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磷酰胺论文-叶新明,王远航,靳晴,晏泓

聚磷酰胺论文-叶新明,王远航,靳晴,晏泓

导读:本文包含了聚磷酰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支化聚磷酰胺,聚磷酸铵,聚丙烯

聚磷酰胺论文文献综述

叶新明,王远航,靳晴,晏泓[1](2018)在《新型超支化聚磷酰胺/聚磷酸铵协效阻燃聚丙烯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叁聚氰胺(MEL)和二氯磷酸苯酯(PDCP)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法(A2+B3)制备出一种含磷、氮、叁嗪环及苯环结构的超支化聚磷酰胺(HBPPA)成炭剂,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核磁(1 H-NMR)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将其运用于阻燃聚磷酸铵(APP)/聚丙烯(PP)(APP/PP)复合材料。将25%(wt,质量分数)(APP∶HBPPA=3∶1)的膨胀型阻燃剂添加于PP时,制得的阻燃PP复合材料达到了UL-94的V0级别,极限氧指数达到30.6%。(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8年05期)

叶新明[2](2017)在《新型超支化聚磷酰胺的合成及其在APP/PP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烯(PP)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工商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然而,PP为易燃高分子材料,因此,开发阻燃PP复合材料至关重要。用于阻燃PP的阻燃剂通常为膨胀型阻燃剂,包括酸源、气源和碳源。聚磷酸铵(APP)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酸源,但是,当将其单独添加到PP中时,阻燃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传统的成炭剂(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淀粉、叁梨糖醇)不仅成炭效率低且添加量大。因此,近几年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研发大分子成炭剂上,并将其和APP复配来增强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成炭剂存在的缺点,利用二氯磷酸苯酯(A_2单体)和叁聚氰胺(B_3单体)通过A_2+B_3缩聚方法合成一种新型高膨胀倍率和高成炭效率的超支化聚磷酰胺大分子成炭剂(HBPPDA)以提高APP的阻燃效率,并采用红外(FTIR),核磁氢谱(1H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验证了HBPPDA的超支化结构;运用热重和红外联用(TG-IR)分析了其热稳定性和热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产物;使用扫描电镜(SEM)和FTIR对其在600oC残炭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残炭炭层光滑、连续且致密,其化学结构中存在P-O-C键和P-O-P键。将合成的HBPPDA和APP复配对PP进行阻燃,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阻燃剂添加量同为25 wt%的前提下,单独添加APP或者HBPPDA,复合材料的LOI分别由纯PP的18.0 vol%提升到21.2 vol%和23.6 vol%,不能通过UL-94的V-0级别;然而,当二者复配使用时(APP:HBPPDA=3:1),复合材料的LOI达30.6 vol%,且达到UL-94的V-0级别。