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偶姻论文-刘耀华,张彩凤,梁雅漩

乙偶姻论文-刘耀华,张彩凤,梁雅漩

导读:本文包含了乙偶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邻碘酰苯甲酸,叔丁醇,氧化,乙偶姻

乙偶姻论文文献综述

刘耀华,张彩凤,梁雅漩[1](2019)在《邻碘酰苯甲酸氧化乙偶姻合成丁二酮》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邻碘酰苯甲酸(IBX)为氧化剂,对乙偶姻氧化合成丁二酮的反应进行研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得出了其优化反应条件为:邻碘酰苯甲酸与乙偶姻的物质的量比为1.2∶1,用叔丁醇作溶剂,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40 min,产率达95%。氧化剂和溶剂均可以回收利用。(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06期)

邱婷[2](2019)在《产乙偶姻微生物群落的合成及其在传统食醋酿造过程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芎嗪是传统发酵食醋中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活性物质。已有研究表明,乙偶姻可通过物化反应生成川芎嗪,因此采用生物强化增加食醋乙偶姻含量可能是进一步提高食醋川芎嗪含量的策略之一。本实验室前期解析了参与镇江香醋乙偶姻合成的主要功能微生物,本论文以6株主要功能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合培养评价不同微生物组合产乙偶姻的能力,筛选产乙偶姻优良群落,分析群落中微生物相互作用类型,并尝试将群落强化至镇江香醋酿造体系,评价其提高食醋乙偶姻、川芎嗪等产量的效果,为开发富含川芎嗪的食醋酿造工艺奠定研究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将Lactobacillus reuteri 26M17-3、L.buchneri F2-5、L.brevis 4-22、L.fermentum37M10-3、L.casei 10M1-5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G3-2组合培养以筛选产乙偶姻微生物群落。从生长效果上分析,5种乳杆菌两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竞争能力强弱顺序为:L.fermentum 37M10-3>L.reuteri 26M17-3>L.casei 10M1-5>L.brevis 4-22>L.buchneri F2-5,竞争力强的菌株可抑制其余菌株的生长;A.pasteurianus G3-2可抑制5株乳杆菌的生长,而自身不受影响,属于偏害共生。从乙偶姻合成能力分析,乳杆菌与醋杆菌组合培养可积累乙偶姻,其中L.casei 10M1-5与A.pasteurianus G3-2共培养乙偶姻产量可达1827.69±48.95 mg/L,为产乙偶姻优良群落。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得到L.casei 10M1-5-A.pasteurianus G3-2群落产乙偶姻的适宜条件为:2%接种量、60 rpm、37℃、30 g/L葡萄糖,10 d,乙偶姻产量提高266.10%。进一步研究两株菌在代谢上的相互作用发现,共培养除积累乙偶姻外,还可加速体系葡萄糖消耗,促进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双乙酰等风味物质积累,表明二者在这些物质代谢上呈协同作用。同时揭示A.pasteurianus G3-2产生的乙酸可抑制L.casei 10M1-5的生长;L.casei 10M1-5产生的乳酸是A.pasteurianus G3-2生成乙偶姻的主要底物,乳酸和构型对A.pasteurianus G3-2代谢产乙偶姻无影响;乙醇有利于体系积累乙偶姻。将L.casei 10M1-5和A.pasteurianus G3-2分别按11.68 Log(CFU/kg物料)、7.68 Log(CFU/kg物料)物料联合强化至食醋酿造中试体系,评价其提高乙偶姻、川芎嗪等产量的效果。结果发现,强化可提高发酵温度、加快产酸,总酸、乙酸和乳酸终含量分别提高15.86%(P<0.001)、10.60%和45.30%(P<0.001)。乙偶姻、川芎嗪、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异戊酸终含量分别提高105.97%(P<0.001)、52.08%(P<0.001)、146.64%(P<0.01)、91.66%(P<0.001)和37.31%(P<0.001),挥发性物质总量提高31.77%(P<0.05)。说明群落强化效果良好,对提升食醋品质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检秀,陈先锐,陈小玲,黄艳燕,莫棋文[3](2019)在《应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构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合成(S)-乙偶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大肠杆菌宿主中过量表达丁二酮还原酶(DAR),同时构建辅酶NADH原位再生系统,利用全细胞高效催化丁二酮不对称还原合成(S)-乙偶姻。方法:PCR克隆多黏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 dar基因连到质粒pETDuet-1,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构建重组菌E. coli BL21(DE3)-DAR;通过Hi Trap TALON柱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DAR酶蛋白,测定DAR的比酶活和分子动力学参数。