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儿童股骨干骨折264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武海发[1](2020)在《三种外科疗法在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儿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弹性钉、接骨板三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于永煤集团总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股骨干骨折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外固定架组20例,弹性钉组26例,接骨板组22例。对各组患儿围术期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对围术期各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进行记录比较,进一步记录各组患者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对以上所有病例都进行随访并进行综合评定,对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Kolmert等评定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在手术时间方面,外固定架组为(23.12±8.92)min,弹性钉组为(50.38±13.39)min,接骨板组为(36.20±11.20)min,弹性钉组手术时间显着长于外固定架组和接骨板组;在切口总长度方面,外固定架组为(3.02±0.98)cm,弹性钉组为(3.50±1.22)cm,接骨板组为(7.25±1.19)cm,接骨板组显着长于外固定组及弹性钉组;在出血量方面,外固定架组为(22.38±6.40)mL,弹性钉组为(20.99±8.05)mL,接骨板组为(44.31±9.32)mL,接骨板组显着多于外固定架组及弹性钉组。在愈合时间方面,外固定架组为(9.85±1.99)d,弹性钉组为(10.99±3.92)d,接骨板组为(13.05±3.21)d,弹性钉组愈合时间显着低于其余两组。以上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总并发症发生率和结果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弹性钉和接骨板3种手术方法都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3种方法均具有安全性高,可行性高的优点,3种方法治疗的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优良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固定架相比,弹性钉护理难度较低,更为方便,与接骨板相比,弹性钉创伤小,所以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建议临床首选弹性钉治疗方式。
莫贤跃[2](2017)在《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治疗学龄前期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观察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治疗学龄前期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并与皮牵引、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分别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自2012年12月至2016年9月总共收集广西兴安界首骨伤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学龄前期儿童股骨干骨折病例101例,其中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治疗35例,皮牵引治疗30例,弹性髓内针固定治疗36例,治疗后对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三组所有病例经624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分期外固定组与弹性髓内针组住院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相当(P>0.05),均短于皮牵引组(P<0.05)。分期外固定组住院费用、并发症均少于皮牵引组与弹性髓内针固定组(P<0.05)。三组临床疗效按《常见疾病的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进行评估:分期外固定组优良率94.28%,皮牵引组优良率83.33%,弹性髓内针固定组优良率100%。结论:采用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治疗学龄前期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负重活动早、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学龄前期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谭响,胡小军,郑明伟,匡荣彬,梁军,魏文东,王欢,曾波,王光健[3](2013)在《外支架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应用外支架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外支架治疗19例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结果 19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个月~1年,骨折全部愈合,无髋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肢增长不超过1.5cm,骨折完全愈合,未出现跛行。结论外支架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稳定可靠,操作简便。
魏亮[4](2011)在《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资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吉林大学白求恩临床医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儿童股骨干骨折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3~14岁,平均7.21岁。其中车祸伤19例,摔伤10例,高处坠落3例,砸伤2例;AO分型中A型11例,B型16例,C型7例;股骨干上段骨折9例,中段骨折17例,下段骨折8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无合并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术前时间为伤后3 h~4 d。按治疗方法分为:TEN内固定组(A组)16例,加压钢板内固定组(B组)18例。对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内固定物的松动及折断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功能康复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4例病随访3~12月,平均8个月。采用弹性髓内钉固定中,16例患儿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13个月,无骨不连发生;1例发生钉尾刺激征,取钉后恢复良好:患侧肢体过度生长1~3mm,平均2.12mm:骨折愈合时临床疗效评价:优14例,良2例;膝关节功能疗效评价:优:15例,良1例;术后无畸形愈合、无感染等并发症。锁定加压板内固定组18例,也均达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39个月;骨折临床愈合临床疗效评价:优16例,良2例:术后1例患儿发生锁定螺丝松动,给予石膏托外固定辅助治疗后达到骨性愈合;患侧肢体过度生长2~5mm,平均3.15mm;骨折愈合时膝关节功能疗效评价为:优17例,良1例;术后无发现感染、畸形愈合等问题。结论:通过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的对比分析得知:TEN具有微创、应力遮挡小、不损伤骨骺和血运、取钉方便等优点,对年龄3~14岁的儿童股骨干横形、短斜、短螺旋形骨折是简单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儿童股骨干复杂不稳定骨折、近关节骨折、合并血管神经副损伤者,加压钢板内固定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陈峰,梁斌,尹东,韦建勋[5](2009)在《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风银[6](2008)在《弹性髓内钉和外固定架在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弹性髓内钉(ESIN)和外固定架(EF)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对比其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适应证和并发症,用于指导临床。资料与方法:收集天津骨科医院儿科病房2006年1-12月因股骨干骨折住院应用弹性髓内钉治疗的病例和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6年1月~2007年3月骨科病房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病例,对比分析两组在患儿年龄、骨折类型、骨折部位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弹性髓内钉与外固定架在患者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上均适用,但弹性髓内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对长螺旋形骨折弹性髓内钉疗效稍逊于外固定架。
