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产型腔静脉滤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腔静脉滤器,股静脉,下腔静脉直径,支架式
国产型腔静脉滤器论文文献综述
刘军,李佳乐[1](2010)在《国产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肺动脉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后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并有很高的死亡率,在美国每年患有肺动脉栓塞的病人高达60万人,其中死亡人数多达5万人。在我国虽然没有具体统计数字,但肺动脉栓塞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70年代起在国外已开始使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发生肺动脉栓塞。我们于2001年7月开始使用国产支架式滤器(沈阳永通公司生产)预防肺动脉栓塞,取得了一些临床经验,现报道如下:(本文来源于《201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0-07-31)
徐恒,王爱林,靖冬梅,于文慧[2](2009)在《国产腔静脉滤器的临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国产腔静脉滤器放置后的安全性及其预防肺动脉栓塞(PE)的有效性。方法 14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深静脉外科手术取栓或静脉介入溶栓前,放置国产腔静脉滤器,进行近期观察和长期随访。结果 135例(96.4%)1次放置成功,5例(3.6%)2次放置成功;术中未发生国产腔静脉滤器断裂、移位、腔静脉穿孔等并发症。98例(70%)患者获得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随访期间未发生PE、滤器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滤器断裂及变形等现象。1例患者发生滤器移位至右心房,为当地医院介入手术操作所致,与滤器放置无关。结论国产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地预防PE,其并发症发生率极低。(本文来源于《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09年01期)
徐恒,于文慧,曲颖[3](2008)在《国产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Trellis振动溶栓仪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国产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Trellis振动溶栓仪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全组1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首先放置国产下腔静脉滤器,然后切开股静脉,行Fogarty取栓管取栓,然后进行静脉造影,置入Trellis振动溶栓仪振动溶栓后Fogarty取栓管取栓,再次行静脉造影,比较前后溶栓效果。结果:在国产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10例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首次Fogarty取栓管取栓后。7例虽然取出部分血栓,且导管可进入下腔静脉,但静脉造影可见静脉腔内仍有大量附壁血栓,管腔重度狭窄。插入振动溶栓导管进行静脉内振动溶栓后,通过振动溶栓导管吸栓孔可吸出少量已溶解的软血栓。撤出振动溶栓导管再次利用Fogarty取栓管取栓时则可取出大量已部分机化的附壁血栓。再次静脉造影可见静脉腔明显增宽,静脉壁较前明显光滑。2例Fogarty取栓管直接取栓无效,改为先行Trellis振动溶栓仪振动溶栓,有效的溶解了附壁血栓,再行Fogarty取栓管取栓成功。1例无法置入Trellis振动溶栓仪,溶栓失败,有效率90%。结论:国产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地预防肺动脉栓塞,Trellis振动溶栓仪可以有效的溶解深静脉血栓,并具有微创、安全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装备》期刊2008年07期)
潘鑫[4](2008)在《国产ZXL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国外文献报道82%的PE患者可发现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如何防止深静脉血栓脱落不断进入肺动脉是预防PE的关键。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置入是预防肺动脉栓塞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使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的发生率由60%-70%下降至0.9%-5%。IVCF置入术不仅是预防PE的重要方法,而且是溶栓术、机械性血栓清除术、静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的安全保证。但是,现有的下腔静脉滤器均为价格昂贵的进口产品,而且大多数为永久留置式。因此,迫切需要进行腔静脉滤器的开发和研究,实现下腔静脉滤器的国产化。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为预防肺动脉栓塞而长期置入国产ZXL型腔静脉滤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情况,为ZXL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按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和诊断标准共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有或不伴有肺动脉栓塞共选择30个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的病例采用国产ZQL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照组的病例采用Trap ease滤器置入术。