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智慧论文-张惠青

生态美学智慧论文-张惠青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美学智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态美学,加塔利,生态智慧,伦理美学范式

生态美学智慧论文文献综述

张惠青[1](2019)在《加塔利生态智慧对生态美学的理论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塔利的生态智慧是一种面向真实的生活领域的救世智慧,以其为理论内核与生态美学进行合法联结,成为突破当代生态美学理论瓶颈的关键之匙。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美学发展概况的系统梳理,深度反思了生态美学的理论困境,提出了生态美学的美学自律、生态整体论和生态审美实践等叁个关键理论难题;进而以主体性生产为轴心的"爱"与"智慧"两条主线,深刻剖析了加塔利生态智慧的理论精髓;最后以"爱"与"智慧"为依托,将生态智慧的叁个关键理论范畴——伦理美学范式、叁重生态学和主体性生产递次介入生态美学,在为生态美学的叁个关键理论难题觅得了"解决之道"的同时,建构了伦理美学范式下以叁重生态向度内的主体性生产为目标的生态美学这一全新的理论形态。(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肖朗[2](2019)在《天人合一与生态美学——兼从现象学视角看中国生态美学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哲学从对主客二分的反思中发展出现象学思想,并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天然相似之处。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美学智慧的哲理基础,也是中国古人生态美学的生活践履方式。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继艳,李勤[3](2019)在《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生态美学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壮族山歌是中国壮族文化的精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壮族山歌经受住时间的洗礼,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一笔巨大财富。壮族山歌的内容广泛,其中大量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近些年所推崇的生态美学理念有诸多相通之处。生态美学中提倡的和谐性、生命性、共生性的生态理念都蕴含于山歌之中,体现出超凡的生态美学智慧。(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邹璐[4](2019)在《苏轼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大师苏轼创作了大量包含着生态美学意蕴的自然词作,这些词作表现了他独特的生态自然观,包括"凡物有可观,皆有可乐"的重生爱物之思、"明月清风我"的物我欣然之喜以及"虽一毫而莫取"的超然态度,蕴含着丰厚的生态美学智慧。(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惠青[5](2017)在《混沌互渗:走向主体性生产的生态美学——论加塔利伦理美学范式下的生态智慧思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加塔利的生态智慧是一种立足于时代语境的生态救赎思想,它遵从伦理美学范式的庇护,以主体性生产为目标,旨在于自然、社会和精神叁重生态向度内重建人类实践。以生态智慧思想为内核对生态美学进行哲学引导和规范,首先使生态美学完成了自然、社会和精神生态叁个维度的转向,也将生态审美导向一种伦理美学范式:它是一种以内在性的生成为基础的机器式审美范式,此范式下进行生态审美的过程亦即混沌互渗的过程,它在审美创造的同时也生产着人类主体性,最终使人类主体实现了"生成-他者"的再特异化过程。生成-他者使人类与其它物种达成"共情",在对人性与物性的双重尊重中走向所有物种的生态公平,是为生态美学的最佳旨归。(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7年08期)

