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宗教五性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群众性,长期性,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宗教五性论论文文献综述
任杰[1](2013)在《宗教五性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一个标志性成果》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中国化,就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探索和处理有关中国宗教关系、宗教问题的过程,其理论成果化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践成果化为当代中国宗教关系的总体和谐,二者的中介和结合则化为党和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中国宗教的历史与现实而制定的宗教政策及其贯彻落实。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结合,解决中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问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概括了宗教具有长(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期刊2013年00期)
赵建明[2](2013)在《历史视域中的宗教“五性”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所谓宗教“五性”论,即指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国际性。宗教“五性”论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宗教问题的科学概括,它既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宗教政策的理论指南,同时它也代表了党对宗教问题的认识水平与认识态度。宗教“五性”论虽然是在建国后提出的,但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体现了党依据中国特有的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认识和分析宗教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制定宗教政策、独立解决宗教问题的历史发展过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就开始注意宗教问题的研究,并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与社会矛盾特点,逐渐摸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宗教政策。初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思想武装,中国共产党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将之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党的一些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都亲自做宗教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土地改革以及处理外国传教士和教会关系的实践中,初步总结形成了一套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原则和历史经验,这些理论与经验为建国后党和政府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建国后,我党对宗教“五性”的认识更加明确,从宗教政策中体现“五性”思想到直接提出宗教“五性”论,这一阶段也是宗教“五性”论从隐性到显性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文革期间错误宗教政策的拨乱反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也日趋成熟与稳定。当今,伴随着人民群众精神与信仰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的宗教问题也面临着新问题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宗教“五性”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与创新,其中宗教的文化性与国际性视域愈来愈得到重视。(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赵建明[3](2012)在《历史视域中的宗教“五性”论——建国前党的宗教政策的形成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五性"论,即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国际性,也称之为宗教"五性"说。宗教"五性"论虽然是在建国后提出的,但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体现了我党依据中国特有的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制定相应的宗教政策来解决不同历史时期宗教问题的实践过程。建国前我党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统战政策、对待外国传教士和教会的政策以及宗教土地政策的灵活应用正体现了这一点。(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11期)
刘国武[4](2012)在《宗教五性说视域下藏族大学生宗教信仰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藏族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力军之一,其世界观、人生观与国家的建设、安定与繁荣密切相关,因为民族传统及藏传佛教对藏族大学生群体影响巨大。宗教五性说是党对宗教现状规律性的总结,对认识藏族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教育评论》期刊2012年04期)
佟言实,吴茜[5](2008)在《宗教“五性”特征提法的由来》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五性"特征是指,中国宗教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国际性、复杂性,在一部分少数民族中还有民族性。实践表明,这"五性"特征的概括,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普遍性,又符合中国宗教的特殊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统一战线》期刊2008年08期)
叶小文[6](2006)在《坚持正确的基本观点 才能贯彻好正确的基本方针——所谓宗教问题的“五性、叁性说之争”评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问题的“五性”说,即要把握住“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力图从多个角度比较全面地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宗教问题。“五性”说的雏形,出自上世纪50年代初党内一个题为《关于过去几年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的报告。其中谈到“,若干地(本文来源于《红旗文稿》期刊2006年18期)
陈辅逵[7](2002)在《江泽民对我国宗教五性认识的深化与升华》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宗教具有五性,即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江泽民提出宗教是群众性的社会现象,把握其根本是长期性,关注其犄殊的复杂性,这是对五性认识的深化与升华。(本文来源于《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李英阳[8](2002)在《何谓宗教“五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五性”是指我国宗教所具有的五个基本特点,即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本文来源于《四川统一战线》期刊2002年05期)
田忠福[9](2001)在《对宗教“五性”的再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宗教“五性”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我国社会宗教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坚持和发展 ,是完善和正确执行党的宗教政策的基本点。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对宗教“五性”的再认识 ,是我们进一步深化对国情的再认识。(本文来源于《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赵波[10](2001)在《宗教五性的现实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宗教方面的国情集中表现为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和复杂性。从建国初党提出宗教五性论至今近五十年了,宗教五性的国情并未随时代的变化而趋于弱化,相反宗教五性的特征更为明显。这表明研究当前我国的宗教国情,必须根据现在的新情况诠释宗教五性的现实内涵,来深化对宗教五性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2期)
宗教五性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所谓宗教“五性”论,即指宗教的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复杂性和国际性。宗教“五性”论是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宗教问题的科学概括,它既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宗教政策的理论指南,同时它也代表了党对宗教问题的认识水平与认识态度。宗教“五性”论虽然是在建国后提出的,但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体现了党依据中国特有的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认识和分析宗教问题,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制定宗教政策、独立解决宗教问题的历史发展过程。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就开始注意宗教问题的研究,并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时代主题与社会矛盾特点,逐渐摸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宗教政策。初期,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与思想武装,中国共产党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将之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党的一些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都亲自做宗教工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民族宗教统战工作、土地改革以及处理外国传教士和教会关系的实践中,初步总结形成了一套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原则和历史经验,这些理论与经验为建国后党和政府处理宗教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建国后,我党对宗教“五性”的认识更加明确,从宗教政策中体现“五性”思想到直接提出宗教“五性”论,这一阶段也是宗教“五性”论从隐性到显性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文革期间错误宗教政策的拨乱反正,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也日趋成熟与稳定。当今,伴随着人民群众精神与信仰生活的多元化需求以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的宗教问题也面临着新问题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宗教“五性”论又有了新的发展与创新,其中宗教的文化性与国际性视域愈来愈得到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宗教五性论论文参考文献
[1].任杰.宗教五性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一个标志性成果[J].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2013
[2].赵建明.历史视域中的宗教“五性”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3
[3].赵建明.历史视域中的宗教“五性”论——建国前党的宗教政策的形成与发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4].刘国武.宗教五性说视域下藏族大学生宗教信仰探讨[J].教育评论.2012
[5].佟言实,吴茜.宗教“五性”特征提法的由来[J].中国统一战线.2008
[6].叶小文.坚持正确的基本观点才能贯彻好正确的基本方针——所谓宗教问题的“五性、叁性说之争”评述[J].红旗文稿.2006
[7].陈辅逵.江泽民对我国宗教五性认识的深化与升华[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
[8].李英阳.何谓宗教“五性”[J].四川统一战线.2002
[9].田忠福.对宗教“五性”的再认识[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
[10].赵波.宗教五性的现实内涵[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