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大夫家族论文-许雅惠

士大夫家族论文-许雅惠

导读:本文包含了士大夫家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考古图,蓝田四吕,复古,金石

士大夫家族论文文献综述

许雅惠[1](2018)在《宋代士大夫的金石收藏与礼仪实践——以蓝田吕氏家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陜西蓝田发现吕氏家族墓地,共五代29座墓,其茔地布局与丰富的随葬品,为同时期士大夫家族墓地所仅见。结合传世文献与出土材料,本文探讨吕氏家族的古铜收藏与礼仪论述、实践之间的关系。吕氏墓地整体规划井然,传达出宗子继承的概念,展现元佑宰相吕大防兄弟的礼仪理想。分析随葬品内容可知,吕大临《考古图》中的古铜器知识,已于11世纪末进入士人的生活当中,出现"形容仿髴以追叁代之遗风"的仿古器用。12世纪初更可见古器的再利用:在真正的古代铜器上加刻铭文,将古董转化为随葬礼器,再次入圹。这些独特的"复古"现象与京兆吕氏的礼仪理想、文化创造、仕途兴衰紧密交织,必须放到北宋后期士大夫文化与宫廷政治中理解。(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期刊2018年00期)

吴巍巍,林金水[2](2017)在《家族·科举·诗社——明末莆田奉教士大夫黄鸣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天主教教徒黄鸣乔是官员,又是诗人,在与辟邪派作斗争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莆田黄氏家族、乡试科举以及诗人结社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力求从黄鸣乔的特殊个案,探讨明末艾儒略与福建士大夫交游背后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韩雅慧[3](2017)在《明代安阳崔氏士大夫家族形成研究——以仕宦和婚姻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代安阳崔铣家族的仕宦变迁和婚姻对象的变化,显示了一个平民之家转变为士大夫家族的社会流动过程。读书业举是崔铣家族兴起的基本途径、并逐渐成为其家族文化传统;与士人家族通婚不仅对于崔氏家族社会、政治地位的上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是崔氏巩固其士大夫家族地位的重要手段。这两种途径对于崔铣家族形成和维持士人家族地位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殷都学刊》期刊2017年02期)

远藤隆俊[4](2017)在《宋代士大夫家族的秩序与构造——范氏十六房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族和宗族对士大夫阶层的影响作用,在宋代以后的中国社会不断增强。在宋代典型的士大夫家族"苏州范氏"中,"房"的概念是逐步形成的。范仲淹最初制定的规矩里,"房"是指以夫妇和子女组成的一个家庭单位,或者几个这样的单位组成的复合家庭。随着族人增加和世代交替,在北宋熙宁、政和年间续定的规矩中,"房"被"诸位"所取代。南宋时,"范氏十六房"的概念正式成型,成为义庄以及宗族运营的重要构成要素。"房"的固定化意味着宗族的组织化,同时也体现出宗族的家庭机能日益淡化。通过分析范氏家族"房"的成立、变迁以及功能,可以考察在中国的家族、宗族史研究中"房"的重要性,并深入认识宋代士大夫家族的组织、构造和变迁。(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段崇政[5](2015)在《孙氏:历史巨变中的士大夫家族》一文中研究指出孙武之后,书香伊始孙氏来源,据《中国姓氏寻根》记载有叁支,其中一支出于齐国的田氏。田完六世孙田书,在齐国为大夫,因为伐莒有功,齐景公将乐安(今山东博兴县)赐封给他,并赐姓孙。着名军事家孙武就是田书的孙子。孙武的后人孙膑也是着名军事家。孙膑的儿子孙胜,曾在秦国为将,传40世至孙万登。孙武即是孙立人之祖。孙万登在唐时曾官至金吾上将军。906年,孙万登奉令率军沿赣东进入皖地,屯军徽州休宁。不久,唐亡,孙万登无主可从,无令可奉,遂率部在休(本文来源于《齐鲁周刊》期刊2015年33期)

常建华[6](2012)在《明后期社会风气与士大夫家族移风易俗——以山东青州邢玠家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万历时期,山东青州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与人的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人们崇尚奢华,违礼逾制。地方官府为了维护传统的社会秩序与生活方式,采取抑制消费的移风易俗措施,倡导广崇俭约。家居的南京兵部侍郎邢玠利用宗族制度推行教化,宗族组织应运而生,担负起移风易俗的历史责任。宗族组织对于改良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作用,成为明代历史上突出的社会现象。邢玠组织宗族、教化族人以维风导俗,显示出儒家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品格。(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陈宝良[7](2012)在《明代的士大夫、士大夫家族及其关系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士大夫是科名、功名的占有者,是知识的拥有者,是社会声望的享有者。明代的士大夫大多借助于科举一途,形成世代簪缨的科举家族,且具有地域性的特征。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通过地缘、姻缘、师生、同年、文社声气等,明代的士大夫构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进而影响到朝内之政,形成"门户",甚或"朋党"。(本文来源于《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2期)

