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河北省崇礼县红旗营寄宿制小学(076300)张霞

【摘要】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特别重要的。几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小学生要想学会学习,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科学的学习态度与习惯,是一个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学习态度与习惯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认真审题善于思考完成作业自觉检查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证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在科技飞跃发展的今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应当起示范和引领作用,对每个学生既要在学习生活中进行“教”,而且还要“引”,要将所学的数学理论较好的应用于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习数学知识。下面就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分析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

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小学生的各方面状况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就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仍存在一些弊端。比如一些学生写字歪七扭八、潦草、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不准确、点错小数点等时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不喜欢验算;甚至还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作业;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或者一带而过。

2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带领他们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专业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题的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在作业与考试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做错题目的原因不是不会做,而是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如,在计算中有的是把运算符号看错,在文字中由于数量关系复杂,不仅层次多,而且一些表达运算顺序的名词术语往往容易混淆和被忽视,致使学生造成解题差错;在应用题中,由于数量关系没有仔细分析,造成数量关系混淆,列式错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有必要对学生审题能力进行培养。

所以,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还有,在做一些计算题目时,我要求学生不要马上就进行死算,而是想一想可不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既提高了做题的速度,又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的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地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4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其次要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地进行思考的习惯;然后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

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的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例如,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表达“45-18”所表达的意义,学生一般表达为45减去18得多少,但如果教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启发学生从减法的运算名称、意义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①被减数是45,减数是18,差是多少?②45比18多多少?③18比45少多少?④18再添上几就是45?⑤45减去多少与18同样多?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多方引导,恰当把握时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活泼了,胆子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都敢于提问,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但是,我们却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嚷:“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的叹气起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得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情况,不由得令人深思。

因此,在教学中要明确目标,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听其他同学的回答,并在教学中仔细观察,及时对认真听的学生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认真倾听的学生及时给予纠正,必要时还要给与适当的惩罚。这样,学生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更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会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会对人的全面素养的提高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6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查的习惯

我认为良好的作业习惯应该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意等。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低不仅仅是体现在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上,还体现在对解答过程的反思和检验上。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检验习惯,经常事后后悔,我们习惯把这种现象称为马虎,其实是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缺失的体现,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略了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所以,在平时的作业中,对于一些字迹潦草的学生先进行提醒,如果不改的话,只能进行适当的惩罚。

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每个问题的检验方法往往是有多种。解方程、脱式计算、填空等的检验都要经常带领学生进行回顾,针对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验。比如,对应用题的检验,对于学生是非常困难的,然而检验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要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检验应用题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让学生掌握的检验方法是使学生养成自觉检验习惯的首要条件。所以,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检验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1979年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

2吴新安.试论叶圣陶先生的习惯和训练说.中学语文教学,2003.12

3胡琳丽.试论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0.01

标签:;  ;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