锥形量热测试(CCT)进一步验证了二者的协效阻燃作用:单独添加APP或HBPPDA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由PP的902 kW/m~2分别下降到473 kW/m~2和263 kW/m~2;然而,复配后复合材料的PHRR值进一步降低到215 k W/m~2,相对于纯PP降低了76.2%;另外,添加复配阻燃剂的复合材料的总热释放量(THR)由PP的113 MJ/m~2降低到66 MJ/m~2,烟产生速率(SPR)由PP的0.100 m~2/s降低到0.036 m~2/s,总烟产生量(TSP)由PP的15.3 m~2降低到6.6 m~2;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HBPPDA/APP/PP)的抗拉强度为28.39 MPa明显大于复合材料(APP/PP)的24.09 MPa,说明HBPPDA能够明显改善APP与PP基体的相容性。复合材料的TG测试也进一步证明了HBPPDA和APP的协效作用,在800oC下,复配型复合材料的残炭量实验值(12.7 wt%)大于理论值(11.4wt%);残炭拉曼光谱(Raman)表明含有复配阻燃剂的复合材料的石墨化程度最高:APP/PP(2.39)>HBPPDA/PP(2.26)>HBPPDA/APP/PP(1.83);XPS测试表明复配型复合材料燃烧后的残炭中含有大量的P-O-P和苯环结构,使炭层致密且稳定。最后,阐述了HBPPDA显着提高APP/P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原因,并研究了HBPPDA和APP的协效阻燃机理。(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小庆[3](2015)在《两种新型聚磷酰胺阻燃剂的制备、表征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聚磷酰胺是含有磷酰胺结构的聚合物,是典型的膨胀型阻燃剂。聚磷酰胺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的不可燃气体与聚合物表面的焦磷酸保护膜形成一层磷-碳泡沫的隔热层,可阻止材料的进一步燃烧,具有协同阻燃效应的作用,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效果。聚磷酰胺由于其较高的热稳定性和较低的燃烧性,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溶液缩聚法,以二氯磷酸苯酯为原料,与对苯二胺、间苯二胺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下进行溶液缩聚反应,分别得到聚苯氧基对苯磷酰二胺(PPA)和聚苯氧基间苯磷酰二胺(PMA)两种新型阻燃剂。通过工艺优化,探索PP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以DMF为溶剂,nPDCP:nPPD=1:1.05,冰浴条件下反应3 h,升温至25°C反应6 h,氮气作为保护气;PMA的合成条件为:以DMF为溶剂,nPDCP:nPMD=1:1.05,冰浴条件下反应3 h,升温至80°C反应6 h,氮气作为保护气。分别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核磁共振分析(NMR)、凝胶渗透色谱分析(GPC)、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性能和燃烧后的残余物进行了分析表征。以PPA、PMA作为添加型阻燃剂添加到聚氨酯硬质泡沫(RPUF)中,分别研究了PPA/PU、PMA/PU阻燃聚氨酯体系的阻燃性能、热降解过程和燃烧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使用阻燃剂PPA、PMA之后,RPUF的阻燃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且当阻燃剂PPA、PMA添加含量在15%时,LOI分别达到了22.2%和22.1%。通过锥形量热分析测试发现,PPA、PMA阻燃剂的添加使得RPUF的PHRR和THR降低了,说明阻燃剂的使用改善了RPUF的阻燃性能。TG测试结果表明,阻燃剂PPA、PMA的添加均能提高RPUF的热稳定性和RPUF在高温时的成炭能力。热红联用技术分析结果表明,PPA/RPUF、PMA/RPUF阻燃聚氨酯体系在热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气体一致,且均减少了纯RPUF在燃烧时可燃气体的释放。测试结果一致表明,PPA、PMA虽然结构不同,对聚氨酯的阻燃效果有一定不同,但是两种阻燃剂的添加均改善了RPUF的阻燃性能,提高了其热稳定性和高温下的残炭量,相对来说,PPA的阻燃效果比PMA较好一些,但是相差并不是不大,说明聚磷酰胺阻燃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北京理工大学》期刊2015-06-01)

