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关东丁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关东丁香叶,急性肝损伤,总黄酮,总环烯醚萜
关东丁香论文文献综述
姜虹[1](2018)在《关东丁香叶抗炎活性组分及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关东丁香叶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的不同提取工艺,比较不同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并选择最佳提取工艺。测定关东丁香叶中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含量,探究关东丁香叶中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探究关东丁香叶提取物对脂多糖所致的ICR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确定有效部位,为关东丁香叶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两相溶剂萃取法分离化合物,使用乙醇冷浸、回流,石油醚脱脂,由乙酸乙酯萃取得到总黄酮提取物,正丁醇萃取得到总环烯醚萜提取物。采用响应面法考察各提取因素,对比不同提取因素对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探究温度、提取时间、溶剂使用量、溶剂浓度的最佳组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酸乙酯部位中总黄酮含量和正丁醇部位中总环烯醚萜含量。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关东丁香叶中酪醇、橄榄苦苷、紫云英苷、芦丁、异槲皮苷、原儿茶酸的含量并比较不同采收时期六种物质含量差异,确定最佳采收时期。建立脂多糖诱导的ICR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使用关东丁香叶提取物进行抗炎实验,采用ELISA法检测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SOD活性,MDA、TNF-α和ICAM-1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小鼠肝脏病理学形态的改变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小鼠肝脏炎性物质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总黄酮含量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中总环烯醚萜含量的方法,二者在提取部位中的含量均超过50%,确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为提取的有效部位。2、响应面设计具有连续性,通过响应面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可以分析出精准的提取方案,在最佳方案提取下提取率更高,但本实验考察因素及区间有待进一步扩大。3、通过响应面法得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质量和为9.754 g,在此条件下100 g关东丁香叶得总黄酮浸膏质量为4.741 g、提取率为2.784%、提取物经测定总黄酮含量达58.72%;总环烯醚萜浸膏质量为5.013 g、提取率为3.166%、总环烯醚萜含量达63.16%。4、建立了同时测定关东丁香叶中酪醇、橄榄苦苷、紫云英苷、芦丁、异槲皮苷、原儿茶酸含量的色谱分析方法。6种成分在30 min内完全分离。回归方程和线性范围依次为:芦丁Y=121447X-64136,13.8-137.6μg/m L;酪醇Y=116207X-24092,12.8-128.0μg/m L;原儿茶酸Y=46915X+39201,9.9-99.2μg/m L;橄榄苦苷Y=145157X-119072,11.8-118.4μg/m L;紫云英苷Y=97109X-23591,10.6-105.6μg/m L;异槲皮苷Y=236284X-9372.4,13.4-134.4μg/m L。平均加标回收率依次为99.04%(RSD=1.09%),99.17%(RSD=1.12%),98.83%(RSD=0.74%),98.83%(RSD=0.64%),99.00%(RSD=0.75%),99.21%(RSD=0.92%)。5、关东丁香叶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的高、低浓度均能降低由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血清中ALT和AST活性升高情况,降低MDA含量,提高小鼠肝脏中SOD的活性,影响程度与剂量成正相关趋势。其中总环烯醚萜提取物作用效果>甘利欣>总黄酮提取物>水提物。6、关东丁香叶中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均能降低由于炎症引发的肝脏肥大、质量增加现象,肝脏指数较LPS组实验小鼠明显降低,影响程度与剂量成正相关趋势。其中总环烯醚萜提取物作用效果>甘利欣>总黄酮提取物>水提物。7、染色结果:HE染色光镜图片显示注射总黄酮提取物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实验组小鼠,肝细胞结构损伤、炎性溢出、细胞膜破坏等情况减少,与LPS实验组比较损伤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水提物组作用效果不明显。结果说明:关东丁香叶的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可减轻LPS诱导的小鼠肝脏病理学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染色图片结果显示,甘利欣、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组细胞染色较浅,与LPS组对比明显,水提物组染色情况与LPS组对比无明显变化。结果说明:关东丁香叶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可减轻小鼠肝细胞病理损伤,对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8、免疫印迹结果:总黄酮、总环烯醚萜提取物,甘利欣能够抑制LPS诱导的TNF-α及ICAM-1的蛋白表达情况,降低TNF-α及ICAM-1的蛋白含量。水提物组能够抑制LPS诱导的TNF-α及ICAM-1的蛋白表达情况,但效果不明显。9、关东丁香叶提取物能够改善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外部体征和精神状态,使其活动增多,进食增多,提高小鼠存活率。其作用效果依次为总环烯醚萜>总黄酮>水提物。结论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结果可靠,可用于关东丁香叶中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的含量测定。HPLC法可同时测定关东丁香叶中芦丁、酪醇、原儿茶酸、紫云英苷、异槲皮苷、橄榄苦苷的含量,方法灵敏度高,线性好,回收率高,结果准确。