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结构论文-施力莹

养老金结构论文-施力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养老金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口结构,养老金

养老金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施力莹[1](2019)在《人口结构视角下对养老金相关问题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养老金的逐步放开市场化运作和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养老金的缺口问题、人口红利的消失及代际转移支付的失衡等问题的研究又成为当下的热议问题。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改变了之前的人口结构状态及对其的预测,从而也对养老金的收支差额有了一定影响。养老金资金上缴和提取及流动性的需求等问题都与人口结构有直接关系。本文旨在从人口年龄结构的角度出发,通过二胎政策对养老金带来的影响及相关方面的进行了探讨和思考。(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9年19期)

丁英顺[2](2019)在《日本人口结构变化与养老金制度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是养老金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基本遵循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随着日本的生育率下降、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等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养老金制度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为适应不断发生变化的人口结构以及社会经济环境,日本政府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也在不断增大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在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过程中也会遇到与日本养老金制度类似的问题。分析日本养老金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养老金制度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国外理论动态》期刊2019年08期)

邓彤博[3](2019)在《家庭老年人口数量与消费结构的关联研究——养老金连调背景下来自CHARLS数据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Fractional Logit回归模型,估计了养老金、老年人口结构对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与未参保养老保险的家庭相比,参保家庭在医疗保健及用品的支出中份额更低。家庭中老年人口数量与家庭消费中的衣着、交通和通信存在显着正向关系。表明养老金和老年人口结构对于家庭某几类消费确实有显着影响。中国企业养老保险连续十四年按10%的待遇调整,对拉动内需、维系公平有着正向的边际递增效应。(本文来源于《广西质量监督导报》期刊2019年05期)

郭晋晖[4](2019)在《养老叁支柱结构失衡 个人养老金制亟须顶层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养老金“第叁支柱”提出近30年后,官方研究机构终于赋予了它一个正式的名字: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China Individual Pension,简称CIP)。随着税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落地,CIP这个名字将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但是,(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9-01-14)

袁铎珍[5](2018)在《中国多支柱养老金结构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中国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制度正面临着严重的可持续性发展困扰。据预测,在不考虑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况,2018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为-2561.5亿元,到2022年将扩大到-5335.8亿元,而且仍有持续扩大趋势。这不仅与中国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放缓、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有关,更与中国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制度“一柱独大”,二、叁支柱发展缓慢有重大关系。因此,深入探究中国多支柱养老金结构优化问题,对于中国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构建“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已基本成为学界共识,然而仍有一些重大的问题值得去深入探究和思考,即与单支柱养老金制度相比,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到底有何优势?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如何能够使养老金制度变得更加可持续?中国经过20余年发展的“多支柱养老金制度”为何仍严重“失衡”?以及当前中国应如何优化多支柱养老金的发展?本文即试图深入地探讨以上问题。第一,本文主要基于理论分析来阐释多支柱养老金制度所具有的优势:(1)通过探讨个人(消极)自由具有的重大价值,进而延伸到出于对个人“自由”的保护,政府的权力边界以及市场应该发挥作用的空间,这即构成了个人、政府和市场在养老保障领域职责权限的理论依据。对此,单支柱养老金制度难免顾此失彼,只有多支柱养老金制度才能够平衡不同主体在养老保障中的权责,使各方主体在养老保障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通过对“公平与效率”的界定和辨析,基于“底线公平”内涵,人人都应该享有底线生存的保障;而基于效率,每个个体在养老保障领域的权利与义务应对等,因而需要“多支柱”养老金共同发挥作用使两者得以协调。此外,出于不同养老保障模式优劣互补,优化组合,提高效率的角度也需要构建多支柱养老金制度。第二,通过对OECD养老金结构改革的剖析探索回答了多支柱养老金如何能够使养老金制度变得可持续。总体来看,OECD养老金结构改革即是改变政府在养老金领域权力及负担过重问题,通过大力发展私营养老金引导个人、市场充分发挥在养老领域的作用,同时通过对不同养老金支柱之间,甚至同一支柱内部的保障目标及功能、保障模式的调整达到平衡底线公平与效率的目的。可见,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只有充分而又恰当地发挥不同责任主体的作用,合理设计不同养老金支柱的保障目标、保障功能才能够使多支柱养老金的优势得到体现,从而使养老金制度变得更加可持续。同时,结合中国养老金发展的现实情况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即中国在多支柱养老金结构改革中应充分发挥个人自我保障责任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注重不同保障目标和功能的优化组合以及对贫困老年群体的底线保障作用。第叁,通过对中国养老金结构探究发现,当前中国多支柱养老金体系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这主要是由于中国计划经济时代背景及原有的国家保险制度的负面影响,养老金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和政策方案存在弊端,政府税收优惠等相关法规发展滞后,政府在养老金制度领域权责失当等原因引起的。结构失衡将会导致养老金制度公平性差,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堪忧,个人的自由受到侵蚀、保障责任得不到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保障作用受限等后果。第四,本文在实证分析和相关测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养老金的改革方案。基于对中国企业最大社保缴费能力的测算,发现当前企业缴费率过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私营养老金的发展。于是,从养老金结构优化的角度即有了降低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的诉求,但在私营养老保障缺失的情况下,降低公共养老金缴费率又面临着会造成退休者待遇水平下降问题。因而,笔者基于情景分析法和对养老金制度方案进行不同假设的方式进行养老金收益率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实施“小社会统筹+大个人账户”的制度模式,企业具有很大的降费空间,而总体来看又不会损害退休者的收益水平。原因在于该制度模式使养老金产权更加明晰,可以避免养老金的流失,同时密切了缴费与退休收益的联系,使企业费率降低的部分缴费收入可以通过制度遵缴率的提高得到一定程度弥补,也使“费率虚高”、“费基不实”的企业社保缴费逐渐回归正轨。第五,本文也论证了在中国发展私营养老金的可行性。通过实证数据对中国家庭人均最大私营养老金缴费能力进行测算,发现大多居民已经具有参与私营养老金的资金基础。同时,通过方案假设和情景模拟来预测代表性个体在退休时点养老储蓄账户总本息额,发现个人养老金计划比相同金额、相同缴费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具有更高的收益额。第六,本文提出多支柱养老金结构改革总体规划:第一支柱,基础养老金应采取“小社会统筹+个人名义账户”,并辅之以老年安全网保障;第二支柱,积极鼓励企业将降低的部分基础养老保险缴费为雇员建立企业年金;对于第叁支柱,本文提出发展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的初步方案。同时,本文也针对公私养老金改革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期刊2018-06-30)

