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论文-郑威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论文-郑威

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分子星形聚合物,金属有机大环,组装-后聚合,超分子水凝胶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郑威[1](2019)在《基于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的星形聚合物的构筑与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星形聚合物作为一类具有特殊形态学结构的聚合物取得快速发展,由于其特殊的力学、磁学、光电学性质越来越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随着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基于分子间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的超分子星形聚合物已经成为星形聚合物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超分子星形聚合物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动态可逆性质使其在构筑刺激响应型超分子材料领域表现出潜在的优势,并被用于催化、药物递送和基因载体等领域的研究中。其中,金属配位键因具有高度的方向性和高键合能力等特点逐渐被引入到超分子星形聚合物的构筑中。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现有的超分子星形聚合物体系,基于我们课题组在配位导向自组装方面的研究基础,本论文将以通过配位键导向自组装构筑的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为基础,通过“组装-后聚合”策略,将功能性聚合物引入到分立金属配位组装体中,构筑一类基于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的为核心骨架的星形聚合物,并对该类超分子星形聚合物的性质与功能展开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对目前星形聚合物研究进展、超分子星形聚合物研究进展以及基于分立金属配位组装体的超分子聚合物材料研究进展叁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课题提出进行阐述。第二章在本章工作中,首次结合配位键导向自组装和后聚合策略成功构筑了一类基于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的星形聚合物。该星形聚合物在溶液相中展示温度响应性,且具有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行为。此外,在高浓度下,所得到的超分子星形聚合物可以进一步形成以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为交联点的超分子聚合物水凝胶,并且该水凝胶展示出多重刺激响应性,例如在温度、卤素离子等的刺激下实现凝胶-溶胶的可逆转换。有意思的是,由于Pt-N配位键的动态可逆性,该水凝胶具有宏观的自修复性质,并通过对照实验对其自修复机理做了进一步研究。第叁章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成功构筑了一例以分立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为交联点的二氧化碳刺激响应可注射型超分子水凝胶。首先,通过结合配位导向自组装和逐步后聚合策略构筑了一例以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为核心的星形嵌段聚合物。该星形嵌段聚合物具有二氧化碳刺激响应性质,包括二氧化碳调控的溶液相组装体形貌的转变、二氧化碳诱导的温敏性变化以及二氧化碳促进的超分子水凝胶的形成。通过对照实验的结果提出了二氧化碳调控的组装体形貌变化和二氧化碳诱导超分子水凝胶形成的机理。有意思的是,所形成的水凝胶是一类可注射型水凝胶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第四章通过“前修饰”策略首先构筑了一类新型的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该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分别修饰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四苯乙烯基元,以及可用于活性自由基聚合的RAFT链转移剂。随后通过“组装-后聚合”策略成功构筑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两亲性超分子星形聚合物。该星形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可以自组装形成具有荧光的纳米颗粒。随后对该星形聚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行为,以及温度响应的荧光变化行为进行研究。最后,结合该星形聚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性质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进一步研究了其在细胞成像中的潜在应用。