在重组菌E. coli BL21(DE3)-DAR中构建辅酶NADH原位再生系统,协同表达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葡萄糖脱氢酶(GDH),构建重组菌E. coli BL21(DE3)-DAR/GDH,并以此重组菌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优化催化条件,提高(S)-乙偶姻的产量和产率。结果:获得重组工程菌E. coli BL21(DE3)-DAR和E. coli BL21(DE3)-DAR/GDH。DAR以NADH为辅酶还原丁二酮的米氏常数Km、最大催化速率Vmax、催化常数Kcat分别为2. 59mmol/L、1. 64μmol/(L·min·mg)、12. 3/s,还原丁二酮生成(S)-乙偶姻光学的纯度为95. 86%,具有较好的催化效率和立体异构体选择性。构建辅酶NADH原位再生系统后,重组菌E. coli BL21(DE3)-DAR/GDH可高效催化丁二酮合成乙偶姻。在最优催化条件下分批补料,乙偶姻产量达51. 26g/L,转化率为81. 37%,生产速率为5. 13g/(L·h)。结论:使用非手性化合物原料丁二酮生产高附加值的手性化合物(S)-乙偶姻,以重组菌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合成(S)-乙偶姻,不需额外添加昂贵的辅酶,具有较高的生产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陈诗佳,李玲玲,陈叶福,肖冬光[4](2018)在《高产乙偶姻酵母菌种的选育与提高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四甲基吡嗪是近年来在白酒中发现的一种健康因子,提高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含量对于白酒产品风味与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总结了白酒中四甲基吡嗪的形成途径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酿酒酵母细胞中的乙偶姻代谢与调控机制,并通过分子育种手段选育了一系列高产乙偶姻的酵母菌株。在清香型麸曲白酒中的应用结果表明,与出发菌株比较,高产乙偶姻菌株在固态厌氧发酵条件下的基本发酵性能没有发生变化,酒醅中乙偶姻的含量提高达320.38%,TTMP的含量提高了74.66%。(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王丽娟[5](2018)在《产乙偶姻功能微生物群落的分离及其在食醋酿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芎嗪是传统发酵食醋中具有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本研究以镇江香醋中川芎嗪前体物质-乙偶姻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分离醋醅中具有产乙偶姻功能的微生物群落,并以酒醪为底物对其进行批次传代驯化,强化其产乙偶姻和产酸的能力,为基于微生物群落的乙偶姻和液态发酵食醋的生产奠定了研究基础。研究了不同种醅(发酵至7天的醅)接种量对醋酸发酵过程乙偶姻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醅可以作为功能微生物群落(主要微生物包含醋杆菌和乳杆菌)启动醋酸发酵过程,接种量越大,醋酸发酵启动越快,乙偶姻等代谢物合成能力越强。以不同培养基(酒醪,水-麸皮浸出液和酒醪-麸皮浸出液)和不同震荡方式(震荡,间歇震荡和静置培养)从种醅中分离获得与乙偶姻合成相关的不同功能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酒醪可以提供丰富的碳源,主要包括乙醇和乳酸,氮源物质较少,而麸皮则可以提供较多的糖类物质和氮源物质。在间歇震荡培养方式下可以积累更多乙偶姻。在该培养方式下,各底物体系中的乙偶姻含量在前2-3天均有显着上升,其中以酒醪和酒醪-麸皮浸出液中的乙偶姻含量累积更多,说明酒醪可能是微生物群落合成乙偶姻的主要底物。利用高通量测序手段对间歇震荡培养方式下各底物体系发酵过程中的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不同,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不同。酒醪培养基中与乙偶姻生产相关的微生物包括Acetobacter sp.WS8、Acetobacter pasteurianus、Lactobacillus sp.D76、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actobacillus sp.strain L7、Lactobacillus sp.strain L8。水-麸皮浸出液中主要包括Acetobacter sp.WS8、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Lactobacillus sp.strain L7、Lactobacillus buchneri、Acetobacter pasteurianus、Acetobacter malorum、Lactobacillus casei。酒醪-麸皮浸出液中主要包括Acetobacter sp.WS8、Lactobacillus acetotolerans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通过外源添加乳酸,验证了Acetobacter pasteurianus能利用乳酸代谢生成乙偶姻,进一步说明醋酸发酵过程中富含乳酸的酒醪可能是微生物代谢生成乙偶姻的主要底物,而群落中乳酸菌的存在也可为醋酸菌的代谢提供乳酸,有助于乙偶姻的积累。利用酒醪对种醅微生物进行批次传代驯化,驯化过程中群落的产乙偶姻能力显着提高,对底物的消耗速率和产酸速率明显加快。