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所有制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出口,企业国际化,所有制差异
所有制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梁会君[1](2019)在《所有制差异、选择效应与企业国际化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企业所有制差异的视角,通过研究生产率对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考察企业通过出口或者对外直接投资进入全球市场的选择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出口模式下,国企存在较强的自选择效应,生产率高的国企会优先选择出口;外企和私企的选择效应较弱,存在一定程度的生产率悖论。进一步研究发现,外企出现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是较低的资本劳动比,私营企业出现生产率悖论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市场分割。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下,国企的选择效应并不显着,而私企则存在较为显着的选择效应,同时发现,私营企业的国外经营经验会显着影响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有良好出口经历的企业会有助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本文来源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孟凡强,万海远,吴珊珊[2](2019)在《所有制分割、户籍歧视与代际城乡工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农民工群体代际分化的基础上,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分析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面临的户籍歧视代际差异问题。研究表明,新一代城乡劳动力间的工资差异高于老一代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的不同并不足以解释代际间的城乡工资差异,户籍歧视的代际差异才是导致代际城乡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遭受的户籍歧视更为严重。对同工不同酬和所有制分割两种不同歧视形式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同工不同酬的程度还是所有制分割效应,新生代农民工都要严重于老一代农民工,但同工不同酬的程度差异是导致户籍歧视代际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工不同酬的程度差异主要来自于城镇流动人口"工资溢价"的代际差异,新一代城镇流动人口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获得了更多的"工资溢价"。(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9年06期)
王彦超,李玲,王彪华[3](2019)在《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所有制与行业特征差异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是改善供给侧投入水平、降低企业供给成本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促进企业研发投入。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措施有利于促进和提升企业创新投入水平,但对于不同行业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其激励效果存在很大差异。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对于促进民营企业创新效果明显,对于一些税收敏感行业,激励效果则更为显着。建议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充分考虑企业特征差异,以达到更好的创新激励效果。(本文来源于《税务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胡茜[4](2019)在《要素配置视角下融资所有制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呈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基于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要素重新配置特征,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部门向高效率部门的转移造就了中国经济四十年来的高速增长。其中,大量劳动力首先从农村转向城市,随后从城市中国有经济部门转向非国有经济部门,资本则从效率相对较低的国有企业逐渐配置给效率相对较高的民营企业,要素的重新配置造就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自2011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经济新的发展阶段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不仅取决于微观主体的生产效率提升,还取决于经济系统中个体之间的要素配置效率改善。可见,推动生产要素的新一轮重新配置并促进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将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针对要素市场进行改革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需要。事实上,当前中国企业部门仍然面临着明显的所有制差异,新增信贷大量流向国有企业,而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信贷投向结构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民企在新增贷款中占比逐年下降,由2013年的60%以上水平,降至2016年的不足20%;而国企在新增贷款中占比则从30%左右上升到80%左右。2018年10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2018年11月初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要抓好6个方面政策举措落实,其中便包括“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尚未有效缓解”,并要求“有效缓解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下大气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由此可见,中央决策层对改善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上升。当前中国信贷市场存在着较大的改革空间。针对于信贷市场上的融资所有制差异进行改革,推动信贷资源流向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的私有部门,将有利于要素配置效率的提升,进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有鉴于此,本文对融资所有制差异如何通过影响要素配置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本文采用增长核算分析、计量回归分析和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并通过历史、现在和未来的顺序对要素重新配置与经济增长、融资所有制差异与要素配置效率、融资所有制差异与经济增长等问题展开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第二章简要介绍了经验分析中的理论基础和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相关理论,随后,按照本文研究逻辑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简要回顾。