第五章在本章中,通过配位键导向自组装和“组装-后聚合”策略成功构筑了一例以六边形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为核的六臂星形聚合物。同时,将叁苯基膦修饰的线形铂炔基元作为超分子转化的位点修饰在金属有机大环的骨架中。随后,通过简单的膦配体交换反应诱导铂炔基元形成不同的角度,从而进一步实现了从六边形金属大环到菱形金属大环再回到六边形金属的多站式串联转化。利用相同的策略也实现了基于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的不同拓扑结构聚合物间的串联转化。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拓扑结构转化的发生,不同拓扑结构的聚合物展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且其结晶行为也不同。在研究不同聚合物的性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膦配体的类型也对聚合物的性质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模拟,也对该结晶行为的差异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2)

赵福杰[2](2019)在《基于手性叁联吡啶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基于手性蒎烯稠合的叁联吡啶骨架成功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双齿叁联吡啶配体L。通过配体L与过渡金属离子Zn(II)、Cd(II)在混合溶液中自组装成功构筑了两个新的金属-有机超分子化合物:[Zn_4L_4](PF_6)_8(C1);[Cd_3L_3](PF_6)_6(C2),并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光谱、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行波离子迁移质谱(TWIM-MS)表征确定了其结构。通过紫外可见(UV-Vis)、荧光(FL)、圆二色谱(CD)、圆偏振荧光光谱(CPL)研究了配体和两种超分子化合物的光学性质,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了理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CD光谱,验证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具体内容如下:1.手性双齿叁联吡啶配体的合成手性叁联吡啶配体7和化合物11在Pd(PPh_3)_4的催化下,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L(Scheme 1)。化合物L为新化合物,通过了NMR、ESI-MS等手段的表征。2.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以手性双齿叁联吡啶配体L为原料,分别与Zn~(2+)、Cd~(2+)在CHCl_3/MeOH的混合溶液中通过配位作用进行自组装,合成了两种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通过NMR、ESI-MS、TWIM-MS对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配体L与Zn~(2+)自组装形成了[4+4]结构的四聚体化合物C1(Figure 1(a)),与Cd~(2+)自组装形成了[3+3]结构的叁聚体化合物C2(Figure 1(b))。3.光学性质探究通过UV-Vis、FL、CD、CPL充分研究了配体L和两种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C1、C2的光学性质。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出超分子体系内存在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跃迁,CD光谱显示出基于金属离子中心的特征吸收峰,从CPL光谱中可以观察到金属离子的特征圆偏振荧光发射峰,且叁者的不对称因子均在10~(-4),可见手性叁联吡啶配体的引入成功诱导了金属离子中心的基态和激发态的光学活性。另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了理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CD光谱,证实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蒋舒婷[3](2019)在《以金属有机大环为交联点的超分子聚合物可控自组装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化学是指以非共价键相互作用为基础,来研究分子所具有的特殊化学性质的科学;超分子聚合物是超分子化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指单体通过高度定向和分子间可逆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自组装形成的在溶液或固态下具有聚合物性质的聚合物阵列。自组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超分子聚合物的自组装因其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兴趣。