汪尧东[4](2015)在《新型阳离子聚合物聚磷酰胺的合成及作为基因/siRNA转运载体的体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研究背景基因治疗是随着DNA重组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手段和策略,通常是将正常基因或有治疗作用的DNA/RNA导入靶细胞以纠正或替代个体自身结构和功能缺陷的基因,抑制异常活性/表达的基因,从而达到干预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进程的目的[1,2]。基因治疗的巨大挑战之一是设计合适的基因转移载体,它是基因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要素。基因治疗的载体系统通常可分为病毒相关的载体系统和非病毒相关的载体系统两种,这两种基因转移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基因治疗及基因转染等体内外研究[3-5]。病毒相关的载体系统尽管较非病毒相关的载体系统具有较高的转导效率和基因表达效率,但是病毒载体较非病毒载体存在着潜在的安全风险,而且病毒载体的制备方法比较复杂,它也不能直接转移治疗药物,此外,其制备的费用也较为昂贵。而非病毒转移载体除了可转移治疗基因外,还可转移治疗用的药物、抗体、寡聚核苷酸、siRNA等,因此,它因具有低毒、低免疫原性、结构灵活可控、合成简便且费用低廉等特点,正成为基因治疗备受瞩目的新的发展领域[6]。非病毒载体中利用生化的方法进行的基因治疗的转染如初期的磷酸钙转染法,其转染效率很低,并且对很多的细胞株完全没有效果,因此在科研和基因治疗的研究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80年代中期建立的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在克服细胞屏蔽方面跟病毒有很相像的特征,容易透过细胞膜,在体外基因转染中有很高的效率,且操作简便,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型基因转移载体[7,8]。然而,在基因治疗的时候,使用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转移载体时,它在体内会很快的被血清清除,并在肺组织内积累,从而诱发强烈的抗炎反应,继而这种载体可以产生极高的细胞毒性。因此,阳离子脂质体载体的应用一直没有获得很大的推广。新一代转染试剂阳离子聚合物,有一系列基因治疗载体所需要的必备条件,它能浓缩和包裹DNA并将其转运到目标细胞内,使其在细胞内产生作用,而且对细胞毒性很低,较为稳定,不易被血清清除等特点,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各种各样的阳离子聚合物,如聚乙烯亚胺(PEI)[9,10],多聚赖氨酸[PLL poly(L-lysine)][11],和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12]等作为新型的非病毒载体受到关注[13]。然而,这些阳离子聚合物转移载体的转染效率依然相对较低,而且这些阳离子聚合物的功能基团的具体结构与其功能效应之间的关系仍然不甚清楚。因此,近年人们一直对于阳离子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不断的改进。其目的通过不同形式的改构和合成,构建和设计新型的聚合物而增加对基因或小分子siRNA的转运效率。最近,一种新的在主链中含有二硫键的生物可降解聚磷酰胺(PPA)被开发出来[14-20]。由于这种新型的聚合物拥有良好的可降解性,因此,它具有极低的细胞毒性[21]。在这些PPA中支链阳离子聚合物与结构呈线性的阳离子聚合物相比,由于支链阳离子聚合物有不同类型的氨基,从而使其拥有不同的碱度和不同程度的质子化作用,这使支链阳离子聚合物能与细胞膜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细胞吸收,内逃脱和转染过程[22,23]。本课题组基于聚磷酰胺的树枝化的结构特点,利用点击化学反应将聚磷酰胺结合到含氨基的主链上,拟合成一种安全、高效的树枝状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转移载体。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人工化学合成一种低毒、高效的树枝状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或siRNA的转移载体,通过体外一系列的化学和细胞学实验检测其作为基因或siRNA的转移载体的特性以及在多种细胞中对质粒及siRNA的转染效率以及在转染过程中所产生的毒性作用。