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片机软件设计中的几种基本编程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韩敏锐[1](2020)在《城市消防无人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灭火救援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场条件,高层建筑火火及人员逃生是当前世界公认的难题。传统的灭火方式捕获信息慢,处理响应不够及时,因此如何高效、快速地获取信息并传递信息、重点针对被困人员展开施救,成为灭火救援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之 就是借助无线监控及特殊的消防手段实施灭火救援工作。但是高层楼宇往往建筑结构复杂,具有灭火通信设备不完善、无线信号覆盖面不足等缺点,使得传输过程中信号容易受到干扰,很难保证传输的实效性和可靠性。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在分析现有灭火系统的发展以及优缺点后,以高层建筑火灾侦查和消防灭火为目标,对城市消防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开发。本论文对消防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设计展开研究,其核心内容是完成主要机载设备的选型以及机载控制器的开发及测试,使其能够以无线传输方式下传图像、飞行姿态等信息,又能根据地面操控指令完成云台姿态控制、摄像机控制、灭火弹发射、定位信息获取及显示等一系列操作。按照以上总体要求,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细化,最终确定系统功能需求和技术要求。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论文首先对系统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技术指标,然后对系统总体设计,并将系统分为机载控制系统、无线传输系统和地面操控终端三部分。该系统包括机载控制器部分的软硬件设计和地面操控终端用户软件设计两个部分,其中无线数据传输模块和无线图像传输模块的参数选型包含在硬件设计中。2.重点对消防无人机机载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进行了介绍,包括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姿态传感器、机载摄像头和云台、无线图像传输模块等的选型以及机载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同时依据通信协议,对地面操控终端的用户应用软件进行了开发。3最后根据项目的技术指标对系统的各项主要性能进进行了实验验证与分析,按照测试先后顺序,分为功能测试和综合测试。硬件电路测试重点介绍上电调试及接口调试,之后进行机载控制系统与地面操控终端软件之间的联合调试,最后模拟实际场景进行无线通信测试,通过现场试验和结果分析,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技术指标,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
刘宇[2](2020)在《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许多地区面临较为严重的水质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和区域性缺水。核磁共振技术找水是最全面、最有效、最经济的找水技术,与以往探测技术不同,它是当前唯一非侵入式探水的方法。而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的核磁共振找水仪是迄今为止性能最先进、功能最齐全、测量参数最多的电法找水领域专用设备,它灵活方便,且集接收、发射于一体。作为核磁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电装置不仅为仪器的发射装置提供发射激发脉冲所需的能量,还为其它装置提供工作时所需的电能。传统的供电装置存在许多设计缺陷,如结构分散、体积较大、协同困难、充电速度慢、电压检测精度低、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差、存在安全隐、容易对接收信号造成EMI。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套新版的供电装置,本设计的供电装置主要由24V铅酸电池、DC/DC开关电源和储能电容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以全桥逆变电路和全桥高压整流电路作为DC/DC转换电路的主要结构,PMOS开关电路控制DC/DC转换电路的开通与关闭;设计恒流放电电路使储能电容中的电能以恒流的模式释放,并增加滤波电容快速放电电路;采用PWM控制技术控制24V铅酸电池对储能电容恒流充电,同时也控制充电电压;设计电压检测电路和温度测量电路,对供电装置的24V铅酸电池电压、储能电容电压和上内胆温度进行实时监测;接口电路控制和保护24V铅酸电池电压的接入,同时设计多个电源模块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通过MCU+CPLD构成的控制电路,控制整个供电装置各部分的协调工作,并以485通讯方式与上位机建立网络连接,实现上位机对供电装置的控制;在此基础上应用一主带N从的并联充电技术,可以大幅度增加充电电流,从而缩短充电时间。对供电装置的各部分电路分别进行室内和野外的软硬件测试,结果显示:输出电压为0-450V(可调),充电电流为1.75±0.05A的整数倍,充电效率不低于75%,储能电容放电电流恒为200±10mA,滤波电容的放电时间不超过100ms,高压和低压测量精度均不高于1%,可以实现手动开关和上位机前面板的两种充电控制,手动放电、程控放电和关机后自动放电的三种放电控制,过压、过流和过热的保护功能,以及远端20-30m的485通讯控制。各部分电路均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技术参数,并能够与其它装置协调工作,使核磁共振找水仪探测到核磁信号,可以实现核磁共振找水仪对供电装置准、小、快、好、高的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