确定了关东丁香叶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为抗炎的有效部位,提取物均具有显着地抗炎效果,降低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炎性病变,能够治疗小鼠急性肝损伤疾病,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姜虹,郭伟英[2](2017)在《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关东丁香中6种活性成分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关东丁香中芦丁、酪醇、原儿茶酸、橄榄苦苷、紫云英苷、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BDS-C_(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A)-0.6%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结果:6种成分在30 min内完全分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9.04%(RSD=1.09%),99.17%(RSD=1.12%),98.83%(RSD=0.74%),98.83%(RSD=0.64%),99.00%(RSD=0.75%),99.21%(RSD=0.9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分离效果佳,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为关东丁香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17年10期)
刘同新[3](2016)在《关东丁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及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关东丁香叶挥发油提取工艺,分析关东丁香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考察关东丁香叶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为关东丁香叶挥发油质量控制和抗氧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关东丁香叶中的挥发油类成分,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法,对浸泡时间、加水倍数、提取时间叁个因素进行优化,以关东丁香叶的得油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使用GC-MS色谱对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的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测定。通过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考察关东丁香叶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关东丁香叶挥发油的最优条件为:不浸泡,加40倍水,提取6 h。关东丁香叶挥发油中一共分离得到了39种化合物,占总物质量的78.51%,主要成分为:芳樟醇、α-松油醇、突厥酮、2,3-二氢-1,1,5,6-四甲基-1H茚、棕榈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其中,芳樟醇、α-松油醇、突厥酮、棕榈酸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8.31%、3.85%、2.88%、10.32%。抗氧化实验中,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着关东丁香叶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成正相关性。结论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关东丁叶香挥发油,该方法简单可行。关东丁香叶挥发油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GC-MS测定关东丁香叶挥发油中芳樟醇、α-松油醇、突厥酮、棕榈酸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关东丁香叶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为关东丁香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和药理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期刊2016-03-01)
刘同新,郭伟英[4](2016)在《GC-MS法同时测定关东丁香叶挥发油中4种活性成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关东丁香Syringa veutina Kom叶挥发油中芳樟醇、α-松油醇、突厥酮和棕榈酸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方法挥发油分析采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250μm×30 m×0.25μm),程序升温;进样口温度250℃;体积流量3.0 m L/min;进样量1μL;分流比60∶1。结果从中共分离出62个峰,鉴定出39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78.51%。芳樟醇、α-松油醇、突厥酮、棕榈酸分别在0.003~0.03 mg/m L、0.001 04~0.010 4 mg/m L、0.001 96~0.019 6 mg/m L、0.005 68~0.056 8 m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99.2%、99.4%、99.5%,RSD分别为1.0%、1.4%、1.2%、1.0%。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为关东丁香叶挥发油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6年02期)
