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鸟撞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翼面结构,抗鸟撞设计,SPH方法
抗鸟撞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谈言朋[1](2015)在《飞机翼面结构抗鸟撞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文章针对抗鸟撞的研究活动,提出了抗鸟撞设计的计算模型,并分别对鸟体及结构的几何模型及材料参数设置进行了说明,提供了相应的计算公式;接下来,又针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提供了适合研究鸟撞的SPH方法,同时阐述了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处理;最后,则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展开了讨论,分析了撞击过程中各个结构所起到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5年20期)
王意[2](2014)在《民机结构抗鸟撞设计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结构抗鸟撞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飞机设计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分析理论的发展,在工程实际中,逐渐形成了以有限元数值模拟与鸟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抗鸟撞设计研究,而飞机结构鸟撞试验是最终、也是最有效的检测和适航验证方法,本文通过某型支线飞机机头结构的鸟撞研发试验经历表明:在飞机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考虑到鸟撞的影响,并对可能的抗鸟撞薄弱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考虑,那么就能极大地提高飞机整体的抗鸟撞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4年17期)
王意[3](2014)在《民机结构抗鸟撞设计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结构抗鸟撞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飞机设计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分析理论的发展,在工程实际中,逐渐形成了以有限元数值模拟与鸟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抗鸟撞设计研究,而飞机结构鸟撞试验是最终、也是最有效的检测和适航验证方法,本文通过某型支线飞机机头结构的鸟撞研发试验经历表明:在飞机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考虑到鸟撞的影响,并对可能的抗鸟撞薄弱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考虑,那么就能极大地提高飞机整体的抗鸟撞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技信息》期刊2014年16期)
李京菁,赵美英,王文智[4](2011)在《机翼前缘抗鸟撞设计仿真方法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利用实验方法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斜支板和波纹板前缘结构的抗鸟撞性能进行分析计算,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在复杂结构的抗鸟撞性能分析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斜支板结构模型的正确性,肯定了其具有良好的抗鸟撞特性;波纹板结构初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未考虑蒙皮与波纹板的连接强度,造成了波纹板结构抗鸟撞失效。针对波纹板模型进行了改进,最终得到与实验结果相符的有限元模型。(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11年10期)
蒋裕,吴波,徐丽娜[5](2011)在《刚度匹配设计在民机机头抗鸟撞设计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机机头抗鸟撞设计是机头结构设计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本文论述了通过优化刚度分布来改善机头抗鸟撞能力的设计方法,并通过试验对优化方法进行验证。(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1年22期)
贾建东[6](2010)在《飞机典型结构抗鸟撞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机在起飞和着陆过程中以及在低空、高速飞机过程中,都可能和飞鸟发生碰撞,鸟撞问题日益成为危及飞行安全的隐患,飞行器结构鸟撞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飞机典型结构(如挡风玻璃、雷达罩、翼面前缘等)的抗鸟撞研究是各国在飞机设计环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结构抗鸟撞的设计最初通过实验来进行研究,鸟撞试验也是最终、最有效的检验方法。常规的、全尺寸试验方法存在费时、费力、成本高昂的缺陷。而且现有的鸟撞试验数据分散严重,因而对结构设计的指导作用较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理论的发展,为了避免大量的鸟撞实验引起过高的成本,通过引入有限元数值模拟办法对鸟撞问题进行研究,最终通过试验验证的办法解决抗鸟撞设计是十分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飞机鸟撞事故对飞机结构不同部位的破坏,在对鸟撞问题的特点和国内外所运用研究方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开展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合作者多年来对军用飞机结构设计的经验,首先针对军用飞机特别是军用作战飞机的任务剖面特点,对其复合材料结构和金属结构的抗鸟撞设计目标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设计指标,对当前已有军、民用鸟撞规范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在鸟撞试验方面,详细介绍了国内鸟撞试验方法、实验测量装置,结合作者所在成飞公司近年来对某型飞机风挡开展的大量鸟撞试验,讨论和总结了鸟撞破坏过程、破坏位置、影响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利用大变形、粘弹性、接触—碰撞等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首次在国内的飞机结构鸟撞仿真计算中,引入了光滑粒子法(SPH)与有限元耦合的算法。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对该算法在鸟撞仿真中的应用进行了成功的验证。本文系统阐述了该算法的基础理论,并利用SPH算法对飞机典型结构雷达罩、机尾翼前缘模型进行了鸟撞仿真研究,得到了很有意义的结论。最后在对飞机典型结构风挡、雷达罩、机尾翼前缘的试验与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对飞机典型结构的抗鸟撞设计准则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今后新机研制中,结构抗鸟撞设计与分析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0-06-01)