刘奕[3](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贾喜喜[4](2020)在《双通道蒸汽湿度测量系统谐振频率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汽轮机在发电厂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在蒸汽湿度状态下的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会因为蒸汽湿度的大小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实际环境中高精度并且实时地测量汽轮机中的蒸汽湿度,有利于降低经济损失并且提高工作效率。本文分析了谐振腔测量蒸汽湿度的工作原理,讨论了蒸汽湿度测量的准确度与谐振腔谐振频率的关系,针对蒸汽湿度测量系统谐振频率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与实现。本文主要以谐振腔S参数的幅度特性和相位特性两方面为理论基础,研究谐振频率的检测方法,并实现了基于幅度特性检测谐振频率的测量系统,提出了基于相位特性的谐振频率检测方案。本文在理论上推导了谐振频率与蒸汽湿度的数学关系;利用HFSS(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软件建立圆柱谐振腔的三维模型进行电磁仿真,得到S参数的相位特性和幅度特性,为谐振频率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采用双通道测量方法,以STM32单片机作为控制系统,结合微波电路和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芯片完成了硬件电路搭建和软件设计;利用FPGA进行等精度测频,实现了谐振频率测量系统,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测量,结果表明系统的测量误差在10Hz以下。随后在谐振腔S参数相位特性的理论基础上,推导了相位差与谐振频率的关系;为了消除噪声对谐振腔反射信号的干扰,采用二重相关算法提取信号的相位信息,并利用MATLAB进行二重相关算法的仿真实验,验证了基于相位特性检测谐振频率的可行性,并构建了基于相位特性的谐振频率检测方案。
李宏伟[5](2020)在《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管二次雷达系统主要由二次雷达地面询问机及机载航管应答机组成,二者通过“询问-应答”的方式协同工作,实现对空中民航目标的持续监视。在二次雷达中引入单脉冲技术后,二次雷达系统性能得到极大提高,促使其成为航管监视的主要手段,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随着单脉冲二次雷达的发展,在二次雷达地面询问机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其功能性能的测试和验证愈发复杂和困难。虽然对功率、灵敏度等常规指标可以采用专用/通用仪表在试验室快速测试和验证,但如单脉冲测角功能及精度等关键功能、性能指标的验证,还需要结合询问天线、转台、机载应答机,以及位置定标设备等搭建完整的二次雷达系统才能进行验证。这对试验场地、配套设备要求较高,实现方式不灵活,人力、物力成本耗费高。本课题拟研制的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可以在试验室条件下构建单脉冲二次雷达地面询问机测试验证环境,在不进行实际无线联试或试飞的情况下,对单脉冲二次雷达询问机单脉冲测角功能及精度等功能、性能进行验证,可提高测试灵活性,为产品设计和维修提供良好测试环境,并降低测试系统构建门槛,减少相关费用。现代单脉冲二次雷达普遍配套Σ、Δ、Ω三通道的二次雷达天线,其特点是:随着飞机偏离天线法线角度的变化,和、差波束接收的信号幅度、相位会随之规律变化。利用此变化关系,可获取飞机偏离天线法线的夹角。这是地面询问机单脉冲测角的基本原理,也是本课题天线模拟器实现的理论基础。论文首先介绍了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的发展现状,其次,研究了二次雷达天线原理以及天线和、差天线方向图与单脉冲测角之间的关系;定位了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功能需求,确定了系统工作原理,总体架构方案等,重点研究了该设备主控及交联时序生成单元的软硬件实现方案,并完成了整个系统调试。最后,结合航管二次雷达地面询问机、航管应答设备构建了测试环境,验证了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的功能和性能,确定了利用该系统构建试验室条件下单脉冲二次雷达地面询问机功能性能测试环境的可行性。经测试验证,本系统能够基于试验室环境灵活构建二次雷达模拟联试环境,可大幅降低测试环境搭建复杂度,提高航管二次雷达地面询问机的测试效率和测试灵活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场景。
