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豆天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豆天蛾,豆丹,人工养殖,前景展望
豆天蛾论文文献综述
孙中伟,樊继伟,王康君,李强,郭明明[1](2019)在《豆天蛾幼虫养殖现状与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豆天蛾幼虫作为一种优质高蛋白昆虫,营养价值丰富,且具有保健功能,风味独特。综述了当前豆天蛾幼虫饲养一年两季的养殖现状与秋冬季海南豆丹养殖情况,针对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对未来豆丹养殖的前景与方向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9年05期)
何水柯[2](2019)在《10%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豆天蛾幼虫田间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多杀霉素又名多杀菌素,是在刺糖多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对小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以及蓟马等害虫特效。为验证10%多杀霉素悬浮剂对豆天蛾幼虫大田防治效果,特安排本次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西华县农场9分厂,试验地大豆连片种植50亩,前茬作物小麦,亩产平均550 kg,土质为小沙(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9年04期)
樊继伟,孙中伟,李强,王康君,张广旭[3](2019)在《豆天蛾连云港种群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豆天蛾是一种发生于豆类作物叶部的害虫,其幼虫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等营养物质,是一种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不仅风味鲜美,而且在医药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从豆天蛾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种群间存在的差异、豆丹的价值、人工养殖、豆丹产业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计划等方面进行了概括,为豆丹养殖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9年02期)
李庆杰[4](2018)在《豆天蛾药剂防治效果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豆天蛾化学防治问题,我们从市场上选择了四种新型杀虫剂,其作用原理各不相同。通过药效试验选择出快速、低毒、效果好的杀虫剂,以便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1试验材料试验药剂:25 g/L联苯菊酯(青岛润生农化有限公司),40%丙溴磷(青岛润生农化有限公司),0.5%甲维盐(天津人农药业有限公司),25 g/L高效氯氟氰菊酯(青岛润生农化有限公司)。2试验方法选择条件相对一致的连片种植大豆田进行试验,(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8年12期)
康自红[5](2018)在《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豆天蛾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豆天蛾是大豆生产中的一大危害,但农民群众在豆天蛾的化学防治中用药单一、盲目,造成豆天蛾抗性上升和防治困难及防治成本大幅上升,为筛选豆天蛾防治的高效低毒替代产品,特安排本试验。1防治对象豆天蛾。2作物品种予豆27。3药剂处理处理1:核型多角体病毒20亿PIB/ml,1000倍液。处理:2:1%苦皮藤素1000倍液。处理:3:5%抑太保EC 1000倍液。(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8年05期)
陈东辉,刘伟,吕建华,常志勇,佟金[6](2017)在《仿豆天蛾幼虫充气薄膜管弯曲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豆天蛾幼虫体壁结构有较强的抗弯稳定性启发,设计了仿生充气管,以提高其弯曲特性。制作豆天蛾幼虫体壁组织切片,观察其体壁与附近肌肉组织的连接方式以及肌肉组织的分布形式,以此为依据设计了加筋充气管。通过有限元仿真和试验分析了普通充气管和加筋充气管在不同压力下的弯曲特性,获得了不同充气压力下横向载荷-位移关系曲线以及充气管弯曲极限载荷与充气压力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在所选压力范围内,充气管的极限载荷与充气压力呈正比,加强筋的存在提高了充气管的弯曲特性,同时仿真结果表明,45°加载时加筋充气管的抗弯能力较0°加载时更强,两者均高于无加强筋时的抗弯能力。(本文来源于《农业机械学报》期刊2017年07期)
杨逍[7](2016)在《仿豆天蛾幼虫充气薄膜管力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充气膜结构以其折迭体积小,轻质和成型快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建筑等领域。充气薄膜管结构是一种基本的充气膜结构,在相关领域中经常作为结构的承载单元被使用,其力学特性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重点。自然界中,昆虫幼虫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材料消耗比,其身体的优势有助于其在生物进化历程中存活下来,这种封闭体壁、内部压力体液和肌肉组织组成的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初步探讨仿昆虫幼虫膜结构的建模过程以及模型的力学特性,以期提高传统充气膜结构的承载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和建筑结构等领域有更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选取豆天蛾幼虫为典型生物样本,通过生物切片试验观察其身体内部的结构特征,我们发现,在豆天蛾幼虫体壁内侧分布有大量的纵横交错的纤维状肌肉组织,它们固结在体壁的凹陷处,使得肌肉组织和体壁之间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类似于加强筋结构的作用,对于昆虫幼虫身体结构的加强产生积极的影响,为本文中仿昆虫幼虫膜结构的初步建立及其力学特性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初步建立的仿昆虫幼虫膜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为加筋充气管结构,基于理论分析、试验对比和有限元仿真等方法对加筋充气管的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弯曲特性,轴向压缩特性和振动特性叁个方面。