许勇,顾里庆,刘海,黄良勇[7](2003)在《儿童股骨干骨折264例临床分析》文中提出 股骨干骨折在儿童骨折中最常见,临床治疗方法多样。现将我院1982年1月-2002年12月间收治并随访的264例儿童股骨干骨折病例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曹衍堂[8](1994)在《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湖北省黄冈卫校附属医院骨伤科曹衍堂股骨干骨折包括粗隆下2—5cm及股骨髁上2—5cm的股骨干骨折。儿童及青壮年多见。其发生率17.55%[1]。近年不少学者对股骨干骨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与探讨。本文就其治疗方法研读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庄一凡,罗辉,汪道清[9](2020)在《锁定加压钢板和弹性髓内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中治疗效果差异》文中指出小儿股骨干骨折为临床中常见骨折类型之一,多在暴力作用下引起,如不能有效诊治,可对患儿下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手术复位内固定为临床中治疗股骨干骨折患儿主要方法,能快速恢复骨折解剖结构,并经内固定治疗维持骨折部位稳定性,对患儿骨折愈合、功能锻炼有重要价值[1]。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较多,锁定加压钢板
牛锋[10](2020)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保守治疗、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方面的对比研究,总结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方面的优势及不足,并在原有结构基础上提出改良设计方案,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为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性能改进提供参考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南京中医药大学扬州附属医院骨伤科收治的成人四肢骨折患者,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确定本试验的研究对象共计10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其中保守组28例均为锁骨骨折患者,采用“正骨八法”手法复位后“8”字绷带固定治疗,桥接组38例患者(其中锁骨骨折28例,四肢骨折10例)采用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锁定钢板组38例(其中锁骨骨折28例,四肢骨折10例)患者根据具体骨折情况采用解剖锁定钢板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并比较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手术相关指标,评价两种内固定方式的优点及不足。采用聚甲醛骨折模型作为极限测试和破坏性试验对象,测试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和解剖锁定钢板之间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的区别。结果:(1)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项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2)与保守组相比,桥接组和锁定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根据肩关节Constant评分标准,三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及治疗后12月Constant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后12月三组患者肩关节Constan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锁定钢板组相比,桥接组的手术时间短(P<0.05),术中每分钟出血量没有差异(P>0.05)。(4)术后并发症:保守组和桥接组均有1例患者发生骨不连,锁定钢板组有1例发生内固定取出后骨折部位再断裂。(5)在聚甲醛骨折模型上,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解剖锁定钢板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和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结论:中医保守治疗、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和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治疗成人锁骨骨折方面疗效相当,但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更有优势,具有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可以降低内固定物发生断裂、应力下骨质疏松、内固定取出后再骨折的风险,可以作为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一种新型内固定方式,值得骨科医师推广应用。在聚甲醛骨折模型上,桥接内固定2.0(六边竹节状棒)和桥接内固定3.0(六边形凹槽棒)的抗压缩性能和抗旋转性能强于桥接内固定1.0(圆形竹节状棒),可作为未来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产品进一步改良设计的参考依据。
二、儿童股骨干骨折264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股骨干骨折26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三种外科疗法在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儿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评价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各组患儿围术期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总长度、住院时间比较结果 |
2.2 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结果优良率结果比较 |
3 讨 论 |
(2)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治疗学龄前期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和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选择时间 |
1.3 诊断标准 |
1.4 骨折分型 |
1.5 纳入标准 |
1.6 排除标准 |
1.7 —般资料 |
1.8 治疗方法 |
1.9 功能锻炼 |
1.10 出院后随访 |
1.11 观察指标 |
1.12 统计学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 |
2.2 完全负重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
2.3 并发症的比较 |
2.4 临床疗效评价比较 |
3 讨论 |
3.1 关于学龄前期儿童股骨干骨折 |
3.2 学龄前期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方法及优缺点 |
