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唑类药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苯并硼唑,他伐硼罗,克立硼罗,构效关系
唑类药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川,侯旭奔,方浩[1](2019)在《苯并硼唑类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苯并硼唑(benzoxaborole)是一类含有硼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近年来,苯并硼唑类化合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以其为骨架的药物他伐硼罗(tavaborole)和克立硼罗(crisaborole)相继被FDA批准上市。特别是,研究人员在对苯并硼唑类化合物设计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新型的抗菌、抗寄生虫、抗肿瘤和抗炎药物。本文主要介绍苯并硼唑类化合物的性质、构效关系以及相关生物活性研究。(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赵汝庭,王子健,杨光[2](2019)在《停用尼立达唑类药物饮酒少量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牙龈肿痛,体温37.5℃,诊断牙龈脓肿。既往无慢性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史。住院期间给予甲硝唑25 0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治疗1周,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治愈出院。4 d后,家庭聚会饮啤酒1瓶(约500 ml),30 min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头颈部皮肤潮红、心电图ST-T低平。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救心丸10粒舌下含服,心律平200 mg顿服(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王梦旻,陶智,贺伟[3](2019)在《侵袭性念珠菌血症致病菌耐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基因突变位点筛查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侵袭性念珠菌血症致病菌的耐唑类抗真菌药物菌株并探讨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6-01~2018-01我院侵袭性念珠菌血症病人体液,常规培养分离后得到念珠菌共54株,进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筛选耐唑类抗真菌药物菌株。提取耐药菌株DNA,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扩增ERG 3、ERG 11基因片段并测序,与基因库提供的标准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基因突变位点,分析该突变是否与耐药有关。结果:药敏试验筛选出4株白念珠菌和3株热带念珠菌为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菌株,白念珠菌ERG 3基因同义突变3个(T381 C,T432 C,T51 C),错义突变3个(C1052 T,C527 G,C527 A),ERG 11基因同义突变3个(T485 A,C795 T,C639 T),错义突变6个(T394 C,C615 A,T541 C,G1540 A,G1496 A,G1184 C);热带念珠菌ERG 3基因同义突变4个(A366 G,T912 A,T531 C,C528 A),错义突变4个(A334 G,T35 G,C527 A,C815 A),ERG 11基因同义突变3个(T225 C,C639 T,G264 A),错义突变2个(A395 T,C461 T)。结论:我院侵袭性念珠菌血症致病菌中,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存在一定比例的唑类抗真菌药物耐药性,其耐药机制与ERG 3、ERG 11基因突变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4](2019)在《吡咔唑类抗癌活性取代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组成它们的药物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发明的主题是化学名称为5,6-二甲基-9-甲氧基-1-(1-甲基-4-硝基吡唑-5-基)-6H-吡啶[4,3-b]咔唑和式1的具有抗癌性能的1-取代哒唑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包含它们的药物组合物。(本文来源于《乙醛醋酸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刘瑜新,傅静兰,夏霄彤,陈文君,吴婷婷[5](2019)在《华法林与唑类抗真菌药物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华法林目前仍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唑类抗真菌药物对华法林的影响已有报道,可在临床上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华法林和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代谢途径入手,结合两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事件报道,阐明华法林与不同唑类抗真菌药物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3期)
