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发作性论文-史兆春,陈柯言,秦晓旋,曹丽华,董欣

慢性发作性论文-史兆春,陈柯言,秦晓旋,曹丽华,董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慢性发作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发作性头痛,慢性头痛,注意网络,执行功能

慢性发作性论文文献综述

史兆春,陈柯言,秦晓旋,曹丽华,董欣[1](2018)在《发作性头痛与慢性头痛患者神经心理学与注意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发作性头痛与慢性头痛患者注意功能影响的临床表现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纳入18例发作性头痛(episodic headache,EH)患者、20例慢性头痛(chronic headache,CH)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人群,分别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包括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国北京版(Beijing Chinese version of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 CA-C)、数字广度测试(digit span test,DS)、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rontal assessment battery,FAB)、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ubscales,HADS)和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注意力网络测试(attention networks test,ANT),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组的Mo CA-C(P值均<0.001)、DS(P=0.002或P=0.004)、HADS(焦虑:P<0.001或P=0.002;抑郁:P<0.001或P=0.001)、PSQI(P<0.001或P=0.001)评估结果均与健康对照组或EH组存在显着差异。CH组和健康对照组的FAB评估结果亦存在显着差异(P=0.021)。ANT测试结果显示3组间的警觉、定向效率和正确率无显着差异,但CH组的平均反应时间较健康对照组或EH组明显延长(P=0.002或P=0.035),执行控制效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42)。结论:头痛损害注意功能,而CH组损害更明显,主要表现为CH患者执行注意力相关任务的平均反应时间延长、执行控制功能降低,提示CH损害了注意网络-执行功能,该功能的损害可能是头痛损害注意功能的关键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梁瑞华,张素平,何锐[2](2016)在《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从枕叶皮质兴奋性及脑组织代谢角度探求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机制。方法对发作性偏头痛患者、慢性偏头痛患者及对照组分别进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1H-MRS检测及VEP检查,测定3组NAA/Cr及Cho/Cr及VEP异常率。结果发作性偏头痛组NAA/Cr较慢性偏头痛组及对照组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3组受试者Cho/Cr及VEP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发作性偏头痛患者PAG区存在神经元代谢活化可能,提示发作性偏头痛慢性化过程中可能存在PAG区神经元代谢从活化至失代偿的演变过程。(本文来源于《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梁亚亮[3](2015)在《改良式手术治疗慢性反复发作性阑尾炎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反复发作性阑尾炎临床治疗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治疗的反复发作性阑尾炎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手术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改良式手术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为2%(1/50);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为20%(10/5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手术法治疗慢性反复性阑尾炎临床效果显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本文来源于《包头医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徐畅,祝东林,石静萍[4](2014)在《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的预测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发作性偏头痛(EM)患者和慢性偏头痛(CM)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临床特征及心理特征,预测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依据2006年国际头痛疾患分类第二版(ICHD-Ⅱ)修订版的分类和诊断标准,收集偏头痛患者的人口学特点、临床特征及心理特征,回顾性分析发作性偏头痛组患者和慢性偏头痛组患者资料的差别,并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偏头痛慢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76例偏头痛患者,其中发作性偏头痛126例,慢性偏头痛50例。EM组女性比率、年龄及体重指(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期刊2014-09-18)

徐畅,祝东林,林兴建,孙琦,石静萍[5](2014)在《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26例发作性偏头痛(EM)和50例慢性偏头痛(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偏头痛慢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EM组超重、女性比率,年龄及体重指数(BMI)显着低于CM组(均P<0.01),受教育年限显着高于CM组(P<0.05)。两组间起病年龄、初发持续时间、初发疼痛程度及有先兆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M组初发频率、病程、急性期止痛药物过度使用比率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显着低于CM组(P<0.05~0.01)。BMI(OR=1.159,95%CI:1.004~1.338)、SAS(OR=3.100,95%CI:1.360~7.069)、SDS(OR=3.390,95%CI:1.117~10.287)及急性期止痛药物过度使用(OR=2.714,95%CI:1.022~7.204)是EM慢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伴有抑郁/焦虑、止痛药物过度使用和超重是EM慢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临床神经病学杂志》期刊2014年04期)

王宏娟,玄昭伟,柴家丽,许芳,崔玉凤[6](2014)在《以慢性发作性头痛为首发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8例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颅内静脉窦内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障碍和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及相应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组疾病。与动脉血栓相比,CVST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约为每年1.5~2.5/100万,占所有卒中的1%。由于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也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4年08期)

王芳,柯宜均,马晓蕾,黄致蓁,陈雪[7](2013)在《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皮肤水疱的变应性肉芽肿病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患者女,52岁,反复双下肢皮疹伴麻木感9个月,发热1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9个月,既往有过敏性哮喘3年。皮肤科情况:双下肢肿胀性红斑,上有融合性水疱,疱液浑浊。血WBC 12.16×109/L,嗜酸细胞百分比67.9%;神经电图检查提示双下肢神经源性损害。组织病理示:真皮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变应性肉芽肿病。予泼尼松50mg,1次/d,口服联合环磷酰胺400mg,2周1次,治疗有效,目前仍在随访中。(本文来源于《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3年09期)