对前3批发酵过程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醋醅微生物形成了以Acebacter sp.WS8,Lactobacillus sp.stain L7,Lactobacillus sp.strain L8和Uncultured Lactobacillus sp.clone 22为主的功能微生物群落。(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壮飞[6](2018)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3R)-乙偶姻的代谢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偶姻是生物基平台化学品之一,其光学纯异构体是合成新型光学活性材料的重要潜在中间体和前体。(3R)-乙偶姻可通过酶催化、全细胞催化以及发酵的方法合成。其中,发酵法成本低廉最具工业化前景。目前,还未有研究报道发现高产高光学纯度的(3R)-乙偶姻或(3S)-乙偶姻的天然菌种。本研究以产单一构型(3R)-乙偶姻为目标,通过改变该菌的培养条件,如营养成分、溶氧水平、渗透压、离子液体添加等,研究这些因素对微生物代谢的调控作用,探究菌体内不同代谢途径产物的变化,找出调控海洋枯草芽孢杆菌生产单一构型(3R)-乙偶姻的方法,为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首先,产(3R)-乙偶姻菌株的筛选。选取大连海域海泥,选择乙偶姻发酵培养基对样品进行富集培养,通过平板与摇瓶筛选,得到一株高产(3R)-乙偶姻的菌种。对该菌进行乙偶姻梯度浓度驯化,以提高菌种的乙偶姻耐受性,最终得到性状稳定菌种。对其16S rDNA序列测序并比对,建立系统发育树,进行了部分生理生化实验,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DL11-11,目前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菌种编号为CGMCC No.13141。下一步考察了该菌的发酵性能,通过发酵初始糖浓度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发酵初始糖浓度为100 g/L;对两种有机氮源玉米浆干粉与酵母浸粉进行对比发酵实验,同时考察最优的有机氮源浓度,最终确定玉米浆干粉为有机氮源,浓度为1.5 g/L;探究了该菌发酵罐水平的发酵性能。其次,考察发酵条件中培养基组分对(3R)-乙偶姻发酵的影响。对培养基组分进行了响应面优化。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了Mn~(2+)、Co~(2+)、HPO_4~(2-)、葡萄糖和玉米浆干粉对(3R)-乙偶姻产量有显着影响,其中,Mn~(2+)、Co~(2+)、HPO_4~(2-)和玉米浆干粉对(3R)-乙偶姻产量的影响为正相关,葡萄糖对(3R)-乙偶姻产量的影响为负相关;PB实验还确定了H_3BO_3、Mn~(2+)、玉米浆干粉、Co~(2+)、NH_4~+、Mo~(6+)和葡萄糖对乙偶姻得率有显着影响,其中Mn~(2+)、玉米浆干粉、Co~(2+)、NH_4~+和葡萄糖对乙偶姻得率的影响为正相关,H_3BO_3与Mo~(6+)对乙偶姻得率的影响为负相关。综合参考以上两个响应值的显着因素,以乙偶姻得率为主要优化对象进行优化,选取Mn~(2+)与Co~(2+)做为进一步优化对象,利用最陡爬坡实验和中心组合实验确定两种金属离子的浓度,并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分析,模型给出的最优结果为Mn~(2+)(0.053 mmol/L)、Co~(2+)(0.004 mmol/L),乙偶姻得率的预测值为0.4681;利用摇瓶实验进行验证,此时乙偶姻得率为0.4752 g/g,与预测值接近。最后,考察发酵培养条件对(3R)-乙偶姻发酵的影响。考察上罐发酵的通气量、转速对于(3R)-乙偶姻发酵的影响,最终确定通气量0.2vvm,转速170rpm,不控制pH。在此条件下72h时(3R)-乙偶姻浓度为72.53 g/L,乙偶姻得率为0.4773 g/g,生产强度为1.012g/L/h,R构型比例达到99%。考察不同浓度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叁氟甲磺酸盐([Emim]OTF)对于(3R)-乙偶姻发酵性能、乙偶姻得率、乙偶姻光学纯度、有机酸代谢水平的影响。目前考察了添加浓度为5 g/L与10 g/L的[Emim]OTF条件下的发酵情况,5 g/L浓度条件下相比10 g/L的发酵过程中对于菌体生长的影响更小,添加[Emim]OTF明显对有机酸的生成具有调控作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发酵过程中乙偶姻得率以及乙偶姻光学纯度。(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刘学彬,古明亮,汪平,周榆林,罗爱民[7](2018)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麸曲中乙偶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首次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麸曲中乙偶姻的方法,并对不同麸曲样品进行了检测。其色谱条件为:采用C_(18)110A(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比例为甲醇∶水(加0.05%的叁氟乙酸)=5∶5;检测波长为278 nm;柱温35℃;流速为0.8 m L/min。加样回收率试验表明,乙偶姻回收率在96.00%~102.25%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25%,相对标准偏差为2.07%。此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乙偶姻的日常检测。(本文来源于《酿酒科技》期刊2018年07期)

