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瘤论文-宋建忠,任文豪,高岭,李少明,薛令法

腮腺肿瘤论文-宋建忠,任文豪,高岭,李少明,薛令法

导读:本文包含了腮腺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声刀,腮腺良性肿瘤,腮腺切除术,临床疗效

腮腺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宋建忠,任文豪,高岭,李少明,薛令法[1](2019)在《超声刀在腮腺浅叶肿瘤改良术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超声刀在腮腺浅叶肿瘤改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腮腺浅叶肿瘤手术74例,其中应用超声刀行腮腺耳后小切口手术的患者为36例,应用传统电刀手术的患者38例,分别对手术切口、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面瘫、涎瘘等)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与传统组对比超声刀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腮腺浅叶手术中应用超声刀与传统电刀相比既能使切口隐蔽美观又简单高效。(本文来源于《实用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谢春,韩传火,李小双,余昕,杜露阳[2](2019)在《耳后切口与传统S形切口行腮腺肿瘤切除的疗效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经耳后切口及S形切口美容手术对腮腺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S形切口行肿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耳后切口行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患者外观进行主观评分并比较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面瘫、耳垂麻木、Frey’s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发生涎瘘和面部凹陷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对外观满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耳后切口和S形切口手术对腮腺肿瘤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经耳后切口美容手术能显着改善患者术后外观,可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文静,王慧敏,王霞,王芳芳,王益华[3](2019)在《改良Blair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与改良面部除皱切口(MRI)比较,评价改良Blair切口(MBI)应用于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治疗效果和美观度。方法:回顾性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按随机计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MRI联合Dermabond粘合剂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MBI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及切口美容评分。结果:术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暂时性面神经麻痹、暂时性耳垂麻木和Frey’s综合征的概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VAS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美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I对于患者切口的美容度更高,疼痛感更少,手术效果更好,且并发症出现率更低。(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梅金玉,杨见明,余俊伟,刘业海[4](2019)在《局段S形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局段"S"形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中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人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段组32例和传统组32例。局段接受局段"S"形切口行面神经局部解剖+腮腺肿瘤及浅叶区域性切除术,传统组接受传统"S"形手术切口行面神经解剖+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局段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为(20.00,IQR=11.25,30.10)mL,传统组为(60.17,IQR=45.02,75.19)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81,P<0.05);局段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1.75±18.77)min,传统组为(120.28±29.57)min,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39,P<0.05)。局段组术后耳部麻木时间、术后暂时性面瘫发生率、主观满意度评分均显着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局段"S"形切口显着提高了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小、外观满意、手术范围小、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安徽医药》期刊2019年11期)

杨旭芬,熊颖[5](2019)在《腮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常见腮腺肿瘤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腮腺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比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点,总结其特征性表现。结果 45例腮腺肿瘤患者中良性41例,恶性4例,良、恶性肿瘤在肿瘤形状及边界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部回声、有无囊变及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在腮腺肿瘤检查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其中肿瘤的形状及边界在良恶性肿瘤鉴别中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1期)

