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使用策略论文-胡欣

翻译使用策略论文-胡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翻译使用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隐喻,翻译,学生译者

翻译使用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胡欣[1](2019)在《隐喻翻译策略使用特征——一项基于学生译者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选取了15名翻译专业硕士为受试对象,旨在考察学生译者隐喻翻译策略使用特征,研究发现学生译者在处理隐喻时,倾向于使用保留原喻、转换原喻、省略原喻以及阐释策略,结合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译者对英汉两种语言的隐喻理解上呈现"整体型"与"分析型"两种模式,使用某一翻译策略背后的考量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11期)

丁竞[2](2018)在《从文本功能分析的角度探讨《英语的历史》(第九章)翻译策略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功能模式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吸取诺德的研究模式—诺德将文本功能分为四种类型:指称、表情、诉求和寒暄功能。通过对《英语的历史》第九章的文本功能分析,确定其文本的指称功能,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具体的翻译策略上,根据不同的案例具体分析,寻求最恰当的翻译途径,得出翻译启示并在理论基础上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8年48期)

赵宁[3](2018)在《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在《犹太人在上海》翻译项目中的使用问题和应对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译者认为使用机器翻译能够大幅提高翻译效率,笔者在翻译《犹太人在上海》时发现,总体来说,机器翻译的表现不俗,但也存在误译问题,比如在固定词汇表达、多义词译法选择、逻辑关系处理等,机器翻译的表现并不能满足实际语境需求,需要译者进行译后编辑从而完善效果。本文通过对《犹太人在上海》翻译项目谷歌机器翻译译文的分析,针对机器翻译疏漏错译的类型,探讨译后编辑的策略。希望本论文研究能为未来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模式应用于类似项目的翻译提供一些参考,并对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模式的广泛应用有所启发。(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10-01)

彭淑媛[4](2018)在《翻译作为学习策略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使用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言学界,母语具有何种迁移作用一直是争议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证明母语思维在外语学习中无法避免,翻译成为学生经常使用的外语学习策略。然而,目前仅有数篇文章是从学生的角度讨论翻译在外语学习中扮演何种角色。本文欲从高职学生的角度调查翻译作为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窥探其在英语学习中所具有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8年09期)

刘微[5](2018)在《论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和葡语国家经贸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成为促进双边/多边友好关系的纽带和桥梁。文学作品的译介成为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特别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葡语世界的目光也正在逐渐投射到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上来。在中文文学作品翻译成葡萄牙语的过程中,“归化”成为了译者优先选择和主要使用的翻译策略。中文原文的某些元素,如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语言层面的元素,或习语、俗语、方言等特有的表达方式,会在葡语译文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或“改头换面”。这个现象屡见不鲜,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基于此,本文欲借助莫言中篇小说《变》的葡萄牙语译本,即巴西译者何觅东的葡语译本来探讨与此相关的几个问题:1)巴西译者主要使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可细化为哪些具体情况?分别有哪些典型案例?2)为什么“归化”成为现阶段中文文学作品翻译成葡萄牙语的主要策略?有哪些促成因素?有哪些优势和不足?3)随着“一带一路”、“金砖合作”等逐步深化,当下正值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关键时期,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突显中华文化特色,加强文化自信,抵抗文化霸权主义是否可行?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元素可以优先尝试异化处理?4)为此可以参考哪些理论指导?在理论指导下,又如何具体展开实践?随着翻译研究的逐渐深入,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成型的“文化转向”,让翻译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文本文字延伸到了“文本外”因素,“将心理语言学,语义学,结构人类学,文学批评和博弈论综合一块来研究翻译”(Venuti,2000,124)。本文考虑到上述发展新趋势,特别借鉴韦努蒂关于“异化”翻译策略的经典理论,综合参考国内一些知名学者关于“文化自信”的结论,对上述四个问题做出回答,并提出具有一定可能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分类归纳法、比较法等。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言:包括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的概述和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具体举例,分析采取“归化”策略的原因、优势及不足:通过对对象作品《变》之葡文译本的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列举其中体现“归化”策略的典型案例,并进行分组分类,以便整体考量。之后简要分析现阶段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的原因,归化的优势和不足。第叁部分理论依托:在韦努蒂“归化”翻译策略和“文化自信论”启迪下,探讨“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大背景下,用异化翻译策略彰显中国文化特色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四部分解决方案:对第二部分展示的“归化”案例进行异化尝试,比较不同译文的效果,分析“异化”策略可能带来的比较优势。第五部分结论:在现阶段由于中国文学(文化)在葡语文学(文化)圈中仍处于比较边缘地位,目前仍应该以“归化”为主要翻译策略。随着中文和葡语交流日渐紧密深入,可以在适当场合大胆尝试“异化”翻译策略,还原中华文化本色本味,提高文化自信。(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5-21)

