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容热容论文-吴义彬

定容热容论文-吴义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定容热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玻尔兹曼因子方法,实际气体玻尔兹曼因子方程,摩尔表面自由能,定压热容

定容热容论文文献综述

吴义彬[1](2016)在《摩尔气体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之差之比的准确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气体玻尔兹曼因子方程不仅与热力学基础知识一脉相承,涵盖并超越了理想气体方程、范德瓦尔斯方程与维里方程,而且在宏观特性参量与微观特性参量之间架起了衔接的桥梁,真正实现了对摩尔气体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之差、之比的准确计算.(本文来源于《物理通报》期刊2016年10期)

翟良,赵小明,刘志刚[2](2012)在《用微扰理论推算超临界流体比定容热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统计热力学中的BH微扰理论建立数学模型,推算了Ar超临界区域比定容热容,与文献值比较平均偏差为9.54%。引入了修正函数,重新对比热容公式进行推导,再次对Ar超临界区域部分比定容热容进行计算,计算平均偏差0.39%。对CO、CO_2、CH_4等其余11种简单气体的超临界比定容热容进行计算,平均偏差在1%左右。最后给出了计算中各物质势能参数值。(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曹军,赵小明,刘志刚[3](2010)在《利用微扰理论计算实际气体比定容热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统计热力学中的BH微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种推算实际气体比定容热容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对20余种实际气体在饱和线上和气相区的比定容热容进行了推算。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推算普通气体、氟利昂类气体、烷烃类气体的比热容,在饱和线上推算的平均相对偏差为1.10%,过热区为1.46%,最大相对偏差不超过6%。(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曾春平,戚冬红,杨波涛[4](2005)在《基于MATLAB的理想气体定容比热容的回归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MATLAB的数值回归分析功能,得到了几种常见理想气体定容比热容与温度的线性回归公式,数理统计分析的结果证明了这些回归公式的合理性,回归公式的最大相对误差低于5%。(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05年03期)

朱文涛,邱新平[5](2000)在《液体内压及摩尔定容热容》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液体内压和摩尔定容热容的准确数据 ,以热力学状态方程和一个液体的 p-V-T方程为基础 ,提出了液体内压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由液体的摩尔定压热容推算摩尔定容热容。以包括极性液体、非极性液体和缔合液体的 13种液体为例 ,计算了它们在 2 5℃及 10 1.3 2 5 k Pa时的内压和摩尔定容热容。结果表明 :液体的内压达到 10 0 MPa数量级 ,从而导致液体摩尔定容热容与摩尔定压热容存在很大差异。若以摩尔定压热容的值代替摩尔定容热容 ,在上述 13种液体中的误差为 17%~ 5 6%范围以内。因此得出结论 :用液体摩尔定压热容的值代替摩尔定容热容的做法是错误的(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6期)

定容热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统计热力学中的BH微扰理论建立数学模型,推算了Ar超临界区域比定容热容,与文献值比较平均偏差为9.54%。引入了修正函数,重新对比热容公式进行推导,再次对Ar超临界区域部分比定容热容进行计算,计算平均偏差0.39%。对CO、CO_2、CH_4等其余11种简单气体的超临界比定容热容进行计算,平均偏差在1%左右。最后给出了计算中各物质势能参数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容热容论文参考文献

[1].吴义彬.摩尔气体定压热容与定容热容之差之比的准确计算[J].物理通报.2016

[2].翟良,赵小明,刘志刚.用微扰理论推算超临界流体比定容热容[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

[3].曹军,赵小明,刘志刚.利用微扰理论计算实际气体比定容热容[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

[4].曾春平,戚冬红,杨波涛.基于MATLAB的理想气体定容比热容的回归分析[J].云南化工.2005

[5].朱文涛,邱新平.液体内压及摩尔定容热容[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标签:;  ;  ;  ;  

定容热容论文-吴义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