崔真真[8](2018)在《无细胞代谢工程生产手性纯度乙偶姻》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偶姻,又名3-羟基2-丁酮,是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乙偶姻作为一种重要的四碳平台化合物,被美国能源部列为优先开发的30种平台化合物之一,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化工领域。本研究利用无细胞代谢工程技术,通过耦合NAD~+再生酶实现辅因子再生,使用2,3-丁二醇脱氢酶体外催化meso-2,3-丁二醇高效合成乙偶姻。经过筛选两种酶、测定动力学参数以及比较两种酶耦合生产乙偶姻的性能,选择最适的NAD~+再生酶和meso-2,3-丁二醇脱氢酶。再通过此双酶系统的反应优化,实现乙偶姻的高产。首先,选择以meso-2,3-丁二醇为底物合成乙偶姻,反应中NAD~+的再生通过耦合NAD~+再生酶实现。对反应中的meso-2,3-丁二醇脱氢酶和NAD~+再生酶进行筛选,选择了来源于Bacillus subtilis的NADH氧化酶(BS-NOX)和来源于Candida tenuis的木糖还原酶(CT-XR)两种NAD~+再生酶,来源于Bacillus subtilis,Corynebacteriumglutamicum,Pyrococcusfuriosus,Parageobacillus thermoglucosidans的四种meso-2,3-丁二醇脱氢酶(BS-BDH、CG-BDH、PF-BDH、PT-BDH)。由BS-BDH分别与两种NAD~+再生酶耦合反应,根据乙偶姻产量高低选择了CT-XR进行NAD~+的再生。利用CT-XR分别与四种BDH耦合生产乙偶姻,根据乙偶姻的产量和手性纯度,选择了CG-BDH进行手性乙偶姻的生产。然后,对CG-BDH耦合BS-NOX的双酶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主要优化了反应温度、反应pH、反应所用缓冲液、底物比例、酶比例。确定反应的最优反应条件是37°C,pH 7.5,PBS缓冲液,最优的meso-2,3-丁二醇:木糖的比例为1:1.5,最优的CG-BDH:CT-XR的比例为1:1。经过优化,乙偶姻的转化率由17.7%提高到50.1%。最后,为获得手性乙偶姻的更高产量,增大meso-2,3-丁二醇浓度至584.9 mM,增大木糖浓度至847.7 mM,结果乙偶姻的产量增加至323.9 mM(28.5 g/L),木糖醇浓度达到268.6 mM(40.29 g/L)。meso-2,3-丁二醇转化率为55.4%,乙偶姻产率高达4.75 g/L/h,得率是理论得率的99%,手性纯度达到95.2%。本研究表明,利用CT-XR可以有效实现NAD~+再生的策略,本文构建的双酶反应体系是一种绿色经济的手性乙偶姻生物合成法。(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贾晓静[9](2017)在《基于木聚糖资源的乙偶姻生物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木聚糖是大量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的半纤维素成分,也是自然界中五碳糖的主要来源,在生物炼制转化能源和化学品方面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乙偶姻是一种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和多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烟草等行业。本文首先对能够直接利用天然生物质的极端嗜热厌氧细菌Caldicellulosiruptor/aactoaceticus 6A(C.lac)降解木聚糖的酶解模式进行了解析,构建了体外天然木聚糖高温酶解体系;同时选育了能够同时利用五(六)碳糖合成乙偶姻的耐高温枯草芽孢杆菌,实现了从天然生物质到乙偶姻的高温同步糖化发酵转化;此外,以五(六)碳糖代谢过程和重组酶为基础,体外构建了从五(六)碳糖到乙偶姻的非细胞酶促合成体系。研究成果包括以下3个部分:1.解析了极端嗜热菌C lac对天然木聚糖的高温酶解模式:(1)胞内高温协同酶解体系的表征和构建:从Cl.基因组中分别克隆、异源表达和表征了胞内木聚糖降解酶系(GH10家族β-1,4-内切木聚糖酶Xyn1OA、GH51家族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Abf51A和GH67家族α-葡萄糖醛酸苷酶Agu67A),该酶系在75-80℃、pH 5.5-6.5条件下能够协同酶解天然木聚糖:Xyn1OA能降解木聚糖主链,Abf51A和Agu67A能分别移除木聚糖侧链上的阿拉伯糖基和4-0-甲基-葡萄糖醛酸基团。