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溶迁移论文-郑文波,王仕琴,刘丙霞,雷玉平,曹建生

淋溶迁移论文-郑文波,王仕琴,刘丙霞,雷玉平,曹建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淋溶迁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根区水质模型(RZWQM),硝态氮淋溶,施氮量

淋溶迁移论文文献综述

郑文波,王仕琴,刘丙霞,雷玉平,曹建生[1](2019)在《基于RZWQM模型模拟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农田土壤硝态氮迁移及淋溶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补给区,近年来山区农田面积增加,农田过量氮肥投入造成地下水硝酸盐浓度逐年升高,因此,研究典型农田土壤氮淋溶过程对保护补给区地下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位于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中国科学院太行山生态试验站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应用根区水质模型(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RZWQM)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2015~2016年冬小麦-夏玉米的1个轮作周期内1m土壤剖面水分和硝态氮运移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淋溶主要发生在夏玉米季(雨季),当全年施氮量为300 kg·hm~(-2)时,夏玉米季硝态氮淋失量达到59. 9 kg·hm~(-2),而冬小麦生长季硝态氮淋失量仅为2. 12 kg·hm~(-2).不同施氮量和不同降水年型下玉米季土壤硝态氮淋溶模拟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0、300和450 kg·hm~(-2)时,2016年(丰水年)极端降水后,玉米季土壤硝态氮潜在淋失量分别为10. 5、59. 9和136. 5kg·hm~(-2);当全年施氮量为300 kg·hm~(-2)时,2013(枯水年)、2015(平水年)和2016年(丰水年)玉米季硝态氮淋失量分别占轮作周期总施氮量的9%、10%和20%;当全年施氮量为450 kg·hm~(-2)时,2013(枯水年)、2015(平水年)和2016年(丰水年)玉米季硝态氮淋失量分别占总施氮量的11%、17%和30%,表明大降水事件不仅对地下水形成大量补给,很大程度上也增加了累积在农田土壤中的硝态氮淋溶损失,增加了对区域地下水硝酸盐潜在污染威胁.(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孔祥峰,江星星,薛生国,黄玲,William,HARTLEY[2](2018)在《淋溶条件下赤泥盐分离子的迁移与分布(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物,其盐分含量高,对环境有害且制约着赤泥堆场的植被重建。通过土柱模拟淋溶实验,研究赤泥盐离子的动态迁移及垂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淋溶不同程度地将赤泥中的Na~+、K~+、Ca~(2+)、CO_3~(2-)、SO_4~(2-)和HCO_3~-等盐分离子浸出到渗滤液中,显着降低了赤泥的盐度。赤泥中Na~+和K~+呈现出较高的迁移能力,从柱体的40~50 cm处向上迁移至20~30 cm处;而Ca~(2+) 的迁移能力较弱,主要分布在柱体的30~40 cm处。淋溶刚结束时,CO_3~(2-)主要分布在柱体的20~30 cm处,随后向下迁移至30~40 cm处,最终受蒸发作用迁移至20~30 cm处。SO_4~(2-) 最初主要分布在柱体的40~50 cm处,最终向上迁移至20~30 cm处。HCO_3~-主要停留在柱体的下部,其迁移特性受蒸发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期刊2018年03期)

张一,李厚华,何绪生,吕家珑[3](2017)在《不同外源添加物质对土壤磷素淋溶和迁移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模拟淋溶土柱的方法,研究四种外源添加物质(土壤调理剂、砒砂岩、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磷素淋溶和迁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外源添加物质均增加了淋溶液中总磷(TP)的累积量,淋溶浓度介于0.05~2.86 mg·L~(-1),其中生物炭和秸秆的效果显着;(2)添加生物炭的土柱淋溶液中总可溶性磷(TDP)的变化趋势与TP相似,整体上先升高后降低;添加秸秆减少了土柱淋溶液中可溶性反应磷(DRP)在TDP中所占的比例。(3)添加秸秆减少了土柱中速效磷(Olsen-P)含量,而添加生物炭的处理,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大,分别比对照增加141%、290%、382%;(4)添加秸秆的各土层中土壤可溶性磷(CaCl_2-P)含量无明显差异,在其它处理中,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添加生物炭的各土层中CaCl_2-P含量变化幅度大。综上,生物炭显着地增大了土壤中磷素的淋溶和迁移能力,秸秆可减少淋溶液中DRP的含量,阻止土壤中CaCl_2-P向下层迁移。(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7年05期)