吴卓,郭伟英,郑荣[5](2015)在《关东丁香叶提取物降糖作用机理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关东丁香叶提取物对链脲佐霉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法诱导建立Ⅰ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利用生物化学、放免分析、组织学、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关东丁香叶总黄酮提取物、总环烯醚萜提取物和水提物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结果关东丁香叶水提取物能显着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值,增加血清胰岛素浓度;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可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结论关东丁香叶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有降糖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郑荣[6](2014)在《关东丁香叶降糖活性组分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关东丁香叶中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的提取工艺和关东丁香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研究关东丁香叶对链脲佐霉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作用,确定有效部位及主要有效成分,从糖代谢、脂代谢、抗氧化、胰腺病理形态学等方面探讨其降血糖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乙醇冷浸、回流法提取,石油醚脱脂,由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总黄酮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分离得到总环烯醚萜提取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萃取部位中黄酮和环烯醚萜的含量。并用高效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法同时分离测定了不同产地的关东丁香叶中芦丁、紫云英苷、异槲皮苷的含量。通过建立链脲佐霉素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进行关东丁香叶水提物、总黄酮提取物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的降糖试验。检测指标为体重、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叁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胰岛素(INS)、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胰腺病理的形态学改变。结果1、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关东丁香叶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含量。乙酸乙酯萃取物中黄酮的含量为54.33%,正丁醇萃取物中环烯醚萜的含量为66.00%,提取部位含量均在50%以上,确定为关东丁香叶有效部位。2、建立HPCE-DAD同时测定关东丁香叶中芦丁、紫云英苷、异槲皮苷含量的方法。电泳条件: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柱(40cm×50μm,有效长度30cm)。以35mmol/L硼砂(pH9.25)溶液为电泳缓冲液,分离电压25kV,毛细管柱温25℃,检测波长206nm,压力进样5kPa,3s。回归方程分别为:Y=0.1655X-0.2085(r=0.9996); Y=0.2290X+0.0668(r=0.9999);Y=0.2255X-0.5145(r=0.9994)。芦丁含量的RSD为2.0000%;紫云香苷含量的RSD为1.2913%;异槲皮苷含量的RSD为1.5763%。3、关东丁香叶提取物均能改善糖尿病大鼠外部体征和精神状态,活动增多,体重增加,改善“叁多一少“的症状。4、关东丁香叶水提物和两个有效部位均能显着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值,增加血清胰岛素浓度。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降糖作用有一定量效关系。其中,总黄酮提取物低剂量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高剂量作用较强,水提物作用较弱。5、关东丁香叶水提物和两个有效部位均能显着降低糖尿病大鼠总胆固醇、甘油叁酯、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缓解脂代谢异常。6、关东丁香叶水提物和两个有效部位均能显着提高糖尿病大鼠机体SOD活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改善糖尿病机体异常症状。7、HE染色结果显示,光镜下可见给药组胰岛细胞结构的变化小于高血糖模型组,并且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性不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高血糖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的Insulin表达明显升高,Glucagon表达明显降低。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关东丁香叶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可减少糖尿病大鼠胰岛细胞萎缩,减轻胰岛细胞病理损伤,对糖尿病模型的胰岛损伤有保护作用。8、关东丁香叶降血糖的最有效部位为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其降血糖的机制可能是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修复胰岛β细胞。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关东丁香叶乙醇提取物中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进行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可靠。采用HPCE-DAD法同时测定关东丁香叶中芦丁、紫云英苷、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关东丁香叶降血糖的最有效部位为总黄酮和总环烯醚萜,提取物均具有显着的降糖作用,改善脂代谢紊乱,增加血清胰岛素浓度,提高抗氧化能力,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修复胰岛细胞,从而治疗和预防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辽宁医学院》期刊2014-03-01)
郑荣,郭伟英[7](2013)在《HPCE-DAD同时测定关东丁香叶中芦丁、紫云英苷、异槲皮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CE-DAD)同时测定不同产地关东丁香叶中芦丁、紫云英苷、异槲皮苷的量。方法采用未涂渍标准熔融石英毛细管(40 cm×50μm,有效长度30 cm),35 mmol/L硼砂溶液(pH 9.25)为电泳缓冲液,分离电压25 kV,毛细管柱温25℃,检测波长206 nm,压力进样为5 kPa,3 s。结果 3种黄酮类成分在9 min内实现良好分离,芦丁、紫云英苷、异槲皮苷质量浓度分别在16.32~163.2μg/mL(r=0.999 6,n=6),6.48~64.8μg/mL(r=0.999 9,n=6),10.8~108μg/mL(r=0.999 4,n=6)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71%、100.17%、99.07%;RSD分别为1.08%、1.15%、1.19%。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关东丁香叶中芦丁、紫云英苷和异槲皮苷的定量测定。(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3年11期)