(2)胞外多结构域β-1,4-内切木聚糖酶分子机理解析:C.lac胞外GH10家族β-1,4-内切木聚糖酶Xyn1OB具有特异的CBM22/GH10/CBM9/SLH多结构域结构,其装配有不同结构域模块的重组酶在热稳定性、底物特异性和水解效率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CBM22特别是CBM22c能够增强重组酶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但这种正效应随着CBM9的存在而减弱。2.选育了可同时利用五碳糖和六碳糖的耐高温乙偶姻高产枯草芽孢杆菌,实现了从生物质到乙偶姻高温同步糖化发酵转化:(1)菌种选育和发酵过程优化:利用菌种筛选和复合诱变选育获得耐高温的乙偶姻高产突变菌株BacilussubtilisIPE5-4-UD-4;通过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的单因素及正交优化,以葡萄糖为底物,其37℃下摇瓶发酵乙偶姻最高产量达到26.09 ± 1.01 g/L;补料分批发酵时,以8 g/h的流加速度补料400 g葡萄糖,最终发酵60 h时乙偶姻浓度最高产量达到48.09 ± 0.63 g/L。(2)复合诱变菌株高温发酵单糖的研究:利用其静息细胞于50℃下催化10 mMD-葡萄糖反应24 h,最高可产生2.70 ±0.02 mM乙偶姻。以葡萄糖和木糖的混合糖为底物,于50℃下摇瓶发酵72 h后乙偶姻最高产量达到17.78 ± 0.19 g/L,产率为0.38g/g混合糖,生产速率为0.25g/L/h。以葡萄糖为底物,于50℃下发酵罐分批发酵48 h后,乙偶姻最高产量达到28.83 ± 0.65 g/L,产率为0.34 g/g葡萄糖,生产速率为0.60g/L/h。(3)高温同步糖化发酵碱处理玉米芯生产乙偶姻工艺的建立:以碱处理玉米芯为底物,利用商业纤维素酶-木聚糖高温酶系和耐高温菌株B.subtilis IPE5-4-UD-4,构建乙偶姻高温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于最优温度50℃下摇瓶同步糖化发酵72 h后,乙偶姻最高产量达到12.55 ± 0.28 g/L,产率为0.25 g/g底物,生产速率为0.17 g/L/h。同时原料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转化率的最高值分别达到96.34%和93.29%。进一步于50℃下发酵罐分批同步糖化发酵60 h后,乙偶姻最高产量达到22.76 ±1.16 g/L,产率为0.46 g/g底物,生产速率为0.38 g/L/h,这是迄今为止以同步糖化发酵方式转化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获得的最高乙偶姻生产强度。3.以微生物D-木糖和D-葡萄糖代谢为基础,从高温合成和常温合成的角度,解析了乙偶姻及其手性异构体(R)-乙偶姻的酶促合成过程,构建了人工体外无细胞酶促合成途径。(1)由丙酮酸高温无细胞酶促合成乙偶姻:基于丙酮酸代谢途径,以丙酮酸为底物,构建了一条包括两步连续反应的乙偶姻高温体外酶促合成途径。该途径包括2个高温重组催化酶,反应不需要ATP和辅酶I。从高温菌Caldicellulosiruuptor owensensis OL 和 B.sublis IPE5-4 基因组中分别成功克隆、异源表达和表征了高温催化酶。在65℃、pH 6.5的最佳反应条件下,用1 U混合酶(coAHASLl/bsALDC4:1,U/U)催化10mM丙酮酸体外反应24h可生成3.36±0.26mM乙偶姻,其生产速率达到0.14mM/h,产率为33.92%,为理论产率的 67.80%。(2)由D-木糖高选择性无细胞酶促合成(R)-乙偶姻:基于D-木糖代谢的Dahms途径,以D-木糖为底物,构建了一条高选择性无细胞酶促合成(R)-乙偶姻的途径。该途径包括7个重组催化酶,反应不需要ATP,且可以实现辅酶NAD+再生。从Escherichiia coli W3110、B.subtilis shaijiu32 和 Caulobactercrescentus CB 2基因组中成功克隆、异源表达和纯化了所有重组催化酶。每步酶添加1 U,在30℃、pH 7.5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催化10 mM D-木糖反应24 h可获得3.17 ± 0.06 mM(R)-乙偶姻,其对映体过量值达到99.07%,生产速率为0.13 mM/h,产率为18.75%,达到理论产率的63.89%。(3)由D-葡萄糖高温无细胞酶促合成乙偶姻探索:基于D-葡萄糖代谢的糖酵解途径,以D-葡萄糖为底物,构建了多酶高温催化合成乙偶姻途径。该途径共需要13个催化酶,能实现辅酶NAD+偶联再生。从高温菌C.owensensisOL、Thermobifida fuusca DSM 43792和B.subti is IPE5-4基因组中成功克隆、表达和纯化了相关高温催化酶。以D-葡萄糖或果糖-1,6-二磷酸为底物,利用由重组酶组成的无细胞酶促体系于50℃下催化可检测到乙偶姻生成。利用诱变菌IPE5-4-UD-4静息细胞的粗酶液以及粗酶上清催化液,于50℃下可转化葡萄糖生成乙偶姻,以粗酶液催化10 mM D-葡萄糖反应24 h最高可产生2.65 ± 0.59 mM乙偶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期刊2017-12-01)

