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体力活动论文-郝连财,王健,李志良

日常体力活动论文-郝连财,王健,李志良

导读:本文包含了日常体力活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戒毒人员,体力活动,有氧训练

日常体力活动论文文献综述

郝连财,王健,李志良[1](2019)在《戒毒人员运动训练及日常的身体体力活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运动干预戒毒为最终目的,对参与运动戒毒实验的戒毒人员的身体活动情况进行监控,监控不同分组(有氧组、力量组、对照组),不同运动运动方式(有氧运动、力量运动)的身体活动相关各项指标。通过对训练组、对照的不同运动干预方式下其身体活动各项指标的组间数据对比研究,在两种不同运动方式的干预下,各组身体活动指标的对比情况,反映其参与运动训练,日常劳作,生活作息等的身体体力活动。探讨运动干预对戒毒人员的身体活动影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身体活动相关指标的影响。找出最适合吸毒人员的运动方式及运动强度,为运动干预戒毒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进而帮助戒毒人员尽早戒除毒瘾,恢复健康。(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邵华,郝思哲[2](2019)在《日常体力活动:动态、智能评估模式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一个非常显着的变化是久坐行为的增多和体力活动的减少。日常生活中个体体力活动的研究除了关乎身体健康和疾病,还具有其他意义:作为精神障碍评估、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的标准;促进情绪(尤其是积极情绪)、人格等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为一种反馈手段强化个体行为模式的转变。移动生理监测(如加速度计)设备能够非常客观地评估日常体力活动,但是缺乏对运动类型和情境信息的识别,而生态瞬时评估能够获得体力活动的详细信息。目前,基于智能手机及其APP的移动生态瞬时评估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可以方便地对日常体力活动及相关心理与行为数据、环境信息以及生理数据(主要是活动量,未来可能实现更多生理数据准确实时的测量)等进行收集。未来,基于智能手机的主观报告和客观监测的综合测量、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的结合、基于事件自动触发调查的情境相关的生态瞬时评估研究、日常干预以及日常生活背景下的行为研究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另外,在具体的研究中要注意克服EMA所固有的缺点。(本文来源于《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玲玲[3](2019)在《上海金山区中学生2012与2017年日常饮食和缺乏体力活动行为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2017年与2012年金山区中学生日常饮食行为、缺乏体力活动行为变化情况,为开展相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12年和2017年分别抽取上海市金山区8所中学2 010名学生和12所中学3 154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与2012年相比,2017年过去7 d男、女生健康饮食(经常吃新鲜水果、蔬菜、吃早餐、喝牛奶/酸奶)行为报告率均下降,男生分别由46.65%,71.57%,83.39%,51.54%降至39.47%,66.05%,76.18%,43.83%,女生分别由62.65%,79.37%,84.50%,50.23%降至49.11%,71.80%,79.15%,41.70%(P值均<0.05);非健康饮食行为中,男生经常喝汽水饮料行为报告率由8.09%升至10.87%,男、女生经常吃甜点行为报告率均下降,男生由22.47%降至11.54%,女生由34.27%降至16.20%;女生吃油炸食物报告率由7.66%降至4.13%(P值均<0.05)。过去7 d男生"中等强度体育运动<3 d"及"参加课外体育锻炼<3 d"报告率均增加,分别由31.74%,39.40%升至37.51%,71.03%,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3 d"报告率由44.82%升至77.64%(P值均<0.05)。男生和女生每天"玩电子游戏≥4 h"及"上网时间≥4 h"行为报告率均上升,男生分别由15.34%,14.48%升至24.49%,20.63%;女生分别由7.84%,9.80%升至11.80%,13.64%,不同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金山区青少年日常饮食行为及体力活动情况不容乐观,需针对青少年危险行为发生特点采取干预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9年06期)