陈思宇,魏欣,韩玥,钟岳志,高晓飞[4](2016)在《~(137)Cs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模拟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137)Cs作为示踪元素广泛应用于土壤侵蚀及泥沙沉积研究中,其在土壤中的稳定性是决定其能否用于示踪土壤沉积与侵蚀的前提条件.但也有学者对应用~(137)Cs示踪技术的重要假设提出质疑,认为被土壤颗粒吸附的~(137)Cs易解吸成Cs+离子,随水流失或被植物吸收.本文利用双层土柱模拟淋溶装置研究了~(137)Cs和土壤粒径组成在不同雨量条件下的淋失和垂直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在600~3 000mm降雨量内,土壤中~(137)Cs平均质量活度为10.9Bq·kg-1,略小于试验前的11.5Bq·kg~(-1),与雨量并无显着相关性,土壤中的~(137)Cs有向下垂直迁移现象,但并不显着;土壤中~(137)Cs质量活度与土壤中的黏粒含量有很好的正相关性,决定系数R2达到0.73;有待于增加模拟雨量,作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王艳丹[5](2016)在《茶园土壤有机碳的淋溶迁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系统碳循环是当前气候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影响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准确评估淋溶规律和定量茶园系统碳淋溶通量大小,是碳平衡和碳循环研究的一个难点。茶园作为一种人类主导的生态系统,探明其系统内的土壤碳含量和碳迁移渗透规律、大小,对减少茶园系统的碳排放,增加土壤有机碳储存,发展茶园低碳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5年、10年、20年、33年、56年茶园及其周边森林(56年茶园的周边为伴有少量乔木的草地)的各层土壤(0-20 cm一层,共6层120 cm)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原状土柱淋溶模拟实验和碳同位素示踪法探讨茶园土壤碳的淋溶通量大小及其淋溶迁移规律,并追溯其各土层的碳来源。通过测定茶园土壤的碳同位素13(613C)、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容重(BD)、土壤pH值、总氮(TN)和氨氮(NH4+-N)含量,对比不同植茶年龄茶园的各层土壤样品的SOC含量和813C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来分析淋溶机理。结果如下:(1)茶园土壤SOC含量和SOC密度随土层加深而降低,0-120 cm的土壤总碳密度为109.48Mg C/ha。(2)砍伐森林建植茶园后,其建植过程中损失的SOC在茶园建成后的恢复分为两个阶段:建植茶园10年内,40-120 cm土层的有机碳经历了一个有机碳的快速恢复期,但到33年时,该土层的有机碳仍然没有恢复到周边森林的同层碳浓度水平;在茶园建成20年后,茶园土壤有机碳的恢复和积累主要发生在0-60 cm的表土层。(3)通过对有机碳δ13C比率的分析,明确了茶园土壤的碳淋溶途径真实存在。坡上的位置是影响茶园淋溶通量的因子。坡顶茶园的碳淋溶损失可以忽略不计,坡中茶园的有机碳淋溶迁移缓慢,坡脚茶园有机碳淋溶损失较大。(4)各茶园有机碳淋溶迁移通量0-20 cm土层均高于0-40 cm土层,前者均值为5607.78 mg/m2,而后者均值为4358.27 mg/m2,说明20-40 cm土壤层截留了表层(0-20 cm)淋溶下来的22.28%的有机碳,但仍有有机碳迁移到40 cm土层以下。各植茶年龄的茶园的0-20 cm和0-40 cm土层SOC淋溶迁移损失通量均小于森林土壤,说明砍伐当地阔叶林建植茶园并未加剧了土壤碳的损失。20-40 cm土层SOC淋溶通量大小与植茶年龄呈负相关(P<0.05),说明植茶年龄的延长有利于减小有机碳淋溶损失而增加茶园的碳储存能力。(5)高密度种植(10000株/ha)的茶园随植茶年限的延长,0-40 cm土层的pH随植茶年龄的延长而增加,碱化率分别为0.0158/yr,0.0140/yr;40-80 cm土层的pH随植茶年龄变化不明显;80-120 cm土层的pH则随植茶年龄的延长而降低,酸化率分别为-0.0161/yr和-0.0245/yr;低密度种植(5000株/ha)的茶园各层土壤pH与周围森林没有显着差异(P>0.05),未发现酸化现象,低密度种植能够减缓茶园土壤的酸化。(6)本研究未发现SOC淋溶迁移通量受茶园土壤本底有机碳、土壤pH、土壤总氮以及铵态氮浓度的影响(P>0.05)。(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6-05-01)

