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服接近度论文-郭树勋,郑世杰,王金满,杨锐,郑帅

屈服接近度论文-郭树勋,郑世杰,王金满,杨锐,郑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屈服接近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基坑,屈服接近度,危险区域,安全评价

屈服接近度论文文献综述

郭树勋,郑世杰,王金满,杨锐,郑帅[1](2018)在《基于屈服接近度的基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土体未进入塑性状态的危险区域无法得到有效划分的问题,引入屈服接近度概念对基坑工程进行区域安全度评价。基于fish语言编译求解程序,通过FLAC3D软件进行求解,并将所得结果与有限差分法所求得的塑性区分布及岩土体竖向位移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基于屈服接近度概念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土体区域的安全状态进行计算,得到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土体屈服接近度的分布与变化趋势。结果表明:YAI方法可对有限差分法计算结果进行有效的表达,并在其基础上求解非塑性区的屈服接近度,能有效实现对基坑危险区域的划分,并为基坑工程的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中英文)》期刊2018年10期)

钟明文,武松,邓琴,汤华,戴永浩[2](2018)在《大断面小净距浅埋隧道围岩的屈服接近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甸头隧道下穿大西公路段,采用有限差分法开展隧道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屈服接近度的演化和转移特征,并和围岩塑性区的发展过程相比较,来开展围岩的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产生的围岩塑性区主要集中在拱脚处,现有的锚杆加固方案基本涵盖了围岩重点关注区域(考虑屈服接近度大于0.7的范围),仅在拱脚附近需要加长锚杆的长度,以保证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冯建,梁广山,李笠[3](2017)在《基于等效面积D-P准则的围岩屈服接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围岩安全性评价是隧道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方面,建立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理论能够较好地反映岩石破坏的机理,但无法定量地反映围岩的连续变化情况;研究在一定前提下导出与等效面积Drucker-Prager(D-P)屈服准则相匹配的围岩屈服接近度公式,并通过ANSYS二次开发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可以对围岩危险程度做出定量评价;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为隧道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提供量化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7年09期)

高丽燕,于广明,赵建锋,万小梅,袁长丰[4](2016)在《材料破坏准则下的屈服接近度分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应力空间下的屈服接近度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使其能更广泛地适用于各种材料的强度准则。同时,指出了文献中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屈服接近度函数推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屈服接近度函数进行了重新推导与修正。在此基础上,对适用于不同材料的多个强度准则,推导了相应的屈服接近度函数,并给出了统一的表达式,以便数值计算程序的编写。最后,结合青岛市地铁3号线工程,在有限元分析的后处理阶段嵌入屈服接近度函数计算自编程序,实现对隧道围岩的可视化安全性评价。(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刘德军,黄宏伟,杨文东[5](2014)在《屈服接近度在边坡失稳概率等级评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介绍了边坡失稳概率等级判定准则,总结并分析了概率等级的常用判定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其次,结合具体分析实例,针对目前常用的概率等级判定方法所存在的不足,将屈服接近度应用到边坡失稳概率等级评价中,并将分析结果与安全系数法和蒙特卡洛法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安全系数法相比,基于屈服接近度的概率等级判定法能为概率等级的判定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为制定具体的边坡失稳控制措施提供依据,而与蒙特卡洛分析法相比,它具有耗时短、效率高的特点。本文研究为类似工程的分析提供了新的角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杨文东,张强勇,李术才,陈芳,王刚[6](2013)在《以屈服接近度分段函数表示的非线性流变模型的程序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轴流变试验提出的非线性黏弹塑性流变模型存在蠕变门槛值、长期强度和非线性黏塑性体等组件。这种复杂的流变模型在进行程序实现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一维的蠕变门槛值和长期强度推广至叁维时难于表达、非线性黏塑性部分难于处理等问题。通过引入屈服接近度参数作为蠕变方程分段函数的判别准则,解决了叁维情况下蠕变门槛值和长期强度的表达问题;详细推导了黏塑性部分的表达形式,并给出了叁维中心差分形式,实现了流变模型在FLAC3D中的二次开发。通过算例验证了程序开发的正确性,对流变模型进行参数辨识,拟合曲线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表明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3年09期)

李文渊,吴启红[7](2012)在《基于JRC-JCS模型的屈服接近度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推导出JRC-JCS非线性模型下屈服接近度的计算公式,采用数值方法编制JRC-JCS模型下屈服接近度的计算程序,并对比该程序的分析结果与FLAC3D所得的结果,探讨各个参数对屈服接近度的影响。分析表明,屈服接近度YAI JJ=1的结果与FLAC3D计算的塑性区分布范围表征的结果一致,验证了计算程序的正确性和基于屈服接近度分析获得的结果能反映非塑性区岩体的危险程度,较塑性区分布判别方法更加合理。随着节理粗糙度系数J RC和为岩体压缩强度J CS的增大,岩体屈服接近度均逐渐减小,YAI JJ与J RC的关系呈线性特征,YAI JJ与J CS的关系呈非线性指数特征。(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2年S1期)

