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丙型肝炎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达拉他韦,阿舒瑞韦,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
丙型肝炎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童铭炯,吴新娟,黄敏敏[1](2019)在《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为3%左右[1-2]。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而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为肝硬化难治性阶段,尚无特效治疗手段[3-4]。传统干扰素治疗周期长且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治疗依从性下降[5]。阿舒瑞韦软胶囊和达拉他韦是2017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进口上市,主要用于慢性丙型肝炎的(本文来源于《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段志辉,Pons,M[2](2019)在《无创预测代偿进展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出现肝脏相关事件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据《J Hepatol》2019年10月报道】题:无创预测代偿进展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出现肝脏相关事件风险(作者Pons M等)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显着提高了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但是代偿进展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口服DAA后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人群中肝脏相关事件(LRE)的发生率尚不明确。该研究旨在研究该类人群的LRE,并探索(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张耀弟,张月荣,王慧,林燕,周宁[3](2019)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失败和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直接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的标准方案(PR方案)治疗失败和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方案对PR治疗失败和复发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3月-2018年1月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住院经标准PR方案治疗失败和复发的慢性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相关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6例,其中男54例,女52例,根据患者PR治疗应答情况分为失败组13例,复发组51例,持续病毒学应答组42例。叁组患者行IL-28B基因位点rs12979860和rs8099917检测,基线生化、Cobas HCV RNA、病毒基因分型等检测,比较叁组之间的差异。观察PR治疗失败及复发患者接受不同DAA方案的疗效。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失败组和复发组年龄明显高于应答组,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 05,P <0. 001)。失败组病毒基因型以1b型为主,占84. 6%,复发组病毒基因型以2a为主,占72. 5%,与应答组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 269,P=0. 002)。失败组基线HCV RNA≥106IU/L患者所占比例为92. 3%,明显高于复发组及应答组,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407,P=0. 005),而在性别、肝硬化等方面叁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失败组有100%患者IL-28B rs12979860和92. 3%患者rs8099917两个基因位点表达非保护性基因(CT/TT,TG/GG);复发组有84. 3%患者IL-28B rs12979860和86. 3%患者rs8099917两个基因位点表达非保护性基因(CT/TT,TG/GG),而应答组IL-28B rs12979860位点以CC型为主(85. 7%),rs8099917位点以TT型为主(88. 1%),叁组rs12979860和rs8099917基因多态性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7. 263、59. 651,P值均<0. 001)。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的叁种DAA方案治疗PR失败及复发患者后,SVR率均为100%。结论病毒基因分型和IL-28B基因rs12979860和rs8099917位点表达非保护性基因型时是导致PR治疗失败和复发的影响因素。以索非布韦为基础的叁种DAA方案治疗PR失败及复发患者均获得100%SVR,不受宿主IL-28B SNP、病毒复制水平等影响,安全性良好。(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黄春合,黄其文[4](2019)在《吉叁代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吉叁代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2月门诊和住院收治的33例慢性丙型肝炎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给予吉叁代治疗;对照组15例:给予PR方案即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疗程12周。疗程结束时及停药6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病毒应答情况、肝功能指标(AST、ALT)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HCV RNA,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于治疗结束时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率(EVR)分别为94.44%和2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停药24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分别为94.12%和25.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应答率分别为0.06%、7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的ALT、AST复常情况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叁代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比PR方案疗效显着,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荐用于无条件行基因分型的医疗机构。(本文来源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高艺,梁志军,符健[5](2019)在《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抗病毒方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37例,HCV基因1b型、3型和6型患者接受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治疗,2a型患者接受索磷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同时纳入15例健康对照者。采用多细胞因子检测方法对血清中36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进行检测。比较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基线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差异,观察治疗12周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变化。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或Wilcoxon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干扰素诱导蛋白(IP) 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 4、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 3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A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 020、2. 368、2. 752、1. 976、2. 110,P值分别为0. 019、0. 049、0. 003、0. 024、0. 002),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7的水平显着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778,P=0. 048)。其他30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的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水平与HCV RNA、ALT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 0. 05)。在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抗HCV治疗12周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6、IP-10、MCP-4和MIP-3α的水平均较基线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05),而IL-7和VEGF-A的水平在基线和治疗12周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结论 IL-6、IP-10、MCP-4、MIP-3α和VEGF-A可能参与了HCV介导的炎症应答,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有效抗病毒治疗可抑制IL-6、IP-10、MCP-4和MIP-3α表达,抑制肝脏炎症。(本文来源于《临床肝胆病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黄金[6](2019)在《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对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的不良反应以及对护理对策的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丙型肝炎患者,根据该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与护理对策。结果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41例,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有乏力、关节疼痛、腹部不适、流感样反应等。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和控制。结论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采用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和改善不良反应症状,促进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值得临床大力应用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7期)