杨金秀,刘方,杨爱江,陶芸,曾杰[6](2016)在《改性生物质炭对电解锰废渣中Mn淋溶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有机酸(柠檬酸和EDTA)螯合载铁改性生物质炭,探究改性生物质炭对电解锰废渣中Mn淋溶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生物质炭对电解锰废渣淋溶液中Mn的迁移有明显的效果。添加柠檬酸和EDTA改性的生物质炭处理后,电解锰废渣淋溶液中Mn含量减少百分率较未改性生物质炭平均增加了1.46倍、2.05倍,Mn质量浓度最大值分别为8.63,5.61 mg/L,且此时生物质炭对电解锰废渣中Mn迁移减少率分别达44.81%,64.08%。(本文来源于《工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6年01期)

上官宇先,秦晓鹏,赵冬安,赵龙,王林权[7](2015)在《利用大型土柱自然淋溶条件下研究土壤重金属的迁移及形态转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通过分层填装土柱,在土柱0~5 cm深度范围内添加Pb、Ag、Bi、In、Sb和Sn等重金属污染土壤,并在自然条件下淋溶4 a,分析各重金属在红壤、潮土、黑土和砂土中的迁移速率及其形态组成.结果表明:1在>30 cm深度范围内,红壤、潮土和黑土中各重金属质量分数与其相应本底值相比变化不大;与试验前土壤相比,砂土整个剖面中6种重金属质量分数均较高.26种重金属在4种土壤中的残留率表现为砂土<潮土<黑土<红壤;对于0~10 cm土壤中Pb的残留率,在潮土中大于Ag和Sb,在黑土中大于Ag,在红壤中大于In,在砂土中则大于Sn.3模拟试验后残留在土柱中的重金属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0~30 cm),而深层(>30 cm)较少;6种重金属在红壤、潮土、黑土和砂土中的残留率平均值分别为98.0%、65.1%、65.9%和56.5%.4与添加污染土壤之前相比,试验后土壤中残渣态等稳定形态重金属质量分数较低,其中Pb、In和Sb均以碳酸盐结合态和有机金属络合态为主,Ag和Sn分别以有机金属络合态、双氧水可提取有机结合态和有机金属络合态、无定形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而Bi则以碳酸盐结合态和双氧水可提取有机结合态为主.结果显示,红壤中Pb的迁移风险较低,潮土和黑土中Ag、Sb的迁移风险较高,而砂土中Sn和Sb的迁移风险需要格外关注.(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研究》期刊2015年07期)

陈天明,殷春涛,陆文龙,严金龙,张雁秋[8](2015)在《降水条件下土柱中除草剂硝磺草酮的迁移与淋溶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稻土和盐碱土为对象,采用物理模拟人工降雨的方法对比分析了淹水条件下土柱中(高25 cm、内径10 cm)新型除草剂硝磺草酮的迁移和淋溶规律。结果表明,在硝磺草酮添加量为7.5 mg/kg、10 h持续降雨(降雨量为60 m L/h)条件下,土柱中硝磺草酮的驻留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水稻土土柱层15~21 cm中硝磺草酮的含量达到27.35 mg/kg,低于盐碱土的39.07 mg/kg,4%的农药穿过了淋溶柱,显示出较强的淋溶特性。土壤和淋溶液p H值的大小对弱酸性结构的硝磺草酮的迁移和淋溶影响较大。随着p H值的升高,硝磺草酮离解为阴离子,其水溶性增大、土壤吸附性能力减弱,更容易进入深层土壤(尤其是p H值较高的盐碱土),进而对地下水产生威胁。(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马宏璞[9](2015)在《锑矿堆放区重金属锑淋溶释放规律及其在土—水界面环境下迁移转化模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使世界对锑及其化合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过量的开采导致锑矿堆放区大量尾矿堆积,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措施导致露天堆放的尾矿在受到降雨或者融雪的侵蚀作用下会释放大量的锑元素。这些锑元素会随着雨水的径流、渗透作用进入土壤及周围河流中,对锑矿区周围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本论文以湖南冷水江锑矿堆放区为研究对象,对堆放区各类废弃物中锑的释放规律及其在土-水界面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行研究,并对整个堆放区的污染释放量进行预测。对冷水江锑矿堆放区进行现场踏勘,占整个堆放区数量最多的叁种废弃物(冶炼渣、尾矿砂、废矿石)分别进行取样。针对叁种废弃物对锑的最优释放条件和在自然条件下影响废弃物释放锑元素的因素进行室内动、静态淋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叁种废弃物中冶炼渣的锑释放量最大,废弃物的粒径、雨水的p H、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等均对废弃物中锑的淋溶释放有影响。其中雨水的p H在中性条件下锑元素释放量最大,而在弱酸条件下释放量比较小;随着降雨时间的增长,锑元素的释放量呈先升高再降低然后再升高的趋势。对锑的释放机理进行研究,锑的淋溶释放过程主要是物理冲刷和化学氧化反应的共同作用。建立锑元素的释放动力学模型和淋溶释放量模型,对堆放区的年释放量和平均释放浓度进行预测。通过对堆放区土-水界面环境下锑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行分析,堆放区土-水界面锑元素的迁移转化过程主要有对流弥散、淋溶释放和土壤吸附叁种,其中对流弥散作用是迁移转化的主要方式。建立适合锑矿堆放区土-水界面的迁移转化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来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对在迟滞因子影响下饱和土壤渗流过程中渗透速度μR和纵向弥散系数DR参数进行率定。并对方程进行土柱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进行方程拟合验证,拟合相关系数为0.9715。表明该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锑矿堆放区土-水界面中锑的迁移转化过程,为研究区域环境中锑的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湖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26)

