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传统民居论文-俞烨钢

川西传统民居论文-俞烨钢

导读:本文包含了川西传统民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川西,藏民居,窗饰,雀赞

川西传统民居论文文献综述

俞烨钢[1](2019)在《川西藏族传统民居窗饰形制及审美要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地区分布着嘉绒藏和康巴藏这两个藏族分支,独特的地貌和气候以及汉藏交融的人文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川西藏区民居建筑风格。既有藏族民居的普遍造型范式,亦有浪漫奔放的地域特点。而川西藏民居最引人注目的形式美载体便是其窗饰造型,色彩艳丽、造型多变的窗户,是川西藏族文化的集中体现。笔者试图从设计审美角度来解构这些传统窗饰造型,找出其构成法则,以图致用。(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05期)

吴雨潞[2](2017)在《川西传统民居挑檐建构艺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挑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常见的形式,这一形式在川西平原一直很受喜爱,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在如今的川西平原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涌现出大量的挑檐设计实例,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也暴露出不考虑细部装饰的简单模仿、不顾及建筑功能生搬硬套楼地拼贴、楼房高度与挑檐的形态的不当搭配等一系列与挑檐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本文首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确定了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然后,经过大量地文献研究对川西平原传统民居挑檐的源流进行耙梳,了解了川西平原传统民居挑檐从最初支撑出檐的结构构件到后来装饰效果突显逐渐成为川西民居标志的过程。随后,又通过大量地实地调研,从形态、功能、构造、材料、细部装饰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接着,对川西平原的地域特征进行梳理分析,探寻传统民居挑檐隐藏的文化内涵与理性逻辑,深层次把握川西传统民居挑檐特征。最后,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上对川西平原传统民居挑檐设计提出了更新策略。总之,本文经过对川西传统民居挑檐的深入研究,充分认识了其地域特点,总结其形态、尺度、构造的特点为川西民居挑檐工程设计提供范例。并顺应将传统建筑符号融入新建筑语汇的时代要求,归纳现代材料作用下的川西传统民居挑檐的空间形态、构造方法、取材用料,提出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为川西新建民居的地域性设计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西南科技大学》期刊2017-04-10)

陈鸣凤,张玉萍[3](2016)在《川西传统民居的造型特征及文化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川西地区作为调查与参考对象,以典型汉族民居作为主要描述对象,分别对其造型特征中的形式美特征、结构、材质色彩和文化内涵进行论述。在当前文化氛围下,现代建筑师有义务承担起弘扬中国传统建筑的责任,我们应对现有的传统民居的造型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展开研究,使其得到应有的保护和传承。(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6年08期)

赵笑笑[4](2016)在《川西传统民居典型元素在现代商业空间中的运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成都平原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俗文化。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从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本篇论文通过研究川西地区民居特征及人文风貌等因素,归纳川西传统民居典型元素特点。从布局,构件,材料等各方面对川西民居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对现代的川西传统民居再创作案例举例分析,探讨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商业空间再创作中延续。(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刘祥,李军环,杜高潮,王艺霏[5](2015)在《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生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研究四川省西北部嘉绒藏族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生态性为出发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中路乡嘉绒藏族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从选址规划、院落布局、建筑形态、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多方面对当地传统民居进行生态性解析,并且在夏季当地最热的8月对该地区民居建筑进行室内外温湿度等建筑热环境参数测试。根据实例建筑解析以及实际测试数据的整理分析,总结该地区传统民居的生态特性,指出传统民居建筑的生态思想对于现代绿色建筑设计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节能》期刊2015年09期)