冯雪松,许磊,高慧媛,吴立军[8](2009)在《关东丁香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扩大关东丁香(Syringa veutina Kom)的药用资源。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脂素((-)-olivil,1)、(-)-开环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secoisrariciresinol-9-O-β-D-glucopyranoside,2)、橄榄苦苷(oleuropein,3)、demethyloleuropein(4)、10-羟基橄榄苦苷(10-hydroxyoleuropein,5)、lucidumoside C(6)。结论化合物2、6为丁香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4、5为关东丁香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9期)
周丽光,冯雪松,黄开毅,何乐,邓旭明[9](2008)在《关东丁香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关东丁香(Syringa veutinaKom)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等常压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关东丁香叶中分得7个化合物,并鉴定为丁香苷(1)、Lirodendrin(2)、(+)-Medioresinol di-O-β-D-glucopyran oside(3)、芦丁(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6)、D-甘露醇(7)。结论:化合物2和3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4、5、6和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本文来源于《中药材》期刊2008年05期)
周丽光[10](2008)在《关东丁香化学成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东丁香(Syringa velutina Kom)为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植物,是一种理想的广谱抗菌药。为阐明其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本文在综述丁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对关东丁香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实验。本论文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内容:1.综述了丁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2.从关东丁香叶95%乙醇冷浸液中提取分离得到了15个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HMQC、HMBC等波谱方法对其中12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5个为苯丙素类化合物;3个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3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丁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关东丁香中分离得到。3.对叁个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叁个化合物对四种革兰氏阳性菌和叁种革兰氏阴性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8-04-10)
关东丁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关东丁香中芦丁、酪醇、原儿茶酸、橄榄苦苷、紫云英苷、异槲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BDS-C_(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A)-0.6%磷酸溶液(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流速:1.0 m L/min。结果:6种成分在30 min内完全分离,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99.04%(RSD=1.09%),99.17%(RSD=1.12%),98.83%(RSD=0.74%),98.83%(RSD=0.64%),99.00%(RSD=0.75%),99.21%(RSD=0.92%)。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分离效果佳,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为关东丁香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关东丁香论文参考文献
[1].姜虹.关东丁香叶抗炎活性组分及作用机制的初步探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8
[2].姜虹,郭伟英.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关东丁香中6种活性成分含量[J].中药材.2017
[3].刘同新.关东丁香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分析及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D].锦州医科大学.2016
[4].刘同新,郭伟英.GC-MS法同时测定关东丁香叶挥发油中4种活性成分[J].中成药.2016
[5].吴卓,郭伟英,郑荣.关东丁香叶提取物降糖作用机理初步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
[6].郑荣.关东丁香叶降糖活性组分及作用机制初步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4
[7].郑荣,郭伟英.HPCE-DAD同时测定关东丁香叶中芦丁、紫云英苷、异槲皮苷[J].中成药.2013
[8].冯雪松,许磊,高慧媛,吴立军.关东丁香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9
[9].周丽光,冯雪松,黄开毅,何乐,邓旭明.关东丁香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08
[10].周丽光.关东丁香化学成分研究[D].吉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