王艳梅[4](2019)在《不同运动方式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3轴加速度计测量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的情况,并通过《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调查,获取老年女性身体活动的方式及老年女性身体健康状况,从而结合加速度计测量老年女性不同运动方式体力活动水平的特点。并计算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达标比例,为今后我国体力活动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大连市西岗区新华社区、广和社区、五四社区内的老年女性为调查对象,并通过问卷调查筛选出经常参加太极拳运动的有20人、广场舞25人、棋牌21人、无规律运动习惯的20人(对照组),共计86人为测试对象,年龄在60~65岁之间。在测试前将实验要求、流程、测试注意事项都详细的告知受试者,受试者均身体健康没有重大疾病。本次实验将身体活动测量的数据使用ActiLife6.0软件计算出体力活动的各个指标。将问卷调查所得数据输入Excel表中进行统计。使用GT3X加速度计的测试结果来研究老年女性4种运动方式之间体力活动的水平及能量消耗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1、4种不同运动方式的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中,棋牌的静态行为时间最长(339.61±77.05min/d),太极拳静态行为时间最短(247.31±63.76min/d),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的方式主要以轻体力活动为主。4种不同运动方式中低强度体力活动(LPA)时间:广场舞为224.62±46.50min/d,太极拳为193.88±29.35min/d,棋牌为153.70±29.48min/d,无规律运动组为182.50±28.57min/d。棋牌、无规律运动组、太极拳、广场舞它们之间LPA的水平逐渐递增(P<0.01),且各组间的差异较大,其余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4种不同运动方式的老年女性平均每日能耗与代谢当量统计均无显着的差异性,但周中与周末老年女性能量消耗具有显着的差异性(P<0.01),广场舞、太极拳、无规律运动组周中的能耗都明显大于周末的能耗,只有棋牌与其相反周末能耗大于周中能耗。实验结果显示广场舞的平均每日能耗和代谢当量最大,分别为326.81±136.64kcal/d、1.87±0.05METs;棋牌的能耗和代谢当量最低,分别为138.07±41.07kcal/d、1.05±0.02METs。3、本研究结果显示,长时间处于静坐状态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问题,爱好棋牌的老年女性周中静坐时间比率为46.07%,周末为44.81%,不管是周末还是周中棋牌的静坐时间都最接近佩戴时间的50%。不同运动方式的老年女性周中静坐具有显着的差异性(P<0.05)。棋牌静坐时间最长(368.15±76.74min/d),太极拳静坐时间最短(260.72±50.88min/d),无论是太极拳还是棋牌爱好者他们的静坐时间每日都在6小时左右。4、通过平均每日MVPA的参数计算出体力活动达标率,结果显示广场舞的MVPA达标率为100%,太极拳的达标率为98.23%,棋牌的达标率为30%,无规律运动组的达标率为61.13%。中高强度体力活动达标率如此可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步行,广场舞达标率最高,其每日步数的平均值为10197.76±3999.82,棋牌的达标率最低,每日步数的平均值为5165.70±978.95。结果显示,达标率越高,其步行数越多。研究结论:1、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主要以轻体力活动为主,在4种不同运动方式中老年女性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VPA)达标率分别为广场舞100%、太极拳98.23%、棋牌30%、对照组61.13%。广场舞、太极拳、棋牌和无规律运动组她们的体力活动水平均达到了美国医学院(IOM)所要求老年人的体力活动推荐量。2、4种不同运动方式的老年女性在周中能耗显着高于周末的能耗,具有显着的差异性。3、老年女性每日锻炼时间相对较少,闲暇时间主要以静坐为主,静态行为占据了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的2/3。4、适当的体育锻炼有降低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风险,推荐老年人在选择交通工具时多以步行为主,减少静态行为。(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饶伟[5](2019)在《智能手机测量中青年人日常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确立以智能手机加速度传感器的日常体力活动能耗方程和判断低、中强度活动VM临界点。方法:44名受试者佩戴一个K4b2便携式气体代谢分析仪和一部红米NOTE2手机完成3类11项活动,每项活动5min,共70min。以实验组28人数据建立VM能耗预测方程,验证组16人的数据进行方程的检验,并分析不同体重、性别的VM、预测值、实测值。以所有受试者数据建立VM临界点。结果:建立方程METs=0.015VM+0.027H-0.017BM;经验证,方程的PAEE与实测值在低、中、高强度下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79,0.83;Bland-Altman检验,高于95%的预测误差均落在95%的置信区间内,ROC曲线建立的3METs的VM临界点64.49counts/min,AUC=0.965;6METs的VM临界点177.5counts/min,AUC=0.916。结论:方程与间接热测量法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运用ROC曲线建立的VM临界点很好地诊断了低、中强度活动。研究所用的智能手机可以用于青年的日常体力活动监测。(本文来源于《浙江体育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王政淞,李红娟,张柳[6](2018)在《动作能力对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动作能力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的影响,为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搜集国内外有关动作能力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相关研究,提取关键资料,进行质量评价,报告研究方法、结果及结论。结果共纳入文献23篇,证据水平在1a~2c之间;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的PEDro平均得分为7.5。从系统综述及纵向(队列)研究结论可以看出,动作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儿童青少年未来的体力活动状况,但目前已发表的RCT实验尚未完全证实发展动作能力可以提升儿童青少年未来的体力活动水平。结论儿童青少年个体当前的动作能力可以成为未来体力活动水平的预测指标。建议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实验进一步证实发展动作能力对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具体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应系统地将动作能力训练内容纳入到体育课程体系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8年10期)

