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协议接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联网,OCF,语义转换,多协议接入系统
多协议接入论文文献综述
黄旭新[1](2019)在《OCF多协议接入系统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一方面,嵌入式和通信技术的更新迭代,使设备实现了更高层次的智能化,极大地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另一方面,各厂商为了占据物联网市场,纷纷推出自己的物联网标准和协议,造成了设备之间的异构性和连通性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因此,为了实现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需要解决异构物联网的互操作问题。本文基于OCF标准协议,对不同物联网协议的互联互通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如下:首先,针对OCF标准协议与其它物联网协议的互联互通问题,设计了基于OCF的多协议接入系统,用于接入非OCF服务端的设备,主要功能分为适配管理器、适配器、设备代理叁个部分,适配管理器提供适配器的集中式管理服务,适配器提供客户端与服务端设备的通信服务,设备代理提供服务端设备的接入服务。在设备代理中提出了OCF标准协议与其它物联网协议的语义转换方案,解决了OCF与非OCF生态体系的互操作问题。其次,针对OCF多协议接入系统的业务特点,提出了基于双重密钥机制和访问控制策略的安全管理方案,以及基于缓存机制和多任务机制的消息处理方案。前者采用静态密钥与动态密钥结合的授权方法,采用访问控制策略,提高了OCF多协议接入系统的安全性。后者通过使用数据缓存的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消息响应时间,通过使用多任务处理的方法,提高了系统的消息吞吐量。最后,搭建了OCF多协议接入系统的原型,实现了OCF标准协议与AllJoyn协议和ZigBee协议的语义转换,并在系统中验证了OCF客户端与AllJoyn设备、ZigBee设备的互操作功能,分析了系统的安全管理方案和消息处理方案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3)
尹珊[2](2017)在《基于AllJoyn的多协议设备接入系统的研究及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应用对底层通信协议的需求从局部互联扩展成跨平台、跨地区、跨应用的全局互联。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构建统一物联网平台,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论文基于高通AllJoyn开源框架,进行多协议设备接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提出了 AllJoyn与oneM2M的协议转换模型,设计了模型的协议转换流程,确定了 AllJoyn设备到oneM2M资源树的映射方法。该模型实现AllJoyn的广域网连接功能,将AllJoyn设备接入到oneM2M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实现了设备的远程连接和管理。其次,提出了多协议设备接入模型,阐述了模型的层次架构。该模型通过将其他协议的设备转化成AllJoyn系统中的虚拟设备,连接到AllJoyn总线上,实现了其他协议设备与AllJoyn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再次,针对多协议设备的接入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AllJoyn的端到端多重认证机制,该机制提高了 AllJoyn系统的安全性。最后,实验搭建了完整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了广域网连接及多协议设备接入功能,验证了多协议设备接入系统的互联互通性。扩展之后的AllJoyn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物联网发展的需要和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该扩展增强了系统的兼容性,为建立统一的物联网平台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01-05)
刘俊杰,王番[3](2013)在《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多协议接入网关》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便于对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前端节点摄像头进行管控,采用多协议接入网关方式与智能视频监控中心平台进行连接,并管理接到Android智能终端设备上的前端摄像头。通过该多协议接入网关可以在Android智能终端上连接不同种类摄像设备,保证与中心平台的正常视频流媒体的交互。(本文来源于《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期刊2013年01期)
朱凯[4](2012)在《基于多协议的人工影响天气接入服务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全国许多省、市己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其中较多的是针对人影指挥平台的研究,即人影业务的分析与决策方面的研究。而很少有针对系统的传输与通信核心——接入服务器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了提高各种人影作业数据传输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可靠性,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基于多协议的人工影响天气接入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过程。本文所设计与实现的接入服务器采用叁层架构方式,由用户管理层、业务处理层以及数据层组成。其中用户管理层主要是由一个基于.NET框架、采用C#编写的应用程序组成。管理人员通过该程序可以查看各人影指挥机和作业客户机的实时在线、掉线情况以及它们之间传输的各种作业信息。同时可以方便的配置接入服务器的各种参数,如IP地址、端口号以及程序是否自动加载等,为管理人员提供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业务处理层是接入服务器的核心层,本文根据不同人影业务需求,采用了基于混合TCP-UDP的传输方式,分别用于一般指令、文件、视频等数据的传输。该层主要负责人影指挥机与作业客户机之间的连接及数据包格式的检查和转换;调度不同的业务请求交由不同的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并采用多种手段保证作业接收机的实时在线和掉线重连。数据层则为用户管理层、业务处理层提供良好的数据存储接口,使业务逻辑与数据有效的隔离。另外,本接入服务器设计了一种简单的数据库存储负载均衡,同时采用自适应的数据存取机制存取各种用户数据和业务数据。实现了用户身份验证、实时和历史数据查看、操作日志查询以及作业终端程序的自动更新等功能。本接入服务器己在江苏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实时智能指挥系统中得到应用,在实际人影作业指挥过程中具有高效、稳定、可靠等优点,基本达到了设计初期的目标。(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2-05-01)
