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脏腑辨证论文-范小姣,何钰楠,向科林,邓燕,陈楠

中医脏腑辨证论文-范小姣,何钰楠,向科林,邓燕,陈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医脏腑辨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外感发热,叁焦辨证,脏腑辨证

中医脏腑辨证论文文献综述

范小姣,何钰楠,向科林,邓燕,陈楠[1](2019)在《中医叁焦合脏腑辨证法在治疗外感发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医叁焦合脏腑辨证法在治疗外感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8年3月外感发热患者106名,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解热镇痛、止咳祛痰、缓解咽喉肿痛等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叁焦合脏腑辨证法治疗,连续治疗5天,观察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两组疗效、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水平,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喉肿痛、全身不适中医症候积分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8.11%,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4.91%(P<0.05);两组血清IL-1、TNF-α、MIP-1水平均显着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7%,显着低于对照组的22.64%(P<0.05)。结论:中医叁焦合脏腑辨证法用于外感发热患者治疗中,可以缓解中医症候,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清与发热相关的炎性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9年10期)

李雪昔[2](2019)在《谈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的中医脏腑辨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其患病率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具有反复性和周期性等特点,为其治疗带来困难。脏腑辨证尤为适合在杂病中应用,笔者在《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口腔溃疡,非独心火"的整体辨证观;以及"病在舌,以治心为主;病在唇、颊,以调治脾胃为主"等局部辨证观;并查阅古今文献,梳理出体现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口腔溃疡的六大主方,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指导临床实践。(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贾微,岑妍慧,祝美珍,李晓红,唐亚平[3](2019)在《在《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医诊断学》课程脏腑辨证章节教学实践中引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班的脏腑辨证阶段测验的病案分析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教学班,说明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生应用中医思维分析病案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19年04期)

柴勇,赵宏艳,刘红,李艳,王少君[4](2019)在《基于脏腑辨证理论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骨质疏松症属于中医"骨痿""骨枯"范畴,是一种以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的微观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导致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极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变。本文从脏腑辨证理论出发,对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肾虚,脾虚是主要环节,肝"体阴用阳"的功能失调是关键因素,此外肺脏和胆腑功能失调与本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联系,大多表现为脾肾亏虚、肝肾阴虚、肝郁肾虚、肺脏不调、胆腑不调。因此,治疗应从补肾健脾、补肝益肾、疏肝益肾、调理肺脏、调理胆腑入手,以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刘雅慧,张兰[5](2019)在《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脏腑辨证治疗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它是由日本学者桥本策在1912年首先报道的,又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hronic lymphocytic thy-roiditis)。近些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其发生机制迄今尚未明确,但发现与自身免疫、遗传因素、感染、药物以及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且本(本文来源于《广西中医药》期刊2019年01期)

王晨宇,张永[6](2019)在《从中医脏腑辨证角度探讨慢性胆囊炎的诊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胆囊炎是一种常见临床胆囊病变。因其发病率较高,症状明显,易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等特点,逐渐受到临床持续关注。本文结合传统医学理论及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从脏腑辨证角度讨论慢性胆囊炎中医诊疗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06期)

王慧如,王维广,刘哲,梁艳,陈子杰[7](2017)在《中医诊断学辨证体系中脏腑辨证变迁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全国统编中医诊断学1~9版教材进行梳理,探讨现代中医诊断理论辨证体系中脏腑辨证的变迁。脏腑辨证独立于脏腑经络体系,其涵盖内容和表述形式上均有改变,同时证型也在不断地整合与扩增。通过对脏腑辨证的演变和发展的梳理,提出运用阴阳五行的动态演变观完善中诊理论辨证体系。(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7年24期)

张瑶,贾英杰[8](2017)在《基于脏腑辨证的前列腺癌中医治疗进展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列腺癌是常见的泌尿生殖系恶性肿瘤。由于发病隐匿,约5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局部晚期,约3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骨转移,严重威胁着老年男性的健康。中医学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独具特色,脏腑辨证是十分重要的辨证方法,即在认识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的基础上,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相关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疾病所在的脏腑部位及其病性的一种辨证方法。经分析前列腺癌中医证候相关文献得出,前列腺癌的病变脏腑主要责之肾与膀胱,并涉及肝、脾、肺。(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7年02期)

高超[9](2016)在《试从中医脏腑辨证分析现代肥胖的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大半个世纪以来,肥胖的患病率较其他疾病的患病率逐渐突显出来。肥胖对人体的伤害,不仅表现在外貌的肥肿影响美感上,更重要的是在身体机能上,还会导致常见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多种代谢综合征[1]。有专家已明确提出肥胖病已经同艾滋病、吸毒成为当今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叁大杀手[2]。中医对肥胖的认识早有记载,可寻于中国历代医学着作中。中医认为肥胖归因于"痰湿"、"脾失健运"、(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薛姣[10](2015)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型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脏腑辨证治疗痤疮,疗效显着,临床值得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5年35期)

中医脏腑辨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其患病率居口腔黏膜病的首位,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具有反复性和周期性等特点,为其治疗带来困难。脏腑辨证尤为适合在杂病中应用,笔者在《黄帝内经》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脏腑经络理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口腔溃疡,非独心火"的整体辨证观;以及"病在舌,以治心为主;病在唇、颊,以调治脾胃为主"等局部辨证观;并查阅古今文献,梳理出体现中医脏腑辨证治疗口腔溃疡的六大主方,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医学,指导临床实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医脏腑辨证论文参考文献

[1].范小姣,何钰楠,向科林,邓燕,陈楠.中医叁焦合脏腑辨证法在治疗外感发热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19

[2].李雪昔.谈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的中医脏腑辨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

[3].贾微,岑妍慧,祝美珍,李晓红,唐亚平.在《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时珍国医国药.2019

[4].柴勇,赵宏艳,刘红,李艳,王少君.基于脏腑辨证理论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治疗[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

[5].刘雅慧,张兰.桥本甲状腺炎中医脏腑辨证治疗研究概况[J].广西中医药.2019

[6].王晨宇,张永.从中医脏腑辨证角度探讨慢性胆囊炎的诊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王慧如,王维广,刘哲,梁艳,陈子杰.中医诊断学辨证体系中脏腑辨证变迁的思考[J].中医杂志.2017

[8].张瑶,贾英杰.基于脏腑辨证的前列腺癌中医治疗进展概述[J].河北中医.2017

[9].高超.试从中医脏腑辨证分析现代肥胖的特点[J].湖北中医杂志.2016

[10].薛姣.中医脏腑辨证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

标签:;  ;  ;  

中医脏腑辨证论文-范小姣,何钰楠,向科林,邓燕,陈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