位及关照缺失的生态背景,为学院派民间舞蹈添砖加瓦和强基固本。(本文来源于《西藏艺术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孙亚男[10](2014)在《学院派芭蕾舞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舞蹈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既不能通过实体的艺术品(如工艺品)表达情感和价值,也不是虚无的幻想,它通过人体的肢体运动表现情感、情节和意识。但现在古典芭蕾舞受训练与表演模式所束缚,所培养的芭蕾舞专业演员多半肢体僵硬,表情木讷,更不要提心与心的交流与表演的震撼了。因此学院派芭蕾舞教学应改革,在强化学生基本功能的训练外,还应重视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期刊2014年05期)
学院派舞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我国专业类艺术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民族民间舞课堂上,大多数采用"元素教学"来进行教学实践。多为"单一性训练组合""复合型训练组合""综合性训练组合""表演性训练组合"。学生们大多只学习了整齐划一的动作,而不知晓所学民族民间舞蹈的角色,因而无法理解其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院派舞蹈论文参考文献
[1].陈钧.“学院派”藏族民间舞蹈的符号表征与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9
[2].李娟.学院派元素教学法实践中民族民间舞蹈角色特点的缺失[J].当代音乐.2018
[3].冯连.浅谈原生态民间舞蹈与学院派民间舞蹈的特异性[J].中国文艺家.2017
[4].额瑜婷,张小燕.基于知识点的学院派傣族舞蹈动律教学实践与研究[J].大众文艺.2016
[5].王雨和.关于培养学院派芭蕾舞教学中舞蹈表现力方法的研究[J].艺术研究.2016
[6].王龚雪.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的思索[J].大众文艺.2015
[7].魏正跃.对“学院派”舞蹈编创与民族民间舞蹈编创的思考[J].艺海.2015
[8].刘柳.“继承与创新”背后的文化迷思——关于当下“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困境的初步分析[J].西藏艺术研究.2015
[9].江东,付磊.试论“学院派”民间舞缺失的“生态”背景——以藏族民间舞蹈教学为例[J].西藏艺术研究.2014
[10].孙亚男.学院派芭蕾舞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