王菲菲,罗娅红[6](2019)在《自动管电流调制低剂量CT技术检查腮腺肿瘤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动管电流调制(ATCM)技术对腮腺CT图像质量及腮腺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88例临床诊断腮腺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A组为常规剂量组(120kV+mAs),FBP重建;B组为低剂量组120kV+ATCM扫描,AIDR重建。对比两组客观图像质量(噪声值和信噪比),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CT剂量指数CTDI及有效剂量乘积DLP。结果两组扫描时腮腺病灶、正常腮腺实质、皮下脂肪的噪声值、病灶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4分34例,3分10例。B组分别为31例、13例。两组图像均可以满足诊断要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T剂量指数为(28.29±0.44)mGy,高于B组的(24.61±0.91)mGy(P<0.005),A组有效辐射剂量为(2.43±0.37)mGy,高于B组的(1.01±0.25)mGy。结论采用ATCM技术结合迭代重建对腮腺肿瘤患者进行扫描,可以有效降低腮腺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要。(本文来源于《医学影像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蒋丽萍,周爱云,吴开志[7](2019)在《腮腺混合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弥散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腮腺混合瘤(pleomorphic adenomoa,PA)、腺淋巴瘤(adenolymphomas,AL),及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MT)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上定量弥散特征。方法对75例腮腺肿块患者(包括PA 31例、AL 27例和MT 17例)进行CEUS检查,绘制肿块及周边腺体组织的时间-强度曲线(time-intensive curve,TIC)曲线,对比分析各组的弥散特征。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的金标准。结果相比于周边腺体,PA组的TTP(time to peak)和TFP(the time from peak to one hal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PI(peak intensity)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为"等进、等退"高增强;AL组PI及TF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等进、慢退"高增强;MT组的TTP及TF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TTP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现为"快进、等退"高增强。联合应用"快进"或非"慢退"诊断MT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8.23%(15/17)、77.59%(45/58)和80.00%(60/75)。结论在CEUS中,AL的"慢退"和MT的"快进"具有比较特征性表现,联合应用两者,可明显提高CEUS对腮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本文来源于《实用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赵波,马力学,邵岩,石立坤[8](2019)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63例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腮腺良性肿瘤采用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行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常规S切口,保留耳大神经耳垂支,保留腮腺导管,术后严密缝合腮腺包膜,分析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术后,暂时性面神经损害2例, 4周后均逐步恢复;腮腺瘘1例,经加压包扎1周后恢复;味觉性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2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1例;术后随访均>1年,无肿瘤复发病例。结论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在治疗腮腺良性肿瘤中发挥了显着疗效,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7期)

宋轶颖,高雪丽[9](2019)在《围术期护理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围术期护理对减少腮腺良性肿瘤术后存在的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54例行手术治疗的腮腺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围术期组,各27例。普通组给予腮腺常规护理,围术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术前术后护理专科等。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围术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低于普通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3%,高于普通组8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肿瘤围术期护理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因此,在专科护理中,护理人员充分应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能更加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广泛推广。(本文来源于《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4)

余东莲,袁永霞,惠小娟[10](2019)在《多个环节系统化护理方案对伴高血压的腮腺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腮腺肿瘤为临床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该肿瘤自觉症状不明显,多数良性肿瘤除肿块外而无特殊表现,因此患者常难以意识到该病的严重性,且肿瘤细胞生长缓慢,病情可绵延数年至数十年;但一旦恶化则预后情况及其凶险,其临床表现为皮肤溃烂、面部麻木、张口困难,部分患者伴随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等,而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该病多发于中老年,而随着近年来心血管相关疾病发病群体的增长,临床腮腺肿瘤伴高血压并不在少数;而对于腮腺肿瘤患者来说,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手术切除均为主要治疗方式[2]。但对伴高血压患者来(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7期)

腮腺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经耳后切口及S形切口美容手术对腮腺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40例腮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S形切口行肿瘤切除术,观察组采用经耳后切口行肿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患者外观进行主观评分并比较术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面瘫、耳垂麻木、Frey’s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发生涎瘘和面部凹陷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患者对外观满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耳后切口和S形切口手术对腮腺肿瘤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经耳后切口美容手术能显着改善患者术后外观,可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腮腺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宋建忠,任文豪,高岭,李少明,薛令法.超声刀在腮腺浅叶肿瘤改良术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9

[2].谢春,韩传火,李小双,余昕,杜露阳.耳后切口与传统S形切口行腮腺肿瘤切除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9

[3].张文静,王慧敏,王霞,王芳芳,王益华.改良Blair切口在腮腺浅叶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9

[4].梅金玉,杨见明,余俊伟,刘业海.局段S形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区域性切除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19

[5].杨旭芬,熊颖.腮腺肿瘤的超声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9

[6].王菲菲,罗娅红.自动管电流调制低剂量CT技术检查腮腺肿瘤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

[7].蒋丽萍,周爱云,吴开志.腮腺混合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弥散特征[J].实用医学杂志.2019

[8].赵波,马力学,邵岩,石立坤.改良腮腺浅叶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63例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

[9].宋轶颖,高雪丽.围术期护理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影响[C].第四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汇编.2019

[10].余东莲,袁永霞,惠小娟.多个环节系统化护理方案对伴高血压的腮腺肿瘤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

标签:;  ;  ;  ;  

腮腺肿瘤论文-宋建忠,任文豪,高岭,李少明,薛令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