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比兴论文-刘佳慧

赋比兴论文-刘佳慧

导读:本文包含了赋比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朱自清,顾颉刚,“兴”,郭绍虞

赋比兴论文文献综述

刘佳慧[1](2019)在《别开生面的诗学探寻——朱自清《赋比兴说》略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历来众说纷纭的《诗经》之"兴",经顾颉刚从歌谣起兴的角度标立新说,迅速成为古史辨运动的热门论题,也开启了朱自清写作《赋比兴说》的学术机缘。通过借鉴汉学家阮元的考辨方法和郭绍虞的观念史研究路径,朱自清在《赋比兴说》中考辨了《毛诗》兴义,认为"兴"兼具"发端"和"政教的譬喻"的双重意义,并且追溯了《毛诗》这套独特的解诗方式得以发生的历史成因,梳理了"兴"在后世融入"比兴"的观念演进轨迹。将朱自清的《赋比兴说》置于当时的学术语境中,可以呈现朱自清对融摄西学来研治中国文学批评的通达识鉴,他对"以西格中"和"以今例古"这两种模式的反思,以及他在古典研究中所具备的"了解之同情"的历史眼光。(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贾学鸿[2](2019)在《《诗经》月意象的赋比兴书写琐议》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书写月亮意象兼用赋、比、兴叁种方式。以月赋事,涉及时间的物化与抽象,通过展现月亮的某种属性,表达特定时间、心理时间或不确定的时间,实现叙事性章节的纪时功能,或暗示事件背景、抒发个性化情感。月作为喻体,借助月光的皎洁、灵动和月亮运行的明暗圆缺、周而复始,彰显生命哲学理念。以月起兴,从月意象的正反两重意义着眼,或抒发忧愁怨恨,或烘托美貌,凸显出先民思维的发散性、贯通性与含蓄性。"月离于毕"被视为降雨征兆,是把月亮和水划入同一系列,与《周易》有相通之处。月食被看作灾异,承载的是天人感应观念。开掘《诗经》深韵,须从诗句之本义切入。(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陈好建[3](2019)在《民歌有风雅,修辞赋比兴——民歌中赋、比、兴修辞手法的运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歌是劳动人民群体智慧的结晶,它与地方方言紧密结合,表现出极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貌。民歌渗透在劳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运用一定的语言表现方式来表情达意,唱出内心情感。因此,民歌中存在较多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情感。文章通过对经典民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以探究民歌音乐与语言之间的高度结合。(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9年20期)

罗坚[4](2019)在《论赋比兴的叙事学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赋比兴是中国诗学原生态命题,具有重要的文学表现功能。学界一般从赋比兴的抒情功能对其展开讨论。本文另择新路,从西方叙事学角度进行观照,探讨赋比兴理论的叙事学意义。本文通过梳理赋比兴理论的历史演进,详悉其在古代诗、赋、文、小说等不同文体叙事理论中的继承、发展,同时阐发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叙事性功能,或可有助于进行中国叙事学的建设。(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孙萌[5](2019)在《1940年代中国史诗电影:家国故事、多重叙事、复杂人性与镜语赋比兴》一文中研究指出1940年代中国史诗电影以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故事为背景,传达出创作者的忧患意识和人生使命感,为后人勾勒出一幅幅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全景性画面。这些史诗电影用家庭矛盾建构戏剧冲突,讲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以主人公的成长、变化影射时代的发展、变迁,通过家国同构的影像展示当时整个时代、历史的悲剧,显示出极强的家庭情节剧的特质。这些影片将历史回望与现实观照勾连起来加以综合表现,注重拓展叙事手法和叙事容量,挖掘出更加具有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社会内涵,刻画了正邪对立、性格迥异、具有复杂人性的人物形象,在艺术表现上注重以中国诗词的赋比兴意象进行电影语言的探索,追求意境的营造与诗性的表达,为中国电影民族化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晶鑫[6](2019)在《分析“赋比兴”手法在插画艺术中的意象营造》一文中研究指出"赋比兴"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通过总结《诗经》中的艺术经验而提出的一个美学概念,对中国诗学、文学乃至绘画的发展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艺术表现手段的"赋比兴",不应仅局限在文学和传统绘画,同时亦可古为今用,将之合理应用于现代插画艺术的创作中。赋,即将文字描述用图形图像直观具象化,直接表现作者心理感受;比,即用相似的、隐晦的图像符号传递难以言表的情感,实现作品的象征隐喻;兴,是最为核心的表现形式,即通过一定的设计方法和审美经验将纸面上的图形和色彩元素延伸出更深层次的意境美。(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6期)

张炜[7](2019)在《写作中的“赋、比、兴”》一文中研究指出"赋、比、兴"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源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作为创作手法,"赋、比、兴"被广泛地运用于文学创作和诗学理论中。探究它的当代演变,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把它阐述得透彻,只是抛砖引玉而已。(本文来源于《芒种》期刊2019年09期)