上述研究将为该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或siRNA的转移载体用于临床基因治疗相关疾病奠定理论基础。叁、研究方法二氯磷酸乙酯和N-(2-氨乙基)-N(1-甲基)-1,2-乙二胺在氮气保护下,聚合48h,得到阳离子聚磷酰胺(PPA)转染试剂。然后通过过表达(质粒)或干扰表达(siRNA)的策略探讨聚磷酰胺(PPA)包裹的PKD2表达质粒在A549细胞(人类肺癌细胞系)和HEK293(人类胚胎肾细胞)中的转染效率;通过CCK8检测细胞在含有这种新型转染试剂的培养基中的增殖情况,确定它的细胞增殖毒性;经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Western blot等方法证实聚磷酰胺(PPA)包裹的PKD2质粒和siRNA进入了细胞中,且能表达相应的靶蛋白,导入的siRNA能靶向性敲低基因的表达,从而证实该新型阳离子聚合物转染试剂有良好的转染效率。四、研究结果1.聚磷酰胺聚合物的化学合成和核磁共振光谱测定PPA是由二氯磷酸乙酯和N-(2-氨乙基)-N(1-甲基)-1,2-乙二胺在氮气保护下聚合得到。PPA的化学结构由核磁共振光谱来(NMR spectra)鉴定。在聚合物1H NMR谱图中,δ=4.512-4.72ppm和1.09-1.31ppm处为亚甲基和甲基(-POCH2CH3)的氢质子峰;δ=2.62-3.08ppm是亚甲基和甲基(-NCH2CH2)N(CH3) CH2CH2N-)的氢质子峰。我们进一步测定了聚合物的31P核磁共振光谱(31P NMR).PPA的共振最高为δ=10.02 ppm,说明二氯磷酸乙酯和N-(2-氨乙基)-N(1-甲基)-1,2-乙二胺进行缩聚得到聚磷酰胺。2.聚磷酰胺结合DNA能力检测为了证明PPA对DNA的结合能力,即证明PPA和pDNA复合物的形成。用含EB(溴化乙锭)的1.0%的凝胶来进行凝胶阻滞电泳,发现低浓度的PPA(0.5μg/μL)和高浓度的PPA(1μg/μL)分别与0.5μg的pDNA形成的聚合物显示,在特定的N/P比率下PPA能够有效的包裹pDNA,在N/P比率为8和更高的比率下PPA/pDNA会完全的滞留在上样孔上。当pDNA的浓度为1.0μg情况下,在比N/P为4或者更高的N/P比率时复合物完全失去了移动的能力,表明合成的聚磷酰胺能有效包裹DNA分子。3.PPA/pDNA复合物颗粒大小和电极电位测定PPA/pDNA多聚体混合物的粒子大小和电极电位已被证明影响细胞吸收,内吞作用通路,入核作用和转染效率[24,25]。多种不同重量比(N/P比率)的PPA/pDNA多聚体复合物的合成是通过将pDNA和PPA溶液在pH7.4的10 mMTris-HCl缓冲液中配成的。该PPA/pDNA多聚体混合物不同重量比(N/P比率)的颗粒大小和多聚复合物的电极电位测量是通过Nano-ZS ZEN3600检测的。所有的PPA/pDNA多聚体混合物的大小测量范围都是在1:1至16:1的重量比范围,所有的PPA/pDNA多聚体混合物的直径范围大小在100到166nm之间。我们同时发现随着N/P比率增加,PPA/pDNA多聚体混合物的直径会出现轻微的下降。进一步我们通过Nano-ZS ZEN3600的电极电位分析能力与动态光散射能力来测定PPA结合的质粒DNA的电极电位,随着PPA/pDNA多聚体混合物的N/P比率的增加,混合物的电压也从26.6mv上升到38.4mv。由于核酸都是带有负电荷的,通过静电作用,因此带有正电荷的PPA/pDNA多聚体混合物更加容易用于细胞实验。4.聚磷酰胺(PPA)的细胞毒性检测为了探讨PPA的毒性作用,我们进行CCK-8毒性测试以期了解不同浓度的PPA对人类肺癌细胞A549和人类肾胚胎细胞HEK293的毒性作用。PPA的测试浓度范围是在15-30μg/mL。在PPA浓度为15μg/mL情况下,与DMSO对照组相比较,经PPA处理的A549细胞和HEK293细胞在数量、形态等方面并未有明显的不同。并且在PPA浓度为30μg/mL情况下,与DMSO对照组相比,A549细胞和HEK293细胞仍然具有相对较低的毒性,并且我们发现PPA在HEK293细胞中比在A549细胞中具有较低的毒性。为了进一步明确PPA的毒性与孵育时间的相关性,HEK293细胞在PPA浓度为15μg/mL时,分别孵育12h,24h,36h。在不同的时间段,我们发现在15μg/mLPPA浓度下,HEK293细胞和DMSO对照组相比并没有明显的细胞毒性。综上所述,PPA体外测试表明PPA细胞毒性作用低从而有望成为理想的体内或者是体外基因转移载体。5.聚磷酰胺(PPA)介导的质粒转染效率和生物功能活性检测我们利用PPA包裹带有GFP标签的pEGFP质粒,并转染HEK293细胞。