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卫星采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卫星技术,移动终端,数据采集,终端应用
卫星采集论文文献综述
王锦[1](2019)在《基于卫星技术的移动数据采集与应用综合终端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实时快速地对移动数据进行采集和应用逐渐得到了实现。本文详细介绍了卫星移动终端,具体包括通信、导航及遥感卫星的终端应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卫星移动终端数据采集技术。(本文来源于《通讯世界》期刊2019年10期)
张凌志,刘飞峰,胡程[2](2019)在《基于导航卫星的干涉SAR数据采集策略优选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导航卫星的干涉SAR(GNSS-InSAR)使用在轨导航卫星作为照射源,近地面部署接收机,利用导航卫星的星座特性以及重轨特性,可实现区域性的连续观测。对于场景1维/3维形变反演而言,需要连续时间的数据采集,由于导航卫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重轨,且重轨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原始数据冗余度高,数据对齐时截取量大,数据有效性低。该文针对GNSS-InSAR场景数据采集时间精确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重轨数据采集优化模型,该方法通过实际轨迹与TLE预测轨迹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空间相干系数的滑窗轨迹对齐,以获取相邻天导航卫星重轨时间间隔,实现精确的GNSS-InSAR数据采集,在降低原始数据冗余度下,保证数据的有效合成孔径时间。实测数据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雷达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屈芸,朱柯锦,方志伟[3](2018)在《北斗海事卫星数据采集终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监测站和采集设备由于工作需要,必须放置在需要进行监测的地方,这些地方通信不便,人迹稀少,进行实时监测人工成本极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和海事卫星的数据采集传输控制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北斗和海事卫星发送到指挥中心进行统一管理监测。该系统融合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经过实地测试,结果表明北斗海事卫星数据采集传输控制系统所解析并传输到控制中心的数据与实地数据相吻合,弥补了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所产生的实时监控困难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世界》期刊2018年12期)
南宇飞[4](2018)在《电磁卫星高能粒子探测器高能段载荷量能器数据采集与管理软件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SES)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颗现役的地震监测卫星。它主要监测磁层扰动与内辐射带稳定性并研究由地震引发的空间电磁扰动、等离子体波动和高能粒子沉降之间的时间相关性。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已于2018年2月2日成功发射。高能粒子探测器是电磁监测试验卫星的有效载荷之一,它由高能段探测器(HEPP-H)、低能段探测器(HEPP-L)和太阳X射线监测器叁部分组成。高能段探测器主要测量地球500km轨道的电子(2-50Me V)和质子(20-200Me V)的空间分布和能谱。其视场范围为68°×68°,能量分辨率为10%(FWHM),角分辨率5°,粒子鉴别率90%。为实现其科学目标,探测器设计了接收量能器信号的前端电子学、对前端电子学进行采集的数据采集系统以及用于卫星通信的数据管理系统,同时设计了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科学数据进行处理发布。本文将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将介绍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以及介绍了高能粒子探测器的叁个组成探测器。第二章描述了量能器前端电子学设计和分离元器件的信号读出方式,并对量能器进行了质子和电子的标定。第叁章介绍了FPGA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并根据前端电子学时序设计FPGA与单片机软件内容。第四章介绍了与卫星通信部分的CAN总线控制电路设计和单片机接口电路等相关电路的设计,并根据接口协议完成对数据管理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实际。最后第五章介绍了地面系统部分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去重、数据拼接以及科学数据对时等相关算法的设计。(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12-01)
江涛,曹珩,管梅,罗诗途[5](2018)在《卫星导航信号采集回放仪通用性能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卫星导航信号采集回放仪用于卫星导航领域的计量和测试。卫星导航信号采集回放仪可以接收和记录空间中的实际卫星导航信号并根据需要进行回放。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逐步完善,卫星导航信号采集回放仪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对卫星导航信号采集回放仪的通用技术要求、检定条件、检定项目、检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统一测试标准。(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应用》期刊2018年08期)
张佳慧,王慧泉,金仲和[6](2018)在《皮卫星多传感器同步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传感器实时同步采集的任务需求,基于数字信号处理(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架构设计内部集成电路(I2C)总线与同步启动信号相结合的自定义通信协议,通过虚拟直接存储器存取(DMA)与实时中断响应系统设计,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存储以及数据下传过程同步进行的皮卫星高精度多传感器实时同步采集系统。实测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84路传感、100 Hz采样,同步精度优于10μs,系统已应用于某型号皮卫星。(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8年08期)