非球面聚合物纳米粒子的自组装因为其功能的特殊性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构筑形状和尺寸可控的非球面聚合物纳米粒子仍是极大的挑战。基于我们课题组已经研究的基于配位键的逐级自组装工作,本论文通过以配位键导向自组装形成的金属有机大环为核心,向外延伸传统高分子聚合物来合成基于金属有机大环的杂臂星状超分子聚合物,并对其性质展开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简单介绍了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分别对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星状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基于金属有机大环的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超分子聚合物的逐级自组装进行了综述,并在最后基于此提出研究课题。第二章设计合成了基于后修饰策略的手性金属有机大环超分子聚合物,该超分子聚合物溶于水中可以构筑具有多重刺激响应的水凝胶。根据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链对温度的响应性,研究了其低临界溶解温度,并对聚合物形成的凝胶进行了温度响应性研究。由于金属有机大环的动态可逆性,该水凝胶可能会展现出很好的自修复性能。进一步地,基于大环的手性特征,合成了不同链长的PNIPAM,对聚合物整体手性进行调控。第叁章设计合成了一个以刚性金属有机大环为核心,在外围正交连接结晶性聚合物聚己内酯(PCL)和互不相容的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来构筑以金属大环为交联点的杂臂星状聚合物,该聚合物可以通过结晶驱动自组装形成大范围的立方构型纳米粒子。通过改变PCL链的长度、自组装过程的温度,以及所用溶剂,我们成功地构筑了形状可控的聚合物纳米立方。此外,我们利用耗散粒子动力学模型对这类特殊构型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第四章在第叁章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个以刚性的金属有机大环为核心,在外围正交连接结晶性聚合物聚己内酯(PCL)和互不相容的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PDMAEMA)来构筑以金属大环为交联点的杂臂星状聚合物,该聚合物也可以通过结晶驱动自组装形成立方构型纳米粒子。又因为其拥有不同于PNIPAM链段的PDMAEMA具有酸碱响应性,进一步研究了pH对其结晶驱动自组装过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张榜,李昕,龚,刘继广,庞雅莉[4](2018)在《金属超分子聚合物基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稳定性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用金属超分子聚合物Fe L作为电致变色材料,通过滴涂的方法得到Fe L薄膜,以此薄膜为电致变色层,制成结构为PEN-ITO‖Fe L‖Gel electrolyte‖PEN-ITO的柔性Fe L基电致变色器件(ECD),其能够实现蓝色/透明色的可逆变化.研究了Fe L-ECD的电致变色性能,其最大对比度为41%,褪色和着色响应时间分别为7. 3 s和3. 6 s,着色效率达到299. 8 cm~2/C,循环寿命达到250圈.研究发现,电解质在循环过程中会沉积在对电极表面形成钝化层,这是影响其循环寿命的关键原因.(本文来源于《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张昌伟[5](2018)在《构筑以金属有机大环为交联点的超分子聚合物及其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分子聚合物是基于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和自组装形成的聚合物体系,是超分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也从最初的利用单一的非共价键作用构筑发展为利用多重非共价键作用来制备,甚至可以将非共价键作用引入高分子聚合物链来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新型聚合物。虽然目前在超分子聚合物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对于发展新型构筑策略以及构筑具有多重功能的功能超分子聚合物的需求仍然十分迫切。基于我们课题组在配位键导向自组装方面的研究基础,本论文通过以金属配位键构筑的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为基础,通过逐级自组装策略,将金属配位键与多种非共价键作用结合起来构筑新型的、具有不同性质的超分子聚合物,并对超分子聚合物的性质与功能展开研究。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对目前基于金属配位键逐级自组装的研究进展和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在最后提出研究课题。第二章在本章工作中,通过逐级自组装策略构筑了具有多重刺激响应性质的超分子聚合物凝胶。首先,设计并合成了具有不同尺寸的120°吡啶给体,并分别修饰柱芳烃单元和中性氰基客体单元。