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度协方差论文-张梦珊,郭海强,马俊,李红,戴圣骐

涡度协方差论文-张梦珊,郭海强,马俊,李红,戴圣骐

导读:本文包含了涡度协方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N2O通量,降雨,施肥,涡度协方差

涡度协方差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珊,郭海强,马俊,李红,戴圣骐[1](2019)在《降雨和施肥对上海崇明岛小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基于涡度协方差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涡度协方差技术的小麦田N_2O通量观测基础上,分析了小麦田N_2O的排放动态以及不同时间尺度上降雨和施肥对小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同时以增强回归树的方法定量分析了降雨和施肥相关因子对小麦田N_2O通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小麦田N_2O通量没有明显的昼夜和季节变化模式,研究期内N_2O平均日排放量为666.5μg/(m2·d)±669.4μg/(m2·d)(以N_2O-N量计);N_2O主要以脉冲的形式释放,其中降雨和施肥引发的脉冲占小麦田N_2O总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29.4%、19.2%;降雨促进小麦田N_2O排放,且N_2O通量对降雨事件的响应比较迅速(主要集中在雨后的几小时内),同时降雨的影响能持续1~2 d;相比降雨,施肥对小麦田N_2O排放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周左右的时滞;综合考虑施肥和降雨的交互影响,在施肥后1~8 d内发生的降水事件对N_2O的排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二者的交互影响不容忽视。(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5期)

严燕儿,赵斌,郭海强,吴千红[2](2008)在《生态系统碳通量估算中耦合涡度协方差与遥感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陆地生态系统CO2和水热通量的长期观测研究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截止目前,利用微气象学原理的涡度协方差技术是唯一能直接测定生物圈与大气间物质与能量通量的标准方法,成为国际通量观测网络的主要技术。但是涡度协方差技术的测定仍然是一种小尺度观测方法,其观测结果难于直接外推到更大尺度。同时,缺乏区域、跨尺度生态系统及其时空动态观测数据一直是限制碳循环研究的主要障碍,而遥感技术的发展可望在不远的将来使大尺度、高分辨生态系统变化的长期定量观测成为可能。这些问题在当今集中体现在如何建立通量—遥感的跨尺度观测体系,并有效地将有限的通量站点测量数据与大尺度遥感资料以及生态模型有机地结合。总结过去耦合涡度协方差技术与遥感技术的工作,主要在以下3个层面展开:①涡度协方差技术与遥感技术对碳通量估算的相互验证;②涡度协方差技术为遥感反演提供地面参数;③遥感观测解译辅助分析通量贡献区(footprint)。集中在这3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总结各方面的研究特点与进展,可望为未来在这个领域开展工作理顺思路。(本文来源于《地球科学进展》期刊2008年08期)

王文杰,祖元刚,王辉民,杨逢建,叁枝信子[3](2007)在《基于涡度协方差法和生理生态法对落叶松林CO_2通量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利用涡度协方差法和生理生态学方法(不同分量的累积和)获得的通量观测数据,对老山落叶松(Lar-ixgmelinii)林(45°20′N,127°34′E)的碳收支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每0.5h所测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能量平衡达到75%,说明涡度协方差法适应于本站的研究。较阴天气情况下,林分光照利用效率显着高于晴朗天气,可能归因于阴天较多的散射光。以单位土地面积计算发现,通过涡度协方差法计算的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在20~50μmol.m-2.s-1之间,远高于冠层叶片的总光合速率9.8~23.4μmol.m-2.s-1(平均值16.2μmol.m-2.s-1),而当综合考虑冠层光合和林下植物光合作用时,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吻合性较好,说明林下植物对落叶松林碳平衡有重要影响。在估计森林生态系统呼吸方面,以有风夜晚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来代表生态系统呼吸总量(3~9μmol.m-2.s-1)低估了生态系统呼吸总量,粗略估计较生理生态学方法(不同呼吸分量的累积和)低估了50%左右(14.2μmol.m-2.s-1)。结果发现两种方法在估计森林碳平衡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呼吸量的估计差异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4](2007)在《关于“基于涡度协方差法和生理生态法对落叶松林CO_2通量的初步研究”一文有关问题的说明》一文中研究指出审者:本文通篇的研究都是以2002年6月的观测数据为基础,请说明2002年6月的气候条件在当地的多年序列上所具有的代表性。作者:本文使用6月的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因为该月温度较高,对于森林的光合作用有利,但同时温度又不太热,因此生态系统通(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7年01期)

涡度协方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陆地生态系统CO2和水热通量的长期观测研究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截止目前,利用微气象学原理的涡度协方差技术是唯一能直接测定生物圈与大气间物质与能量通量的标准方法,成为国际通量观测网络的主要技术。但是涡度协方差技术的测定仍然是一种小尺度观测方法,其观测结果难于直接外推到更大尺度。同时,缺乏区域、跨尺度生态系统及其时空动态观测数据一直是限制碳循环研究的主要障碍,而遥感技术的发展可望在不远的将来使大尺度、高分辨生态系统变化的长期定量观测成为可能。这些问题在当今集中体现在如何建立通量—遥感的跨尺度观测体系,并有效地将有限的通量站点测量数据与大尺度遥感资料以及生态模型有机地结合。总结过去耦合涡度协方差技术与遥感技术的工作,主要在以下3个层面展开:①涡度协方差技术与遥感技术对碳通量估算的相互验证;②涡度协方差技术为遥感反演提供地面参数;③遥感观测解译辅助分析通量贡献区(footprint)。集中在这3个方面进行探讨,通过总结各方面的研究特点与进展,可望为未来在这个领域开展工作理顺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涡度协方差论文参考文献

[1].张梦珊,郭海强,马俊,李红,戴圣骐.降雨和施肥对上海崇明岛小麦田N_2O排放的影响——基于涡度协方差法的研究[J].土壤.2019

[2].严燕儿,赵斌,郭海强,吴千红.生态系统碳通量估算中耦合涡度协方差与遥感技术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8

[3].王文杰,祖元刚,王辉民,杨逢建,叁枝信子.基于涡度协方差法和生理生态法对落叶松林CO_2通量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7

[4]..关于“基于涡度协方差法和生理生态法对落叶松林CO_2通量的初步研究”一文有关问题的说明[J].植物生态学报.2007

标签:;  ;  ;  ;  

涡度协方差论文-张梦珊,郭海强,马俊,李红,戴圣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