王雷[6](2020)在《基于音视频实时交互的远程协助系统软件设计和开发》文中研究说明远程协助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远程专业人员指导现场人员操作的实时视频交互装置。现阶段,我国部分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无法做到专业人员时刻在现场进行事件处理,造成了事件处理延后或者非技术人员操作失误等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具有音视频实时交互功能的远程协助系统。该系统的移动端以可穿戴设备为载体,解放了操作者的双手。除了传统的音视频交互外,该系统还支持协助者通过客户端软件对视频画面添加绘图信息,并同步显示给被协助者,通过多角度的协助手段减少非专业人员操作上的失误。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远程协助系统的整体设计。确定了系统需求以及总体的框架,进行了硬件系统的设计以及开发平台的搭建。(2)移动终端采集显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数据传输中间介质,设计串口通信协议,完成IMX214图像传感器、VL53L0X距离传感器等外接设备与海思3519主控芯片的数据交互功能。在海思3519平台设计多进程任务,通过进程间通讯方式实现数据传递,完成对串口数据的处理。(3)视频直播功能的设计实现。采用H.264视频编码和AAC音频编码技术,提高了直播音视频质量并减少了网络带宽压力。进行重采样处理减少音频的杂音问题。采用时间戳同步技术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同步。基于RTMP流媒体传输协议对数据帧进行打包,逐帧进行网络传输。搭建SRS流媒体服务器,将直播数据直接转发到客户端,在满足高并发性的同时降低网络延时。(4)基于QT的客户端软件设计。针对系统所需GUI,利用QT提供的窗口类及其方法,并结合信号与槽机制进行软件GUI设计。根据缓冲技术,创建缓冲区,通过临界区资源与读取缓冲区完成多线程同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音视频解码过程的平稳性。
王帅帅[7](2020)在《引信电子安全与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本文对电子引信的安全状态控制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通用化、小型化安全可靠的设计方案。安全保险通过三个串联的开关实现,保险关闭时电能无法集中到储能电容使雷管无法被引爆,解除保险需要不同的环境信息激励,使用顺序、时间窗和指令结合的方法提高解除保险的安全性。进一步研究了直流升压电源技术,设计了用于高压电容充电的反激式开关电源,该电源的PWM驱动信号通过CPLD输出,CPLD可以通反馈电路得到电容充电状态从而控制PWM输出。通过深入研究冲击片雷管的引爆方案设计了起爆电路和触发电路,因为起爆电路开关对速度和电压要求较高,所以选用气体触发管作为开关。并且设计了将低压控制信号能量放大的触发电路,该电路使用两个互感线圈利用匝数比不同实现电压放大功能,输出端高压将气体放电开关管打开。硬件电路仿真验证、CPLD逻辑仿真以及样板的放电实验表明,其硬件电路、软件和CPLD达到设计目的,基于制导引信信息一体化设计的电子安全控制系统能够完成安保解除和起爆电流输出。
贾艺歌[8](2019)在《随钻密度测井仪电源通信模块及其软件可测性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钻密度测井仪是通过伽马射线与地层物质发生康普顿效应与光电效应,测量地层光电吸收指数与地层密度的仪器,仪器通过计算地层关键参数,判断当前钻铤周围地层的物理性质。该仪器在井下跟随钻铤旋转工作,需要在高温强振动的环境下长时间保持作业状态,可靠的通信与稳定的供电是随钻密度测井仪正常作业的前提。本文描述随钻密度测井仪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结构,依据仪器的测井工作流程,确定电源通信模块的工作内容和整体设计方案。其中硬件部分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通信电路设计、电源电路设计等;软件部分需要完成的工作包括工作模式设计、工作流程设计、命令解析系统设计、对异常的管理及恢复设计、数据存储设计、电源管理设计等。本文采用单片机与CPLD实现电源通信模块的核心控制功能,单片机作为电源通信模块软件功能实现的主体,控制CPLD完成电源监控与高速下载数据等功能,并实现控制器之间的协调工作。可靠性与稳定性是随钻密度测井仪的基本要求,加大在井上实验阶段对单片机程序的测试强度是软件开发工作的重点,因此提高单片机代码的可测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软件开发框架与软件可测性度量模型两个方面着手,从软件架构层面提高代码可测性,选择并优化可测性度量模型,将软件可测性以量化的形式表示出来,最后通过软件测试工具验证可测性度量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测试结果的一致程度。本文设计一系列功能测试实验,验证电源通信模块的工作性能;完成联调实验,对测井采集的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电源通信模块设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钻密度测井仪电源通信模块完成了设计要求。
王震寰[9](2019)在《基于单片机的振动测量仪设计》文中研究表明航空发动机是飞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决定着飞机的飞行安全。目前航空发动机的推力、转速、动强度不断提高,由转子不平和和气体流动等原因引起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处在高温、油雾和电磁干扰严重的恶劣环境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振动传感器和振动测量仪,迅速准确地测量发动机的振动值。这对提高试验安全性和发动机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振动测量仪,可以在发动机运行状态下,全面系统地检测飞机发动机的振动状态,准确有效地分析发动机运行状态和基本性能。