李欣[10](2017)在《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形成阻断及碳流调控对乙偶姻合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乙偶姻作为一种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和平台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和农业等行业。本论文以食品安全菌株Bacillus subtilis168为研究对象,通过敲除基因sigF,sigE,bdhA,ldh和ackA,并在发酵中后期加强表达α-乙酰乳酸合成酶(ALS)和α-乙酰乳酸脱羧酶(ALDC),以阻断芽孢的生成和减少副产物的积累,进而加强乙偶姻合成途径代谢流量。利用Cre/lox敲除体系分别敲除芽孢合成关键应答调节蛋白基因spo0A和芽孢特异性σ因子编码基因sigF、sig E,得到重组菌B.subtilis△spo0A和BSD1。spo0A基因的敲除成功的在芽孢合成起始阶段阻断了芽孢的产生;而sigF和sig E基因的共敲除成功的在芽孢合成不对称分裂阶段阻断了芽孢的产生,同时重组菌BSD1的细胞形态在芽孢形成阶段发生了变化,在细胞的两端各形成了一个类似前芽孢的细胞室。spo0A基因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B.subtilis△spo0A的生长,菌体浓度下降了31.0%,乙偶姻产量降低了13.5%;而sigF和sigE基因的缺失对重组菌BSD1细胞的生长及乙偶姻的合成均无显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阻断芽孢的合成不能提高乙偶姻的产量,敲除基因sigF和sigE是阻断芽孢形成的最优策略。通过敲除乙偶姻还原酶基因bdhA、乳酸脱氢酶基因ldh和乙酸激酶基因ackA,分别阻断副产物2,3-丁二醇、乳酸和乙酸的合成。bdhA基因的敲除阻断了乙偶姻与2,3-丁二醇的相互转化,发酵周期缩短,乙偶姻产量达到29.99 g·L~(-1),生产效率从0.24 g·L~(-1)·h~(-1)上升到0.36 g·L~(-1)·h~(-1)。同时乙酸、乳酸和琥珀酸的产量也有所提高,发酵结束时发酵液中仍有6.84 g·L~(-1)的2,3-丁二醇,表明枯草芽孢杆菌中还存在其他具有乙偶姻还原酶活性的酶。ldh基因的敲除提高了菌体的生物量,乙偶姻产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32.87g·L~(-1),乳酸产量降低了79.4%,乙酸和琥珀酸的产量分别提高了52.7%、12.3%。ackA基因的缺失对菌株合成乙偶姻无显着影响,虽然乙酸激酶的酶活降低了88.9%,但乙酸产量基本没有变化。利用自诱导启动子在发酵中后期共表达ALDC和ALS,加强乙偶姻的合成。比较了几个自诱导启动子在发酵中后期的表达能力,研究发现启动子PsrfA在发酵前期活性较低,在36 h后活性迅速上升,显着的提高了ALDC和ALS的酶活。通过摇瓶发酵,重组菌BSD4/pMA5-PsrfA-alsSD的乙偶姻产量达到39.08 g·L~(-1),比菌株BSD4提高了18.0%,摩尔得率达到0.79 mol·mol~(-1)。乙偶姻合成途径代谢流的加强,使副产物乙酸和琥珀酸的产量分别下降了25.0%、24.3%,而2,3-丁二醇和乳酸的产量基本无变化。对重组菌BSD4/pMA5-Psrf A-alsSD进行分批补料发酵试验,乙偶姻产量提高至46.57 g·L~(-1),生产效率达到0.49 g·L~(-1)·h~(-1),摩尔得率为0.74 mol·mol~(-1),实现了乙偶姻的高效合成。(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7-06-01)