第叁章利用核算分析方法构建要素配置模型,通过分离出投入要素质量的经济影响效应而实现对要素重新配置效应的准确刻画,探讨了要素重新配置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在前人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分解又前进了一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分解为要素质量提升、要素重新配置效应、行业增加值份额变动和微观个体TFP增进四部分,从而实现准确测算要素重新配置对应的经济增长效应。根据使用行业数据实证研究得到结论:要素数量驱动型增长模型并未发生改变;要素质量提升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正面作用;要素重新配置效应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章研究论证了经济发展历史中要素重新配置的重要作用,为提升要素配置效率以实现经济增长提供了现实证据。因此,针对生产要素市场的改革将会进一步促进要素重新配置的发生,提升要素配置效率,进而释放经济增长动力。对于所有制结构下的要素配置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当前中国企业部门融资的所有制差异明显,仍然面临相当程度的所有制结构下的信贷扭曲。本研究第四章对融资所有制差异、融资约束绝对水平、资本错配程度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展开了计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融资所有制差异通过加剧资本错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金融发展(即融资约束绝对水平改善)则通过缓解资本错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国有企业通过融资所有制差异对地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本章研究为更精准地制定改善融资所有制差异政策提供了现实和理论依据。融资所有制差异的存在会影响改革措施和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明确融资所有制差异对二者实施效果的影响程度,对更准确地制定改革措施和调控政策意义重大。但是前述核算分析和实证研究皆属于事后分析,无法量化这些引致要素重新配置的改革措施和调控政策所对应的动态经济效应。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通过刻画融资所有制差异对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经济理论模型,利用模型模拟分析量化融资所有制差异影响下的改革措施和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完成对融资所有制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的研究。关于融资所有制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分为对长期趋势的影响和对短期波动的影响两方面。本研究第五章构建两部门RBC模型对包括融资所有制差异在内的多种扭曲性政策进行建模,并嵌入国企部门金融化行为以刻画中国经济现实。通过模拟多种改革措施所对应的转型动态结果,可知:单一改革措施无法实现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和产出增长的目标,针对信贷政策所有制歧视等扭曲性政策进行综合改革,实施效果则较为理想。本研究第六章构建异质性DSGE模型,纳入融资所有制差异和政府支出偏好所有制差异机制,模拟分析了所有制差异下两类政府支出调控的有效性。结果显示:不同于现实调控倾向于政府投资性支出,由于所有制差异的存在,相比于政府投资性支出,政府消费性支出可在不恶化经济结构的同时实现产出较大幅度的增长,具有更为有效的调控效果。(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郭凤[5](2019)在《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人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经济不断演进改革的同时,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企业和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也各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工人阶级的客观阶层地位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了促进劳动人口更为健康和谐的发展,推动企业的良性运行,本文对黑龙江省内8所企业1622名工人进行了调查,以明确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人阶层认同的差异及影响因素。首先对样本总体、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工人的阶层认同进行描述分析;接着通过卡方分析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人的人口学特征、户籍特征、政治经济特征的差异进行比较;最后通过列联相关、平均值比较和线性相关的分析方法分别在总体样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数据内,对不同人口学特征、户籍特征、政治经济特征的工人的阶层认同的差异进行比较。得出的结论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人的阶层认同有显着差异,民营企业工人的阶层认同平均值略高于国有企业,分布更为分散。在人口学特征方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男女性别比为7:3,性别与阶层认同的相关关系未通过显着性检验;民营企业工人更为年轻,分布更为分散,年龄与阶层认同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国有企业工人的学历显着高于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工人的学历与阶层认同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样本数据中民营企业工人的学历与阶层认同呈负相关关系,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在户籍特征方面,国有企业工人多为本地非农业,民营企业工人多为本地农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工人的户籍状态与阶层认同的相关关系未通过显着性检验,总体样本中农业非农业与阶层认同的相关关系得到显着性检验,非农业户口工人的阶层认同更高;国有企业工人户籍所在地多数在地级市,民营企业工人户籍所在地多数在农村,样本数据中户籍所在地与阶层认同存在负相关关系,国有企业样本内通过显着性检验,民营企业内未通过。在政治经济特征方面,国有企业工人约有一半为党员,民营企业工人中这一比例为5.0%,在总体样本中工人的政治面貌与阶层认同有显着性的相关关系,党员的平均阶层认同高于群众,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两个样本内工人政治面貌与阶层认同的相关关系未通过显着性检验;国有企业工人的平均年收入显着高于民营企业,年收入与阶层认同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刘雪晨,李宝瑜[6](2019)在《企业所有制属性、性别差异与人力资本回报效率——基于CGSS 2015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2015年的数据,采用明瑟方程与多层线性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教育、工作经验、健康等角度分析不同所有制企业间人力资本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在各类所有制企业都显着存在,其中私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中性别差异较高,国有集体企业中性别差异较低。在国有集体企业中女性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在私有民营和外资企业中女性教育回报率低于男性。