段德崇,安校伟,张晓丹[7](2018)在《成年早期日常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与身体成分最优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大学生日常中高及高强度体力活动及其主要身体成分的最优模型,寻求改善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有效体力活动量。方法采用Acti Graph-GT3X加速度计对天津市3所大学的363名大学生进行7 d日常体力活动监测,采用Inbody 520获得受试者的身体成分。采用曲线拟合构建大学生中高及高强度体力活动与去脂体重、体脂百分比之间的模型,根据校正拟合优度最大值同时信息论标准(information theoretical criterion,AIC)值最小的原则获得最佳模型。结果男生日常中高及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分别为25.7,10.2 min,女生分别为20.2,6.6 min;男生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2.9%,22.3%,女生分别为17.9%,7.6%。体脂百分比与中高强度、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之间存在负相关,去脂体重与中高强度、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之间存在正相关。男、女生5种拟合曲线中仅直线、二次及叁次曲线的AIC值和R~2值有统计学意义,且男女生分别是叁次、二次方程同时满足AIC值最小和校正拟合优度R~2值最大。结论成年早期男性中高及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与其去脂体重、体脂百分比之间的最优模型均为叁次方程,女性则均为二次方程。增加中高及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有利于降低肥胖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学校卫生》期刊2018年10期)

邱慧,徐划萍[8](2018)在《不同身体成分大学女生日常体力活动与中医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叁轴加速度计对不同身体成分的女大学生进行7d的体力活动监测,分析大学女生日常体力活动与能量消耗的状况,为促进大学生体力活动的开展、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大学2年级女生30例,测试其BMI及体脂率,根据体脂率的高低分为肥胖组(体脂率>30%)、标准体重组(体脂率为25~30%)、消瘦组(体脂率<25%)3组。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于身体右侧髂前上棘部位连续佩戴加速度计监测日常体力活动7d,观察其体力活动数据,并测试其体质健康相关指标。结果:(1)和标准组相比,消瘦组和肥胖组同学的静坐时间百分比均显着性高于标准组(P<0.01);消瘦组和肥胖组同学的轻体力活动时间百分比、中等体力活动时间百分比、中高强度活动时间百分比、每日能量消耗量、步数等数据均显着性低于标准组(P<0.05、P<0.01);(2)与标准组相比,消瘦组的肺活量及测试总分显着性低于标准组(P<0.05);肥胖组的立定跳远及总分均显着性低于标准组(P<0.05、P<0.01),50m、800m测试时间均显着性高于标准组(P<0.05);与消瘦组相比,肥胖组的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显着性增高(P<0.01,P<0.05);(3)消瘦组主要以阳虚、气虚和阴虚体质类型为主;肥胖组主要以痰湿和湿热体质类型为主;标准组全集中在气虚和湿热两种体质类型。结论与建议:(1)不同身体成分的女大学生静坐时间均偏高,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较少,其中肥胖和消瘦的同学较之体型标准的同学体力活动时间更少;(2)身体成分标准同学的体质健康结果多集中在良好水平,肥胖和消瘦的同学体质健康处于及格水平,身体成分标准的同学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下肢爆发力方面均优于肥胖同学,但肥胖同学的肺活量成绩优于消瘦同学;(3)不同身体成分的同学表现为不同类型的偏颇体质,消瘦组同学多表现为虚性体质,肥胖同学多为痰湿和湿热体质。建议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采取联合措施加大大学生体力活动量。(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张霞,雍文穆,李军委,侯亚儒,李艳红[9](2018)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蛋白酶体活性与日常体力活动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OPD患者蛋白酶体活性与日常体力活动的关系。方法选择1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住院患者为研究组,年龄55~74岁,平均(61.2±7.6)岁;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206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用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明确2组研究对象的体力活动水平(佩戴叁轴运动加速度计),测量2组研究对象的体质量、身高、体脂含量(以去脂体块指数表示)、上臂围、小腿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蛋白酶体活性。采用Masterscreen-PET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日常体力活动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年龄、性别构成、BMI、上臂围、小腿围、去脂体块指数、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吸烟率和饮酒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研究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日常体力活动及6 MWT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蛋白酶体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60岁)、男性患者、吸烟、肺功能不良、蛋白酶体活性升高是影响COPD患者日常体力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OPD患者血清蛋白酶体活性可能影响患者日常体力活动。