李强[5](2008)在《面向融合的业务平台中多协议接入框架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ITU-T对下一代网络的定义包含如下的概念,NGN应该是分组的网络;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具有QoS能力;实现业务功能和底层传送协议的分离;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普适性。因此下一代网络必然是融合的网络。在未来的网络中,业务平台在中小型业务的提供领域将仍然具有其灵活多变的优势。然而,在以需求为驱动的下一代网络中,原有业务平台很难提供具有数据,图像在内的多媒体业务。单一的七号信令的接入方式严重束缚了业务平台在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因此,在下一代网络中,业务平台应该是面向融合网络的业务平台,能够提供包括语音在内的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多种媒体数据的提供从底层角度要求多种协议的接入能力。尽管通过对原有七号信令接入方式的改造,可以实现其它协议的接入,但是针对每种协议开发单独的接入系统无疑会极大的增加整个接入系统的开发工作量和复杂度。同时也为整个接入系统的维护提出新的难题。因此,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统一的接入框架系统,来实现对不同协议的接入能力。由框架系统提供公共的能力,不同接入模块提供其特有的检测与处理功能,从而实现对不同的协议提供接入。这可以大大降低整个接入系统的开发复杂度和维护难度。之后,本文通过此框架系统在业务平台接入系统中的多种应用和完整的测试,验证了框架的稳定性和可用性。最后,为框架系统的扩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08-02-28)
侯晓博[6](2006)在《多协议综合短信接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网是在原有通信网的基础上设置的一层迭加网络,是快速、方便、经济、灵活、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的目标是为所有的通信网络服务,既可以为现有的电话网、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服务,也可以为移动通信网和宽带IP网服务。 与其他智能网相比,移动智能网具有呼叫量大,对外接口多,业务种类多等特性。预付费短消息业务就是移动智能网提供的一种业务。本文详细描述并分析了短消息业务目前实际应用的情况,根据该业务自身的特点以及现有的实现方法的一些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多协议综合短信接入平台。 目前短消息业务正在迅速的发展,用户发送短信数量快速增加。而在实际应用的CMINO2-SCP系统中的短信前置系统,版本繁多,支持的短信通信协议单一,系统的新业务扩展能力不强,新需求开发周期较长。上述的缺陷导致了现有SCP系统的短信产品在软件维护、处理能力及应对新需求等方面均显现出不足。多协议综合短信接入平台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它支持目前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现网应用的多种短信通信协议,继承原有短信系统的各类短信鉴权计费功能并加以改进,与SCP后台的接口采用短信触发业务逻辑的方案,方便新业务的开展,缩短了开发周期。 本文围绕多协议综合短信接入平台的设计和实现进行阐述。第一章首先对智能网的概念和体系结构进行介绍,并且简要介绍了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的移动智能网产品——CMINO2移动智能网系统。第二章对于现网应用中的多种短消息业务和在CMINO2系统中实际应用的主要的两类短信前置系统(点对点短信前置系统和梦网短信前置系统)作了系统的总结和介绍。第叁章针对中国移动集团公司采用或自行制定的叁类短信通信协议:SMPP协议、CMPP协议和EMPP(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06-02-20)
武文,毕红葵,王红[7](2003)在《接入路由器多协议同步/异步串行广域网接口的一种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协议同步/异步串行广域网接口是接入路由器的一个重要部件。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兼容RS232、X.21、V.35、EIA530等多种物理接口标准,能实现DTE、DCE命令行配置转换的同步/异步广域网接口,实际应用表明,该接口设计合理,运行可靠。(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五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3-06-30)
张慧媛,杨放春[8](2003)在《IN/IP互通模型中多协议接入网关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协议接入网关是实现智能网与IP网互通的网络实体。该文提出了多协议接入网关的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案,并描述了系统动态演化的方法,给出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形式化描述。(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期刊2003年08期)
李志俊[9](2000)在《以ADSL接入方式的单以太网多协议路由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 ADSL 宽带接入网技术 ,讨论了其工作原理及基本技术 ,展示了 ADSL 的发展前景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以 ADSL接入方式的单以太网多协议路由器 ,给出了部分接口电路 ,并分析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功能(本文来源于《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0年03期)
多协议接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应用对底层通信协议的需求从局部互联扩展成跨平台、跨地区、跨应用的全局互联。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构建统一物联网平台,成为研究的重中之重。论文基于高通AllJoyn开源框架,进行多协议设备接入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提出了 AllJoyn与oneM2M的协议转换模型,设计了模型的协议转换流程,确定了 AllJoyn设备到oneM2M资源树的映射方法。该模型实现AllJoyn的广域网连接功能,将AllJoyn设备接入到oneM2M云平台,通过云平台实现了设备的远程连接和管理。其次,提出了多协议设备接入模型,阐述了模型的层次架构。该模型通过将其他协议的设备转化成AllJoyn系统中的虚拟设备,连接到AllJoyn总线上,实现了其他协议设备与AllJoyn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再次,针对多协议设备的接入场景,设计了一种基于AllJoyn的端到端多重认证机制,该机制提高了 AllJoyn系统的安全性。最后,实验搭建了完整的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了广域网连接及多协议设备接入功能,验证了多协议设备接入系统的互联互通性。扩展之后的AllJoyn系统能够更好的适应物联网发展的需要和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该扩展增强了系统的兼容性,为建立统一的物联网平台打下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协议接入论文参考文献
[1].黄旭新.OCF多协议接入系统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尹珊.基于AllJoyn的多协议设备接入系统的研究及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7
[3].刘俊杰,王番.基于Android智能终端的多协议接入网关[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13
[4].朱凯.基于多协议的人工影响天气接入服务器设计与实现[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
[5].李强.面向融合的业务平台中多协议接入框架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
[6].侯晓博.多协议综合短信接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6
[7].武文,毕红葵,王红.接入路由器多协议同步/异步串行广域网接口的一种实现[C].全国第十五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
[8].张慧媛,杨放春.IN/IP互通模型中多协议接入网关的软件体系结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
[9].李志俊.以ADSL接入方式的单以太网多协议路由器设计[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