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药物靶向投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长春瑞滨,靶向治疗,纳米药物投递系统,纳米脂质体
药物靶向投递论文文献综述
张玮,钱晓萍,刘宝瑞[1](2013)在《长春瑞滨靶向药物投递系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春瑞滨(VNB)是一种新型的半合成长春花属生物碱,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是一种价格较低的广谱抗肿瘤药物。化疗过程中VNB裸药易造成神经毒性、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局部静脉炎等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目前长春瑞滨相关靶向(本文来源于《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05-05)
亓洪昭[2](2012)在《红细胞外泌体为载体靶向肿瘤药物投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以红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作为载体进行疏水性化疗药物的体内肿瘤靶向投递。利用转铁蛋白修饰的超顺磁性纳米粒子从大鼠血清中成功分离外泌体,得到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外泌体复合物(MNPs-Tf-exosome).研究了MNPs-Tf-exosome包载以及释放疏水性药物阿霉素的行为,并进一步研究了MNPs-Tf-exosome在生物体体外和体内的生物学行为。本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外泌体存在的两大问题:分离提纯困难和缺乏靶向性,并最终得到了一种体内肿瘤靶向药物投递载体---MNPs-Tf-exosome。首先,利用修饰转铁蛋白的Fe304超顺磁性纳米粒子成功的从健康大鼠血清中分离提纯得到外泌体。未成熟红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表面含有转铁蛋白受体,我们在Fe304超顺磁性纳米粒子表面修饰转铁蛋白,利用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磁分离的方式分离提纯得到MNPs-Tf-exosome,并利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等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得到的MNPs-Tf-exosome尺寸在70-80nm,适合体内的药物投递。其次,研究MNPs-Tf-exosome包载以及释放疏水性化疗药物阿霉素的行为。利用荧光探针nile red证明MNPs-Tf-exosome存在疏水区,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证明MNPs-Tf-exosome可以有效提高阿霉素的水溶性,并测定了MNPs-Tf-exosome在pH5.0和pH7.2条件下的释放行为,pH由7.2降为5.0时,药物释放速度加快。结果表明,MNPs-Tf-exosome可以作为优良的疏水性化疗药物的载体。最后,进一步研究了MNPs-Tf-exosome作为疏水性药物载体在生物体外和体内的生物学行为。利用共聚焦结果和流式细胞分析证明MNPs-Tf-exosome可以有效的被细胞吞噬,且是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外泌体进入生物体体内之后不能靶向到癌症部位,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证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实现MNPs-Tf-exosome在肿瘤部位的富集。(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2-12-01)
谢茂彬[3](2012)在《趋磁细菌AMB-1磁小体构建磁靶向抗癌药物投递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利用从Magnetospirillum magneticum AMB-1中分离纯化的磁小体作为载体,通过京尼平将甲氨蝶呤连接到磁小体上构建了磁靶向抗癌药物投递系统,该系统有高载药量、高包封率、缓释及定向给药的优势,而且该化学交联法简单、有效、绿色清洁、没有改变甲氨蝶呤的药效,为磁小体应用于生物医学、生物技术等领域提供了依据。同时,本论文摸索了微囊化趋磁细菌的制备条件,为微囊化培养趋磁细菌的可行性提供了参考。首先,通过单因素考察发现装瓶量、硝酸钠浓度、铁源种类及混合碳源比例这四个因素对AMB-1生物量影响较为明显,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的结果为装瓶量50%、以氯化铁作为铁源、硝酸钠浓度为500mg/L、混合碳源比例为1:3时菌体OD600能够达到0.272;磁分20min,细菌密度为107,磁分3次后,转接出来的菌体形态均一,磁敏性好,Cmag值稳定在1.3左右。其次,以超声破碎细胞法提取磁小体,300W的超声功率破碎菌体细胞较完全,同时磁小体膜仍保持完整。采用超声(40W,工作5S,间隔3S,50个循环)与磁铁吸附的方法来纯化磁小体,此步骤重复10次后,在光镜下观察清洗效果同时测上清液中的蛋白含量,结果表明粘附在磁小体上的细胞碎片清洗较为完全。再次,采用化学交联法构建磁靶向抗癌药物投递系统,其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达到47.3±1.6%和87.3±2.3%。甲氨蝶呤能够有效的从该体系中释放,起始半小时内没有突释现象,并且能够在两个月内持续释放将近80%的药物。通过磁小体的靶向作用,药物可在病灶部位聚集并持续释放,减少了用药次数,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甲氨蝶呤对正常细胞和组织的毒副作用。该磁靶向抗癌药物投递系统的构建成功,表明京尼平能够很好地将甲氨蝶呤和磁小体结合,且不改变甲氨蝶呤的药效。甲氨蝶呤和该体系对人乳腺癌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证明了从Magnetospirillum magneticum AMB-1中分离的磁小体能够用来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为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最后,通过考察各种微囊化制备过程中所需试剂对AMB-1生长的影响后,本论文采用FeCl3作为交联剂,聚精氨酸为成膜液,采用高压静电法制备载AMB-1的微胶囊。同时制备电压选择2KV以下。制备出的海藻酸铁-聚精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粒径为500-720μm,基本为圆形,说明氯化铁能够较好的充当交联剂来取代常用的Ca~(2+)制备胶珠,但是所制备的海藻酸铁-聚精氨酸/海藻酸钠微胶囊的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有待进一步考察。该前期考察为后期微囊化培养趋磁细菌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2-04-01)
刘芹,李茹恬,刘宝瑞[4](2011)在《智能型明胶酶靶向纳米药物投递系统的建立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Th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Family)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特别是侵袭和转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MMP-2与MMP-9又称为明胶酶(gelatinases),与肿瘤(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期刊2011-11-25)