飞机发动机持续、健康和稳定地运行,为飞机安全飞行和故障排除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因此论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现有飞机发动机专用测振仪器的优缺点,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了新型的基于Freescale的MC9S12XS128单片机的振动测量仪,可以克服现有仪器的缺点,详细论述了设计该仪器的理论依据和各硬件模块功能实现的芯片选择依据和调试结果。在硬件设计中,由于MC9S12XS128单片机运算速度快,省去了价格较贵的可编程带通滤波器UAF42AP并同时优化了电路设计。通过专用有效值测量电路测量振动速度,频压转换电路测量频率,可以克服计数测频的稳定性差的缺点,然后利用双路A/D转换电路进行A/D转换,并将转换结果送入MC9S12XS128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再利用LED驱动芯片MAX7219将转换结果通过数码管显示。在软件设计部分,首先介绍了基于MC9S12XS128的模块化软件设计流程、A/D转换及显示程序设计,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了仪器的精度、稳定性和改进措施。最终通过反复模拟测量和验证,本振动测量仪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目标,使误差在3%以内,可测频率范围为10Hz2000Hz,满足了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的要求。
刘金豆[10](2019)在《叶片氮含量光学检测仪器的开发》文中提出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植物氮素检测仪器的开发尤为重要。本文使用565nm、760nm光波段组成的归一化差异绿度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Greenness Index,NDGI)指标,开发了一款便携式叶片氮含量光学检测仪器。论文主要研究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系统硬件主要包括信号获取单元、主控单元、通信单元、支持单元和电源单元。该系统基于STM32F373RCT6主控芯片设计,使用锂电池供电,通过光源驱动电路点亮LED照射叶片,叶片反射光由硅光电池接收,利用I-V转换电路和调理电路将信号送入主控芯片SDADC模块,进行氮含量检测。配置实时时钟、存储、显示等支持电路完善仪器功能,使用串口模块和蓝牙模块与上位机交互。2)系统软件包括单片机程序、电脑端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和手机端APP程序三部分。单片机程序使用菜单引导,包含测量、浏览、删除等功能。电脑端和手机端软件采用数据传输单元和数据显示单元等建立数据管理功能。3)系统对硬件设备和上位机软件进行了测试。硬件设备测试包含电源、通信、存储等主要模块测试;上位机软件测试包括数据交互、数据显示等功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上位机和下位机功能执行正常。通过N-PEN N110仪器进行间接标定实验,并将标定结果输入下位机程序,并利用N-PEN N110仪器和本文叶片测氮仪对叶片含氮量进行测定。两种装置氮含量数据R2指标为0.984,相关性较高,平均误差为6.54%,对同一位置氮含量测量十次,数据最大差值为0.384%,占总体比例小,数据平均值为12.4119%,实验标准差为0.121%,表明论文开发的便携式叶片光学测氮样机实现了基于无损光谱技术对叶片氮含量的快速检测功能,满足应用需求。
二、单片机软件设计中的几种基本编程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片机软件设计中的几种基本编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消防无人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
1.2.1 消防无人机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
1.2.2 无人机图像传输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消防无人机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 |
2.1.1 功能要求 |
2.1.2 技术指标 |
2.1.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2 无人机机载控制系统 |
2.3 地面操控终端 |
2.4 无线数据传输 |
2.5 无线图像传输 |
2.6 本章小结 |
3.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供电方式 |
3.2 外围设备选型 |
3.2.1 姿态测量模块 |
3.2.2 无线通信模块 |
3.2.3 无线图像传输模块 |
3.2.4 GPS定位模块 |
3.2.5 机载视频监控器 |
3.3 机载控制器 |
3.3.1 微控制器选型 |
3.3.2 机载控制器外设接口设计 |
3.3.3 姿态传感器接口电路 |
3.4 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通信协议 |
4.1.1 地面操控终端发与机载控制器的通讯协议 |
4.1.2 卫星定位模块发送与机载控制器的通讯协议 |
4.2 机载控制器的软件设计 |
4.3 地面操控终端的软件设计 |
4.3.1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 |
4.3.2 软件功能的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系统调试与分析 |
5.1 系统硬件测试 |
5.1.1 电路检查 |