荧光显微镜显示在N/P比率为3:1时,PPA显示出与商用化的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2000和Hilymax相比较的转染效率和相似的GFP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定量显示PPA转染的细胞中GFP的荧光量达64%,与Lipofectamine 2000(62%)相当,而高于Hilymax(48%)。PKD的磷酸化可特异性激活NF-κB信号通路,其中IκB的降解是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关键[26-28]。为此,我们使用PKD的特异性激动剂PMA作刺激因子,探讨PPA包裹的外源性质粒PKD2的转染,是否能有效表达PKD2蛋白,该蛋白是否受PMA的激活,继而激活下游NF-κB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检测表明,PPA能有效将外源性的GFP-PKD2质粒高效的转染进入A549细胞中,并且过表达PKD2。同时,PMA处理细胞30min后,能明显提高内源性和外源性PKD在S744/748磷酸化位点的磷酸化水平,而且,在PMA的刺激下,外源性GFP-PKD2的过表达明显降低IκB的表达水平,表明PKD的表达和激活促进IκB的降解。上述研究提示PPA能够有效的转移外源基因到靶细胞内,并有效地表达和激活下游信号通路,从而在细胞中执行特定的功能。为了进一步证实PPA是否可以同时包裹多个外源基因,且高效地转染进靶细胞中,并在细胞中仍具有生物功能活性。我们利用PPA包裹,然后将NF-KB荧光酶素报告基因(NF-κB-luc)及内参照报告基因海肾荧光素酶[pGL4.74 (hRluc/TK)]分别与pEGFP、GFP-PKD2共转染HEK293细胞。血清饥饿16小时后,两组细胞在有无PMA的刺激作用下处理12小时,收集细胞裂解液,进行双色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各组细胞的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与海肾荧光素酶活性的比值用相对荧光素酶活性(RLU)表示。结果表明,与pEGFP转染的对照组相比,GFP-PKD2的表达明显增加PMA刺激的NF-κB的转录激活活性。上述结果提示PPA能有效地包裹和转染多个外源基因进入靶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和激活能有效地促进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最终促进与之相关的靶基因的转录激活活性。6.PPA介导的siRNA的转染及蛋白核转位检测为了进一步证实PPA是否同样具有包裹并有效转染siRNA,我们同样将PPA和siRNA以一定的比率(N/siRNA)混合,然后将其转染人肺癌A549细胞和HeLa细胞,孵育2天。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在A549和HeLa细胞中,经PPA导入的siRNA-PKD2均能明显地敲低内源性PKD2的表达。为了进一步明确敲低内源性PKD2的表达是否影响TNF-α生理刺激作用对NF-κB的核转位,我们用PPA分别包裹siCTL(对照siRNA)和siPKD2并转染A549细胞和HeLa细胞,48小时后,分别在有无TNF-α作用下处理细胞12h,免疫荧光染色和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经PPA转染的siPKD2能够明显降低TNF-α介导的NF-κB p65核转位。这些结果表明新合成的PPA不仅能够有效地转染质粒到靶细胞中,而且也能够与siRNA形成复合物,将siRNA有效导入靶细胞,并靶向敲低内源性靶基因的表达,从而有效降低下游信号分子的功能作用(入核)。五、结论本研究中,我们研制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阳离子聚合物-聚磷酰胺(PPA)。该阳离子聚合物在相对低的重量比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包裹DNA和siRNA。而且其具有较小尺寸的体积和较大的电动势能。在不同的细胞中进行的细胞毒性测试和体外细胞转染实验表明,PPA不仅细胞毒性低而且具有较高的体外转染效率。而且,这种合成的PPA还可以有效地转染多个外源基因进入靶细胞从而使这些外源基因得以在靶细胞中充分表达。更加重要的是,这种新合成的PPA也可以携带siRNA进入不同的靶细胞中(如肿瘤细胞A549和HEK293细胞等),使目的基因表达降低和信号通路传导减弱。这项研究为设计和合成一种高效低毒的新型阳离子聚合物聚磷酰胺作为基因和siRNA的转移载体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5-03-22)