(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刘宝彧[10](2018)在《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调查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和能量消耗现状,通过对运动习惯及能量代谢特点的分析找出导致形成不同BMI等级群体的行为因素。为全民健身研究提供调研基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法,选择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院46名男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体育专业)进行1周,每周七天,每天至少8小时的能量消耗记录。使用Actigraph GT3X叁轴加速度计记录研究对象不同强度体力活动水平和能量消耗状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BMI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力活动水平和能量消耗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研究对象上学日与周末日体力活动水平和能量消耗的差异。研究结果: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上学日MPA、VPA、PAEE、LPA、VPA均显着高于周末日。BMI不同组别的上学日与周末日体力活动MVPA结果均显示:BMI正常组>BMI偏瘦组>BMI超重组;上学日与周末日能量消耗MVPA结果呈:BMI超重组<BMI偏瘦组<BMI正常组,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研究结论: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日常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为74.38±21.69min/d,达到美国医学院对在校大学生提出的健康体力活动推荐量(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2.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上学日体力活动水平与能量消耗状况均显着高于周末日。3.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上学日较周末日静坐时间短、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时间长、能量消耗多。4.不同BMI等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上学日和周末日体力活动及能量消耗状况均呈现:BMI正常组>BMI偏瘦组>BMI超重组。(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日常体力活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一个非常显着的变化是久坐行为的增多和体力活动的减少。日常生活中个体体力活动的研究除了关乎身体健康和疾病,还具有其他意义:作为精神障碍评估、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价的标准;促进情绪(尤其是积极情绪)、人格等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作为一种反馈手段强化个体行为模式的转变。移动生理监测(如加速度计)设备能够非常客观地评估日常体力活动,但是缺乏对运动类型和情境信息的识别,而生态瞬时评估能够获得体力活动的详细信息。目前,基于智能手机及其APP的移动生态瞬时评估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可以方便地对日常体力活动及相关心理与行为数据、环境信息以及生理数据(主要是活动量,未来可能实现更多生理数据准确实时的测量)等进行收集。未来,基于智能手机的主观报告和客观监测的综合测量、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的结合、基于事件自动触发调查的情境相关的生态瞬时评估研究、日常干预以及日常生活背景下的行为研究都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另外,在具体的研究中要注意克服EMA所固有的缺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常体力活动论文参考文献

[1].郝连财,王健,李志良.戒毒人员运动训练及日常的身体体力活动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2].邵华,郝思哲.日常体力活动:动态、智能评估模式研究进展[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张玲玲.上海金山区中学生2012与2017年日常饮食和缺乏体力活动行为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19

[4].王艳梅.不同运动方式老年女性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5].饶伟.智能手机测量中青年人日常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9

[6].王政淞,李红娟,张柳.动作能力对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水平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8

[7].段德崇,安校伟,张晓丹.成年早期日常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与身体成分最优模型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8

[8].邱慧,徐划萍.不同身体成分大学女生日常体力活动与中医体质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

[9].张霞,雍文穆,李军委,侯亚儒,李艳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蛋白酶体活性与日常体力活动的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10].刘宝彧.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日常体力活动水平监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日常体力活动论文-郝连财,王健,李志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