这两种不同尺寸的配体可以与120°铂受体通过“一锅法”自分类生成两种不同尺寸的金属有机大环;然后大环上的柱芳烃单元与氰基客体单元进一步通过主客体作用将两种金属有机大环交联起来形成超分子聚合物。在高浓度下,所得到的超分子聚合物可以转化成超分子聚合物凝胶,并能展示出多重刺激响应性,例如在温度、中性有机小分子竞争客体及卤素离子等的刺激下实现凝胶-溶液的可逆转换。第叁章在这部分工作中,通过逐级自组装策略构筑了具有双重刺激响应性质的超分子聚合物。首先设计并合成了含有两个氰基单元和四苯乙烯单元的120°吡啶给体,然后通过金属配位键导向自组装得到了含有四个氰基单元的菱形金属有机大环。此外,合成了含有两个柱芳烃的分子用来作为连接子。通过大环和连接子之间的主客体作用,构筑了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超分子聚合物。这类具有荧光发射性质的超分子聚合物对溴离子和柱芳烃单元的竞争客体展现出刺激响应性质。第四章在本章中,通过逐级自组装策略将金属配位作用和主客体作用结合起来,构筑了两种具有多重刺激响应性质并且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的超分子聚合物凝胶。首先在四苯乙烯单元上修饰两个吡啶单元和两个柱芳烃单元,得到了一种新型的120°吡啶给体,然后通过配位键导向自组装分别得到含有四个柱芳烃单元的菱形金属有机大环和含有六个柱芳烃单元的六边形金属有机大环。将双氰基中性客体加入两种金属有机大环的丙酮溶液,分别构筑了超分子聚合物,并在高浓度下表现出聚集诱导发光性质。进一步增大浓度,超分子聚合物溶液转变为交联的超分子聚合物凝胶。所构筑的超分子聚合物凝胶在温度、竞争客体、溴离子的刺激下展现出凝胶-溶液的转变响应,同时伴随着荧光发射的“开-关”。第五章本章工作利用主客体作用的动态可逆性实现了超分子聚合物拓扑结构的转化。首先通过配位键导向自组装构筑了含有两种冠醚的菱形金属有机大环,加入两种二齿客体,构筑了二维超分子聚合物。基于主客体作用的动态可逆性,通过竞争客体的引入和移除,可以实现超分子聚合物拓扑结构的可逆转化。通过核磁氢谱对这一系列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和表征。第六章在本章工作中,通过主客体作用将金属有机大环引入传统高分子聚合物网络,给高分子聚合物带来了新的性质。首先通过合理设计得到了含有一个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柱芳烃衍生物和含有两个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的柱芳烃衍生物,并且得到了它们的晶体结构。通过与单体混合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将柱芳烃单元引入线形高分子链和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中。利用主客体作用,可以将含有氰基客体单元及四苯乙烯单元的金属有机大环引入到传统的高分子聚合物网络,并展现出聚集诱导发光性质。第七章本章工作通过主客体作用实现了聚合物水凝胶机械强度的增强。首先通过配位键导向自组装策略将冠醚单元和链转移剂单元引入菱形的金属有机大环中,接下来通过组装后聚合策略,将高分子链引入到金属有机大环上。基于引入的聚合物链的成胶性能制备了含有金属有机大环骨架的水凝胶。流变学研究发现,通过冠醚单元与二齿客体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可以增强水凝胶的机械强度。(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10-31)

杨寒,张跃聪,钱雨辰,王跃川[6](2018)在《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多色电致变色器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合成了一种多齿配体化合物——1,4-双(2,2′:6′,2′′-叁联吡啶-4′-基)苯及其Fe/Ru金属-超分子聚合物——Poly Fe和Poly Ru,同时以喷涂在ITO导电玻璃上的Fe/Ru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膜为工作电极、0.1 mol/L Li Cl O4水溶液为电解质,并添加K_3Fe(CN)_6为电化学互补材料,制作了系列电致变色器件.由Poly Fe和Poly Ru的组合,可以得到从Poly Fe的蓝紫色渐变到Poly Ru橙红色的彩色薄膜及其多色电致变色器件,器件响应速度快(<2 s),褪色电压0.9~1.2 V,着色电压0 V,最大光学对比度约57%.添加K_3Fe(CN)_6后,器件的寿命得到极大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化学》期刊2018年07期)

张凯风[7](2018)在《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掺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及水分解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高效率高性能的氧还原反应(ORR)和氧析出(OER)双功能催化剂对金属空气电池特别是锂空气电池有着独特重要的意义。聚吡咯(PPy)作为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聚合物,以其优异的导电性和多孔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本文将不同过渡金属与PPy进行复合,得到了 PPy-金属的有机高分子复合金属催化剂,随后进行了许多后处理,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在碱性电解质中评价了它们的OER和ORR性能。