闵莉莉[6](2015)在《川西平原古镇传统民居气候适宜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以机械设备为主要方式通过能源的消耗解决了建筑室内环境舒适的问题。但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匮乏,不仅让人们感到归属感的缺失,也丧失了与自然属性的交流。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历经千年的沉淀,在适应不同自然地理气候环境的过程中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在与自然的优胜劣汰中造就了各地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本文试图从川西平原传统民居建筑中提炼适应气候环境的生态设计方法,期望能应用到现代住宅环境的设计中。依据这样的理念,以川西平原古镇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川西平原地区的气候环境条件。以崇州街子古镇为重点调研对象,通过对其选址、布局、材料及构造特征的分析,以探索川西平原地区气候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本文采用了问卷分析、实测和软件模拟的方法,以川西平原传统古镇——崇州街子古镇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问卷收集、现场测试以及软件模拟分析等,以期研究和总结街子古镇在气候适应性方面的营造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1章阐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从而引出传统民居在气候适应性方面所具有的代表性和重要性。第2章根据相关资料简述了气候与建筑的关系,总结并分析了川西平原地区夏季闷热多雨,冬季潮湿阴冷的气候环境特点。第3章针对古镇的总体环境的舒适度,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研的方式,收集整理数据后利用spss软件进行评价分析。第4章通过对崇州街子古镇冬季和夏季的实地测试,得到了室内外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等相关物理环境数据;利用Ecotect软件对民居进行了日照环境的模拟分析,与实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第5章在综合分析了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后,结合实地调研的情况,提炼出街子古镇传统民居在气候适应性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在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中也提出了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应用。以期在未来,对川西平原地区传统古镇本土化气候适宜性的建筑改造中提出更好的发展意见。本文结合川西平原的气候环境特点,以崇州街子古镇传统民居为主要调研对象,辅以问卷调研和大量实测数据为基础,分析并总结了川西平原传统民居在气候适应性方面的措施。在环境问题和能源消耗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传统民居中适应气候的技术措施是值得我们当今的建筑设计学习、借鉴和运用的。(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5-05-20)

郭泽文[7](2015)在《传统川西民居改造中的现代设计表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的高速发展,许多原处于城市中心的传统街区受到城市功能调整的影响。城市发展对传统街区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后者依据现有条件又难以达到城市发展的需要,但是传统文化街区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也不能被忽视。两者的矛盾促使其提出现代设计改造的策略。现代设计思维认为建筑是动态发展的记录仪,仅仅将建筑固定在某一个时间片段是很难呈现完整的历史文脉的。针对不可回避的矛盾以及现代改造的指导思想下,本文选择成都这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首先调查现有传统川西民居的生存状态,同时研究其中运用现代设计手法改造的案例,通过分析对比各案例表达策略与改造手法的异同,归纳其中可行的现代改造手法,并分层次的从大到小细致论述总结其在各个层面的改造,通过这种方式来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并保存传统川西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其他类似民居改造提供了参考。本文分章探讨了传统川西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第一章,明确选题的意义与目标,对比国内外进行现代设计改造的研究成果第二章,界定文中涉及的相关概念,提出现代设计改造运用的理论基础第叁章,调查成都及周边传统川西民居的生存状态,选取其中采用现代设计改造的案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第四章,从群体控制层面分析运用的现代改造手法,加以归纳,提出作者的改造观点第五章,具体分析建筑设计层面的现代改造手法,对其空间、结构、建材、装修、景观等进行分析总结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实例分析和实践结论叁个不同层次的研究相互支撑,以期为传统川西民居改造时采用现代设计表达这一改造方式,提供一定的实践参考和理论指导,为成都市传统川西民居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条可行之路,并对和成都在发展中遇到相类似情况的城市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5-05-01)

杨意志,李娜,赵兵[8](2015)在《川西藏族民居雕刻艺术研究——以道孚传统民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藏族民居的装饰技法在雕刻的技艺上吸收了大量汉族雕刻的工艺,然而从装饰色彩、装饰题材及其文化内涵上带有独特的地域性。本文以道孚民居为例,剖析在道孚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下,受康巴文化的影响,雕刻的选材和内容如何体现出和谐的康巴文化内涵,分析在城镇化步伐加快的今天,如何不丢失传统民居的民族特色,使新民居建设对传统雕刻艺术在创新的基础上得以传承。(本文来源于《现代装饰(理论)》期刊2015年03期)