经验回报率和健康回报率的性别差异在国有集体、私有民营、外资企业呈现递增趋势。因此,政府要出台政策保证女性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加大对女性教育的财政投入,充分发挥女性在教育回报率上的优势,在整体上消除对女性的偏见,修正女性社会角色认定,改善就业环境,提升女性人力资本回报率。(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周海赟[7](2019)在《所有制差异、信贷传导机制与政策工具的结构效应——基于双轨制经济结构的研究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货币政策结构调控功能是引导信贷资金投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本文从我国双轨制经济结构与金融资源错配的现实问题出发,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信贷传导机制的理论分析模型,考察各种政策工具在调控国有和民营企业贷款的结构性特征。研究发现:基准利率工具对国有企业贷款影响较为突出,而对民营企业调控能力较弱。准备金工具和公开市场操作则主要作用于高风险民营企业的贷款供给,其对国有企业贷款调控能力相对较弱。本文还采用上市公司数据对政策工具结构调控功能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理论分析结论。本文认为,央行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推进结构型工具使用中,应充分发挥传统政策工具的结构调控功能,协调搭配各类工具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来源于《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魏彧,刘宏远[8](2019)在《所有制差异、税负结构与银行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税收负担是银行经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税负水平和税负结构性变化直接影响二元金融结构下的银行绩效。本文构建一个包含税收负担的银行绩效面板数据模型,在二元金融体系背景下探讨税收负担与银行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税收负担对银行绩效有着显着负向影响,不同所有制属性银行的绩效对税收负担变化的敏感性不同,总税收负担导致非国有银行绩效比国有银行下降的幅度更大;税负结构对绩效影响存在异质性,与国有银行相比,流转税收负担对非国有银行绩效扭曲程度更大。(本文来源于《投资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王玉霞,傲日格乐[9](2019)在《偏向型技术进步、所有制差异与要素错配——基于影子成本函数的SFA模型的检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影子成本函数的SFA模型,在测度制造业要素错配程度的同时,从偏向型技术进步、所有制差异的角度对要素错配的变动进行了解释。结论表明:在制造业中,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整体上呈现出缓步下降态势,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要素错配程度则相对稳定,要素市场的价格扭曲不再成为决定要素错配的关键变量,行业准入、要素流动性限制、与所有制绑定的政治红利才是制造业要素错配的关键。同时,偏向型技术进步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对要素错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成本节约效应,而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则更主要的体现为技术依赖效应,这有助于我们理解"价格扭曲—要素错配"偏离的事实,也为提升制造业,乃至整个工业部门的配置效率,提供了产业政策设计的着力点。(本文来源于《东北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孔一超,沈初阳[10](2019)在《基于所有制差异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比较研析——以供给侧改革题材企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经济"新常态"的大环境下,供给侧改革题材股越来越被投资者所关注。然而在供给侧改革概念股中有接近百分之六十的上市公司拥有国资背景。而随着国企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曾经靠国家信用背书的国资上市公司如今也面临着经济下滑,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带来的企业信用降低所引起的退市风险。近期,多家拥有国资背景的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缺(本文来源于《现代企业》期刊2019年01期)
所有制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考虑农民工群体代际分化的基础上,基于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采用工资差异分解方法分析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面临的户籍歧视代际差异问题。研究表明,新一代城乡劳动力间的工资差异高于老一代劳动力,个体特征差异的不同并不足以解释代际间的城乡工资差异,户籍歧视的代际差异才是导致代际城乡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遭受的户籍歧视更为严重。对同工不同酬和所有制分割两种不同歧视形式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同工不同酬的程度还是所有制分割效应,新生代农民工都要严重于老一代农民工,但同工不同酬的程度差异是导致户籍歧视代际差异的主要原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工不同酬的程度差异主要来自于城镇流动人口"工资溢价"的代际差异,新一代城镇流动人口在城镇劳动力市场中获得了更多的"工资溢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所有制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梁会君.所有制差异、选择效应与企业国际化路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9
[2].孟凡强,万海远,吴珊珊.所有制分割、户籍歧视与代际城乡工资差异[J].当代财经.2019
[3].王彦超,李玲,王彪华.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吗?——基于所有制与行业特征差异的实证研究[J].税务研究.2019
[4].胡茜.要素配置视角下融资所有制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郭凤.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人阶层认同的差异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6].刘雪晨,李宝瑜.企业所有制属性、性别差异与人力资本回报效率——基于CGSS2015的实证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周海赟.所有制差异、信贷传导机制与政策工具的结构效应——基于双轨制经济结构的研究视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9
[8].魏彧,刘宏远.所有制差异、税负结构与银行绩效[J].投资研究.2019
[9].王玉霞,傲日格乐.偏向型技术进步、所有制差异与要素错配——基于影子成本函数的SFA模型的检验[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9
[10].孔一超,沈初阳.基于所有制差异的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比较研析——以供给侧改革题材企业为例[J].现代企业.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