试验组15例患者,男6例,女9例,平均年龄60.13岁(31~86岁);左下肢DVT8例,右下肢DVT2例,双下肢DVT5例;2例置入腔静脉滤器前发生过肺动脉栓塞;经右颈静脉置入2例,经右侧股静脉置入8例,经左侧股静脉置入5例;国产滤器规格24mm有5枚,26mm有8枚,28mm有2枚。对照组15例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57.33岁(18~79岁),左下肢DVT10例,右下肢DVT3例,双下肢DVT2例,3例置入腔静脉滤器前发生过肺动脉栓塞,经右颈静脉置入1例,经右侧股静脉置入10例,经左侧股静脉置入4例;均为直径26mm滤器。所有滤器均置入双肾静脉开口以下的下腔静脉内。术后标准溶栓和抗凝治疗,随访有无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晕厥等肺动脉栓塞症状;若出现立即胸部增强CT检查。术后6个月摄摄腹部平片和下腔静脉增强CT,观察滤器是否顺利释放、滤器是否完全张开、有无滤器移位(>10mm)、滤器倾斜(>15°)、滤器断裂、继发肺动脉栓塞、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穿孔等。采用X~2检验对试验组及对照组各项指标观测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运用费歇尔精确概率法计算各自p值,认为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所有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例术中滤器均释放顺利,滤器均完全张开,随访均未发生滤器移位(>10mm)、滤器倾斜(>15°)、滤器断裂、继发肺动脉栓塞、腔静脉穿孔,两者无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下腔静脉血栓形成1例,为宫颈癌患者发生右侧盆腔转移,肿瘤压迫致下腔静脉滤器变形,滤器处下腔静脉内无造影剂充盈;对照组1例下腔静脉滤器内可见小块血栓,P值为0.50,大于0.05。结论本试验为国产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国产ZXL型腔静脉滤器操作简单、释放定位准确,稳定性好、预防肺动脉栓塞效果确切,可代替进口腔静脉滤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期刊2008-04-01)
徐克,周玉斌,王爱林,肖亮[5](2007)在《国产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血栓栓塞的安全和有效性。方法144例具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适应证患者,常规经股静脉(37)或颈静脉(107)置入144枚滤器,滤器置入后定期腹部平片和下腔静脉彩超评价下腔静脉和滤器位置、通畅情况。滤器植入后如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在2周内清除,则取出滤器。取出前分别摄腹部平片及行下腔静脉、肺动脉造影。否则该滤器将作为永久滤器长期留置后并继续进行随访观察。结果144滤器均成功置入预定部位,未发生滤器展开不良。置入技术成功率为100%,一次置入成功率为98.61%,2次植入成功率为100%。随访成功137例(随访率为95.14%),其中43枚滤器于置入后7~14天(中位12天)取出。余94例随访7天~39个月(中位随访期为17个月),未发生滤器移位、倾斜、滤器断裂或滤器穿透静脉壁造成血肿并发症。无下腔静脉闭塞发生,随访期内全部患者未再发生症状性肺动脉栓塞。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预防肺动脉血栓栓塞是安全、有效的。其独特的支架式设计具有稳定性好、捕获效能高、置入与取出容易,符合临床需求的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07年12期)
张庆桥,祖茂衡,徐浩,顾玉明,李国均[6](2007)在《国产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国产下腔静脉滤器(IVCF)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月-2006年8月,82例下肢DVT患者施行了国产IVCF置入术。IVCF置入后行经导管尿激酶溶栓、髂静脉球囊扩张或/和支架置入治疗,经右颈内静脉途径行IVCF取出术。结果共置入82个IVCF,技术成功率100%,无复发性肺栓塞,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2.4%。70例患者将国产IVCF取出,IVCF平均留置时间为(11.9±9.5)天;12例患者IVCF为永久性留置,随访3~48个月,IVCF无移位及血栓形成。结论国产IVCF能安全、有效预防肺栓塞,国产IVCF置入术是治疗下肢DVT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期刊2007年02期)
杨立娟,王春玲,郝金玉[7](2006)在《国产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肺栓塞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国产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肺栓塞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全组65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于外科手术取栓或静脉介入溶栓前放置国产腔静脉滤器,讲解手术操作注意事项,患者心理护理、术后抗凝溶栓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65例患者均成功释放,无滤器断裂、移位和腔静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无肺栓塞发生。出院后随访48人(73%),行下肢和腔静脉造影,无并发症的发生。讨论:国产腔静脉滤器价格低廉,大多数患者易于接受。本组65例患者在术后未发生与滤器安放有关的并发症,说明通过娴熟的操作技术和合理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国产腔静脉滤器在预防肺栓塞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06年07期)