李南[8](2013)在《发作性与慢性偏头痛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磁共振(m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测量对比发作性偏头痛与慢性偏头痛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并评价其与病程、头痛频率以及头痛程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用于鉴别发作性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提供影像学依据,并探讨其病理生理基础及发病机制。材料和方法:选取符合国际头痛分类标准的发作性偏头痛患者19例和慢性偏头痛患者18例(包括伴药物过度使用9例和不伴药物过度使用9例)以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18例行常规MRI和叁维增强T2*加权血管造影术(Enhanced T2Star WeightedAngiography, ESWAN)序列扫描。在后处理得到的相位图上勾画出感兴趣区,包括红核(rednucleus, RN)、黑质(substantia nigra, SN)、尾状核头(head of caudatenucleus, HCN)、丘脑(thalamus, THA)、壳核(putamen, PUT)和苍白球(globus pallidus, GP),利用神经放射学信号处理软件自动得出各感兴趣相位值。测量时选择该结构的最大层面及相邻的上、下层面共叁层,取其平均值。结果:1)偏头痛患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相位值均较对照组低,其中黑质相位值(p=0.01)和苍白球相位值(p=0.003)有统计学意义;2)发作性偏头痛组、慢性偏头痛组和对照组,各组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238)。单因素方差分析叁组患者红核(p=0.020),黑质(p=0.035)和苍白球(p=0.004)相位值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行组间分析发现发作性偏头痛组RN相位值较慢性偏头痛组明显偏低(p=0.017);发作性偏头痛组PG相位值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0.003);3)慢性偏头痛伴或不伴药物过度使用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697),两组患者各核团的相位值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偏头痛患者脑深部核团相位值与病程、头痛频率和头痛程度无相关关系。发作性和慢性偏头痛患者脑深部核团相位值与病程、头痛频率和头痛程度无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发现所有偏头痛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脑深部灰质核团相位值偏低,提示偏头痛患者脑深部核团铁沉积增多;发作性偏头痛与慢性偏头痛相比其红核区有明显铁沉积。利用ESWAN序列测量红核铁沉积可以鉴别发作性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但通过测量脑深部核团铁沉积不能鉴别慢性偏头痛伴药物多度使用和慢性偏头痛不伴药物过度使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3-04-01)

彭锦,吴夏秋,何丽云,房翳恭,訾明杰[9](2012)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发作性肺系疾病复发的多中心大样本队列研究”的研究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被认为可有效防治冬季发作性肺系疾病,但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本研究方案旨在通过多中心、大样本临床队列研究,为临床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方法与设计:符合慢性发作性肺系疾病中的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变应性鼻炎、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5种疾病诊断标准,且知情同意者纳入试验。分别在2008年、2009年的叁伏天共纳入7400例患者。对既往有贴敷史的观察对象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此对目前接受本疗法的人群和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探。对所有入组的观察对象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其接受连续两年(2008~2009或2009~2010)贴敷治疗的同时,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疾病发作次数和发作程度,以此作为该疗法的疗效评价指标。讨论:采用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该疗法的临床疗效及适宜范围,并对影响疗效的关键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全国13家分中心共同研究,已于2010年12月完成最后一次随访。临床试验注册号:本临床试验研究方案于2011年4月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进行中英文注册,注册号为ChiCTR-TNRC-10001292。(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学报》期刊2012年01期)

王奎云,周冀英,王运锋,谭戈,李冬梅[10](2011)在《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发作性偏头痛和慢性偏头痛的病史特征,寻找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换的危险因素。方法:依据国际头痛学会(IHS)2004年头痛最新分类标准和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偏头痛病例149例,其中发作性偏头痛96例,慢性偏头痛53例,首先对观察指标作单因素分析,筛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前向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α=0.05)。结果: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出病程(OR=1.067,95%CI 1.016~1.121)、初发头痛频率(OR=1.089,95%CI 1.001~1.185)、匹兹堡睡眠指数(OR=1.352,95%CI 1.169~1.563)、BM I值(OR=3.010,95%CI 1.172~7.730)、镇痛药物过度服用史(OR=3.156,95%CI 1.005~9.967)是影响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换的危险因素。结论:积极改善睡眠质量,控制体重,合理用药等,有助于降低发作性偏头痛向慢性偏头痛转化的风险。(本文来源于《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01期)

慢性发作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从枕叶皮质兴奋性及脑组织代谢角度探求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机制。方法对发作性偏头痛患者、慢性偏头痛患者及对照组分别进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区1H-MRS检测及VEP检查,测定3组NAA/Cr及Cho/Cr及VEP异常率。结果发作性偏头痛组NAA/Cr较慢性偏头痛组及对照组高,有显着性差异(P<0.05),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3组受试者Cho/Cr及VEP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发作性偏头痛患者PAG区存在神经元代谢活化可能,提示发作性偏头痛慢性化过程中可能存在PAG区神经元代谢从活化至失代偿的演变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慢性发作性论文参考文献

[1].史兆春,陈柯言,秦晓旋,曹丽华,董欣.发作性头痛与慢性头痛患者神经心理学与注意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2].梁瑞华,张素平,何锐.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机制的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

[3].梁亚亮.改良式手术治疗慢性反复发作性阑尾炎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

[4].徐畅,祝东林,石静萍.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的预测因素研究[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2014

[5].徐畅,祝东林,林兴建,孙琦,石静萍.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的影响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

[6].王宏娟,玄昭伟,柴家丽,许芳,崔玉凤.以慢性发作性头痛为首发症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8例探讨[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

[7].王芳,柯宜均,马晓蕾,黄致蓁,陈雪.表现为慢性反复发作性皮肤水疱的变应性肉芽肿病1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3

[8].李南.发作性与慢性偏头痛脑深部灰质核团铁沉积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3

[9].彭锦,吴夏秋,何丽云,房翳恭,訾明杰.“‘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防治慢性发作性肺系疾病复发的多中心大样本队列研究”的研究方案[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

[10].王奎云,周冀英,王运锋,谭戈,李冬梅.发作性偏头痛慢性转化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

标签:;  ;  ;  ;  

慢性发作性论文-史兆春,陈柯言,秦晓旋,曹丽华,董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