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边界法论文-刘俊广,陈庆发,尹庭昌

应力边界法论文-刘俊广,陈庆发,尹庭昌

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力边界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矿山深部工程,初始地应力场,速度-应力边界法,FLAC3D

应力边界法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广,陈庆发,尹庭昌[1](2018)在《矿山深部工程FLAC~(3D)初始地应力场生成的速度-应力边界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始地应力场是工程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的基础。已有较多的岩石地下工程稳定性模拟证明,在FLAC~(3D)模拟时常用的速度边界法和快速应力边界法可以生成与实际较为一致的初始地应力场;但对于矿山深部工程,利用这2种边界条件加载方法,则模拟结果分别存在"地应力与实际不符"、"边界条件施加困难和浅部区域地应力与实际不符"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综合前述2种边界条件加载方法的优点,提出了矿山深部工程FLAC~(3D)初始地应力场生成的"速度-应力边界法",探讨了模型速度边界条件与应力边界条件加载范围的确定方式,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速度-应力边界法"生成初始地应力场的合理性。研究表明:采用"速度-应力边界法"构建的矿山深部工程数值计算模型,可以通过多次试计算的方式确定速度边界条件与应力边界条件的加载范围;生成的初始地应力场与矿山深部工程地应力实测数据基本一致;解决了前述2种边界条件加载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成果可为矿山深部工程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金属矿山》期刊2018年03期)

闻磊,李明烨[2](2011)在《铜山铜矿原岩应力场应力边界法拟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铜山铜矿地质、地形条件,建立了矿区叁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借助FLAC3D软件和地应力实测资料,基于应力边界法对铜山铜矿叁维初始地应力场进行了拟合,得到的地应力场模拟值与实测值相近,实测点处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中间主应力与实测值分别相差0.90,.3,0.2 MPa。分析得知,铜山铜矿原岩应力属构造应力场型。(本文来源于《矿业研究与开发》期刊2011年06期)

刘培慧[3](2009)在《基于应力边界法厚大矿体采场结构参数数值模拟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已广泛用于岩土及地下工程的研究和设计中,其费用比物理模型低,且能定量地计算和分析回采过程中采场围岩中的应力大小、位移变化规律和塑性区发展情况,确定它们每步回采的动态变化过程,从而对采场围岩的稳定性状态作出判断。数值模拟的初始地应力场是否与实际地应力场吻合,是决定地下工程数值模拟是否成功的基本条件。虽然现场实测是提供地应力资料最直接的方法,但是各测点的测量成果仅反映了测点局部应力场特征,然而,在工程现场由于场地和经费等原因,不可能大面积进行实测。本文以吴庄铁矿为研究对象,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对采场围岩破坏机理及失稳判据进行了阐述,并对目前比较常用的围岩强度判据、容许极限位移量以及塑性区的是否相互贯通叁种判据进行了分析。因为影响采场围岩稳定性的因素众多,关系错综复杂,本文采用叁种判据对采场围岩稳定性进行综合判断。2、根据工程区域内有限的地应力观测值,并结合地形、地貌资料,采用了应力边界法对初始地应力场进行拟合。应力边界法为FLAC~(3d)模拟岩土工程的初始地应力场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在形成初始地应力场过程中,计算模型不设速度边界条件,仅在模型表面根据地应力观测值施加应力边界条件并保持恒定。3、在初始地应力场计算过程中,分析了弹性一步求解法的不妥之处,本文提出了采用分阶段弹塑性两步骤求解法生成初始地应力场。该方法在应力初始化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得到的初始地应力场也更符合现场实际。4、通过上述数值模拟方法反演得到的初始地应力场,对30种不同采场结构参数方案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计算,并对回采过程中采场围岩应力、位移变化规律及塑性区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5、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绘出了采场跨度与项板拉应力之间、采场长度与项板拉应力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它们对项板岩层拉应力的联合影响曲面。研究结果表明:采场跨度对采场顶板岩层稳定性的影响远远大于采场长度。采场顶板的暴露面积大小不是决定采场顶板岩层的稳定性的惟一因素,顶板暴露面的形状对顶板岩层稳定性影响也很大。采用长条形顶板暴露面形状,能提高采场生产能力和保证回采的安全性。因此,对于急倾斜厚大矿体提出了“大盘区、小跨度”的设计理念。(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4-16)

应力边界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铜山铜矿地质、地形条件,建立了矿区叁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借助FLAC3D软件和地应力实测资料,基于应力边界法对铜山铜矿叁维初始地应力场进行了拟合,得到的地应力场模拟值与实测值相近,实测点处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中间主应力与实测值分别相差0.90,.3,0.2 MPa。分析得知,铜山铜矿原岩应力属构造应力场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力边界法论文参考文献

[1].刘俊广,陈庆发,尹庭昌.矿山深部工程FLAC~(3D)初始地应力场生成的速度-应力边界法[J].金属矿山.2018

[2].闻磊,李明烨.铜山铜矿原岩应力场应力边界法拟合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1

[3].刘培慧.基于应力边界法厚大矿体采场结构参数数值模拟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9

标签:;  ;  ;  ;  

应力边界法论文-刘俊广,陈庆发,尹庭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