赵龙[9](2014)在《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营建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幅员辽阔且民族众多。各个民族间的人文环境,民俗风情都相去甚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民族文化圈。造就无数独特的民族传统同时,也造就了风格迥异的建筑形式。其中,藏族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中颇有特点的一支,嘉绒藏族传统民居作为其中的子项,其民居的具体营建模式及营建过程,更具实际研究价值与意义。嘉绒藏族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地区,位于“藏彝走廊”之上,具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其传统民居极具藏民族的文化特色,是藏族建筑文化圈的重要代表之一。随着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藏族人家的生活、居住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在这些变化的进程中却保留了很多的文化传统。在藏居的空间构成,平面组成要素,装饰构件形式,建筑结构形式等的建造建设过程中,表征着嘉绒藏民的文化夙求。本文以嘉绒藏族传统民居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嘉绒藏区的实地调研,作者亲身参与到民居的营建过程之中,记录从建筑选址、施工前期备料开始,到地基、墙身、屋面、细部的处理,是否加建等等方面,并与当地的工匠多多交流,亲身参与到民居的建设过程中,对嘉绒藏族传统民居的营建过程有直观认识。其次,运用以建筑学理论为主导,结合社会学、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比较系统地梳理嘉绒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形式、营造模式、技术体系、构造方法、施工措施等内容,并以时间发展为主要衡量条件,以建造形式的改变状态为主要评价标准,以期对该地区的民居营建模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最后,对已有的资料及嘉绒藏区的自然条件、人文背景综合考量,得到嘉绒藏族传统民居营建模式的总结。并尝试分析营建模式产生的内在、外在因素,进而挖掘出藏族传统民居营建模式对现代乡土营建的指导意义。文章立足于实地调研,在一系列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嘉绒藏族营建模式进行系统地总结和分析,不仅是对藏族民居建筑研究的补充,也能为将来的其他相关研究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14-06-01)

左怡[10](2013)在《川西传统民居文化旅游产品设计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传统民居文化体验式旅游的兴盛引发了相关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针对川西旅游产品市场现状,采用对比、列举及归纳等方法,对川西传统民居文化的特质与意象进行了分析,从创新设计理念及沟通文化与旅游产品内在关联的手段等方面梳理了该类型旅游产品设计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3年09期)

川西传统民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挑檐是中国传统建筑最常见的形式,这一形式在川西平原一直很受喜爱,使用广泛,形式多样。在如今的川西平原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涌现出大量的挑檐设计实例,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但也暴露出不考虑细部装饰的简单模仿、不顾及建筑功能生搬硬套楼地拼贴、楼房高度与挑檐的形态的不当搭配等一系列与挑檐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本文首先明确了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研究目的,确定了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然后,经过大量地文献研究对川西平原传统民居挑檐的源流进行耙梳,了解了川西平原传统民居挑檐从最初支撑出檐的结构构件到后来装饰效果突显逐渐成为川西民居标志的过程。随后,又通过大量地实地调研,从形态、功能、构造、材料、细部装饰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接着,对川西平原的地域特征进行梳理分析,探寻传统民居挑檐隐藏的文化内涵与理性逻辑,深层次把握川西传统民居挑檐特征。最后,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上对川西平原传统民居挑檐设计提出了更新策略。总之,本文经过对川西传统民居挑檐的深入研究,充分认识了其地域特点,总结其形态、尺度、构造的特点为川西民居挑檐工程设计提供范例。并顺应将传统建筑符号融入新建筑语汇的时代要求,归纳现代材料作用下的川西传统民居挑檐的空间形态、构造方法、取材用料,提出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为川西新建民居的地域性设计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川西传统民居论文参考文献

[1].俞烨钢.川西藏族传统民居窗饰形制及审美要素[J].艺术品鉴.2019

[2].吴雨潞.川西传统民居挑檐建构艺术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

[3].陈鸣凤,张玉萍.川西传统民居的造型特征及文化内涵[J].艺术品鉴.2016

[4].赵笑笑.川西传统民居典型元素在现代商业空间中的运用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6

[5].刘祥,李军环,杜高潮,王艺霏.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生态性研究[J].建筑节能.2015

[6].闵莉莉.川西平原古镇传统民居气候适宜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7].郭泽文.传统川西民居改造中的现代设计表达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

[8].杨意志,李娜,赵兵.川西藏族民居雕刻艺术研究——以道孚传统民居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5

[9].赵龙.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营建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10].左怡.川西传统民居文化旅游产品设计解析[J].机械设计.2013

标签:;  ;  ;  ;  

川西传统民居论文-俞烨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