5.1.2 通电调试 |
5.1.3 硬件接口调试 |
5.1.4 姿态传感器模块校准 |
5.2 系统测试 |
5.2.1 功能测试 |
5.2.2 无线通信测试 |
5.2.3 现场模拟测试 |
5.2.4 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国外研究现状 |
1.3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原理及总体设计方案 |
2.1 核磁共振技术找水的基本方法 |
2.2 核磁共振找水仪的工作原理 |
2.3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及并联充电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24V铅酸电池设计 |
3.2 电源电路设计 |
3.2.1 B24V转 B5V电源电路设计 |
3.2.2 B24V转 H12V/D5V电源电路设计 |
3.2.3 D5V转 D3.3V电源电路设计 |
3.2.4 B24V转 B15V/B12V电源电路设计 |
3.2.5 高压线性稳压电源电路设计 |
3.3 接口电路设计 |
3.3.1 防反接电路设计 |
3.3.2 低功率开关电路设计 |
3.4 转换电路设计 |
3.4.1 逆变电路设计 |
3.4.2 PWM控制电路设计 |
3.4.3 驱动电路设计 |
3.4.4 高压整流电路设计 |
3.5 快速切换电路设计 |
3.6 恒流放电电路设计 |
3.7 电压检测电路设计 |
3.8 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
3.9 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9.1 微处理器电路设计 |
3.9.2 通讯电路设计 |
3.9.3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 |
3.10 储能电容设计 |
3.11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软件设计 |
4.1 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
4.1.1 MCU软件设计 |
4.1.2 CPLD软件设计 |
4.2 Modbus通讯协议 |
4.3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室内及野外测试 |
5.1 室内测试 |
5.1.1 硬件电路测试 |
5.1.2 软件测试 |
5.1.3 整机测试 |
5.2 野外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4)双通道蒸汽湿度测量系统谐振频率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蒸汽湿度测量方法研究动态 |
1.2.2 谐振腔测湿的研究现状及动态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通道蒸汽湿度测量系统原理 |
2.1 微波谐振腔 |
2.2 谐振腔的幅度相位特性 |
2.3 蒸汽湿度与谐振频率的关系 |
2.3.1 湿蒸汽介电常数与蒸汽湿度的关系 |
2.3.2 湿蒸汽介电常数与谐振频率的关系 |
2.4 影响谐振频率的其他因素 |
2.5 双通道蒸汽湿度测量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通道测湿系统的设计 |
3.1 测湿系统的整体设计 |
3.2 测湿系统微波部分设计 |
3.3 系统测频部分的设计 |
3.3.1 频率测量方法 |
3.3.2 FPGA芯片的选择 |
3.3.3 实现等精度测量的模块设计 |
3.4 系统控制部分的设计 |
3.4.1 STM32单片机的选择 |
3.4.2 TFT-LCD简介 |
3.4.3 DS18B20简介 |
3.5 单片机的外部连接 |
3.6 单片机的软件设计 |
3.6.1 频率测量函数设计 |
3.6.2 扫描函数设计 |
3.6.3 LCD显示程序设计 |
3.6.4 主函数设计 |
3.7 测试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利用相位特性测量谐振频率 |
4.1 谐振腔相位偏移与谐振频率的关系 |
4.2 相位信息提取算法的研究 |
4.2.1 相关算法的原理分析 |
4.2.2 相关算法的优化应用 |
4.3 相关算法的仿真分析 |
4.4 二重相关算法实现的电路设计 |
4.5 两种测量方法的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二次雷达的发展 |
1.2.1 常规二次雷达 |
1.2.2 单脉冲二次雷达 |
1.2.3 具备S模式能力的单脉冲二次雷达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二次雷达天线相关原理 |
2.1 二次雷达天线原理 |
2.1.1 功能介绍 |
2.1.2 原理分析 |
2.2 单脉冲测角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总体设计 |
3.1 系统概述 |
3.2 系统指标 |
3.3 总体设计原则 |
3.4 总体设计思路 |
3.5 系统组成 |
3.5.1 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主机 |
3.5.2 显示及控制单元 |
3.6 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工作原理 |
3.7 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主机总体设计 |
3.7.1 等幅等相一分三功分器 |
3.7.2 幅相控制模块 |
3.7.3 主控及交联时序生成单元 |
3.7.4 幅相校准源 |
3.7.5 校准接收机 |
3.7.6 电源模块 |
3.8 显示及控制单元总体设计 |
3.8.1 工控机 |