张丽,王贺,肖盟,徐英春[6](2019)在《Etest方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念珠菌属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分析Etest法检测临床常见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敏感性与微量肉汤稀释法的一致率。方法针对220株临床常见的5种念珠菌,分别采用CLSI M27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分别统计Etest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叁种唑类药物的基本一致率(EA)和分类一致率(CA)。结果 Etest方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的EA分别为氟康唑(96.8%)、伏立康唑(97.3%)和伊曲康唑(81.8%)。对于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中两种检测方法的CA分别为96.2%,97.5%和—;92.5%,82.5%和97.5%;92.5%,97.5%和—;97.5%,—和70%;—,100%和90%。结论 Etest法检测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敏感性与微量肉汤稀释法一致率较高,是念珠菌唑类药物敏感性测定简便并且准确性较高的检测方法,推荐在真菌实验室常规使用。(本文来源于《现代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翟鹏飞[7](2019)在《烟曲霉中压力响应蛋白OrmA和MtmA参与唑类药物耐受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烟曲霉是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腐生菌,也是一种能感染免疫缺陷病人的条件致病真菌。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从而使得患免疫缺陷的病人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导致由于烟曲霉感染的侵袭性曲霉病的日益增多。目前抗真菌药物中的唑类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然而,由于唑类药物的长期和广泛应用又使得唑类药物耐药菌株大量出现导致药效下降。在目前临床发现的烟曲霉耐药菌株中,最常见的是唑类药物靶蛋白Cyp51A的突变而导致的,但是仍然有一些非Cyp51A突变而导致的耐药株出现,这些耐药机制很多目前还不清楚。已有研究表明烟曲霉对于外界环境刺激而进化的一些压力响应途径,例如应对药物压力刺激的途径、宿主免疫的氧化应激途径等都对于它的耐药特征和存活起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根据烟曲霉的基因组信息,以及模式酵母中同源蛋白的功能蛋白比对,选择了两种潜在的可能参与压力响应的蛋白OrmA和MtmA,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综合手段整体分析了其生物学功能,具体结果归纳如下:1、阐明了OrmA通过调控鞘脂类合成从而参与唑类药物敏感性与毒性的功能。OrmA的缺失增加了烟曲霉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通过脂质组学发现OrmA可以调控鞘脂的代谢。OrmA的缺失导致了鞘脂类神经酰胺组分的显着升高,而鞘脂合成抑制剂多球壳菌素能够恢复OrmA的缺失引起的药物敏感性增加。这些数据表明OrmA主要通过影响鞘脂类的合成从而影响了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2、OrmA的表达依赖于未折迭蛋白反应中主要的转录因子HacA。OrmA不仅能够响应药物刺激,而且可以响应内质网压力试剂二硫苏糖醇(DTT)和衣霉素(TM)的刺激。进一步研究发现HacA的缺失导致OrmA的表达显着下降,表明HacA对于OrmA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3、小鼠肺部感染模型结果表明OrmA的缺失降低免疫缺陷小鼠的死亡率,说明OrmA对于烟曲霉的毒性是需要的。4、证实在烟曲霉中线粒体转运蛋白MtmA对于氧化压力应激是必需的。烟曲霉中的mtmA是一个必需基因,通过构建条件菌株发现MtmA表达的抑制对氧化压力试剂甲萘醌和过氧化氢极度敏感主要是由于Sod2酶活的显着下降。高表达Sod2能够恢复由于抑制MtmA表达而导致的对氧化压力的敏感,说明MtmA可以调控由Sod2参与的抗氧化逆境。5、研究发现MtmA表达的抑制影响了烟曲霉胞内Zn离子平衡,而Zn离子螯合剂TPEN能够恢复MtmA表达的抑制引起的生长缺陷。这说明Zn离子代谢的紊乱是MtmA缺失致死的关键因素。6、MtmA表达的抑制显着增加了烟曲霉对多种抗真菌药物的耐受性。然而MtmA的低表达导致了与其耐药性相矛盾的现象,即药靶Erg11A/B、Erg5表达的显着下降。进一步研究发现MtmA的低表达引起的耐药是由于多个药泵的高调,尤其是Mdr1的显着高调。而药泵的高调则是由于MtmA的低表达导致转录因子CrzA的持续激活。综上所述,本文阐明了压力响应蛋白OrmA参与唑类药物的耐受性,缺失导致药物易感性而过表达导致耐药。OrmA同时还是烟曲霉产生动物毒性所必需的。烟曲霉中的mtmA是一个必需基因并参与了氧化应激响应、离子平衡,药物耐受等功能。本研究发现进一步拓宽了人们对于烟曲霉中参与抗真菌药物压力响应的重要蛋白的知识理解,也将可能为未来的抗真菌新药靶发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9-06-25)
王佳佳[8](2019)在《白念珠菌唑类药物交叉耐药与转录因子GCN4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探究唑类药物氟康唑(FCA)联合维拉帕米对游离状态及生物膜状态下白念珠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2、探究白念珠菌对唑类药物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交叉耐药与转录因子GCN4的关系。方法:采用M27-A3微量肉汤稀释法,将50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病与性病科真菌实验室已鉴定的白念珠菌,进行游离状态以及生物膜状态下氟康唑联合维拉帕米的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观察并记录与维拉帕米联合用药后FCA的MIC50值,探究游离状态及生物膜状态下,氟康唑联合维拉帕米作用于白念珠菌是否会产生增敏效应;选取其中白念珠菌FCA、ITR、VRC交叉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各10株,构建一般状态及饥饿状态白念珠菌模型,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采用RT-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转录因子GCN4的mRNA表达量,探究白念珠菌转录因子GCN4的表达量与唑类药物交叉耐药的关系。结果:1、氟康唑与维拉帕米联用后FCA的MIC50值,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游离状态下,联用后FCA的MIC50中位数由16μg/mL降至4μg/mL,z=-4.40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维拉帕米在20株菌中出现对氟康唑的增敏作用,增敏率为40%。生物膜状态下,联用后FCA的MIC50中位数由64μg/mL降至16μg/mL,z=-6.297,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维拉帕米在23株菌中出现对氟康唑的增敏作用,增敏率为46%。