鲁军,饶贤亮[7](2018)在《北斗卫星双向通信应用于电网无公网信号或公网信号弱区域的远程数据采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北斗卫星双向通信在电网无公网区域的远程数据采集解决方案及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8——深化北斗应用 促进产业发展》期刊2018-08-01)
史贝娜[8](2018)在《应用于道路信息化的卫星定位数据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其产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四大转变:从单一的GPS时代转变为真正实质性的多星座并存兼容的GNSS新时代,开创卫星导航体系全球化和增强多模化的新阶段;从以卫星导航应用主体转变为定位、导航及授时(PNT)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等信息载体融合的新时期,开创信息融合化和产业一体化,以及应用智能化的新阶段;从经销应用产品为主逐步转变为运营服务为主的新局面,开创应用大众化和服务产业化,以及信(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安全》期刊2018年07期)
朱政霖[9](2018)在《遥感卫星成像采集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遥感卫星成像技术以其观测范围广、在轨时间长、获取途径合法、无需考虑人员安全因素和不受空域时间限制等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农业、科学、矿产、环境减灾和城市规划等事关国计民生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获取地面信息的重要手段。但遥感卫星的成像效果受地面任务区域上方云量的影响,如果遥感图像的待观测地物被云层遮挡,遥感影像的应用价值将大大降低。所以,对于遥感影像数据采集,如果用户想获取特定区域的无云的遥感影像,他很关注的一点是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使用选定的卫星资源,是否可以获取到所需的全部数据。因此,面对大区域长时间的成像请求,如何在考虑以云量为主的影响因素下,预先判断区域目标图像数据的获取的时间,告知用户能够成功完成数据获取,指导用户根据预判结果制定成像计划,使遥感信息能及时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以上,本研究建立一套评估机制,对成像请求进行评估,获取成像任务的预期覆盖率和覆盖进度,提高用户决策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本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从实际拍摄的角度,对影响成像采集评估的各个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将影响因素分为两类,卫星能力因素和任务区域因素,并针对其中影响较大的因素建立成像采集模型,该模型能够评估各种不同拍摄场景,适用性较强。2.按照用户能否提供历史拍摄数据两种情况,提出基于平均云量和基于云量频率两种求解方式,评估卫星覆盖次数、云量和预期覆盖率之间的关系,成功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出了预期覆盖率和覆盖进度,同时能够使用户即使无法提供历史拍摄数据也能进行成像采集的评估。仿真测试的结果表明,测试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说明了本研究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期刊2018-05-01)
张文单[10](2018)在《“珠海一号”02组卫星升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张文单报道: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珠海一号”遥感微纳卫星星座02组卫星,4月26日12时42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方式成功发射。五颗卫星进入既定轨道,与在轨的两颗“珠海一号”卫星组网,将大幅度提(本文来源于《珠海特区报》期刊2018-04-27)
卫星采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导航卫星的干涉SAR(GNSS-InSAR)使用在轨导航卫星作为照射源,近地面部署接收机,利用导航卫星的星座特性以及重轨特性,可实现区域性的连续观测。对于场景1维/3维形变反演而言,需要连续时间的数据采集,由于导航卫星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重轨,且重轨时间具有不确定性,原始数据冗余度高,数据对齐时截取量大,数据有效性低。该文针对GNSS-InSAR场景数据采集时间精确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重轨数据采集优化模型,该方法通过实际轨迹与TLE预测轨迹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空间相干系数的滑窗轨迹对齐,以获取相邻天导航卫星重轨时间间隔,实现精确的GNSS-InSAR数据采集,在降低原始数据冗余度下,保证数据的有效合成孔径时间。实测数据表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卫星采集论文参考文献
[1].王锦.基于卫星技术的移动数据采集与应用综合终端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19
[2].张凌志,刘飞峰,胡程.基于导航卫星的干涉SAR数据采集策略优选方法分析[J].雷达学报.2019
[3].屈芸,朱柯锦,方志伟.北斗海事卫星数据采集终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
[4].南宇飞.电磁卫星高能粒子探测器高能段载荷量能器数据采集与管理软件研制[D].西北大学.2018
[5].江涛,曹珩,管梅,罗诗途.卫星导航信号采集回放仪通用性能检测方法研究[J].自动化应用.2018
[6].张佳慧,王慧泉,金仲和.皮卫星多传感器同步采集系统[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8
[7].鲁军,饶贤亮.北斗卫星双向通信应用于电网无公网信号或公网信号弱区域的远程数据采集[C].卫星导航定位与北斗系统应用2018——深化北斗应用促进产业发展.2018
[8].史贝娜.应用于道路信息化的卫星定位数据采集系统[J].中国公共安全.2018
[9].朱政霖.遥感卫星成像采集评估模型的建立和实现[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8
[10].张文单.“珠海一号”02组卫星升空[N].珠海特区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