乙偶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川芎嗪是传统发酵食醋中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活性物质。已有研究表明,乙偶姻可通过物化反应生成川芎嗪,因此采用生物强化增加食醋乙偶姻含量可能是进一步提高食醋川芎嗪含量的策略之一。本实验室前期解析了参与镇江香醋乙偶姻合成的主要功能微生物,本论文以6株主要功能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组合培养评价不同微生物组合产乙偶姻的能力,筛选产乙偶姻优良群落,分析群落中微生物相互作用类型,并尝试将群落强化至镇江香醋酿造体系,评价其提高食醋乙偶姻、川芎嗪等产量的效果,为开发富含川芎嗪的食醋酿造工艺奠定研究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将Lactobacillus reuteri 26M17-3、L.buchneri F2-5、L.brevis 4-22、L.fermentum37M10-3、L.casei 10M1-5和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G3-2组合培养以筛选产乙偶姻微生物群落。从生长效果上分析,5种乳杆菌两两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竞争能力强弱顺序为:L.fermentum 37M10-3>L.reuteri 26M17-3>L.casei 10M1-5>L.brevis 4-22>L.buchneri F2-5,竞争力强的菌株可抑制其余菌株的生长;A.pasteurianus G3-2可抑制5株乳杆菌的生长,而自身不受影响,属于偏害共生。从乙偶姻合成能力分析,乳杆菌与醋杆菌组合培养可积累乙偶姻,其中L.casei 10M1-5与A.pasteurianus G3-2共培养乙偶姻产量可达1827.69±48.95 mg/L,为产乙偶姻优良群落。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得到L.casei 10M1-5-A.pasteurianus G3-2群落产乙偶姻的适宜条件为:2%接种量、60 rpm、37℃、30 g/L葡萄糖,10 d,乙偶姻产量提高266.10%。进一步研究两株菌在代谢上的相互作用发现,共培养除积累乙偶姻外,还可加速体系葡萄糖消耗,促进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双乙酰等风味物质积累,表明二者在这些物质代谢上呈协同作用。同时揭示A.pasteurianus G3-2产生的乙酸可抑制L.casei 10M1-5的生长;L.casei 10M1-5产生的乳酸是A.pasteurianus G3-2生成乙偶姻的主要底物,乳酸和构型对A.pasteurianus G3-2代谢产乙偶姻无影响;乙醇有利于体系积累乙偶姻。将L.casei 10M1-5和A.pasteurianus G3-2分别按11.68 Log(CFU/kg物料)、7.68 Log(CFU/kg物料)物料联合强化至食醋酿造中试体系,评价其提高乙偶姻、川芎嗪等产量的效果。结果发现,强化可提高发酵温度、加快产酸,总酸、乙酸和乳酸终含量分别提高15.86%(P<0.001)、10.60%和45.30%(P<0.001)。乙偶姻、川芎嗪、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和异戊酸终含量分别提高105.97%(P<0.001)、52.08%(P<0.001)、146.64%(P<0.01)、91.66%(P<0.001)和37.31%(P<0.001),挥发性物质总量提高31.77%(P<0.05)。说明群落强化效果良好,对提升食醋品质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偶姻论文参考文献