2、检测白念珠菌FCA、ITR、VRC交叉耐药组和敏感组转录因子GCN4 mRNA表达水平,经正态性检验,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1)白念珠菌交叉耐药组:饥饿状态GCN4 mRNA表达水平(1.74±0.20)高于一般状态GCN4 mRNA表达水平(1.14±0.1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白念珠菌敏感组:饥饿状态GCN4的mRNA表达水平(1.47±0.15)高于一般状态GCN4 mRNA表达水平(1.02±0.2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一般状态下:白念珠菌交叉耐药组GCN4 mRNA表达水平(1.14±0.17)高于敏感组GCN4 mRNA表达水平(1.02±0.2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饥饿状态下:白念珠菌交叉耐药组GCN4 mRNA表达水平(1.74±0.20)高于敏感组GCN4 mRNA表达水平(1.47±0.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氟康唑联联合维拉帕米可增加白念珠菌对氟康唑的敏感性,为治疗白念珠菌相关感染提供新策略;2、白念珠菌转录因子GCN4高表达可能增加其抗营养缺乏的能力,造成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增加。(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25)
邓觐淦,杨炯[9](2019)在《不同拉唑类药物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不同拉唑类药物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6例);A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B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理症状评分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病理症状评分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病理症状评分值低于治疗前(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理症状评分值低于B组(P<0.05),总有效率和Hp清除率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泮托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有效改善了其病理症状。(本文来源于《抗感染药学》期刊2019年02期)
纪凌云,周爱萍,马俊,金宁,谭光坤[10](2019)在《白念珠菌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各种介入诊疗、器官移植的大量开展,念珠菌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据相关统计,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患者达25万例/年,死亡病例超过5万例,年发病率在(2~14)/100000~([1-2])。白念珠菌是一种定植在正常人群口腔黏膜、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等部位的酵母样真菌,为条件致病性真菌。近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其他念珠菌种被发现或成为重要的病原菌,使得菌种分布发生了变化,但白念珠菌占(本文来源于《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唑类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3岁,因牙龈肿痛,体温37.5℃,诊断牙龈脓肿。既往无慢性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史。住院期间给予甲硝唑25 0ml,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治疗1周,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治愈出院。4 d后,家庭聚会饮啤酒1瓶(约500 ml),30 min后,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头颈部皮肤潮红、心电图ST-T低平。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给予吸氧、心电监护,救心丸10粒舌下含服,心律平200 mg顿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唑类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川,侯旭奔,方浩.苯并硼唑类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J].药学学报.2019
[2].赵汝庭,王子健,杨光.停用尼立达唑类药物饮酒少量致双硫仑样反应1例[J].临床军医杂志.2019
[3].王梦旻,陶智,贺伟.侵袭性念珠菌血症致病菌耐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基因突变位点筛查结果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9
[4]..吡咔唑类抗癌活性取代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和组成它们的药物组成[J].乙醛醋酸化工.2019
[5].刘瑜新,傅静兰,夏霄彤,陈文君,吴婷婷.华法林与唑类抗真菌药物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6].张丽,王贺,肖盟,徐英春.Etest方法与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念珠菌属对唑类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评价[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9
[7].翟鹏飞.烟曲霉中压力响应蛋白OrmA和MtmA参与唑类药物耐受的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9
[8].王佳佳.白念珠菌唑类药物交叉耐药与转录因子GCN4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
[9].邓觐淦,杨炯.不同拉唑类药物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比较[J].抗感染药学.2019
[10].纪凌云,周爱萍,马俊,金宁,谭光坤.白念珠菌唑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