本实验主要通过冰水浴聚合法合成出前驱体PPy,随后利用水热法和煅烧法将PPy与过渡金属离子混合,得到复合催化剂PPy-金属(Co、Ni、Fe等)。这些复合催化剂不仅仅带有PPy的易导电,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测试中发现其同样具有掺杂的金属所具有的对电化学反应的催化活性。其中PPy-Co,在0.1MKOH电解液中测试其电化学活性,催化剂ORR的起始电压和-0.4 V下的催化剂的电流密度分别为-0.163 V和6.33mA·cm-2,而在0.8V下测量上述数据,得到其OER的电流密度高达 13.15 mA·cm-2。(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8-06-05)

傅雪莲[8](2018)在《含芳乙烯基联吡啶和4,4',4"-叁羧酸叁苯胺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超分子聚合物是一类通过配位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构筑的结构多样和性能优异的先进材料。整合过渡金属、芳香羧酸和刚性N-配体是合成具有新颖结构的光敏配位超分子聚合物的有效方式。这类配位聚合物的结构,除了与配体和金属中心有关外,很多时候还受反应条件的影响。本文以配位模式多样的4,4',4''-叁羧酸叁苯胺(4,4',4''-nitrilotribenzoic acid=H_3ntb)为构筑单元,与二价过渡金属离子和叁种大共轭偶极芳乙烯基联吡啶1,4-bis[2-(4-pyridyl)ethenyl]benzene(缩写为p-bpeb)、1,3-bis[2-(4-pyridyl)ethenyl]benzene(缩写为m-bpeb)以及4,4'-bis[2-(4-pyridyl)ethenyl]biphenyl(缩写为p-bpep)组装了2个系列共14种结构新颖的超分子聚合物。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结构,结晶样品通过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热重分析(TG)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进行表征,并研究了相关超分子聚合物的荧光性能。1、半刚性的H_3ntb,p-bpeb和二价过渡金属合成了10种配位超分子聚合物和1种有机超分子聚合物:{[Cu_3(ntb)_2(p-bpeb)(H_2O)_2](H_2O)_4}_n(1);[Cu_2(Hntb)_2(p-bpeb)]_n(2);{[NH_2Me_2]_2[Zn_2(ntb)_2(p-bpeb)](p-bpeb)(H_2O)}_n(3);{[Zn_2(Hntb)_2(p-bpeb)](H_2O)_3}_n(4);{[Zn(Hntb)(p-bpeb)](DMF)}_n(5);[Co_6(ntb)_4(p-bpeb)]_n(6);[Co_2(Hntb)_2(p-bpeb)(H_2O)_3]_n(7);{[Co(Hntb)(p-bpeb)](DMF)}_n(8);{[Cd(Hntb)(p-bpeb)](DMA)}_n(9);[(H_3nt b)(p-bpeb)]_n(10);{[Ni_2(Hntb)_2(p-bpeb)_2](H_2O)_2}_n(11)。超分子聚合物1和2是由溶剂比例控制合成的两种结构新颖的高维多孔超分子网络,超分子聚合物6和7亦是如此。超分子聚合物1具有类金刚石网络结构。超分子聚合物2、4、7、11具有螺旋隧道。有趣的是,超分子聚合物1表现出了荧光猝灭现象,而超分子聚合物2却显示出微弱的黄绿色荧光,揭示出结构对超分子聚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超分子聚合物3-5也是由溶剂控制合成的超分子网络。超分子聚合物3的结构特点是2D+2D→3D的双层模块组成互锁叁维结构,而超分子聚合物5、8、9具有ABAB堆积结构。超分子聚合物3-5和9的最大荧光发射峰分别在561 nm、563 nm、520nm、510 nm处。超分子聚合物6是一个(3,8)-连接的3D网络。超分子聚合物10和11是由pH值诱导的不同结构。超分子聚合物10是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的3D有机超分子聚合物,在594 nm左右发出黄橙光,而超分子聚合物11在553 nm处显示出弱的黄绿色荧光。2、H_3ntb与m-bpeb或p-bpep及二价过渡金属合成了3种配位超分子聚合物:{[Cd(Hntb)(m-bpeb)](DMA)}_n(12);{[Zn_2(Hntb)_2(m-bpeb)](H_2O)_2}_n(13);{[Cd_3(ntb)_2(p-bpep)(H_2O)_2](H_2O)_2}_n(14)。层状配位超分子聚合物12和13分别通过互锁和氢键形成3D超分子聚合物,而超分子聚合物14具有叁重穿插结构。超分子聚合物12在608 nm处发橙红色荧光,使其能够作为潜在的橙红色荧光材料,而超分子聚合物13和14分别在516 nm、543 nm处有最大发射峰。3、超分子聚合物12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发红棕色荧光,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有机玻璃)掺杂化合物荧光剂12后,在365 nm紫外光照射下产生白色荧光。