黄璜[6](2017)在《徽州古民居中的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地域文化也在不断遭到冲击,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上的重大损失。在新时代下,随着更多人们的关注,生态保护成为每个人必须要面对的生存任务,而将生态保护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挖掘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智慧,对于我们也具有实际的研究价值。徽州地区由于徽商崛起,徽州经济实力在明清时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徽州地区文化也就此兴盛起来,这为徽州乡村社会注入了雄厚的文化能量。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徽州社会的发展,表现形式就是徽州建筑的发展,到现代,遗留下来的古民居则有着众多而又典型的徽州特征。作为徽州文化的直接体现,徽州古民居建筑在满足民众基本居住条件的基础上,带给世人视觉上、感官上以美的享受,其表现出来的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生态美学观念值得我们思考与关注。中国古典哲学的生态智慧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古代居民的性格,也集中反映在居民对生活中房屋选址、村落布局、建筑造型、装饰色彩等的选择。在村落布局方面,徽州村落强调枕山、环水、面屏,注重与自然的协调,形成了 "天人合一"的生态审美观照;徽州村落选址重视风水形势,注重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具有顺势而为的审美情趣;徽州园林造型精巧,古朴典雅,注重以小见大、别开洞天,营造出自然淡雅的审美意境;徽州古民居色调单纯统一,静穆简约,纯净谐和,具有质朴素净的美感特征。总之,在民居的建构问题上,徽州人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发挥到了极致。村落选址顺应自然,民居颜色贴近自然,建筑取材利用自然,人居环境尊重自然,结构布局融于自然,处处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将中国古代哲学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虚实之美"等生态美学智慧表现的淋漓尽致。本论文共有四部分组成。首先,引言部分对本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相关研究进行综合性概述。第一章介绍徽州古民居基本概况。论述了徽州古民居形成的地域条件及其文化背景,从根源上分析徽州古民居产生的条件、发展历史及形成动因。第二章解析徽州古民居的生态美学特征。从村落选址、建筑风格、园林设计和"叁雕"艺术等几个方面着手,解析徽州古民居的生态美学特征,并以徽州古民居的生态美学特征为切入点,剖析了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中蕴含的生态美学智慧。第叁章介绍生态美学视野下的现代城乡规划。主要是运用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智慧,对现代城乡规划中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美好乡村以及打造"宜居"与"乐居"环境等提供理论支撑,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7-05-01)

陈宓,梁卫格,苑韵[7](2017)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生态美学智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存,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蕴含着丰富复杂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智慧,本文根据生态学原理对中国古典园林在理水、迭山、植物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信息》期刊2017年04期)

吴轶民[8](2016)在《庄子齐物思想及其生态美学智慧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齐物思想的核心和难点在于齐物我。在庄子看来,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或者说所有的物种之间并无差别,我们应当通过"丧我",认识生命的本质、顿悟自然的规律来达到"物化"的境界,做到"天人合一",与自然和谐相处。(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下)》期刊2016年10期)

陈宓,梁卫格,苑韵[9](2016)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生态美学智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别从建筑材料、构架、屋顶、粉墙等几个方面着眼,对园林建筑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从多角度分析、总结古典园林建筑所蕴含的生态智慧,为古为今用找寻创新之路。(本文来源于《科学大众(科学教育)》期刊2016年02期)

陈璐[10](2014)在《道家的生态美学智慧》一文中研究指出丰富的深层生态美学智慧存在于中国传统的道家学派,其中以老庄所代表的最为典型。老庄以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表达了关于如何处理人与环境关系的主张。很多着作对于道家文化的生态美学思想及其智慧都有很好的表达,比如先秦时期的《老子》、《庄子》、《吕氏春秋》和汉初的《淮南子》等着作。现今我们对道家生态美学思想挖掘、探讨和学习,并用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将具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经济市场》期刊2014年11期)

生态美学智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方哲学从对主客二分的反思中发展出现象学思想,并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天然相似之处。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生态美学智慧的哲理基础,也是中国古人生态美学的生活践履方式。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资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美学智慧论文参考文献

[1].张惠青.加塔利生态智慧对生态美学的理论贡献[J].社会科学.2019

[2].肖朗.天人合一与生态美学——兼从现象学视角看中国生态美学智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张继艳,李勤.广西壮族山歌文化的生态美学智慧[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

[4].邹璐.苏轼自然观的生态美学智慧[J].北方文学.2019

[5].张惠青.混沌互渗:走向主体性生产的生态美学——论加塔利伦理美学范式下的生态智慧思想[J].浙江社会科学.2017

[6].黄璜.徽州古民居中的中国古典生态美学智慧[D].安徽大学.2017

[7].陈宓,梁卫格,苑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生态美学智慧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

[8].吴轶民.庄子齐物思想及其生态美学智慧初探[J].美与时代(下).2016

[9].陈宓,梁卫格,苑韵.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生态美学智慧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

[10].陈璐.道家的生态美学智慧[J].科技经济市场.2014

标签:;  ;  ;  ;  

生态美学智慧论文-张惠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