3.8.2 显控软件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软硬件设计与实现 |
4.1 硬件设计 |
4.1.1 硬件电路架构设计 |
4.1.2 外部接口 |
4.1.3 电路图及印制板设计 |
4.2 软件设计 |
4.2.1 单片机软件设计 |
4.2.1.1 初始化 |
4.2.1.2 与显控软件通信 |
4.2.1.3 天线方向图的控制 |
4.2.1.4 与LCD显示屏通信 |
4.2.1.5 模拟联试控制 |
4.2.1.6 自检控制 |
4.2.1.7 校准控制 |
4.2.2 FPGA软件设计 |
4.2.2.1 FPGA的配置及初始化 |
4.2.2.2 硬件管理模块 |
4.2.2.3 数据地址总线模块 |
4.2.2.4 接口控制时序发生模块 |
4.2.2.5 幅相控制器模块 |
4.3 整机调试及实现 |
4.3.1 各模块任务分解及设计实现 |
4.3.2 整机装配 |
4.3.3 整机调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系统测试 |
5.1 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系统测试内容 |
5.1.1 性能测试 |
5.1.1.1 幅度衰减指标测试 |
5.1.1.2 移相指标测试 |
5.1.2 功能测试 |
5.2 达标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音视频实时交互的远程协助系统软件设计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音视频技术发展现状 |
1.2.2 网络传输协议发展现状 |
1.2.3 远程协助系统发展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远程协助系统整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系统需求及整体框架 |
2.2.1 系统需求 |
2.2.2 整体框架 |
2.3 硬件系统设计 |
2.3.1 嵌入式芯片选型 |
2.3.2 硬件设计 |
2.4 软件平台搭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采集显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3.1 引言 |
3.2 需求分析 |
3.3 单片机通信控制模块 |
3.3.1 单片机与外接设备交互的实现 |
3.3.2 单片机通信协议与命令码设计 |
3.3.3 单片机与海思3519 通信的实现 |
3.4 海思3519 处理模块 |
3.4.1 海思3519 处理模块中相关技术 |
3.4.2 海思3519 进程间通信的总体框架设计 |
3.4.3 对单片机控制信息响应的实现 |
3.5 控制处理模块功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音视频直播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1 引言 |
4.2 需求分析 |
4.3 视频直播框架设计 |
4.4 基于SRS的流媒体服务器搭建 |
4.4.1 流媒体介绍和服务器分析 |
4.4.2 SRS流媒体服务器的搭建及配置 |
4.4.3 SRS流媒体服务器性能测试 |
4.5 直播软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4.5.1 直播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4.5.2 音视频编码功能的设计 |
4.5.3 音视频数据发送功能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QT的客户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客户端软件设计框架 |
5.3 客户端软件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5.3.1 客户端涉及QT相关技术 |
5.3.2 界面设计与实现 |
5.4 客户端软件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
5.4.1 开发环境搭建 |
5.4.2 图片存储管理功能 |
5.4.3 视频的获取显示功能 |
5.4.4 视频录制和截图功能 |
5.4.5 标记信息添加功能 |
5.5 客户端软件功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3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引信电子安全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引信电子安全与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1 设计目标 |
2.2 引信环境分析 |
2.3 安全控制方案分析 |
2.3.1 保险件组合选择 |
2.3.2 引信安全性分析 |
2.4 整体方案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3.1 电源模块的实现 |
3.2 动态开关的硬件实现 |
3.2.1 驱动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
3.2.2 功率开关管的选型 |
3.2.3 取样电路的实现 |
3.2.4 比较反馈电路的实现 |
3.3 高压电容的电源设计 |
3.3.1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
3.3.2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模式 |
3.3.3 开关电源设计的目标参数 |
3.3.4 开关电源设匝数比的计算 |
3.3.5 开关电源占空比的计算 |
3.3.6 开关电源的漏感吸收电路 |