[1].刘耀华,张彩凤,梁雅漩.邻碘酰苯甲酸氧化乙偶姻合成丁二酮[J].化学世界.2019

[2].邱婷.产乙偶姻微生物群落的合成及其在传统食醋酿造过程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9

[3].李检秀,陈先锐,陈小玲,黄艳燕,莫棋文.应用合成生物学策略构建全细胞生物催化剂合成(S)-乙偶姻[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9

[4].陈诗佳,李玲玲,陈叶福,肖冬光.高产乙偶姻酵母菌种的选育与提高白酒中四甲基吡嗪含量的研究[J].酿酒科技.2018

[5].王丽娟.产乙偶姻功能微生物群落的分离及其在食醋酿造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8

[6].王壮飞.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3R)-乙偶姻的代谢调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

[7].刘学彬,古明亮,汪平,周榆林,罗爱民.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麸曲中乙偶姻[J].酿酒科技.2018

[8].崔真真.无细胞代谢工程生产手性纯度乙偶姻[D].天津大学.2018

[9].贾晓静.基于木聚糖资源的乙偶姻生物合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

[10].李欣.枯草芽孢杆菌芽孢形成阻断及碳流调控对乙偶姻合成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7

标签:;  ;  ;  ;  

乙偶姻论文-刘耀华,张彩凤,梁雅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