董克用,张栋[6](2018)在《人口老龄化高原背景下加快我国养老金体系结构化改革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覆盖范围广泛、多方主体参与的规模庞大、制度复杂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但总体来看,我国养老金体系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风险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养老金体系面临长期的供需矛盾,最突出的挑战是养老金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公共养老金制度压力过大,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支独大,补充性养老金制度进展缓慢,待遇水平充足性有限;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管理困境。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建设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多支柱养老金体系。(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周子勋[7](2018)在《税延养老险有利于改善养老金体系结构失衡》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10年之久的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工作终于进入实质性阶段。5月7日,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正式公布《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以下简称《产品指引》)。《产品指引》是保险公司开发设计税延养老保险产品的基本要求和(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时报》期刊2018-05-11)

孟珂[8](2018)在《九省签订养老金委托投资合同 四省拟加入》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持人杜雨萌:近日,人社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局副局长汤晓莉透露,到目前为止,已有九省和社保基金理事会签订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此外,西藏、甘肃、浙江、江苏也打算委托投资运营。今日,本报聚焦“长期资金入市”,围绕包括养老金、职业年金、保险资金入市等内容进(本文来源于《证券日报》期刊2018-01-05)

周弘[9](2017)在《欧洲国家公共养老金改革的路径选择:结构还是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十年来,欧洲福利国家的兴衰已经成为学界和政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典型模式,福利国家及其提供的社会服务,特别是养老服务,出现了巨大的财政风险。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改革在欧洲各国经历了不同的遭遇。欧洲福利国家模式是否已经走入绝境,是否还有其他方式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改革。近些年来在欧盟内部出现的被称为"参数改革"的实践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就这种参数改革及其与"结构改革"的关系以及对福利国家前途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文来源于《欧洲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郭灵凤[10](2017)在《瑞典公共养老金模式的嬗变:结构改革与参数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福利国家纷纷对年金体系进行了程度不等的改革。不同于大多数国家的参数改革,瑞典的公共年金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重大的结构性变革。本文着重介绍瑞典公共年金制度的结构性变化,同时考察其中的参数因素,主要内容分为叁个方面:第一,分析造成这场结构性改革的经济环境、人口因素和政治格局变化;第二,对比公共年金制度改革前后的结构和参数变化;第叁,讨论改革的结果和公众对改革的争议。(本文来源于《欧洲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养老金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本是养老金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基本遵循了公平、公正的原则。随着日本的生育率下降、老龄化速度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等人口结构的变化,日本养老金制度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局面。为适应不断发生变化的人口结构以及社会经济环境,日本政府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也在不断增大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在相关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过程中也会遇到与日本养老金制度类似的问题。分析日本养老金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养老金制度建设具有多方面的启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养老金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施力莹.人口结构视角下对养老金相关问题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

[2].丁英顺.日本人口结构变化与养老金制度改革[J].国外理论动态.2019

[3].邓彤博.家庭老年人口数量与消费结构的关联研究——养老金连调背景下来自CHARLS数据的分析[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

[4].郭晋晖.养老叁支柱结构失衡个人养老金制亟须顶层设计[N].第一财经日报.2019

[5].袁铎珍.中国多支柱养老金结构优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6].董克用,张栋.人口老龄化高原背景下加快我国养老金体系结构化改革的思考[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7].周子勋.税延养老险有利于改善养老金体系结构失衡[N].中国经济时报.2018

[8].孟珂.九省签订养老金委托投资合同四省拟加入[N].证券日报.2018

[9].周弘.欧洲国家公共养老金改革的路径选择:结构还是参数?[J].欧洲研究.2017

[10].郭灵凤.瑞典公共养老金模式的嬗变:结构改革与参数因素[J].欧洲研究.2017

标签:;  ;  

养老金结构论文-施力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