吴林,李峰,杜蓓蓓[10](2015)在《药物及个人护理品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明确药物及个人护理品(PPCPs)的环境风险,利用EPI Suite(4.11)软件计算了54种PPCPs在土壤中的半衰期(T1/2)、有机碳-水分配系数(Koc)、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和溶解度(S),并采用地下水污染指数(GUS)法评价了PPCPs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性。结果表明:54种PPCPs中,28种(占总数的52%)淋溶迁移性高,17种淋溶迁移性低,其余9种淋溶迁移性中等。对于所研究的PPCPs,其GUS与log Koc有较好的负相关性,这为评价PPCPs的淋溶迁移性提供了简易方法。说明淋溶迁移性主要受吸附作用的影响,且随着PPCPs吸附性的增强而降低。验证表明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应综合考虑PPCPs浓度、气候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淋溶迁移性的影响,以更好地预测PPCPs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5年05期)

淋溶迁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强碱性固体废物,其盐分含量高,对环境有害且制约着赤泥堆场的植被重建。通过土柱模拟淋溶实验,研究赤泥盐离子的动态迁移及垂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淋溶不同程度地将赤泥中的Na~+、K~+、Ca~(2+)、CO_3~(2-)、SO_4~(2-)和HCO_3~-等盐分离子浸出到渗滤液中,显着降低了赤泥的盐度。赤泥中Na~+和K~+呈现出较高的迁移能力,从柱体的40~50 cm处向上迁移至20~30 cm处;而Ca~(2+) 的迁移能力较弱,主要分布在柱体的30~40 cm处。淋溶刚结束时,CO_3~(2-)主要分布在柱体的20~30 cm处,随后向下迁移至30~40 cm处,最终受蒸发作用迁移至20~30 cm处。SO_4~(2-) 最初主要分布在柱体的40~50 cm处,最终向上迁移至20~30 cm处。HCO_3~-主要停留在柱体的下部,其迁移特性受蒸发的影响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淋溶迁移论文参考文献

[1].郑文波,王仕琴,刘丙霞,雷玉平,曹建生.基于RZWQM模型模拟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农田土壤硝态氮迁移及淋溶规律[J].环境科学.2019

[2].孔祥峰,江星星,薛生国,黄玲,William,HARTLEY.淋溶条件下赤泥盐分离子的迁移与分布(英文)[J].TransactionsofNonferrousMetalsSocietyofChina.2018

[3].张一,李厚华,何绪生,吕家珑.不同外源添加物质对土壤磷素淋溶和迁移特征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

[4].陈思宇,魏欣,韩玥,钟岳志,高晓飞.~(137)Cs在土壤中淋溶迁移的模拟试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5].王艳丹.茶园土壤有机碳的淋溶迁移研究[D].云南大学.2016

[6].杨金秀,刘方,杨爱江,陶芸,曾杰.改性生物质炭对电解锰废渣中Mn淋溶迁移的影响[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6

[7].上官宇先,秦晓鹏,赵冬安,赵龙,王林权.利用大型土柱自然淋溶条件下研究土壤重金属的迁移及形态转化[J].环境科学研究.2015

[8].陈天明,殷春涛,陆文龙,严金龙,张雁秋.降水条件下土柱中除草剂硝磺草酮的迁移与淋溶特性[J].江苏农业科学.2015

[9].马宏璞.锑矿堆放区重金属锑淋溶释放规律及其在土—水界面环境下迁移转化模型的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5

[10].吴林,李峰,杜蓓蓓.药物及个人护理品在土壤中的淋溶迁移性评价[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

标签:;  ;  ;  ;  

淋溶迁移论文-郑文波,王仕琴,刘丙霞,雷玉平,曹建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