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代艺术,审美感性,现成品艺术,行为艺术
审美感性论文文献综述
武学颖[1](2019)在《现代艺术:重启审美感性的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物欲横流的消费时代使得个体的审美感受力逐渐被"物"的丰盛所削退。人们迷失在"物"世界里,被"物"所奴役。现代艺术实际上是一场重启审美感性的实验,意欲寻求各种手段拯救个体逐渐消退的感性能力。本文以现成品艺术和行为艺术为切入口,试图探究它们重启审美感性的方式。(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05期)
曾杰,田婷婷[2](2018)在《地理教学中融合审美感性和审美理性的实践路径——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理教学中,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其中的感性元素和理性元素,不进行审美感性和审美理性的融合,地理课堂将变得非常乏味,学生也将失去接触美、感受美的过程,无法发展他们的智慧美、创造美和心灵美。所以文章将以《澳大利亚》为例,通过在地理教学中融合审美感性和审美理性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育魅力。(本文来源于《现代教育》期刊2018年12期)
裴萱[3](2017)在《从大众文化到生活美学——1980年代审美感性与主体重建的逻辑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1980年代的"美学热"和"文化热"不仅构成了以审美反思意识形态、以人性反思历史的理论脉络,更促成了以感性表达和生活性特质为内核的大众审美文化的产生。大众审美文化肯定了主体感性经验的合法性存在,形成了从审美经验到生活美学再到主体重建的逻辑框架。大众审美文化一方面彰显了主体对于自由和感性的希冀,另一方面对长期处于理性压抑状况下的人性也是一种反拨与调整,从而与知识分子的美学理论探索一同构成了新时期的文化启蒙。而现代文学也开始向生活化、通俗化和多元化的谱系转型,在解构政治意识形态的宏大话语的同时确立了主体的存在价值。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和文学艺术世俗化的进程也带来了生活美学的勃兴,并与知识分子的"美学热"构成了遥相呼应的同构关系,二者共同构成感性启蒙的美学价值景观。(本文来源于《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1期)
林蔚然[4](2016)在《情心入画境——以审美感性培养为导向的高职美术专业中国画教学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职美术专业的中国画教学作为中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前提下的一个教学新模式,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本文提出了以审美感性培养为导向的中国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性和以感性来驱动学生进行写生、创作,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接触到国画的精髓并具备终身自我学习完善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本文来源于《美术界》期刊2016年12期)
王菊[5](2015)在《试论产品设计中技术理性与审美感性的有机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产品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交叉学科。现代产品设计日趋风格多元化,既含有技术理性又含有审美感性。审美感性成分越多,产品的附加值就越大;技术理性越大,产品的功能价值就越高。两者融合度越高,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获得的愉悦体验就更加和谐。在产品设计中,要考虑感性与理性的独立性,也要注重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审美感性和技术理性的共生互补。既做到产品设计功能性、趣味性、时代性的技术理性实现,又要兼顾美学法则、视觉美感等感性因素的表达。(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5年20期)
谭容培,颜翔林[6](2014)在《差异与关联:重释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是美学领域辩证关联的核心范畴。经由主体的意向性审美活动,自然感性转化为审美感性,审美感性具体表现为形式感性和象征感性两种形态。形式感性是对自然感性的秩序化,象征感性是主体在感性事物与非感性事物相遇中的意义重构。与此相关,建立在审美感性基础上的审美理性,是包容隐匿想象功能和自由价值的理性形式,也是能够诉诸直观的理性。审美理性执着于审美活动之中的意义追问,表征着生命存在的诗性智慧。所以,无论是一般的审美活动还是艺术活动,都不同程度地衍射着审美感性和审美理性的灿烂之光。(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刘娜,武建林[7](2014)在《工具理性对审美感性的僭越——当代艺术设计的审美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制于技术条件,从起源到20世纪末长达8000年的历史中,艺术设计均以审美感性为其核心机制;但21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渗透,使得工具理性僭越了审美感性,而成为艺术设计的核心机制。(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4年04期)
黄西慧,宋广文[8](2013)在《审美感性水平对中学生审美概念学习及迁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探讨了审美感性水平的高低对中学生审美概念学习及迁移的影响作用,即审美感性对于审美理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中学生审美感性水平的高低显着影响了审美概念的学习及迁移;(2)审美感性的"审美联想"因子是普遍影响中学生审美概念学习和迁移的显着因子,而"审美想象"因子则是对中学生审美概念的迁移效应有显着影响的因子。(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13年03期)
陈宁[9](2011)在《审美感性维度中的历史——黑格尔艺术史发展原理与世界历史演进范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感性与理性关系的变化,黑格尔将世界历史分为四个阶段: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日耳曼世界,各个历史阶段与黑格尔在《美学》中论述的艺术类型(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紧密联系,一一呼应。感性维度是黑格尔审美的重要维度,黑格尔眼中的历史,是审美感性维度中的历史。(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1年21期)
宋博杰[10](2011)在《小议地理教学中审美感性素质的培养》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探讨了地理教学中可以教学内容为媒介,理论讲述可融合审美感性素质的教育,既能使知识学习不枯燥,又能弥补现行教育结构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以塑造比较健全、完整的现代人格主体。(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1年01期)
审美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地理教学中,如果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忽视了其中的感性元素和理性元素,不进行审美感性和审美理性的融合,地理课堂将变得非常乏味,学生也将失去接触美、感受美的过程,无法发展他们的智慧美、创造美和心灵美。所以文章将以《澳大利亚》为例,通过在地理教学中融合审美感性和审美理性的课堂设计,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美育魅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感性论文参考文献
[1].武学颖.现代艺术:重启审美感性的实验[J].艺术品鉴.2019
[2].曾杰,田婷婷.地理教学中融合审美感性和审美理性的实践路径——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一课为例[J].现代教育.2018
[3].裴萱.从大众文化到生活美学——1980年代审美感性与主体重建的逻辑框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4].林蔚然.情心入画境——以审美感性培养为导向的高职美术专业中国画教学初探[J].美术界.2016
[5].王菊.试论产品设计中技术理性与审美感性的有机融合[J].作家.2015
[6].谭容培,颜翔林.差异与关联:重释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
[7].刘娜,武建林.工具理性对审美感性的僭越——当代艺术设计的审美转向[J].作家.2014
[8].黄西慧,宋广文.审美感性水平对中学生审美概念学习及迁移的影响[J].心理研究.2013
[9].陈宁.审美感性维度中的历史——黑格尔艺术史发展原理与世界历史演进范式[J].学理论.2011
[10].宋博杰.小议地理教学中审美感性素质的培养[J].才智.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