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开挖顺序优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杂地质条件,淤泥质软土,深大基坑,开挖顺序
开挖顺序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俞良晨,郭书兰,车灿辉,阎长虹,李呈亮[1](2019)在《淤泥质软土中某深大基坑开挖顺序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京某深大基坑位于长江下游岸边,场地地层为典型的二元结构且淤泥质软土广泛分布,承压水位高,基坑场地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基坑邻近一个高层建筑,开挖范围涉及到厚层淤泥质土,且支护结构全部埋设于淤泥质软土中,基坑的开挖顺序直接关系到基坑工程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基于该基坑最深的部位,这里将基坑的开挖顺序分为:Ⅰ、先开挖主隧道再开挖匝道;Ⅱ、先开挖匝道再开挖主隧道;Ⅲ、主隧道和匝道同时开挖3种开挖方式,运用FLAC~(3D)模拟软件对3种工况下基坑支护结构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进行对比分析,得知先开挖主隧道再开挖匝道或先开挖匝道后开挖主隧道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最小,应优先选择这两种开挖方式,尽量避免主隧道和匝道同时开挖的开挖方式。该研究可为类似深厚淤泥质土中深大基坑的开挖与设计提供经验。(本文来源于《2019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1)
卫军,徐国元,刘启清[2](2018)在《既有盾构隧道上方基坑群开挖顺序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珠海市海琴桥承台基坑群工程为背景,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基坑群工程的叁维数值模型并优化基坑开挖顺序,分析4种不同开挖顺序引起的下卧盾构隧道竖向位移与地表沉降。结果表明:最优开挖顺序为3组对称间隔式开挖,能最大程度减小盾构隧道的竖向位移及地表沉降,即第一步开挖面积较大的1#基坑。(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8年08期)
李妍颖[3](2018)在《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洞群的开挖顺序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当下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城市内部常见的交通出行工具之中,地铁是相当重要的,在城市日常的交通运行过程中地铁所承担的任务十分重大。地铁工程项目建设中,各种施工的方法和技术是相当复杂的,对于施工的技术方面有着较高的实际需要,而且还存在较高的难度。隧道洞群挖掘工作中,开挖的具体顺序会对整个地铁工程的顺利完成产生较大的影响,文章就这一问题以我国深圳地铁线路的大剧院地铁站到科学馆地铁站这一区间之内的地铁隧道工程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对进行隧道洞群开发工作过程中的顺序问题进行了各种可能性的组合,希望得到最为优化的开发顺序。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研究不单单选择出了最为科学合理的开挖路径,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地铁建设工程之中的中洞施工方法的科学合理程度作出了证明,希望可以为相关行业做出一些贡献。(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8年08期)
李跃强[4](2018)在《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洞口段开挖顺序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某工程隧道洞口段存在浅埋偏压大断面的特点,采用FLAC3D模拟了多种开挖工法对不同坡度边坡处隧道洞口段的开挖,并对分步开挖工法的开挖顺序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其对隧道洞口段边坡的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挖工法控制边坡稳定性的效果为双侧壁导坑法>CRD法>CD法>台阶法,对于开挖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不建议采用台阶法;分步开挖法不同的开挖顺序对边坡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其影响差异主要集中在开挖前几个步骤中;由于超前支护的作用,先开挖靠近边坡坡面一侧的边坡稳定性要优于先开挖远离边坡坡面一侧。因此,为保证隧道开挖时边坡的安全稳定,建议加强超前支护,采用分步开挖工法,并先开挖靠近边坡坡面一侧。(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8年02期)
李铁生,郝志宏,刘军,荀桂富[5](2016)在《PBA工法中导洞开挖顺序的优化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北京地铁6号线某站为例,应用叁维有限差分方法(FLAC3D)研究了不同导洞开挖顺序下地表沉降与初期支护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先上后下"的开挖顺序下,地层沉降较小,下导洞的开挖会使上导洞的内力有增大的趋势。并进一步提出了导洞开挖顺序选择的原则,以期该研究结果能对PBA工法中导洞的优化设计与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市政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杨恢元[6](2015)在《大跨软岩偏压隧道开挖顺序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偏压情况下的大跨软岩隧道施工,隧道施工工法的选择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起着很大的作用。