(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于方舟[9](2018)在《基于叁联吡啶羧酸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新型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是配位化学、超分子化学、晶体工程等领域的研究焦点。这类物质不仅具有新颖的结构,它们在磁性、催化、发光、气体吸附、仿生等方面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论文基于2,2’:6’,2”-叁联吡啶羧酸成功合成了10个新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Zn_6(tpb)_6(Hpda)_6](H_2O)_7}_n(1);[Cu(tpb)(pda)_(0.5)](H_2O)_3}_n(2);{[Mn(tpb)(pda)_(0.5)](H_2O)}_n(3);[Zn(tpb)(bpd)_(0.5)]_n(4);{[Cu(tpb)(bpd)_(0.5)](H_2O)_2}_n(5);{[Mn(tpb)(bpd)_(0.5)](H_2O)_2}_n(6);[Cd_2(tpb)_2(bpd)](H_2O)_2}_n(7);{[Cu(tpb)(sdc)_(0.5)](DMF)(H_2O)}_n(8);{[Zn(Htpt)(H_2O)_2](H_2O)_2}_n(9);[Co_(18)(tpt)_(12)(H_2O)_9(μ_3-O)(μ_2-O)_6]_n(10)(H_2pda,1,4-苯乙烯基二丙烯酸;H_2bpd,4,4’-联苯二甲酸;H_2sdc,4,4'-二苯乙烯二羧酸或芪二酸).并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仪器分析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与分析。1.配体4’-对苯甲酸-2,2’:6’,2”-叁联吡啶(Htpb)与过渡金属离子(Mn ~(II)、Cu~(II)、Zn~(II)、Cd~(II))和3种不同芳香族羧酸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8个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1-8)。化合物1为纳米尺度的金属-有机大环结构,而化合物2-6为一维配位聚合链,化合物7和8为二维配位聚合物。化合物2、4和5互相同构,化合物3和6也互为同构。化合物1在528 nm处有最大发射波长,是潜在的绿光材料;化合物4在488 nm处有最大发射波长,是潜在的蓝光材料。完成了化合物1的去质子化实验,并对其吸附性质做了初步研究。2.利用配体2,2’:6’,2”-叁联吡啶-4,4’,4’’-叁甲酸(H_3tpt)与过渡金属离子(Co~(II)、Zn~(II))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9和10)。化合物9是一维的配位聚合链,而10是叁维结构。在30-350°C温度范围内,化合物9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荧光分析表明,化合物9在493 nm处有最大发射波长,是潜在的蓝光材料。(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虎琳琳[10](2018)在《基于铂(Ⅱ)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结构、光物理及导电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Pt…Pt及π-π堆积相互作用,具有d~8电子构象的平面四方形铂(II)配合物展现了其独特的光谱现象、发光性质以及半导体性质。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两个部分进行讨论:一、阳离子Pt(II)配合物与阴离子嵌段共聚物可以在水中静电组装成为以Pt(II)离子聚电解质复合物为核,聚氧乙烯为壳的纤维状纳米胶束。其结构的特征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小角X-射线散射(SAXS),广角X-射线散射(WAXS)进行详细表征。在该纤维状胶束中,超强的微相分离效应使得胶束的离子核半径等于阴离子高分子链段全或充分舒展时的长度。由于强的Pt(II)···Pt(II)和π–π堆积作用,Pt(II)配合物的磷光强度和量子产率都有显着地增强。此外,通过导电原子力显微镜测试表明,所制备的单纳米纤维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我们还利用了电化学阻抗的方法对该胶束的导电性质进行很好的补充性表征。通过分析斜率为负的1/C~2-电势的莫特-肖特基曲线,证明该纳米纤维为P型半导体。并且我们还发现该纤维状胶束的导电性会随着高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弱。总之,利用具有高度配位能力的平面d~8过渡金属配合物的金属-金属和π–π堆积作用这一驱动力,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探索具有较强磷光和显著导电性质纳米纤维材料的策略。二、设计合成修饰有大极性基团的两类(炔)铂(II)阳离子配合物。一类为含有双酮肽嗪功能团的二苯并咪唑吡啶炔铂(II)配合物;另一类为带有谷氨酸衍生物的铂(II)咪唑吡啶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测试对含有谷氨酸衍生物的铂(II)配合物进行光学表征时并发现随着不良溶剂的加入,π–π堆积作用的增加,发光强度显著增强。另外通过电镜发现其是具有的螺旋结构特征的纳米带状聚集体。