3.3 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技术的特点 |
3.4 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的优点 |
3.5 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技术操作要点 |
3.6 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法并发症及预防 |
3.7 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法的不足 |
3.8 本研究的缺陷 |
3.9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外支架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4)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简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股骨干生物力学分析 |
2.1.1 股骨干结构力学分析 |
2.1.2 股骨干材料力学分析 |
2.2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特点与治疗原则 |
2.2.1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特点 |
2.2.2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处理及治疗原则、标准 |
2.3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损伤机制和分型 |
2.3.1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损伤机制 |
2.3.2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分型 |
2.4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保守治疗 |
2.4.1 产伤股骨干骨折的保守治疗 |
2.4.2 Pavlik固定支具 |
2.4.3 夹板固定法 |
2.4.4 悬吊皮牵引 |
2.4.5 水平皮牵引 |
2.4.6 骨牵引 |
2.4.7 石膏固定治疗 |
2.5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 |
2.5.1 外固定支架治疗 |
2.5.2 多枚螺钉和钢丝内固定治疗 |
2.5.3 钢板内固定治疗 |
2.5.4 TiNi记忆合金环抱器 |
2.5.5 克氏针治疗 |
2.5.6 髓内固定治疗 |
2.6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其他治疗 |
2.6.1 心理治疗 |
2.6.2 饮食、护理治疗 |
2.7 功能康复锻炼 |
2.8 结语与前景展望 |
第3章 资料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研究方法 |
3.2.1 术前准备工作 |
3.2.2 手术操作方法 |
3.2.3 术后处理 |
3.2.4 观察分析的指标 |
3.2.5 骨折复位判定标准 |
3.2.6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
3.2.7 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评定标准 |
3.2.8 膝关节功能活动状况的评定标准 |
3.2.9 统计学分析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下肢不等长比较 |
4.2 两组治疗方法术后感染、旋转成角畸形、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比较 |
4.3 加压板组典型病例的术前、术后的X线片 |
4.4 TEN组典型病例的术前及术后的X线片 |
4.5 弹性髓内钉逆行进钉图解和TEN手术操作器械 |
第5章 讨论 |
5.1 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5.2 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法的选择 |
5.3 儿童股骨干骨折手术治疗的原则、标准 |
5.4 TEN和加压钢板固定治疗的优缺点 |
5.5 TEN和加压钢板内固定疗效对比分析 |
5.6 TEN和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注意事项 |
5.7 术后并发症及预防处理 |
第6章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弹性髓内钉和外固定架在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一、临床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病例选择标准 |
(四) 分组 |
(五) 一般资料 |
二、手术治疗过程 |
(一) 手术治疗方法 |
(二) 术后锻炼方法 |
三、治疗结果及疗效分析 |
讨论 |
一、儿童股骨的发育 |
二、儿童股骨的特点 |
三、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特点 |
四、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分类 |
五、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原则 |
六、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 |
(一) 闭合复位髋人字石膏固定 |
(二) 活动悬吊牵引 |
(三) 托马斯架皮牵引 |
(四) 骨牵引 |
七、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 |
(一) 不常用的手术方式 |
(二) 近年来常用的手术方式 |
八、弹性髓内钉与外固定架的适应证对比 |
(一) 年龄 |
(二) 骨折类型 |
(三) 骨折的位置 |
(四) 伴随损伤 |
九、弹性髓内钉与外固定架的并发症对比 |
(一) 感染 |
(二) 固定物松动 |
(三) 术后对位不良 |
(四) 固定物取出后再骨折 |
(五) 下肢不等长 |
十、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中文详细摘要 |
(9)锁定加压钢板和弹性髓内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中治疗效果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一、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一、围手术期指标 |
二、膝关节功能 |
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讨论 |
(10)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研究背景和进展 |
一、研究背景 |
1. 目前在用的骨折内固定系统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
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研发过程和研发思路 |
2.1 研发过程 |
2.2 研发思路 |
2.3 结构组成 |
2.4 结构特点 |
2.5 固定机制 |
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临床优势 |
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研究进展 |
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动物实验系列研究 |
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及有限元分析 |
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
3.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锁骨骨折中的应用 |
3.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
3.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肱骨骨折中的应用 |
3.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肩胛骨骨折中的应用 |
3.5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骨盆骨折中的应用 |
3.6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治疗四肢骨折骨不连和高位截骨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 |