陈宝良[8](2011)在《明清易代与江南士大夫家族的衰替》一文中研究指出历经魏晋、六朝北方士族与民众的南迁以及宋朝的南渡,自唐宋以后,江南已经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富庶、繁华盛极一时。晚明以来的社会秩序变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士大夫力量的内部分化,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诸多士变、民变;二是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农民革命运动,最终导致佃变、奴变一时甚嚣尘上。至明清易代,在明代势力颇盛的江南士大夫家族,或因科第不继,或因政治权势的丧失,逐渐走向衰落。明清之际江南士大夫家族的衰替历程,无不说明明朝旧的社会秩序已经崩坏,随之而来者则是清初礼教秩序的重整,以及以"新发"科第家族为社会基础的新秩序的建立。(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1年03期)

张小平[9](2009)在《宋朝文官士大夫家族的缩影——以对宋代晋江曾公亮家族考察为主》一文中研究指出晋江曾氏家族是宋代着名的新兴望族,涌现出了像曾会、曾公亮、曾孝宽、曾怀、曾从龙等着名人物。他们几代人共同努力,造就了家族的持续兴旺。而他们在科举、仕途、学术等等方面的成功,是其主要表现。他们的成功,则与当时的社会不无关系。(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张凤[10](2008)在《宋代士大夫家族婚姻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婚姻问题,历来是社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婚姻观念,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结构中,对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它反映了当时的婚姻行为和婚姻习俗。古代的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名门望族更是如此。婚姻作为豪门望族之间的一条纽带,既是相互政治利益的需要,也常常是友谊的升华。同时,也是家族之间文化交流的桥梁。这种联姻的结果,不仅实现了家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家族优势的保持,而且常常伴随着姻亲之间政治上的唱和。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这种变革在婚姻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人们的婚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人们选择配偶不重旧门阀世族而重新科举官僚。宋代士大夫家族,就是指那些数代蝉联、官宦满门的名门望族,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其家族具有较高的社会政治地位,其婚姻观念、行为及婚姻的价值取向代表着宋代中、上层社会的婚姻观念、行为及价值取向。其婚姻关系往往是大家族之间联系的一条纽带,这些家族通过错综复杂的婚姻关系网,在政治上互相提携、援引与庇护,祸福与共,同舟共济,在中央或地方社会中形成一股巨大的政治势力,从而维护这些家族的社会政治地位及经济利益,渗透于宋代社会的中、上层,对宋代的社会、政治、文化等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士大夫家族能够长久地维持其门第,是与他们家族的婚姻关系密切相关的。宋代士大夫家族为了保持其家族的政治地位及经济利益,维持等级制度,强化统治秩序,实现家族文化的交流,特别注重联姻对象的选择。故其婚姻关系具有显着的特征,即注重门第、以才择婿、政治联姻、世代通婚、地域性婚姻、与皇室联姻、与富商联姻、与大官僚联姻、与同年家族联姻以及与文学世家联姻等十大特征。其中,注重门第是士大夫家族婚姻关系的根本性特征,以才择婿、世代通婚、地域性婚姻、与皇室联姻、与富商联姻、与大官僚联姻、与同年家族联姻、与文学世家联姻是在这个根本性特征上衍生出来的次生性特征,而政治联姻是则是其基本核心。(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1)

士大夫家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明末天主教教徒黄鸣乔是官员,又是诗人,在与辟邪派作斗争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莆田黄氏家族、乡试科举以及诗人结社等方面分别加以阐述,力求从黄鸣乔的特殊个案,探讨明末艾儒略与福建士大夫交游背后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士大夫家族论文参考文献

[1].许雅惠.宋代士大夫的金石收藏与礼仪实践——以蓝田吕氏家族为例[J].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2018

[2].吴巍巍,林金水.家族·科举·诗社——明末莆田奉教士大夫黄鸣乔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17

[3].韩雅慧.明代安阳崔氏士大夫家族形成研究——以仕宦和婚姻为中心[J].殷都学刊.2017

[4].远藤隆俊.宋代士大夫家族的秩序与构造——范氏十六房的形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5].段崇政.孙氏:历史巨变中的士大夫家族[J].齐鲁周刊.2015

[6].常建华.明后期社会风气与士大夫家族移风易俗——以山东青州邢玠家族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7].陈宝良.明代的士大夫、士大夫家族及其关系网络[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

[8].陈宝良.明清易代与江南士大夫家族的衰替[J].社会科学辑刊.2011

[9].张小平.宋朝文官士大夫家族的缩影——以对宋代晋江曾公亮家族考察为主[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0].张凤.宋代士大夫家族婚姻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士大夫家族论文-许雅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