潘磊[6](2018)在《商务合同中否定表达翻译过程中的策略使用情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切入,运用心理学口语报告法对五名被试从词汇到短语到句子叁个层面对英语否定句进行翻译的翻译过程进行了个案研究,具体考察了思维过程中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应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被试在翻译商务合同中否定表达的过程中均有使用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其中认知策略主要有重复、查证、替代、转换、译词,求索,分类和猜测;元认知策略主要有选择性注意、定向注意、自我评价、回避和自我监控;且整体来看,认知策略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元认知策略;(2)此外,策略的运用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句子层面否定表达的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总数最多,词汇层次之,短语层最少。在翻译词汇层面的否定表达时,被试在使用译词策略的基础上较多地使用了猜测、查证、替代、转移和求索策略;在翻译短语层面的否定表达时,被试主要采用替代和转移策略;在翻译句子层面的否定表达时,被试在使用推理策略的基础上倾向于使用翻译、替代和转换策略;(3)同时,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也存在显着的个体差异:一方面,每名被试在每个层面使用的策略总数是不一样的;另一方面,每名被试在各个层面使用的策略种类也不同。(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8-03-12)

王紫薇[7](2018)在《学术论文英译汉过程中八种元翻译策略使用实证调查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此次报告所使用的翻译材料属于教育学学术论文,选自《国际教育学百科》(第叁版)。众所周知,英语学术论文文体严谨,句子冗长、复合句和抽象名词或专业术语较多,其文体具有学术性。而学术论文中同样存在短句、无术语和抽象名词的句式,其文体具有可读性。就此次翻译而言,如何再现原文的“学术性”以及译文的“可读性”是译者必须考虑的问题。翻译认知心理学认为,但凡行为必有意图。译者的翻译行为是其翻译意图和策略使用的外在体现。关于翻译意图与翻译策略的关系,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定性研究,但鲜有对此进行定量研究。本报告尝试对此进行定量研究,其中,笔者以如何实现“学术性”和“可读性”作为翻译意图。笔者分别为“学术性”和“可读性”建立了两个语料库,并对两个语料库中的八种翻译策略使用频率统计分析。本报告的分析借助统计学工具SPSS软件,对本次翻译项目内容的翻译策略使用频率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从数据层面探讨翻译策略与翻译意图之间的关系。此次研究还对笔译实践和教学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次报告主要有六个部分内容:翻译项目简介、文献综述、研究设计、基于SPSS结果分析、结论部分。(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8-03-07)

张珏[8](2017)在《英语学习者语言水平与翻译策略使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言学学习研究领域的大量研究显示,大多数的学生会主动选择运用翻译的手段来提高自身语言学习的能力和提高语言学习成绩。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水平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将学习的策略正确的运用到语言学习中可以使语言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翻译策略作为语言学习策略的一种,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极大关注,重视语言学习相关策略的研究,可以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和拉升语言学习的整体水平。本文就翻译策略与语言水平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本文来源于《湖北函授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9期)

鲁佳[9](2017)在《高低语境视角下的翻译策略的使用——以《红楼梦》英汉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高低语境文化论的阐释,英语是低语境文化,而汉语文化则属于高语境文化。语境高低的不同,使两种语言在表意方面对文字和语境的依赖程度不同,这些差异会对翻译产生诸多影响,本文从高低语境论角度看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7年29期)

贾智晨[10](2017)在《从目的论看《啊,拓荒者!》中翻译策略的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论是德国功能学派重要的翻译理论,目的论认为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强调译者要以翻译目的为出发点在,根据不同语境,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行为。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对曹明伦先生的《啊,拓荒者!》译本进行研究。笔者认为,曹明伦先生的《啊,拓荒者!》译本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多种翻译技巧的使用,还原了原文诗意细腻的描写,达到了原文作者预期的写作目的。(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7年31期)

翻译使用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将功能翻译理论的文本功能模式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吸取诺德的研究模式—诺德将文本功能分为四种类型:指称、表情、诉求和寒暄功能。通过对《英语的历史》第九章的文本功能分析,确定其文本的指称功能,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在具体的翻译策略上,根据不同的案例具体分析,寻求最恰当的翻译途径,得出翻译启示并在理论基础上进行总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翻译使用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胡欣.隐喻翻译策略使用特征——一项基于学生译者的实证研究[J].农家参谋.2019

[2].丁竞.从文本功能分析的角度探讨《英语的历史》(第九章)翻译策略的使用[J].智库时代.2018

[3].赵宁.机器翻译和译后编辑在《犹太人在上海》翻译项目中的使用问题和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8

[4].彭淑媛.翻译作为学习策略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使用情况研究[J].智富时代.2018

[5].刘微.论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使用[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6].潘磊.商务合同中否定表达翻译过程中的策略使用情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8

[7].王紫薇.学术论文英译汉过程中八种元翻译策略使用实证调查报告[D].四川师范大学.2018

[8].张珏.英语学习者语言水平与翻译策略使用的关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

[9].鲁佳.高低语境视角下的翻译策略的使用——以《红楼梦》英汉译本为例[J].北方文学.2017

[10].贾智晨.从目的论看《啊,拓荒者!》中翻译策略的使用[J].校园英语.2017

标签:;  ;  ;  

翻译使用策略论文-胡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