韦平,李志,闫永岗,钱勇[5](2013)在《一种超支化聚磷酰胺酯的合成及对聚乳酸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一锅法合成了一种生物可降解的超支化聚磷酰胺酯(HBPE),通过核磁1HNMR和31PNMR的测试确定了HBPE的结构。然后将HBPE与聚乳酸(PLA)熔融共混制备阻燃的聚乳酸复合物。阻燃聚乳酸的复合物的阻燃性能用氧指数测试(LOI)和垂直燃烧测试(UL-94)表征。阻燃聚乳酸的热稳定性用热重分析仪来表征。结果表明,仅添加2wt%的HBPE赋予PLA优异的阻燃性能(LOI=33%,UL-94V0级)。TG测试表明阻燃聚乳酸在600℃的实际残炭量要明显高于理论值,当6wt%的HBPE加入PLA时(本文来源于《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M:阻燃高分子》期刊2013-10-12)

范瑞兰,云冠群,边占喜,陈树峰[6](2011)在《几种新型高含磷含氮聚磷酰胺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螺环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酰氯(SPDPC)和苯基二氯磷酸酯(PDCP)为酰氯单体,分别与哌嗪及乙二胺通过溶液缩聚合成了4种聚磷酰胺阻燃剂——聚哌嗪季戊四醇双磷酸酯(PPS)、聚乙二胺季戊四醇双磷酸酯(PES)、聚哌嗪苯基磷酸酯(PPP)及聚乙二胺苯基磷酸酯(PEP)。以IR、1H NMR,31 P NMR、元素分析、TGA表征其结构及热性能,以乌氏粘度计测定PPS与PES特性黏度,结果发现反应18h聚合度最大,分别为0.19和0.21dL/g。以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 MS)表征PPP与PEP分子量及组成。结果表明聚合度均在7~8之间。(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1年12期)

