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论文-张晓云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论文-张晓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知识青年,安置,再教育,返城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云[1](2019)在《安置·再教育·返城:洛川县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下乡的对象主要是家住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国家鼓励他们回乡务农,一方面是由于国家压缩初中,小学的招生人数,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农村的文盲多,农业合作化后,需要大批的管理人才和初级办事员。之后,学生下乡逐渐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方向,城市学生也逐渐自发的下乡务农。大规模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始于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根据这一最高指示,全国上下立刻沸腾起来,上至中央下到生产队,全国各级政府纷纷响应这一指示。洛川县地处延安地区南部,1968年底共有2395名北京知青来到这里,分别安置在全县16个公社中。本文拟在安置,再教育,返城叁个方面就洛川县北京知青进行探究。在安置初期,县革委会根据上级要求和各生产队实际情况,妥善解决住宿,安置经费的发放,口粮供应,布棉用度,医疗卫生,精神需求,劳动工分计算等安置工作。为了让安置政策落在实处,洛川县革委会不定期的在各公社,生产大队中展开调查,及时调整住宿,经费管理,工分计算等方面的问题,确保知青在生产队的基本生活。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要任务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洛川县各公社运用典型引路,组织学习班,大火炼真金等形式对知青进行再教育。从内容上看,主要有重构知青的阶级观念、劳动光荣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等。正如不可高估再教育的成效一样,同样也不可低估知青们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中受到的深刻教育,这种教育是一种典型的体验教育。通过再教育,北京知青与群众逐渐建立起了亲密的情感纽带。有的知青为村里建立了幼儿园,有的知青致力于改善生产队的教育卫生事业,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等。由于知青成分复杂,知青下乡没有统一的时间规划,再教育的成效在有些知青中,尤其是被划分为“黑五类”的知青中收效甚微。但是从长远来看,知青们通过再教育获得了让他们受益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来看,这笔财富不仅是知青个人的,也是整个社会的,是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随着“四人帮”被抓捕,十一届叁中全会的召开,知青回城问题也日益成为国家关注的焦点。从下乡运动一开始知青返城就从未停止。洛川县最早返城的北京知青是36名病残学生。之后,知青返城的途径多是招工,考大学,接班,参军,回原籍参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等。到了1979年8月,实际留在洛川的北京知青只有11人。根据知青个人的实际情况,11人被安排在洛川县各级单位工作。这11人也是真正意义上扎根于洛川的北京知青。轰轰烈烈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有人说他们是“失落的一代”,认为他们的青春被耽搁了。但是,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来看,他们则是“昂扬的一代”,在接受再教育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不怕困难的吃苦精神,敢于向前闯的拼搏精神。(本文来源于《延安大学》期刊2019-06-01)

夏银河[2](2018)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题材连环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所创造的文化符号是一代人的时代印迹和集体记忆,许多艺术家及知青参与到这场运动中,造就了一批创作"上山下乡"题材连环画的知青画家。他们有些虽技法上尚欠成熟,但画面流露的真情实感常能打动读者,这使得"知青美术"没有像其他"文革美术"那样失去具象写实对于真实的再现。这些连环画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美学的艺术观完成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范式,创造了从符号到样式属于"知青"的艺术形象,为研究毛泽东时代的美术提供了图像资料,也为理解这场政治运动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同时,知青群体形成的"知青文化"漫延至今产生的回响仍在继续,"知青美术"视觉符号于当代艺术创作中转向直面知青的精神和情感。(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美术》期刊2018年02期)

赵锡臣[3](2018)在《知青不老——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8年03期)

李力[4](2017)在《耕读文化的当代意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什么是耕读文化据《说文解字》,"耕":"犂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读":"诵书也。从言卖声,徒谷切。""耕"即从事农业劳动,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即读书,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我国古代知识分子追求"耕"与"读"相结合的生活方式,日间农业劳动与夜间挑灯(本文来源于《学习月刊》期刊2017年09期)

李恒毅[5](2017)在《历史事件与政治记忆》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新中国历史上牵涉范围广、涉及人群多、影响意义深远的一次政府组织的社会历史活动。这场运动产生了约1700多万知识青年,改变着几代人的人生轨迹和中国的政治生态。因此,客观全面的认识知青运动这段历史蕴含的政治学意义对于深入分析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论文旨在通过分析知青运动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并运用知青历史叙事这种主要研究形式,借助社会学领域的集体记忆理论而衍生的政治记忆理论为分析视角,聚焦于探究知青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所蕴含的政治记忆及其深远的政治影响力,并着重反思这一历史事件的权力要素、制度要素和文化要素,填补知青研究在政治学领域的空缺。文章的逻辑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对本文的选题依据、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着重探讨了集体记忆和政治记忆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章首先分析了集体记忆的叁个特征,它是一种当下社会的建构、一种社会的认同力量、一种社会传承的实践活动;又阐述了社会学代表性人物哈布瓦赫和康纳顿对集体记忆或社会记忆的解读。接着引出了政治记忆的含义和共时性、历时性和社会形态性的叁个特征,并论述了历史事件与政治记忆的关系,得出政治记忆可以成为理论分析依据的结论。第叁章分析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叙事。本章主要从知青上山下乡的缘起、有计划的展开、“文革”时期、落幕这四个阶段对知青运动进行历史叙事解读,并简明扼要的分析了其蕴含的政治学话语。第四章侧重探讨了知青上山下乡历史事件的政治意蕴。本章主要从政治合法性话语、公共政策话语和“接班人”话语进行分析,上山下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产生丰富的政治话语。第五章是对知青上山运动的再反思。本章主要从历史事件蕴含的体制化和人格化权力要素,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制度要素,及传统文化和现代政治文化的文化要素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历史事件不仅记录着过去,也建构着当代政治生态,影响着未来政治走向。通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微观层面上,上山下乡这一特定历史事件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制度安排性,其塑造着政治合法性、公共政策、“接班人”等政治记忆;上山下乡历史运动尤其受到领导人人格化权力结构、非正式制度的影响,这与当时的宏观政治环境密切相关,政治文化作为政治环境中的潜在因子,对作为历史事件主体的知识青年们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或思考。宏观层面上,历史事件影响并塑造着政治记忆,政治记忆具有共时性、历时性和特定形态性特征;宏观社会政治环境对特定历史事件具有深刻影响,使得历史叙事中总是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话语;权力、制度和文化等要素的反思对于深入解读历史事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史若男[6](2016)在《内蒙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生活状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最终得以落幕。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共接收、妥善安排北京、天津、上海等直辖市和浙江等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内上山下乡知识青年41万6445人。由于内蒙古地区由于地处祖国的边疆,而且又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因此,具体了解内蒙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知识青年具体的生活状况对于了解内蒙地区发展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6年36期)