(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8-05-01)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基于手性蒎烯稠合的叁联吡啶骨架成功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双齿叁联吡啶配体L。通过配体L与过渡金属离子Zn(II)、Cd(II)在混合溶液中自组装成功构筑了两个新的金属-有机超分子化合物:[Zn_4L_4](PF_6)_8(C1);[Cd_3L_3](PF_6)_6(C2),并通过一维和二维核磁光谱、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行波离子迁移质谱(TWIM-MS)表征确定了其结构。通过紫外可见(UV-Vis)、荧光(FL)、圆二色谱(CD)、圆偏振荧光光谱(CPL)研究了配体和两种超分子化合物的光学性质,并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了理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和CD光谱,验证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具体内容如下:1.手性双齿叁联吡啶配体的合成手性叁联吡啶配体7和化合物11在Pd(PPh_3)_4的催化下,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得到化合物L(Scheme 1)。化合物L为新化合物,通过了NMR、ESI-MS等手段的表征。2.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以手性双齿叁联吡啶配体L为原料,分别与Zn~(2+)、Cd~(2+)在CHCl_3/MeOH的混合溶液中通过配位作用进行自组装,合成了两种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通过NMR、ESI-MS、TWIM-MS对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配体L与Zn~(2+)自组装形成了[4+4]结构的四聚体化合物C1(Figure 1(a)),与Cd~(2+)自组装形成了[3+3]结构的叁聚体化合物C2(Figure 1(b))。3.光学性质探究通过UV-Vis、FL、CD、CPL充分研究了配体L和两种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C1、C2的光学性质。紫外吸收光谱显示出超分子体系内存在配体到金属的电荷跃迁,CD光谱显示出基于金属离子中心的特征吸收峰,从CPL光谱中可以观察到金属离子的特征圆偏振荧光发射峰,且叁者的不对称因子均在10~(-4),可见手性叁联吡啶配体的引入成功诱导了金属离子中心的基态和激发态的光学活性。另外,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了理论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CD光谱,证实了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郑威.基于超分子金属有机大环的星形聚合物的构筑与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2].赵福杰.基于手性叁联吡啶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9

[3].蒋舒婷.以金属有机大环为交联点的超分子聚合物可控自组装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4].张榜,李昕,龚,刘继广,庞雅莉.金属超分子聚合物基柔性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及稳定性探索[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张昌伟.构筑以金属有机大环为交联点的超分子聚合物及其性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6].杨寒,张跃聪,钱雨辰,王跃川.金属-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多色电致变色器件[J].中国科学:化学.2018

[7].张凯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掺杂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及水分解性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8

[8].傅雪莲.含芳乙烯基联吡啶和4,4',4"-叁羧酸叁苯胺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D].重庆师范大学.2018

[9].于方舟.基于叁联吡啶羧酸的金属—有机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D].重庆师范大学.2018

[10].虎琳琳.基于铂(Ⅱ)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结构、光物理及导电性质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8

标签:;  ;  ;  ;  

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论文-郑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