贾建东,吴德海,陶义建[7](2008)在《军用飞机结构抗鸟撞设计目标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抗鸟撞设计是现代飞机结构设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对民用飞机结构以座舱风挡玻璃的抗鸟撞设计要求均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对军用飞机特别是作战飞机结构的抗鸟撞设计目标.目前仍没有明确的规定。本文通过对当代各国主力战机的代表 F-16和苏-27的飞行参数以及典型任务剖面的详细分析,结合历年来鸟擅发生的特点及统计规律。在已有的鸟撞散值仿真理论及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军用飞机结构抗鸟撞设计目标。对今后军用飞机的结构设计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探索 创新 交流——第叁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叁集)》期刊2008-07-01)
龚伦[8](2007)在《飞机结构的抗鸟撞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鸟撞是飞机在飞行中遇到的重要危害之一,同时也是一种突发性和多发性的飞行事故,发生鸟撞时,轻则在飞机表面留下撞击坑,重则机毁人亡。正是由于鸟撞所造成的危害,抗鸟撞设计成为飞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之一。我国正在开展民用支线飞机ARJ21的设计制造工作,未来也将开展大型军民用飞机的研发工作,为了通过严格的抗鸟撞设计适航性验证试验,预先进行飞机结构的抗鸟撞设计分析显得尤为必要,论文正是在这种基础下开展了飞机结构的抗鸟撞仿真设计研究工作。 由于鸟撞击过程复杂,在以往对于鸟撞击问题的研究上主要集中于经验和试验的方法,近来随着有限元技术的不断发展,运用先进的软件对鸟撞击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成为飞机设计中的一个发展方向,论文首先回顾了鸟撞击问题的研究方法,并对叁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最终选用了数值分析法作为论文的研究方法。鸟撞击过程涉及到弹性动力学和大变形动力学等力学知识,鸟撞击问题中接触碰撞的数值计算方法直接关系到计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在论文的第二章归纳总结了鸟撞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数值方法;在第叁章中,为了验证采用ANSYS/LS-DYNA方法和模型的准确性,首先利用工程中的经验公式法与数值分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论文采用数值方法的准确性;鸟体模型的确定是鸟撞击分析中的核心问题,鸟体模型的参数往往需要由试验来确定,在第四章中,本文分析了进行鸟体本构关系材料参数试验所需的铝板的尺寸和周围连接方式对试验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试验所需的铝板;在第五章中,本文分析了斜支板结构对机翼前缘抗鸟撞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关于斜支板结构设计方面的一些建议。 本文通过以上研究,为我国即将开展的大型军民用飞机的抗鸟撞设计和试验验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将仿真分析技术运用到我国的大型飞机抗鸟撞设计中去。(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7-03-01)
臧曙光[9](1999)在《飞机风挡抗鸟撞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方法探索性地研究了风挡的鸟撞问题。通过与试验结果作比较,讨论了定型歼八-Ⅱ前风挡的鸟撞动力响应,材料特性及结构设计对风挡抗鸟撞能力的影响。 利用有限元方法的计算结果表明:可以使用解耦解法分析刚性玻璃风挡的鸟撞问题,分析的关键是鸟撞载荷的简化。在本文中所采用的叁角形脉冲载荷,载荷峰值与时间历程的计算方法,与高速摄影、动态应变测量等试验吻合较好,可供分析同类其它风挡时使用。 计算结果还表明:风挡受到鸟撞后,鸟撞区域内的应力最大;在鸟撞区域以外,应力衰减很快。在风挡长边的边部区域为次大应力区,因玻璃边部缺陷富集,亦应重视。 风挡材料的力学性能对风挡抗鸟撞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玻璃层弹性模量比胶片层高1~2个数量级(大约600倍以下)时风挡结构只有一个中性层,最大应力在风挡的两个表面,受拉面要大于受压面;当两者的弹性模量相差3个数量级(600倍以上)时,风挡每层玻璃出现一个中性层,结构为迭合结构;玻璃越厚其应力越大,最大应力在厚玻璃的表面层。橡胶密封层大大缓冲了玻璃层边缘处的应力。 风挡的整体刚度对风挡抗鸟撞能力大小亦有影响。风挡整体刚度越大,其抗鸟撞能力越强。在常温及常温以下时,叁层等厚结构的风挡抗鸟撞能力优于叁层以上结构的风挡;在温度较高时,多层等厚结构可改善风挡的抗鸟撞能力。 最后,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得出定型歼八-Ⅱ前风挡的极限抗鸟撞能力可以提高到900Km/H。通过对定型歼八-Ⅱ前风挡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能够达到现有抗鸟撞能力的新结构,并且新结构比定型结构更薄,重量更轻。(本文来源于《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期刊1999-11-19)
抗鸟撞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飞机结构抗鸟撞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飞机设计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有限元分析理论的发展,在工程实际中,逐渐形成了以有限元数值模拟与鸟撞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抗鸟撞设计研究,而飞机结构鸟撞试验是最终、也是最有效的检测和适航验证方法,本文通过某型支线飞机机头结构的鸟撞研发试验经历表明:在飞机设计的初始阶段就考虑到鸟撞的影响,并对可能的抗鸟撞薄弱部位进行针对性的设计考虑,那么就能极大地提高飞机整体的抗鸟撞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鸟撞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谈言朋.飞机翼面结构抗鸟撞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2].王意.民机结构抗鸟撞设计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
[3].王意.民机结构抗鸟撞设计分析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4
[4].李京菁,赵美英,王文智.机翼前缘抗鸟撞设计仿真方法验证[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
[5].蒋裕,吴波,徐丽娜.刚度匹配设计在民机机头抗鸟撞设计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
[6].贾建东.飞机典型结构抗鸟撞设计与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7].贾建东,吴德海,陶义建.军用飞机结构抗鸟撞设计目标探讨[C].探索创新交流——第叁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叁集).2008
[8].龚伦.飞机结构的抗鸟撞设计与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
[9].臧曙光.飞机风挡抗鸟撞设计研究[D].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