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在治疗四肢骨折中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正骨八法”指导下保守治疗、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成人四肢骨折的对比研究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病例选择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手术排除标准 |
2.2.4 病例剔除标准 |
2.3 内固定种类的选择 |
2.4 术前准备 |
2.5 保守治疗及手术方法 |
2.5.1 保守治疗组 |
2.5.2 切开复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观察组 |
2.5.3 切开复位解剖锁定钢板对照组 |
2.6 术后处理及中药方剂 |
2.7 疗效观察 |
2.7.1 观察指标 |
2.7.2 疗效评价标准 |
2.8 统计方法 |
2.9 结果 |
2.9.1 三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
2.9.2 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组间比较 |
2.9.3 保守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
2.9.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
2.9.5 解剖锁定钢板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 |
2.9.6 成人锁骨中段骨折亚组手术时间和愈合时间 |
2.9.7 保守治疗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和解剖锁定钢板组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优良率比较 |
2.9.8 保守治疗组、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和解剖锁定钢板组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 |
2.9.9 两组患者并发症分析比较 |
2.10 典型病例 |
2.10.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典型病例 |
2.10.2 解剖锁定钢板组典型病例 |
2.11 并发症病例 |
2.11.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组骨不连病例 |
2.11.2 解剖锁定钢板取出术后再骨折病例 |
2.11.3 固定棒脱落(脱棒)病例 |
2.12 结论 |
3. 讨论 |
3.1 钢板治疗四肢骨折(以锁骨中段骨折为例)目前存在的部分不足 |
3.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应用体会及优势(以锁骨中段骨折为例) |
3.3 借助专用工具“正骨八法”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手术复位过程中的应用 |
3.3.1 中医正骨手法的渊源 |
3.3.2 目前四肢骨骨折术中复位存在的问题 |
3.3.3 解剖锁定钢板和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手法复位的区别 |
3.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不足之处 |
3.5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
3.5.1 四肢骨折固定理念的演变 |
3.5.2 骨折固定方式的演变 |
3.5.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并发症种类及其临床使用缺陷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 |
1.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的研究背景 |
2. 改良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的设计思路 |
2.1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2.0-六边竹节状固定棒的设计思路 |
2.2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3.0-六边凹槽固定棒的设计思路 |
3. 改良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生物力学测试方法 |
3.1 测试材料 |
3.2 测试设备 |
3.2.1 抗扭转试验设备:采用长春科新ND-200扭转试验机,中国长春生产。 |
3.2.2 抗压缩试验设备:采用ProAgi I ity MC4拉压扭疲劳试验机,由美国Accutek Test ingLaboratory 生产 |
3.3 测试方法 |
3.3.1 组合方法 |
3.3.2 轴向压缩试验 |
3.3.3 径向扭转试验 |
3.3.4 主要观察指标 |
3.3.5 统计学方法 |
3.4 测试过程 |
3.4.1 解剖锁定钢板生物力学测试 |
3.4.2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1.0(圆形竹节状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
3.4.3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2.0(六边竹节状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
3.4.4 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3.0(六边形凹槽固定棒)生物力学测试 |
3.5 测试结果 |
3.5.1 轴向压缩性能测试结果 |
3.5.2 径向扭转性能测试结果 |
3.6 结论 |
4. 讨论 |
4.1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材料学特点 |
4.2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的不足和缺陷 |
4.3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现阶段生物力学研究 |
4.4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
4.5 本研究的缺陷和不足 |
4.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附录 |
附录一 伦理审查表 |
附录二 Johner-Wruh评分标准 |
附录三 肩关节Constant功能评分标准 |
附录四 病例观察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儿童股骨干骨折264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三种外科疗法在闭合性股骨干骨折患儿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对比[J]. 武海发.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5)
- [2]直角架、髋人字石膏分期外固定治疗学龄前期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D]. 莫贤跃.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4)
- [3]外支架治疗学龄前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应用[J]. 谭响,胡小军,郑明伟,匡荣彬,梁军,魏文东,王欢,曾波,王光健. 西部医学, 2013(08)
- [4]弹性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板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比较[D]. 魏亮. 吉林大学, 2011(09)
- [5]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案选择[J]. 陈峰,梁斌,尹东,韦建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10)
- [6]弹性髓内钉和外固定架在手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比较[D]. 张风银.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8(02)
- [7]儿童股骨干骨折264例临床分析[J]. 许勇,顾里庆,刘海,黄良勇.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06)
- [8]股骨干骨折的治疗进展[J]. 曹衍堂. 中国中医骨伤科, 1994(05)
- [9]锁定加压钢板和弹性髓内钉在小儿股骨干骨折中治疗效果差异[J]. 庄一凡,罗辉,汪道清. 云南医药, 2020(03)
- [10]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成人四肢骨折临床疗效观察及其改良设计研究[D]. 牛锋.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