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经验促进情感与智慧共生

借助经验促进情感与智慧共生

新课标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情感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儿童学习数学有两个基础———知识和经验。课堂学习要着眼于社会生活与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长期以来,教师对儿童学习基础的分析往往侧重于对教材的分析,而忽略学生在课外还有哪些学习新知的经验。下面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谈一下如何借助儿童的生活经验设计教学活动,促进情感与智慧共生。

1重视儿童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儿童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现象,在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尽管这些经验获得的途径多种多样,但却是客观存在着的事实。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儿童这种经验事实的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理性概括。

1.1读写数的经验。数学是生活中用途最为广泛的知识,人们进行信息交流常常要用数来说明问题,欣赏电视节目时常会听到有关数的信息,儿童并不陌生的打电话也从拨数开始。如学习《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我课前让小朋友们去收集了一些他身边的数字,学生搜集到如下信息进行交流:我家有5口人、学校教学大楼是4层楼、操场周围种了28棵树、我家有3台电视机、我班有二十四名女生,二十八名男生,共有学生五十二名……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数一数家里的人数、学校教学大楼的层数、操场周围的树的棵数、班上的人数、教室桌椅、电灯等数量,都和儿童平常积累的经验分不开。又如“亿以内数的读法”,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这些经验作为起点实施教学活动。首先布置学生收集自己熟悉的多位数,上课时进行展示,由于这些多位数是在学生熟悉的情境中出现的学生在读数时能感受到它们的真实意义,也就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接下来让学生小组内探讨怎样读,并进行全班交流,再找出自己认为最难读的数,最后达成共识:认为中间有零的数最难读。如56007、20070030等,学生讨论交流读法,最后归纳出:一个数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这样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学生来自生活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使这些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

1.2认读钟表的经验。学习“时、分的认识”,离不开钟表,以往的学习常常是借助钟表或模型,由老师讲解或让学生发现钟面的组成及大格、小格等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来学习时刻。仔细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设计忽略了学生已有的对钟表的感性认识。这种认识,有些是家长教给的,而更多的是儿童在生活中有意无意中积累起来的。借助这些生活经验,我们不妨这样来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电视和广播节目的播出时间;模型———让学生利用钟表或模型拨出以下这些时刻;解释———通过不同时刻呈现出指针不同位置的钟面,让学生解释拨出的理由;概括———是指提示以上各个时刻读法的共性,如时针超过几就是几时多,分针指到几就是(几×5)分,同时还要提示组成钟面更为重要的知识,即12个大格,60个小格,一个大格等于5个小格;拓展———通过活动,如数豆比赛、跳绳比赛、拍皮球比赛、口算比赛等,有意识地将数学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充分感受1分钟有多长。1.3付款的经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天的儿童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钱,付款的经验已十分丰富。因而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我们大可不必反复强调“1元=10角”等知识,也用不着花费太长时间先来“认识”。学生有能力在教师创设的收款的买卖活动中来认识“1元=10角,1角=10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活动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1.4欣赏图形美的经验。儿童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就经常与纸片打交道,如用纸折出各种形状的图形及小玩具,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玩的过程中,儿童其实在感受着图形的美,特别是图形的对称美,可能这种美是他们不能用言语所表达的。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这种审美能力组织活动:操作———为学生提供各种形状的纸片,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看能发现什么;概括———在充分交流、评价的基础上为以上图形分类,折叠后能完全重合的为一类,不能完全重合的为一类;概念———让学生为折叠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命名,最后给出概念,即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深化———找出各种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拓展———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这类图形,动手剪出一些图形。

2借助经验,提高学生学习新知的能力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还有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这种理解是新知的“最原始状态”,是知识与方法迁移的结果,是学生多次运用已有知识而获得的经验。

2.1数的计算经验。儿童最初学习计算,是借助实物来数,即逐步加上或减去,当熟悉以后,就会从原始“数”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形成技能,这是“2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要达到的理想状态。然而,仅就这些知识还不能处理生活中遇到问题,此时儿童就会借助已有知识进行推理,若干次这样的深度以后,这种推理就会成为经验。如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要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要计算“30+20”,儿童经验是3+2=5,30+20=50。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对已有经验进行抽象概括,形成理性认识,既3个十加2个十等于5个十,5个十就是50。

2.2创造乘法口诀的经验。新时代的教学要善于跳出教材,能巧妙组织教材,把“活”知识教给学生,把学生教“活”。如学习“7的乘法口诀”,学生至少具有下面的经验:一是学生曾经从家长及同学的谈话中听到过口诀,如三七二十一、七七四十九等;二是学生在文具盒见到过口诀;三是不少学生能背诵口诀。另外,每周有7天、一个七巧板由7个图形组成等等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教学的价值就是在尊重以上事实经验的基础上,让以上情境再现于课堂中,从情境中、从操作中及所编的儿歌中抽象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另外还要通过口诀的应用,找到口诀的规律。这样设计就不仅仅把教学定位在“记住口诀、应用口诀”这一目标上,而是利用已有经验再创造口诀的过程。

2.3抽象概括运算定律的经验。运算定律是对数学计算中具有相同计算特征的一类计算事实的抽象与概括,因而运算定律的学习,必须是在学生熟悉了大量的计算前提下才能实现。如学习“乘法交换律”,儿童对以下事实是熟悉的:一是可以根据一句乘法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如“三六十八”可以写成“6×3=18”和“3×6=18”两个算式。二是一个具体的计算情境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来求解,如“电影院共有48行,每行坐28个座位,共有多少个座位”这一情境,可以列式为“48×28”和“28×48”。三是乘法的验证,如48×28=1344,可以利用28×48=1344来验证计算是正确的。教师不妨为学生提供以上这些熟悉的情境,把从情境中抽出的等式作为研究的素材,通过对这些等式的分析研究,找出规律,从而概括运算定律。

2.4从生活实例中感悟数学方法。小学数学中一些具体的思想方法如:移多补少、多加要减、多减要加、等量代换、按顺序思考等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如教学“加减法”的一些简单运算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多加要减”的道理,出示实例:“明天是妈妈的生日,爸爸有723元,要给妈妈买一件礼物,这儿有三种物品:戒指399元、皮鞋199元、项链1999元。如果让你来帮助爸爸,你能办好这件事吗?让学生交流讨论,并将过程列出算式。一个学生说:“爸爸原有723元,买一枚戒指要399元,付给营业员400元,找回一元,还有324元,算式为723-400+1=324。”有的说:“爸爸原有723元,买一双皮鞋要199元,付给营业员200元,找回一元,还有524元,算式为723-200+1=524。”学生经过实践及已有的经验很容易明白“多加要减”的道理,感悟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另一方面较好地渗透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教育。总之,数学教学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落实情感教育目标,并以学生的智慧发展为主线,让学生动起来,积极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

作者单位:福建省沙县城三小学

标签:;  ;  ;  

借助经验促进情感与智慧共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