3.4 触发电路的驱动电路 |
3.5 触发电路和起爆电路的实现 |
3.5.1 高压开关的选型 |
3.5.2 触发起爆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硬件控制器CPLD设计 |
4.1 CPLD的设计方法 |
4.2 CPLD的整体设计 |
4.2.1 主流程控制模块的实现 |
4.2.2 自检模块的实现 |
4.2.3 滤波和信号识别模块的实现 |
4.2.4 过载计算模块的实现 |
4.2.5 定时器和PWM模块的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单片机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整体设计 |
5.2 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2.1 主程序的实现 |
5.2.2 定时器0 中断任务的实现 |
5.2.3 定时器1 中断任务的实现 |
5.2.4 定时器2 中断任务的实现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路调试及样板功能验证 |
6.1 重点电路模块的仿真验证 |
6.1.1 反激式开关电源的仿真验证 |
6.1.2 触发电路仿真验证 |
6.1.3 反馈比较电路仿真验证 |
6.2 CPLD逻辑仿真验证 |
6.2.1 PWM模块仿真验证 |
6.2.2 定时器模块仿真验证 |
6.2.3 过载计算模块仿真验证 |
6.2.4 自检模块仿真验证 |
6.2.5 主流程控制模块仿真验证 |
6.3 样板整体功能验证 |
6.3.1 反馈比较电路验证 |
6.3.2 一保和二保解除验证 |
6.3.3 动态开关验证 |
6.3.4 起爆功能验证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随钻密度测井仪电源通信模块及其软件可测性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情况 |
1.2.1 随钻密度测井技术国内外研究情况 |
1.2.2 软件可测性设计技术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随钻密度电源通信模块需求分析 |
2.1 随钻密度测井仪物理原理与工作原理 |
2.1.1 随钻密度测井物理原理 |
2.1.2 随钻密度测井仪的系统结构 |
2.1.3 随钻密度测井仪工作流程 |
2.2 随钻密度电源通信模块功能划分 |
2.3 随钻密度电源通信模块工作模式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随钻密度电源通信模块软硬件设计 |
3.1 随钻密度电源通信模块硬件方案设计 |
3.2 随钻密度电源通信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2.1 通信硬件电路设计 |
3.2.2 电源硬件电路设计 |
3.3 随钻密度电源通信模块软件方案设计 |
3.4 随钻密度电源通信模块软件与逻辑设计 |
3.4.1 CPLD逻辑设计 |
3.4.2 单片机软件通信设计 |
3.4.3 单片机软件工作流程设计 |
3.4.4 Flash存储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源通信模块软件可测性设计研究 |
4.1 电源通信模块软件的测试特点 |
4.2 软件可测性设计概念及实现难点 |
4.2.1 软件可测性设计概念 |
4.2.2 软件可测性设计实现难点 |
4.3 电源通信模块软件可测性设计开发 |
4.3.1 电源通信模块软件组件划分原则 |
4.3.2 电源通信模块基本模块开发原则 |
4.3.3 电源通信模块软件组件组合原则 |
4.4 电源通信模块软件可测性度量 |
4.4.1 软件可测性度量模型 |
4.4.2 电源通信模块单片机软件可测性度量 |
4.4.3 电源通信模块单片机软件优化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随钻密度电源通信模块功能调试 |
5.1 通信模块测试 |
5.1.1 TBUS命令系统通信测试 |
5.1.2 PORT命令系统通信测试 |
5.2 电源监控模块测试 |
5.3 存储模块测试 |
5.4 功耗测试 |
5.5 现场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单片机的振动测量仪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振动测量仪及振动测量概述 |
2.1 振动测量仪概念 |
2.2 振动测量仪振动监测的必要性 |
2.3 振动测量基础 |
2.4 振动测量仪的测量内容 |
2.5 振动数据采集过程 |
2.6 振动测量仪对智能故障诊断方法 |
2.7 振动测量仪在飞机上的应用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振动测量仪开发过程设计 |
3.1 振动测量仪的构成 |
3.2 振动测量仪的主要功能 |
3.3 系统总体开发流程 |
3.4 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振动测量仪器件选型与电路设计 |
4.1 传感器选择 |
4.2 单片机的选择 |
4.2.1 单片机系统概述 |
4.2.2 单片机选择原则 |
4.2.3 16位单片机MC9S12XS |
4.3 单片机系统扩展配置原则 |
4.4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4.4.1 放大电路 |
4.4.2 速度测量电路 |
4.4.3 频率测量电路 |
4.4.4 A/D转换电路 |
4.4.5 显示接口电路 |
4.5 其它重要电路设计 |
4.5.1 电源电路 |
4.5.2 时钟电路 |
4.5.3 复位电路 |
4.6 PCB电路板设计 |
4.6.1 电子元器件的布局 |
4.6.2 印刷电路板的布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振动测量仪软件设计 |