张文[7](2016)在《广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与全国一样,是共和国历史的一个重要篇章。该运动在广西历时20多年,前后涉及人数约45万余人,具有牵涉面广、历时长、影响深远等特点。文章按运动的主要发展阶段对其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及整体情况加以综述。(本文来源于《广西地方志》期刊2016年05期)

张亚群,顾洪章,胡梦洲,马克森[8](2016)在《周恩来与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其初衷试图结合支援农业发展,探索一条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道路。这一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延续了27年。周恩来十分关心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一再要求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级党政机关对下乡知青要做到"国家关心,负责到底",而自己首先身体力行,心系知青,为他们的妥善安置和健康成长,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广大知青也无(本文来源于《协商论坛》期刊2016年10期)

汤水清,李小萍[9](2016)在《从“活动”到“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江西的历史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历史上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对社会影响深远的大事。从江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进程看,为期20多年的这段历史经历了兴起、高潮和退潮叁个阶段,其性质也从最初发展农业生产的垦荒活动,到调控劳动力就业的手段,最终转变为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运动。纵观这段历史,"文化大革命"前的上山下乡是国家计划经济条件下调剂劳动力的一种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而"文化大革命"中的上山下乡运动,无论以社会进步抑或从知识青年一代整个发展的标准来衡量,总体上都应加以否定,但它对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乃至少数城镇青年的成长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于明星[10](2016)在《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作为共和国历史上一段重的历史事件,今天重新再去审视这段历史,其背后所透露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问题依旧值得被广泛研究。起初对于这段历史的探讨,主要还是集中在民间。真正把这段历史回归到学术界的是西方学者,尔后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的学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该段历史的研究。但是,对于该项运动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全国性的研究,地区性研究还尚有不足。本文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来探讨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上山下乡运动,从而凸显出知青运动研究的地区性特色,丰富该项运动的研究。本文共分五大章节。引言部分分为叁小节,首先是对该项运动研究意义的阐述,其中包括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其次,重点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简要评述研究内容、采用的研究方法、特色与创新之处以及已经具备的研究基础工作。第一章主要探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背景,分为全国性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背景和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背景。第二章主要探讨江西省九江县知青的动员模式以及其安置情况。第叁章主要探讨在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年群体的生活考察,从而勾勒出该地区知识青年的生活全貌。第四章主要分析江西省九江县的知识青年回城及其归宿问题,其中着重分析了回城政策实施的具体方案和返城后的工龄计算标准,为知识青年在返城后的待遇标准提供政策依据。第五章讨论知识青年在江西省九江县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给社会提供一个理性的思考空间。最后,在结语部分给出本文的立论:“艰难困苦,玉汝与成”。诚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本身的社会效应与否尚值得商榷,但是本文认为知识青年这个群体是值得肯定的,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承担了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责任,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所创造的文化符号是一代人的时代印迹和集体记忆,许多艺术家及知青参与到这场运动中,造就了一批创作"上山下乡"题材连环画的知青画家。他们有些虽技法上尚欠成熟,但画面流露的真情实感常能打动读者,这使得"知青美术"没有像其他"文革美术"那样失去具象写实对于真实的再现。这些连环画运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美学的艺术观完成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范式,创造了从符号到样式属于"知青"的艺术形象,为研究毛泽东时代的美术提供了图像资料,也为理解这场政治运动提供了另一个角度。同时,知青群体形成的"知青文化"漫延至今产生的回响仍在继续,"知青美术"视觉符号于当代艺术创作中转向直面知青的精神和情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云.安置·再教育·返城:洛川县北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D].延安大学.2019

[2].夏银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题材连环画研究[J].中国民族美术.2018

[3].赵锡臣.知青不老——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五十周年[J].唐山文学.2018

[4].李力.耕读文化的当代意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再思考[J].学习月刊.2017

[5].李恒毅.历史事件与政治记忆[D].上海师范大学.2017

[6].史若男.内蒙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生活状况的研究[J].长江丛刊.2016

[7].张文.广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发展综述[J].广西地方志.2016

[8].张亚群,顾洪章,胡梦洲,马克森.周恩来与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J].协商论坛.2016

[9].汤水清,李小萍.从“活动”到“运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江西的历史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2016

[10].于明星.江西省九江县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1968-1980)[D].江西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论文-张晓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