王爱林,靖冬梅,张铁凤,曲颖,刘丽[8](2006)在《国产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65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最主要原因,发病率高、致死率高,我国PE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1968年腔静脉滤器开始在临床上广泛采用。我院于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使用国产腔静脉滤器治疗65例DWT患者,以预防PE的发生,现报告如下。(本文来源于《中华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06年07期)
徐克,周玉斌,王爱林,冯博,姜宏[9](2003)在《国产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的初步临床应用与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自行开发的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 (国产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 ,以下简称滤器 )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veinthrombosis,DVT)和 (或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的患者经右侧颈内静脉或经健侧股静脉置入滤器 ,并同时行肺动脉造影。术后第 3和第 7天摄腹部平片。术后 3、6、12、18个月摄腹部平片及行下腔静脉、肺动脉造影。如果在 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清除 ,则取出滤器 ,取出前摄腹部平片及行下腔静脉、肺动脉造影 ;如果在 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未能完全清除则将滤器长期留置于下腔静脉内。如果随访期间出现病情变化 ,则需随时复查。所有影像资料经 2位主任医师采用盲法进行评价。结果 2 4例患者的下腔静脉滤器均成功置入预定部位 ,其中肾静脉水平以下 2 3例 ,肾静脉水平以上1例 ,2例患者置于肾静脉水平以下的滤器分别于术后第 7天和第 9天顺利取出。中位随访期为 6个月。未发生滤器展开不良、滤器移位 (>10mm)、滤器倾斜 (>10°)、滤器断裂或滤器穿透静脉壁造成血肿等。除 1例腔静脉滤器捕获栓子外 ,未发生滤器血栓形成 ,无下腔静脉闭塞发生 ,随访期内全部患者未再发生肺动脉栓塞。结论 国产滤器置入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华放射学杂志》期刊2003年03期)
国产型腔静脉滤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国产腔静脉滤器放置后的安全性及其预防肺动脉栓塞(PE)的有效性。方法 140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行深静脉外科手术取栓或静脉介入溶栓前,放置国产腔静脉滤器,进行近期观察和长期随访。结果 135例(96.4%)1次放置成功,5例(3.6%)2次放置成功;术中未发生国产腔静脉滤器断裂、移位、腔静脉穿孔等并发症。98例(70%)患者获得术后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1~4年,随访期间未发生PE、滤器下腔静脉血栓形成、腔静脉滤器断裂及变形等现象。1例患者发生滤器移位至右心房,为当地医院介入手术操作所致,与滤器放置无关。结论国产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地预防PE,其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产型腔静脉滤器论文参考文献
[1].刘军,李佳乐.国产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C].201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周围血管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2].徐恒,王爱林,靖冬梅,于文慧.国产腔静脉滤器的临床评价[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
[3].徐恒,于文慧,曲颖.国产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Trellis振动溶栓仪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08
[4].潘鑫.国产ZXL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
[5].徐克,周玉斌,王爱林,肖亮.国产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
[6].张庆桥,祖茂衡,徐浩,顾玉明,李国均.国产下腔静脉滤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
[7].杨立娟,王春玲,郝金玉.国产腔静脉滤器植入术预防肺栓塞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医疗装备.2006
[8].王爱林,靖冬梅,张铁凤,曲颖,刘丽.国产腔静脉滤器临床应用65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
[9].徐克,周玉斌,王爱林,冯博,姜宏.国产ZQL型可回收式腔静脉滤器的初步临床应用与观察[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