殷婷,钱晓萍,刘宝瑞[5](2011)在《奥沙利铂靶向药物投递系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阐述第叁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奥沙利铂靶向药物投递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分析、归纳、总结已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奥沙利铂的靶向微粒给药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①脂质体;②微球;③纳米粒子;④纳米金。(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期刊2011-11-25)
殷婷,钱晓萍,刘宝瑞[6](2011)在《奥沙利铂靶向药物投递系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奥沙利铂(L-OHP)化学名为左旋反式二氨环己烷草酸铂,是一个稳定的水溶性的铂类烷化剂,对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有很好的效果,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使用过程中,它毒性相对较低,但仍有部分患者无法耐受其所致的神经毒性、胃肠道反应及血液学毒性,个别患者可有严重过敏反应,如休克、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常常在使用多次后出现,这些都限制了L-OHP裸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而靶向药物投递系统(TDDS)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国内外已有较多此方面的相关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1年12期)
李茹恬,刘宝瑞[7](2010)在《智能型明胶酶靶向纳米药物投递系统的建立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点,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Th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Family)在肿瘤的发生发展、特别是侵袭和转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中,MMP-2与MMP-9又称为明胶酶(gelatinases),与肿瘤转(本文来源于《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0-09-10)
孟明,陈冬志,段斐,Silvia,Muro[8](2009)在《血管内皮靶向的药物投递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药物新剂型的开发已成为现代药剂学发展的一个方向,其中靶向药物投递系统(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的研究已经成为药剂学研究热点[1]。TDDS指一类能使药物浓集定位于病变组织、器官、细胞或细胞内的新型给药系统.靶向制剂具有疗效高、药物用量少,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与教育》期刊2009年01期)
蒋建伟,张洹[9](2004)在《叶酸受体介导的药物靶向投递系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肿瘤细胞膜上表达一些正常细胞不表达或低表达的受体 ,它可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一些肿瘤组织高水平表达叶酸受体 ,利用多聚阳离子为载体 ,结合药物 /DNA形成叶酸交联复合物 ,通过叶酸受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式 ,将药物 /DNA靶向投递到肿瘤组织或细胞 ,具有转移效率高和靶向性投递的特点。现就叶酸受体、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化机理、基因药物、蛋白毒素、放射性药物靶向投递等方面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期刊2004年04期)
药物靶向投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以红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作为载体进行疏水性化疗药物的体内肿瘤靶向投递。利用转铁蛋白修饰的超顺磁性纳米粒子从大鼠血清中成功分离外泌体,得到超顺磁性纳米粒子/外泌体复合物(MNPs-Tf-exosome).研究了MNPs-Tf-exosome包载以及释放疏水性药物阿霉素的行为,并进一步研究了MNPs-Tf-exosome在生物体体外和体内的生物学行为。本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外泌体存在的两大问题:分离提纯困难和缺乏靶向性,并最终得到了一种体内肿瘤靶向药物投递载体---MNPs-Tf-exosome。首先,利用修饰转铁蛋白的Fe304超顺磁性纳米粒子成功的从健康大鼠血清中分离提纯得到外泌体。未成熟红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表面含有转铁蛋白受体,我们在Fe304超顺磁性纳米粒子表面修饰转铁蛋白,利用转铁蛋白与其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通过磁分离的方式分离提纯得到MNPs-Tf-exosome,并利用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等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得到的MNPs-Tf-exosome尺寸在70-80nm,适合体内的药物投递。其次,研究MNPs-Tf-exosome包载以及释放疏水性化疗药物阿霉素的行为。利用荧光探针nile red证明MNPs-Tf-exosome存在疏水区,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证明MNPs-Tf-exosome可以有效提高阿霉素的水溶性,并测定了MNPs-Tf-exosome在pH5.0和pH7.2条件下的释放行为,pH由7.2降为5.0时,药物释放速度加快。结果表明,MNPs-Tf-exosome可以作为优良的疏水性化疗药物的载体。最后,进一步研究了MNPs-Tf-exosome作为疏水性药物载体在生物体外和体内的生物学行为。利用共聚焦结果和流式细胞分析证明MNPs-Tf-exosome可以有效的被细胞吞噬,且是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外泌体进入生物体体内之后不能靶向到癌症部位,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证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可以实现MNPs-Tf-exosome在肿瘤部位的富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药物靶向投递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玮,钱晓萍,刘宝瑞.长春瑞滨靶向药物投递系统的研究进展[C].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叁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2].亓洪昭.红细胞外泌体为载体靶向肿瘤药物投递研究[D].天津大学.2012
[3].谢茂彬.趋磁细菌AMB-1磁小体构建磁靶向抗癌药物投递系统[D].华侨大学.2012
[4].刘芹,李茹恬,刘宝瑞.智能型明胶酶靶向纳米药物投递系统的建立及评价[C].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2011
[5].殷婷,钱晓萍,刘宝瑞.奥沙利铂靶向药物投递系统的研究进展[C].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2011
[6].殷婷,钱晓萍,刘宝瑞.奥沙利铂靶向药物投递系统的研究进展[J].江苏医药.2011
[7].李茹恬,刘宝瑞.智能型明胶酶靶向纳米药物投递系统的建立及评价[C].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2010
[8].孟明,陈冬志,段斐,Silvia,Muro.血管内皮靶向的药物投递系统[J].医学研究与教育.2009
[9].蒋建伟,张洹.叶酸受体介导的药物靶向投递系统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