在弯曲特性试验中,选取了适合于描述本试验条件下的充气管弯曲特性理论模型。获得了不同充气压强下横向载荷—位移关系曲线以及充气管弯曲极限载荷与充气压强的线性关系。在轴向压缩试验中,由于相关理论模型的适用范围及其与试验结果的偏差等原因,无法合理地反映充气管的轴向压缩特性。因此,我们建立了轴向压缩的极限位移、极限载荷以及极限压缩功耗与充气压强之间的关系,从更多方面来描述充气管的轴向压缩特性。在试验基础上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加筋充气管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弯曲和轴向压缩特性的有限元仿真,通过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仿真方法的合理性。将此模型应用于加筋充气管的模态分析中,获得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型,为加筋充气管的动力学响应分析打下基础。基于本文对加筋充气管的研究方法,进一步从仿生学角度出发,将昆虫幼虫比作一个系统,可以从材料、结构和控制方式等方面展开深入的研究,设计出更为优化的仿昆虫幼虫膜结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06-01)
田华[8](2016)在《豆天蛾多糖CBP3结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豆天蛾多糖CBP3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豆天蛾多糖CBP3的单糖组成是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摩尔比是27.89∶1∶3.16,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等杂质成分。综合IR、~1H-NMR、β-消去反应、KI-I_2反应,X-衍射、扫描电镜分析,推测豆天蛾多糖CBP3可能为含羧基的酸性多糖,具有较长的侧链和较多的分枝,可能含O-型糖肽键,以β-型吡喃环的形式存在。有少部分多糖以晶体形式存在,大部分为无定形物质。(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6年09期)
朱姗颖,吴晓倩,葛娇娇,何华纲,王文兵[9](2014)在《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雀纹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光解酶基因的功能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lbi NPV)和雀纹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Thja NPV)的光解酶是否具有修复由紫外线辐射引起的DNA损伤的功能,本试验分析了2种光解酶基因对大肠杆菌和家蚕(Bm)细胞抵御紫外线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来源于Thja NPV的野生型光解酶基因(Thjaphr)的表达显着提高了大肠杆菌的光修复能力,而来源于Clbi NPV的突变型光解酶基因(Clbiphr)没有光修复功能。在紫外线处理的Bm细胞中,野生型及突变型光解酶基因均没有表现出光修复活性。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Thjaphr及Clbi NPV光解酶基因大的开放阅读框(Clbiphr2)定位于家蚕细胞的细胞核,小的开放阅读框(Clbiphr1)仅在细胞质中积累。(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冯雨艳,马光昌,金启安,吕宝乾,彭正强[10](2014)在《温度对豆天蛾发育历期及取食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豆天蛾作为一种昆虫源食品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了温度对豆天蛾幼虫发育历期及取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5龄幼虫在5个温度条件下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28±1)℃为发育速率的顶点;3~5龄幼虫在5个温度下的总取食量分别为10.7、10.4、10.8、11.1和10.7 g。总取食量、日取食量和日增重随温度的升高而先升高后下降,且均在(28±1)℃条件下出现最大值。为探索人工饲养豆天蛾的最适温度条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豆天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多杀霉素又名多杀菌素,是在刺糖多胞菌发酵液中提取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对小菜蛾、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以及蓟马等害虫特效。为验证10%多杀霉素悬浮剂对豆天蛾幼虫大田防治效果,特安排本次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西华县农场9分厂,试验地大豆连片种植50亩,前茬作物小麦,亩产平均550 kg,土质为小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豆天蛾论文参考文献
[1].孙中伟,樊继伟,王康君,李强,郭明明.豆天蛾幼虫养殖现状与展望[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
[2].何水柯.10%多杀霉素悬浮剂防治豆天蛾幼虫田间试验[J].现代农业.2019
[3].樊继伟,孙中伟,李强,王康君,张广旭.豆天蛾连云港种群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
[4].李庆杰.豆天蛾药剂防治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2018
[5].康自红.高效低毒农药防治豆天蛾试验[J].现代农业.2018
[6].陈东辉,刘伟,吕建华,常志勇,佟金.仿豆天蛾幼虫充气薄膜管弯曲特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7
[7].杨逍.仿豆天蛾幼虫充气薄膜管力学特性[D].吉林大学.2016
[8].田华.豆天蛾多糖CBP3结构初步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6
[9].朱姗颖,吴晓倩,葛娇娇,何华纲,王文兵.豆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雀纹天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光解酶基因的功能鉴定[J].江苏农业学报.2014
[10].冯雨艳,马光昌,金启安,吕宝乾,彭正强.温度对豆天蛾发育历期及取食量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