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322300)
摘要:现阶段,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引入,方便了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知识的生成、课后的复习和指导,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好方向。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的角度,谈一谈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满足自己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合适的学习内容,这既可以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一、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概念课的生成
概念教学不能“就事论事”,只注重这个“点”,这样只会“见木不见林”,应该找到知识体系大树中。学生需要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进行预习、总结、梳理,构建有机的网路,便于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存储、提取和迁移应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例如,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节,教师将抛物线的定义、4种标准方程以及图形、焦点、准线方程,以填空和表格的形式结构良好的呈现在学生的导学案上,课上以对答案的形式完成知识的梳理,表面看师生皆大欢喜,实际上教师的“勤”代替了学生的“思”,学生的兴趣不高收益不大。
微课正适合于这类概念课的教学,我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利用Flash制作了动态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抛物线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来了解抛物线存在的意义。然后任务驱动学生,其实就是转化学生的角色,以学生为主来探究抛物线的概念。
在微课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画出抛物线定义的图示,结合抛物线的图示说出抛物线的定义。
2.抛物线的4种标准形式,所对应的图形、焦点、焦点坐标、对称轴、准线方程你是怎么样理解和记忆的?请举例说明。
3.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完成下列例题。
以上任务是学生能够完成的,并且又能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同时该任务不仅让学生自学了抛物线的概念,还思考了策略,可谓一箭双雕。
二、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生成稳定的认知
很多时候,学生都说上课听得懂的,可是做题的时候就不会了,什么原因,认知不稳定,思维定势负迁移导致了对问题的认知不够透彻,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变式的训练,通过追问和问题情景的变化,帮助学生将思维转向更深的层次。微课教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利用微课可以构建一个课堂教与学的和谐环境。在微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展开丰富的教育资源供学生课上课下选择性学习,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有更灵活的或强或弱的控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均值不等式的应用》习题课中,笔者给出了第一个问题:
“均值不等式”属于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知识,使用时很容易忘记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使用时缺一不可,为了深化学生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变式的方法,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明确了均值不等式中两项是正数的原因,思考两项的和或积为什么要是定值,以及思考并总结等号要什么时候能取到,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将最为本质的东西储存到大脑中,形成稳定的认知。
三、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微课的主要特点是简短而精悍,要在10到15分钟内完成教学,因此教师主要围绕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展开教学,一般而言,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举例,搭建合适的台阶。学生为了适应高考题型,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还要拓展课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精选例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重、难点的突破,利用微课教学正符合这一教学特点,例如,在最近高三的数学自选模块中,韦老师针对导数的应用,用微课上了《欣赏一道高考函数综合题》的课,很是精彩。微课设计如下:
探究:函数在x=__________处取得极小值。
1.回顾知识点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导数的应用
2.展示高考题
2012年浙江高考卷(文科)21题(留给学生思考时间)
已知,函数
(1)求的单调区间;
(2)证明:当时,|2-a|>0.
3.欣赏的主线
不等式的证明函数的最值问题函数的图象形状、位置问题。
4.问题提出
你能不能尝试不同的方法?比如分离变量、函数不等式的放缩、数形结合等?
5.展示欣赏学生不同的解法
通过复习一题,达到复习一片的目的,撒下去的是张网,拎起来是条线,注重数学思想、解法的落实。
四、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创设“有疑而问”的教学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因问题的发现而又引力,因问题的提出而又动力,因问题的分析而又活力,因问题的解决而又魅力。因此微课设计可聚各力为合力,驱动数学教学,形成“发现问题——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延伸”的问题串,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契机。
创设“有疑而问”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会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可能会主动产生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比如在“幂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有疑而问”的教学情境:给出具体的函数:如等,提出问题:①他们是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是会不是?②如果不是,是什么函数?如何定义他们?③你能不能利用几何画板画出这几个函数的图像,类比指数函数研究它们的性质?
在画正弦三角函数的图像中,可以设计下面几个问题:①为什么取这5个特殊的点?②为什么用光滑的曲线去连接,而不用直线连接?③得到了画三角函数准确的方法,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每次都用这种画法会不会有点麻烦?有没有简单的方法?④正弦函数的图像会画了,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如何画呢?问题仅仅相扣,在数学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不用刻意的去安排,只需要做到自然的“放”与“收”,有“放”必有“收”,“放”是手段,“收”是目的,“放”是基础,“收”是升华。
利用微课,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微课也适合于学生课下运用,微课视频主要是教师讲解某个知识点、难点或重要的题型,学习可以在有视频播放的地方随时可看,当遇到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暂停或重复播放,便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学生可借助微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新知的学习或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补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微课作为一项新兴事物需要我们用冷静的眼光审视它,课堂教学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是“教有法而无定法”,微课和常态课还有很大的区别,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环境也不同,所选择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不同。微课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为改进教学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微课只是我们众多教学的一种,是因为它给我们的传统教学带来了活力,学生在“微课”学习的方式下表现出的主动、自助、提升,是我们新课改理念所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