王利生,范瑞兰,李弥异,张改清[7](2009)在《一种高含磷含氮聚磷酰胺的合成与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季戊四醇、叁氯氧磷为原料,叁氯化铝为催化剂,合成了双官能团化合物螺环季戊四醇双磷酸酯二酰氯(SPDPC),将其与哌嗪在叁乙胺存在下通过溶液缩聚合成了新型高含磷、含氮膨胀型阻燃剂——聚哌嗪季戊四醇双磷酸酯(PPS)。以元素分析、IR、1H-NMR、31P-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TGA-DTA评价了其热稳定性。热重分析表明,聚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26℃,成炭率达46%。以乌氏黏度计测定了不同聚合反应时间所得聚合物的特性黏度,结果发现,延长反应时间,聚合度有所增加,最大特性黏度0.19L/g。DSC测试表明,聚合物无明显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09年06期)

章雪睛[8](2004)在《新型树形高分子和聚磷酰胺基因传递载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治疗是一种为病人体细胞提供所需的基因物质,使其能够产生纠正或调节疾病的特异性蛋白的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因治疗研究已经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方面取得巨大的进展。这些研究进展使基因治疗有希望成为治疗遗传或后天疾病(如心血管病和癌症等)的有效手段。 自从科学家成功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后,基因治疗从治疗基因的克隆研究转移到了基因传递的研究。在基因治疗领域中,基因传递系统被用来将编码治疗蛋白序列的外源DNA引入到靶向细胞内,使之得到有效表达。目前已经发展了几种基因传递系统来促进体外或体内的基因表达。其中,病毒载体转染效率高,被用于首例人类基因治疗实验。然而,病毒载体的安全隐患(包括免疫原反应以及病毒自我复制的风险)和复杂昂贵的制备过程都限制了病毒载体的使用。这些不足促使人们致力于发展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如阳离子脂质体,聚合物及其它机械或电子相关的基因传递系统。在非病毒基因传递系统中,新型的生物相容的高分子基因载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尽管高分子基因载体在安全,免疫原反应和突变方面优越于病毒载体,但通常高分子基因载体的细胞毒性较高,转染效率较低。高分子载体用于基因治疗的主要限制因素在于不能有效的介导质粒DNA在细胞内进行传递(质粒DNA逃逸出内涵体,传递到细胞质,并进入细胞核进行表达)。因此,第一章探索了质粒DNA在细胞内、外的传递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障碍,并详细介绍了针对细胞内、外的传递障碍,新型高分子基因传递系统的设计以及最近所取得的进展,最后指出设计更加安全有效的高分子基因载体的新方向。 聚酰胺-胺(PAMAM)树形高分子是一类高度分枝的单分散性高分子,呈纳米尺寸的球状,表面带有很多伯氨基团。1993年Haensler等人首次将聚酰胺-胺树形高分子用作基因传递载体,在大量的悬浮或贴壁的哺乳动物细胞中介导了高效的基因转染。它们具有有利的pKa值,化学结构可以精确控制,毒性较低,因此大量研究使用树形高分子考察新的分子设计与体内外转染效率的联系。在第2章中,我们合成了从第1代到第8代以间苯叁甲酸为核的聚酰胺-胺树型分子(G1~G8),并考察了树型分子的核以及代数对树型分子/DNA复合物的形成和转染效率的影响.G1~G8的化学结构使用红外(F7-IR),核磁共振(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进行表征。使用凝胶电泳和溴化乙啶置换实验考察G4~G8各代树型分子与DNA的复合能力.结果表明这5种树型分子在N/P比大于或等于1时能够完全阻止DNA在琼脂糖凝胶上的电场迁移。使用MTT方法评价它们在HeLa细胞中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树型分子的细胞毒性随树型分子代数的增加而增加。G4~G8各代树形高分子的半致死浓度(LD_(50))分别为628,236,79,82和77μg/ml,高于广泛使用的聚乙烯亚胺(PEI)和聚赖氨酸(PLL)。光散射结果显示G6,G7和G8能紧密缩合DNA形成直径约为100~300nm的复合物,而G4和G5和DNA形成粒径很大的聚集体。考察了G4~G8各代树形高分子在HeLa,COS7和大鼠原代肝细胞中的转染效率。树形高分子介导的转染效率高低依次为G6>G7>G8>G5>G4。G6的转染效率最高,与PEI相等。使用酸碱滴定方法发现G6在pH5.5~6.4 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缓冲能力(pKa≈6),而且 Bafi lomycin A1能(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04-08-01)