5.1 单片机MC9S12XS128 的开发语言 |
5.2 单片机软件系统设计概述 |
5.3 单片机MC9S12XS128 的开发工具与调试 |
5.3.1 CodeWarrior开发环境简介 |
5.3.2 BDM在线调试 |
5.3.3 串口调试工具 |
5.4 软件程序设计 |
5.4.1 软件设计流程图 |
5.4.2 A/D转换程序设计 |
5.4.3 显示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振动测量仪的抗干扰处理与调试 |
6.1 抗干扰处理 |
6.1.1 干扰的来源 |
6.1.2 抑制干扰的措施 |
6.2 振动测量仪的调试 |
6.2.1 调试工具 |
6.2.2 调试方法 |
6.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4 测量数据分析 |
6.5 整机测试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对比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叶片氮含量光学检测仪器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进展和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发展和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叶片氮含量光学检测仪器的总体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叶片结构 |
2.1.2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 |
2.1.3 反射 |
2.1.4 反射光测量 |
2.1.5 叶片反射光谱 |
2.1.6 植被指数 |
2.1.7 数据标定 |
2.2 仪器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 |
3.1 光路基础单元 |
3.1.1 检测光源 |
3.1.2 硅光电池 |
3.1.3 光路设计 |
3.2 光源驱动电路 |
3.2.1 光源供电 |
3.2.2 光源通断和亮度调节 |
3.3 信号采集电路 |
3.3.1 信号调理 |
3.3.2 采集模块 |
3.4 MCU电路 |
3.4.1 主控选型 |
3.4.2 单片机最小系统 |
3.5 通信接口电路 |
3.5.1 串口通信电路 |
3.5.2 蓝牙通信电路 |
3.6 功能支持电路 |
3.6.1 指示灯和按键电路 |
3.6.2 显示电路 |
3.6.3 实时时钟电路 |
3.6.4 存储电路 |
3.7 电源系统 |
3.7.1 锂电池供电管理 |
3.7.2 电压转换 |
3.8 电路板PCB设计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片机控制程序及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 单片机控制程序 |
4.1.1 单片机软件开发环境 |
4.1.2 模块实现 |
4.2 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开发 |
4.2.1 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概述 |
4.2.2 Windows窗体应用程序流程 |
4.2.3 模块需求与实现 |
4.3 Android Studio程序开发 |
4.3.1 Android Studio程序概述 |
4.3.2 Android Studio程序流程 |
4.3.3 模块需求与实现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系统功能测试 |
5.1 硬件系统测试 |
5.2 软件系统测试 |
5.3 数据标定与试验 |
5.4 误差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单片机软件设计中的几种基本编程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消防无人机控制系统的设计[D]. 韩敏锐.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核磁仪器供电装置的设计[D]. 刘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3]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4]双通道蒸汽湿度测量系统谐振频率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 贾喜喜. 华北电力大学, 2020(02)
- [5]二次雷达天线模拟器设计与实现[D]. 李宏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6]基于音视频实时交互的远程协助系统软件设计和开发[D]. 王雷.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7]引信电子安全与控制系统设计[D]. 王帅帅.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0(08)
- [8]随钻密度测井仪电源通信模块及其软件可测性设计[D]. 贾艺歌.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9]基于单片机的振动测量仪设计[D]. 王震寰.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10]叶片氮含量光学检测仪器的开发[D]. 刘金豆.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论文; 软件论文; 单片机复位电路论文; 模块测试论文; 仪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