本文基于在偏压情况下,大跨径软弱围岩隧道开挖为研究对象,采用叁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方法,针对不同开挖顺序下,隧道围岩的拱顶、地表位移变形情况进行对比优化分析,得出了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法。(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褚夫贺[7](2014)在《邻近巷道群开挖顺序优化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叁河尖矿轨道大巷、运输大巷、回风大巷组成的巷道群为条件,进行了叁条大巷不同开挖顺序时巷道垂直应力、围岩位移、围岩塑性区的模拟对比分析,得出了最佳的开挖顺序为胶带机大巷→回风大巷→轨道大巷,并进一步优化了围岩稳定的控制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期刊2014年01期)
黄园园,漆泰岳,王睿,冯剑[8](2013)在《砂卵石地层重迭隧道开挖顺序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成都地铁2号线重迭隧道盾构在砂卵石地层中施工属国内少见工程,文章对此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了砂卵石地层盾构施工采用不同开挖顺序、经两次扰动的地层移动特征,以及对结构的受力影响;根据区间隧道由并行段渐变到交叉段,建立FLAC3D叁维数值模型,对盾构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并结合实测资料模拟盾构超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重迭隧道采用先下洞后上洞施工顺序较合理,盾构超挖后造成大的地层损失使地表沉降增大约一倍,盾构开挖的二次扰动使上洞上方土体发生较大的沉降,下洞稍稍隆起;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得到较好的一致性。(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3年05期)
于忠锋,谢红强,何江达,肖明砾[9](2011)在《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顺序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下洞室群的开挖顺序是影响洞室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结合拟建双江口水电站厂区地形地质条件及洞室群结构特点,采用叁维弹塑性有限元法,研究不同开挖工序下洞室群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及破坏区分布规律,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并以开挖过程中对周围岩体的扰动破坏体积最小、应力集中程度最小、最大位移最小作为优化准则,提出了较优的开挖施工方案,其计算方法和一些结论可为国内类似复杂地下洞室群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红水河》期刊2011年01期)
宋振华[10](2009)在《偏压地形隧道开挖顺序及支护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鸡爪"偏压地形中,目前的施工顺序基本是按从外到内、支护参数基本是内外一样的设计和施工工序,从而引发了不少山体滑坡、隧道开裂及坍塌等安全事故,因此,本文根据隧道所处潜在滑坡体的位置,运用有限元分别计算了隧道左右洞全部在滑坡体中、外洞在滑坡体中、内洞在滑坡体外及隧道左右洞全部在滑坡体外的工况,通过安全系数和塑性区分布大小的比较,从而得出了先行洞的优先原则和支护结构优化的一些结论,期望为以后的隧道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09年S1期)
开挖顺序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珠海市海琴桥承台基坑群工程为背景,利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该基坑群工程的叁维数值模型并优化基坑开挖顺序,分析4种不同开挖顺序引起的下卧盾构隧道竖向位移与地表沉降。结果表明:最优开挖顺序为3组对称间隔式开挖,能最大程度减小盾构隧道的竖向位移及地表沉降,即第一步开挖面积较大的1#基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开挖顺序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1].俞良晨,郭书兰,车灿辉,阎长虹,李呈亮.淤泥质软土中某深大基坑开挖顺序优化分析[C].2019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卫军,徐国元,刘启清.既有盾构隧道上方基坑群开挖顺序优化研究[J].铁道建筑.2018
[3].李妍颖.城市地铁区间隧道洞群的开挖顺序优化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
[4].李跃强.浅埋偏压大断面隧道洞口段开挖顺序优化[J].公路.2018
[5].李铁生,郝志宏,刘军,荀桂富.PBA工法中导洞开挖顺序的优化分析研究[J].市政技术.2016
[6].杨恢元.大跨软岩偏压隧道开挖顺序优化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褚夫贺.邻近巷道群开挖顺序优化数值模拟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
[8].黄园园,漆泰岳,王睿,冯剑.砂卵石地层重迭隧道开挖顺序优化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3
[9].于忠锋,谢红强,何江达,肖明砾.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开挖顺序优化研究[J].红水河.2011
[10].宋振华.偏压地形隧道开挖顺序及支护结构优化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