张佳晨[8](2019)在《林怀民舞剧《九歌》中的“赋比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赋比兴”是中国古代对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在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中逐渐发展为民族艺术思维方式,并对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其蕴含的精神含义影响着舞蹈艺术创作的审美,对开拓舞蹈艺术的创新具有深刻的启迪。林怀民是台湾着名的现代编舞家,他对中国赋比兴艺术手法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使他的舞蹈充满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和文化内涵。本研究通过对林怀民舞蹈代表作《九歌》的舞蹈编创艺术手法与艺术效果分析,认为林怀民舞蹈作品中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极为突出,同时借分析林怀民的舞剧《九歌》中赋比兴艺术手法的意义,总结出中国舞蹈在赋比兴艺术思维的作用下,充满了东方特有的飘逸灵动之美,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内涵和美学智慧,有强烈的艺术启示和美育功能。最后通过此研究,指出赋比兴艺术手法对中国现代舞蹈艺术创作的启发。文章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赋比兴”的历史含义,得出“赋比兴”不仅是修辞手法也是民族艺术思维方式,并分析赋比兴手法在舞蹈艺术中运用的特点。第二部分论述林怀民舞剧《九歌》中赋比兴表现,具体体现为:以“赋”的现实主义手法再现舞剧叙述情景,且占据着舞蹈作品的核心地位;以灵动飘逸的“比”“兴”手法,升华舞蹈视觉的灵性美感,触动观众的灵魂;又以神附人体、人神冲突、古今交织的强烈对比,明确传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向;赋比兴诗歌艺术手法在林怀民作品中娴熟自如、水乳交融地运用,使舞剧呈现出东方舞蹈艺术特有的神秘灵动之美,具有摄人心灵的穿透力。第叁部分简要阐释赋比兴对中国现代舞蹈艺术创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为创作新时代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舞提供借鉴,促进我国现代舞蹈艺术的繁荣发展。(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4)

姜真豪[9](2019)在《许渊冲《诗经》法译的“赋比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中国市场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许渊冲法译《诗经》(Livre de la Poésie)全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化翻译观的视角,来研究许渊冲对《诗经》“赋比兴”的表现与阐释。首先,关于“赋”,许渊冲法译《诗经》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原诗中“赋”句的直叙、直言与质朴的表达,并彰显了“赋”内涵的层次性、对话性与时空性的特征。其次,关于“比”:主要从动物物象、植物物象、无生命自然物象、人造物象四种主要的物象为切入点,得出许渊冲有效表现了“比”通过特定物象的具体活动,隐射相似人事行为的修辞特征,但许渊冲自身推崇的“浅化”和“意美”等翻译手法却会阻碍这种特征的表达。其叁,关于“兴”:主要探讨“兴”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证明了许法译《诗经》表现了“兴”起情、谐韵的创作特征,呈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美学理念,并运用题解使“兴”指向美刺、民俗、德教等深层内涵。本文通过对许渊冲《诗经》法译“赋比兴”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许渊冲有效地还原了“赋比兴”作为文学创作手法的本质特征,通过译文清晰地呈现了此叁者之异同,纠正了之前法国译者对“赋比兴”认识的偏误;第二,许渊冲法译《诗经》关注到了“赋比兴”指涉的文化内涵,通过译诗的呈现或题解的帮助,突显了原诗内涵的政教、德教与风俗性;第叁,无论是作为文学创作手法,还是作为文化依存载体,“赋比兴”都展现了中国文学的原型模式与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其内涵之精神对当今世界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0)

赵斌[10](2019)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视野下的电影“赋比兴”问题综议》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发展出来的"电影语言学"是一种广义的语言理论,它并不局限于电影研究,而是致力于超越具体媒介,对语言的普遍机制进行探索;将其研究成果反哺性地运用于中国文学语言(及中国电影语言)研究,可超越文字(及电影)语言的表面特性,推进对修辞运作机制的深度把握。文本以结构主义理论为参照,对传统诗歌赋比兴的修辞问题进行了重新诠释。文章首先对中国赋比兴理论和西方修辞学传统中的概念及其相关混乱状况进行梳理,将赋比兴纳入到结构主义语言学确立的理论构架之中进行考量,进而结合电影赋比兴研究既有理论及案例,参照电影语言学取得的有关隐喻与换喻运作的四种类型,为赋比兴确立其背后的修辞运作机制。文章结论认为,赋比兴不是一种特异性的修辞;寻找诗学传统的中国特性,需要从交感的特征、图像与物等语言范畴之外的层面入手。(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期刊2019年01期)

赋比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诗经》书写月亮意象兼用赋、比、兴叁种方式。以月赋事,涉及时间的物化与抽象,通过展现月亮的某种属性,表达特定时间、心理时间或不确定的时间,实现叙事性章节的纪时功能,或暗示事件背景、抒发个性化情感。月作为喻体,借助月光的皎洁、灵动和月亮运行的明暗圆缺、周而复始,彰显生命哲学理念。以月起兴,从月意象的正反两重意义着眼,或抒发忧愁怨恨,或烘托美貌,凸显出先民思维的发散性、贯通性与含蓄性。"月离于毕"被视为降雨征兆,是把月亮和水划入同一系列,与《周易》有相通之处。月食被看作灾异,承载的是天人感应观念。开掘《诗经》深韵,须从诗句之本义切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赋比兴论文参考文献

[1].刘佳慧.别开生面的诗学探寻——朱自清《赋比兴说》略论[J].文学评论.2019

[2].贾学鸿.《诗经》月意象的赋比兴书写琐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陈好建.民歌有风雅,修辞赋比兴——民歌中赋、比、兴修辞手法的运用探究[J].北方音乐.2019

[4].罗坚.论赋比兴的叙事学意义[J].中国文学研究.2019

[5].孙萌.1940年代中国史诗电影:家国故事、多重叙事、复杂人性与镜语赋比兴[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9

[6].刘晶鑫.分析“赋比兴”手法在插画艺术中的意象营造[J].艺术品鉴.2019

[7].张炜.写作中的“赋、比、兴”[J].芒种.2019

[8].张佳晨.林怀民舞剧《九歌》中的“赋比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9].姜真豪.许渊冲《诗经》法译的“赋比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10].赵斌.结构主义语言学视野下的电影“赋比兴”问题综议[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9

标签:;  ;  ;  ;  

赋比兴论文-刘佳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