舒谷生,彭文祥[8](2010)在《非线性准则下节理岩体稳定性的屈服接近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将Barton-Bandis非线性破坏准则与岩体稳定性判断标准的屈服接近度相结合,推导Barton-Bandis准则强度参数和Mohr-Coulomb线性破坏准则强度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算例分析,讨论Barton-Bandis准则参数对于节理岩体屈服接近度的影响,得到Barton-Bandis参数表征的屈服接近度YAIbb。研究结果表明:YAIbb随节理粗糙系数JRC的增大而减小,JRC越大,岩体节理面越粗糙,岩体的稳定性越高,二者的关系符合线性特征;YAIbb随节理岩体压缩强度JCS的增大而减小,JCS越大,岩体的单轴压缩强度越大,则岩体越致密,强度越高,稳定性越大,破坏的概率越小,二者的关系可用指数方程进行描述。(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曹林卫,彭向和,杨春和[9](2010)在《基于屈服接近度概念的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及其与强度折减系数法的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能考虑塑性变形、温度、饱和度和孔隙比等对材料特性影响、土-水特性曲线并采用扩展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以屈服接近度为安全指标的尾矿坝流固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运用上述方法和强度折减系数法对龙都尾矿坝干滩面为100 m时的饱和-非饱和渗流场和变形场的耦合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比较表明两者的结论吻合.但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仅需一次计算就能获得坝体变形、浸润线等重要指标,以及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屈服接近度分布,据此可直观全面地了解不同工况下坝体安全的全场信息,同时大大简化了分析过程和减少了计算工作量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有利于对尾矿坝的稳定性进行客观的评价.(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柳群义,朱自强,钟正强,何现启[10](2009)在《基于Hoek-Brown准则的隧道围岩屈服接近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建立Hoek-Brown准则围岩稳定性评判标准,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Hoek-Brown准则和Mohr-Coulomb准则的关系以及Hoek-Brown准则参数表征的屈服接近度(YAI)函数;通过FLAC3D建立隧道叁维数值模型,编制相应Hoek-Brown屈服接近度YAIhb的程序,分析了材料参数和应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自编程序计算的YAIhb=1区域与FLAC3D计算的塑性区分布范围相同,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并且屈服接近度能够表征各单元的屈服程度,优于塑性区判定标准。②随着地质强度指标GSI的增大,YAIhb逐渐减小,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3次多项式进行拟合的精度较高;YAIhb随岩石单轴压缩强度σci的增大而减小,采用指数方程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拟合,能得到较高的相关系数;随着单元损伤的加剧,其屈服接近度逐渐增大,表征单元破坏程度增大,YAIhb和岩体损伤指标D之间符合双曲线分布规律。③最大主应力σ1增大引起YAIhb减小,两者表现出显着的线性关系;中间主应力σ2增大引起YAIhb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可用3次多项式曲线对其关系进行拟合;YAIhb随着最小主应力σ3的增大而线性增大。(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9年08期)

屈服接近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甸头隧道下穿大西公路段,采用有限差分法开展隧道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施工过程中围岩的屈服接近度的演化和转移特征,并和围岩塑性区的发展过程相比较,来开展围岩的稳定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产生的围岩塑性区主要集中在拱脚处,现有的锚杆加固方案基本涵盖了围岩重点关注区域(考虑屈服接近度大于0.7的范围),仅在拱脚附近需要加长锚杆的长度,以保证隧道围岩的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屈服接近度论文参考文献

[1].郭树勋,郑世杰,王金满,杨锐,郑帅.基于屈服接近度的基坑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

[2].钟明文,武松,邓琴,汤华,戴永浩.大断面小净距浅埋隧道围岩的屈服接近度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

[3].冯建,梁广山,李笠.基于等效面积D-P准则的围岩屈服接近度[J].公路.2017

[4].高丽燕,于广明,赵建锋,万小梅,袁长丰.材料破坏准则下的屈服接近度分析与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2016

[5].刘德军,黄宏伟,杨文东.屈服接近度在边坡失稳概率等级评价中的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4

[6].杨文东,张强勇,李术才,陈芳,王刚.以屈服接近度分段函数表示的非线性流变模型的程序实现[J].岩土力学.2013

[7].李文渊,吴启红.基于JRC-JCS模型的屈服接近度及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J].岩土力学.2012

[8].舒谷生,彭文祥.非线性准则下节理岩体稳定性的屈服接近度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9].曹林卫,彭向和,杨春和.基于屈服接近度概念的尾矿坝静力稳定性分析及其与强度折减系数法的对比[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10].柳群义,朱自强,钟正强,何现启.基于Hoek-Brown准则的隧道围岩屈服接近度分析[J].岩土力学.2009

标签:;  ;  ;  ;  

屈服接近度论文-郭树勋,郑世杰,王金满,杨锐,郑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