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辐射热流密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流密度传感器,比对法校准,热载荷加载方式
辐射热流密度论文文献综述
柴葳,宝剑光,郝庆瑞[1](2015)在《辐射式热流密度传感器校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热流密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校准原理以及相关校准方法。针对比对法中控制热流方式校准所具有的系统振荡隐患和单次校准时间过长易造成加热器损坏的问题,提出了使用开环控制电压加载的新校准方法,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目前本文提出的新校准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工程试验领域。(本文来源于《2015年第二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5-09-15)
毛前军,谢鸣,帅永,谈和平[2](2013)在《太阳辐射强度对太阳能腔式吸热器热流密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抛物线碟式太阳能系统腔式吸热器的热流密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知哈尔滨地区3种不同太阳辐射强度条件下吸热腔的热流分布沿高度方向基本呈正态分布,最大热流出现在吸热器高度为130mm处,最大热流值为0.22MW/m2。同时对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的腔式吸热器热流分布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3.63%以内。(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朱波,曹伟伟,蔡珣,董兴广,王成国[3](2011)在《碳素复合材料电热元件辐射热流密度分布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碳素复合材料电热元件的辐射热流密度分布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值计算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元件辐射热流密度随碳素复合材料发射率增大而增大,热流密度的不均匀度提高。元件辐射热流密度随石英发射率的增加而增大,热流密度不均匀度随之提高。随石英外半径增加,元件辐射热流密度先有所提高,在设定初始条件下,当外径>0.45cm,热流密度又迅速减小,热流密度不均匀度随石英外半径的增加最初增加,之后变化不大。试验验证,测试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为碳素复合材料电热元件的结构改进以及红外辐射场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1年04期)
曹伟伟,朱波,蔡珣,王成国[4](2010)在《碳纤维电热元件配置及其辐射热流密度分布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多支碳纤维电热元件的辐射热流密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基于MATLAB软件求解并研究了不同元件排布及功率配置对其辐射热流分布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元件间距及辐射受热距离综合影响着辐射热流密度的均匀性,辐射均匀性随元件间距的增加而降低,随辐射距离的增加而提高。适宜的功率配置对优化辐射热流密度的均匀性具有积极作用。实验条件下,模拟表明,当元件间距s为15cm,辐射受热距离为12cm,功率配置为1000W-600W-1000W时,辐射热流密度基本呈"拱形"状分布。(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0年S1期)
杨晚生[5](2009)在《太阳辐射对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现场检测误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围护结构表面温度和热流密度现场检测是建筑节能检测的主要内容,也是正确评价建筑围护结构节能与否的基础计算指标。为正确评价太阳辐射对围护结构热流密度检测的影响,准确计算和修正热流密度检测指标结果,对广州地区的太阳辐射引起的热流密度检测误差进行了分析研究,定量计算了不同朝向太阳辐射引起的检测误差,提出了由于太阳辐射引起的检测误差控制指标。(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09年07期)
刘林华,谈和平,余其铮[6](1999)在《半透明平板边界入射辐射热流密度的反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维半透明平板内辐射、导热及边界对流耦合换热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由一侧边界出射辐射强度反演另一侧边界入射辐射热流密度的方法。通过对各向异性散射、吸收系数、散射系数、边界外侧来流温度、对流换热系数、半透明平板的导热系数和平板厚度等参数对反演精度影响的分析表明,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1999年03期)
谢舜韶,白崇功[7](1983)在《多面系统的辐射传热——净热流密度方程组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间隔透明介质的多面系统辐射传热,它是Поляк法,在多面系统中的引伸.在这方面,Jakob做过详细分析.本文则进一步得出了较为简明的净热流密度方程组,并分析了它的实用方法.它可用来直接施加已知条件,联解各面未知量,包括诸传热面的净热流密度(或热流)和散热面(耐火材料面)的黑辐射热流密度(或温度).各面要求是漫散面,但不限于灰体,其中耐火材料面的面数亦不限于一个,净散热热流密度亦不限于为零.和近期Hottel等、Sparrow等的出射热流密度方程组法相比,引出较简,易于直接施加已知条件和得解.由整理后的系数矩阵求逆,可直接得未知量算式.对于双面系统和多面系统中的简单情况,本法所得的算式解和一般书载相同;对于复杂情况,易于电算求值,已用例说明,并和简化面系作了对比.最后还讨论了散热面的分区和传热面温度的不均匀性等影响.(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1983年03期)
谢舜韶,白崇功[8](1981)在《多面系统的辐射传热——净热流密度方程组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间隔透明介质的多面系统辐射传热,它是法在多面系统中的引伸。在这方面,Jakob 做过详细分析。本文则进一步得出了较为简明的净热流密度方程组,并分析了它的实用方法。它可用来直接施加已知条件,联解各面未知量,包括传热面的净热流密度(或热流)和散热面(耐火材料面)的黑辐射热流密度(或温度)。各面不限于灰体,其中耐火材料面的面数和温度不限于一个,净散热热流密度亦不限于为零。看来,和近期 Hottel 等、Sparrow 等的出射热流密度方程组法相比,引出较简,易于直接施加已知条件和得解。由整理后的系数矩阵求逆,可直接得未知量算式。对于双面系统和多面系统中的简单情况,本法所得算式解和一般书载相同;对于复杂情况,易于电算求值,已用例说明,并和简化面系作了对比。(本文来源于《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1年01期)
Ф.Γ.Элъдаров,宋洁[9](1980)在《测量辐射热流密度的标准装置》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标准装置(见图)适用于复现0.5~10瓦/厘米~2范围内热辐射(能量亮度)的表面密度值以及校准和检定辐射热流的工作接收器。其主要部件有:带有反射体3的热辐射源2、标准辐射接收器1、围垂直轴上下移动或转动辐射源用的装置5、上有嵌合台供固定被校准(本文来源于《国外计量》期刊1980年06期)
辐射热流密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抛物线碟式太阳能系统腔式吸热器的热流密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得知哈尔滨地区3种不同太阳辐射强度条件下吸热腔的热流分布沿高度方向基本呈正态分布,最大热流出现在吸热器高度为130mm处,最大热流值为0.22MW/m2。同时对不同太阳辐射强度下的腔式吸热器热流分布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误差在±3.63%以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辐射热流密度论文参考文献
[1].柴葳,宝剑光,郝庆瑞.辐射式热流密度传感器校准方法研究[C].2015年第二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2015
[2].毛前军,谢鸣,帅永,谈和平.太阳辐射强度对太阳能腔式吸热器热流密度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13
[3].朱波,曹伟伟,蔡珣,董兴广,王成国.碳素复合材料电热元件辐射热流密度分布的模拟研究[J].功能材料.2011
[4].曹伟伟,朱波,蔡珣,王成国.碳纤维电热元件配置及其辐射热流密度分布的模拟研究[J].功能材料.2010
[5].杨晚生.太阳辐射对围护结构热流密度的现场检测误差分析[J].建筑节能.2009
[6].刘林华,谈和平,余其铮.半透明平板边界入射辐射热流密度的反问题[J].计算物理.1999
[7].谢舜韶,白崇功.多面系统的辐射传热——净热流密度方程组法[J].化工学报.1983
[8].谢舜韶,白崇功.多面系统的辐射传热——净热流密度方程组法[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1
[9].Ф.Γ.Элъдаров,宋洁.测量辐射热流密度的标准装置[J].国外计量.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