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烈度衰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Levenberg-Marquardt拟合方法,上海,地震烈度衰减关系
烈度衰减论文文献综述
陈婧,杨彦明,肖爽,赵文舟[1](2019)在《基于非线性拟合的上海及周边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收集上海及邻区1950年以来Ms4.0级以上地震的历史震害资料,选取了26次地震的52条等震线数据,利用椭圆烈度衰减模型,采用LM(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拟合算法,建立了上海及周边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分别通过与东部模型和江苏模型的对比分析,认为此次研究得到的结果符合研究区域地质构造特点,对于震后灾害快速评估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高原地震》期刊2019年03期)
胡旺,张建,陈维锋,胡斌,郭红梅[2](2018)在《基于神经网络的烈度衰减融合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不同学者建立了各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烈度衰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该文收集了川滇地区107个地震案例共243条地震等震线,利用BP神经网络对基于传统模型的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和基于矩阵模型的烈度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学习融合,得到了川滇地区的融合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融合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总体上优于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和矩阵衰减关系。(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何奕成,徐年,吴珍云,郑黄海,王琛[3](2018)在《江苏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由于受震源性质、传播介质特性以及近地表场地条件的影响,存在较强的区域性差异。收集1937—2015年发生在江苏及邻区的59个地震数据,利用长轴可转向方法得到120条等震线长短轴半径,采用椭圆烈度衰减模型,用多元稳健回归方法将等震线数据进行拟合,统计得到本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并与汪素云等的研究及实际地震等震线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结果与实际资料拟合程度较好,且在地震震级M_S<6.0及震中距小于300 km时具有较强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郑韵,姜立新,杨天青,刘杰[4](2016)在《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中国大陆构造应力场分区,本文拟合不同震源机制解的烈度衰减关系,收集了我国西部198次5.0级以上震例,共419条的等震线记录;东部47次5.0级以上震例,共84条等震线记录,采用椭圆模型进行衰减关系拟合,得到了地震烈度随震级和长短轴长度的衰减关系。文章初步分析了几种震源机制地震烈度衰减规律的差异,以西部地区为例,对比了西部走滑型、逆断型烈度衰减关系和汪素云西部衰减关系与实际值之间的差距。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区分发震方式的烈度衰减关系长短轴可以作为应急地震影响场的修正因子,在震后几小时得到震源机制解时,对烈度圈长短轴进行初步修正。(本文来源于《震灾防御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谷国梁,邱虎,王晓蕾,李雅静,赵颖[5](2016)在《天津市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立足于地震应急领域,选用天津市及邻区34个震例的72条烈度等震线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该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依据椭圆模型的适用性,将震级上限定为6.5级。考虑到地震应急工作需求和邻区地震对天津辖区造成破坏的可能性,以及辖区内有感地震对社会生产、群众情绪产生的影响,研究将数据限定为天津市周边400km范围内的烈度外包线,震级下限为3.6级。通过与已有衰减关系对比,本研究结果对于5级以下地震应酌情降低烈度值,对于5级以上地震结果更合理。(本文来源于《震灾防御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杨彦明,戴勇,张国清,王磊,赵星[6](2016)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MS 4.5以上地震目录,筛选具有完整等震线的地震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由此选取该地区15次中强地震事件33条等震线数据,采用线性反演方法,对烈度衰减关系进行回归分析,获得适用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模型,结合华北地区烈度衰减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衰减关系符合本地区历史地震灾害分布地域性特点,对于震后快速评估和地震应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董曼,杨天青,郑通彦,陈通[7](2015)在《川滇地区走滑型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走滑型地震的烈度衰减特征,我们搜集并整理1900年以来川滇地区的145个5级以上震例和其中70个5级以上、破裂方式以走滑型为主的典型震例,利用联合椭圆衰减模型,建立该区域此类型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比已有研究成果,结果表明,川滇地区破裂方式以走滑型为主的地震烈度衰减速度慢于西南地区,可能与该地区地震破裂方式、动力学过程等有关,但与川滇地区和中国西部的衰减规律相比没有明显差异。本文给出的烈度衰减关系在该区域此类地震的灾害快速评估和地震应急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其他区域的适用性需进一步分析。(本文来源于《地震》期刊2015年03期)
丁娟,何琳,叶峰,马犇,张洁[8](2015)在《安徽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安徽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资料,采用椭圆衰减模型和长轴可转向与近、远场补点方法,通过多元回归方法进行拟合,建立该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该衰减关系用于安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震害快速评估模块,为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提供基础资料;也可用于安徽地区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等防震减灾领域。(本文来源于《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张苏平,陈文凯,周中红,何少林,蔡辉腾[9](2015)在《中国西部地区大地震(M_S≥7)烈度衰减关系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近年大地震(MS≥7.0)震后快速灾害评估的需要,利用中国西部地区1900年以来MS≥7.0级地震的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与分段函数对烈度限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西部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进行了改进,并就所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大震长轴半径的特点,初步研究了大震极震区长轴半径对烈度衰减规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自然灾害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张维佳,姜立新,李东平[10](2015)在《浙江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浙江省及其周边的历史震例资料稀少,其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直沿用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本文采用椭圆模型,利用浙江及邻区历史地震的震害资料,建立了浙江及邻区天然地震烈度衰减公式。根据东南沿海地区水库地震多发的特点,收集整理了水库地震相关震例数据,建立了浙江及邻区水库地震烈度衰减公式。最后,将本文拟合结果与其他学者拟合出的衰减模型通过实际震例进行了对比,并进行了相关讨论。(本文来源于《震灾防御技术》期刊2015年04期)
烈度衰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震烈度衰减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地震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不同学者建立了各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并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地震烈度衰减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该文收集了川滇地区107个地震案例共243条地震等震线,利用BP神经网络对基于传统模型的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和基于矩阵模型的烈度衰减关系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学习融合,得到了川滇地区的融合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融合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总体上优于中国西部烈度衰减关系和矩阵衰减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烈度衰减论文参考文献
[1].陈婧,杨彦明,肖爽,赵文舟.基于非线性拟合的上海及周边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J].高原地震.2019
[2].胡旺,张建,陈维锋,胡斌,郭红梅.基于神经网络的烈度衰减融合模型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8
[3].何奕成,徐年,吴珍云,郑黄海,王琛.江苏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8
[4].郑韵,姜立新,杨天青,刘杰.基于震源机制解的分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6
[5].谷国梁,邱虎,王晓蕾,李雅静,赵颖.天津市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6
[6].杨彦明,戴勇,张国清,王磊,赵星.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6
[7].董曼,杨天青,郑通彦,陈通.川滇地区走滑型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J].地震.2015
[8].丁娟,何琳,叶峰,马犇,张洁.安徽及近邻区地震烈度衰减特征研究[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5
[9].张苏平,陈文凯,周中红,何少林,蔡辉腾.中国西部地区大地震(M_S≥7)烈度衰减关系改进[J].自然灾害学报.2015
[10].张维佳,姜立新,李东平.浙江及邻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J].震灾防御技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