罗毅,卓仁禧,范昌烈[9](1994)在《含5-氟尿嘧啶生物可降解聚磷酰胺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L-赖氨酸(N ̄1-5-氟尿嘧啶)烷基酯双盐酸盐与二氯磷酸乙酯、二氯膦甲酸乙酯、二氯膦乙酸乙酯共聚,合成了叁类12种侧链含5-氟尿嘧啶的聚磷酰胺。聚合物的结构经UV、IR、1HNMR及元素分析鉴定。聚合物用微量细胞培养四氮唑实验方法(MTT法)进行了对人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的微量培养实验。(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1994年05期)

赵儒林,范昌烈,卓仁禧[10](1989)在《主链含氨基酸、5-氟尿嘧啶、氮芥的聚磷酰胺和聚磷酸酯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1,3-双(氨基酸丙酯盐酸盐)-5-氟尿嘧啶与双(2-氯乙基)氨基磷酰二氯在DMF中反应得到十种含氨基酸、氮芥和5-氟尿嘧啶啶叁组分的聚合物。通过核磁、红外和紫外以及元素分析测定了聚合物的结构。试验了聚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本文来源于《功能高分子学报》期刊1989年04期)

聚磷酰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聚丙烯(PP)由于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工商业中有广泛的应用。然而,PP为易燃高分子材料,因此,开发阻燃PP复合材料至关重要。用于阻燃PP的阻燃剂通常为膨胀型阻燃剂,包括酸源、气源和碳源。聚磷酸铵(APP)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酸源,但是,当将其单独添加到PP中时,阻燃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传统的成炭剂(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淀粉、叁梨糖醇)不仅成炭效率低且添加量大。因此,近几年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研发大分子成炭剂上,并将其和APP复配来增强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本文主要针对目前成炭剂存在的缺点,利用二氯磷酸苯酯(A_2单体)和叁聚氰胺(B_3单体)通过A_2+B_3缩聚方法合成一种新型高膨胀倍率和高成炭效率的超支化聚磷酰胺大分子成炭剂(HBPPDA)以提高APP的阻燃效率,并采用红外(FTIR),核磁氢谱(1H 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手段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验证了HBPPDA的超支化结构;运用热重和红外联用(TG-IR)分析了其热稳定性和热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产物;使用扫描电镜(SEM)和FTIR对其在600oC残炭形貌及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残炭炭层光滑、连续且致密,其化学结构中存在P-O-C键和P-O-P键。将合成的HBPPDA和APP复配对PP进行阻燃,极限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阻燃剂添加量同为25 wt%的前提下,单独添加APP或者HBPPDA,复合材料的LOI分别由纯PP的18.0 vol%提升到21.2 vol%和23.6 vol%,不能通过UL-94的V-0级别;然而,当二者复配使用时(APP:HBPPDA=3:1),复合材料的LOI达30.6 vol%,且达到UL-94的V-0级别。锥形量热测试(CCT)进一步验证了二者的协效阻燃作用:单独添加APP或HBPPDA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由PP的902 kW/m~2分别下降到473 kW/m~2和263 kW/m~2;然而,复配后复合材料的PHRR值进一步降低到215 k W/m~2,相对于纯PP降低了76.2%;另外,添加复配阻燃剂的复合材料的总热释放量(THR)由PP的113 MJ/m~2降低到66 MJ/m~2,烟产生速率(SPR)由PP的0.100 m~2/s降低到0.036 m~2/s,总烟产生量(TSP)由PP的15.3 m~2降低到6.6 m~2;拉伸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复合材料(HBPPDA/APP/PP)的抗拉强度为28.39 MPa明显大于复合材料(APP/PP)的24.09 MPa,说明HBPPDA能够明显改善APP与PP基体的相容性。复合材料的TG测试也进一步证明了HBPPDA和APP的协效作用,在800oC下,复配型复合材料的残炭量实验值(12.7 wt%)大于理论值(11.4wt%);残炭拉曼光谱(Raman)表明含有复配阻燃剂的复合材料的石墨化程度最高:APP/PP(2.39)>HBPPDA/PP(2.26)>HBPPDA/APP/PP(1.83);XPS测试表明复配型复合材料燃烧后的残炭中含有大量的P-O-P和苯环结构,使炭层致密且稳定。最后,阐述了HBPPDA显着提高APP/PP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原因,并研究了HBPPDA和APP的协效阻燃机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聚磷酰胺论文参考文献

[1].叶新明,王远航,靳晴,晏泓.新型超支化聚磷酰胺/聚磷酸铵协效阻燃聚丙烯的机理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8

[2].叶新明.新型超支化聚磷酰胺的合成及其在APP/PP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7

[3].李小庆.两种新型聚磷酰胺阻燃剂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

[4].汪尧东.新型阳离子聚合物聚磷酰胺的合成及作为基因/siRNA转运载体的体外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

[5].韦平,李志,闫永岗,钱勇.一种超支化聚磷酰胺酯的合成及对聚乳酸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C].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M:阻燃高分子.2013

[6].范瑞兰,云冠群,边占喜,陈树峰.几种新型高含磷含氮聚磷酰胺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J].功能材料.2011

[7].王利生,范瑞兰,李弥异,张改清.一种高含磷含氮聚磷酰胺的合成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

[8].章雪睛.新型树形高分子和聚磷酰胺基因传递载体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

[9].罗毅,卓仁禧,范昌烈.含5-氟尿嘧啶生物可降解聚磷酰胺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

[10].赵儒林,范昌烈,卓仁禧.主链含氨基酸、5-氟尿嘧啶、氮芥的聚磷酰胺和聚磷酸酯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J].功能高分子学报.1989

标签:;  ;  ;  

聚磷酰胺论文-叶新明,王远航,靳晴,晏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