肖敦明,宣建伟[7](2019)在《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艾尔巴韦/格拉瑞韦(EBR/GZR)韦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的经济学。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22日,根据纳入以及排标标准筛选文献,并使用卫生经济研究质量评估量表(QHES)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对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性评价。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7篇英文文献,1篇中文文献。基于中国人群的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表明,与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PR)、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DCV+ASV)方案比较,EBR/GZR治疗基因1 b型患者具有经济学优势。基于国外人群的药物经学研究结果显示,与PR、DCV+ASV、奥比帕利联合达塞布韦(3D)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RBV)、索磷布韦联合RBV、索磷布韦联合PR、来迪派韦/索磷布韦和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方案比较,EBR/GZR治疗HCV基因1(1a,1b)型,以及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均具有经济学优势。结论现有药物经济学研究显示,对于基因1型CHC患者,EBR/GZR的经济学更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9年09期)
刘志刚[8](2019)在《抗丙肝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丙肝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2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例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所有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丙肝颗粒。观察比较治疗效果、肝功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丙肝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黄成军,程书权[9](2019)在《高灵敏度HCV RNA检测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诊断及治疗检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高灵敏度HCV RNA检测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诊断及治疗评价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就诊的130例未经治疗的丙肝抗体阳性的初治患者(初治组)和既往曾经抗病毒治疗、结束时用普通试剂检测结果低于检测下限(<1 000 IU/mL)且达到停药标准的148例患者(停药组),同时采用普通检测方法(检测值下限为1 000 IU/mL)和高灵敏度检测方法(检测值下限为20 IU/mL)检测HCV RNA并进行对比;另外收集46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基因分型为1b型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予患者抗病毒治疗,同时使用2种方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12周的HCV RNA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初治组普通方法检测阳性125例,阴性5例,高灵敏度检测方法阳性126例,阴性为4例,2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组普通方法检测阳性6例,阴性为142例,高灵敏度方法检测阳性16例,阴性为132例,后者阳性率高于前者(P<0.05)。1b型的慢性丙型肝炎治疗2周后普通方法检测组6例(13%)阳性,高灵敏度方法组42例(91.3%),4周时普通检测方法组阳性为0例,高灵敏度方法组为4例(8.7%),12周普通检测方法组HCV RNA阳性率为0,高灵敏度方法组为1例(2.2%);高灵敏度方法组在治疗2周后检测HCV RNA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方法组(P<0.05),治疗前、治疗4周、12周2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灵敏度检测法用于监测和评价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灵敏性更高,可用于指导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评估。(本文来源于《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福川,董漪,张敏[10](2019)在《直接抗病毒药物对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或α-2b联合利巴韦林是目前治疗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标准方案。该方案最早应用于成人,对HCV的有效率仅约50%,并且对于儿童HCV的治疗有效率最高也只达70%。近年来,直接作用于HCV基因靶点的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 DAAs)不断被研发出来,对HCV的治疗起到质的飞跃,但该类药物在儿童HCV治疗中的应用大多处在临床试验阶段。本文通过对目前DAAs在儿童慢性丙型肝炎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HCV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传染病信息》期刊2019年04期)
丙型肝炎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据《J Hepatol》2019年10月报道】题:无创预测代偿进展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出现肝脏相关事件风险(作者Pons M等)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显着提高了丙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但是代偿进展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口服DAA后达到持续病毒学应答(SVR)人群中肝脏相关事件(LRE)的发生率尚不明确。该研究旨在研究该类人群的LRE,并探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丙型肝炎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童铭炯,吴新娟,黄敏敏.达拉他韦联合阿舒瑞韦治疗对失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2].段志辉,Pons,M.无创预测代偿进展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出现肝脏相关事件风险[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3].张耀弟,张月荣,王慧,林燕,周宁.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丙型肝炎失败和复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直接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4].黄春合,黄其文.吉叁代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9
[5].高艺,梁志军,符健.以索磷布韦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表达谱的影响[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
[6].黄金.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9
[7].肖敦明,宣建伟.艾尔巴韦/格拉瑞韦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系统评价[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
[8].刘志刚.抗丙肝颗粒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
[9].黄成军,程书权.高灵敏度HCVRNA检测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诊断及治疗检测应用[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
[10].王福川,董漪,张敏.直接抗病毒药物对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进展[J].传染病信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