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根腐病菌论文-张博,刘苹,张悦丽,马立国,祁凯

小麦根腐病菌论文-张博,刘苹,张悦丽,马立国,祁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麦根腐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根腐病,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离蠕孢菌

小麦根腐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张博,刘苹,张悦丽,马立国,祁凯[1](2018)在《几种生物制剂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毒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生物制剂对小麦根腐病的防控效果,采用菌丝生长法测定了6种生物制剂对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的毒力。结果表明,申嗪霉素、乙蒜素和春雷霉素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中申嗪霉素的毒力最强,对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0.350 2 mg·L-1、0.864 5mg·L-1和0.134 1mg·L-1,乙蒜素对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的EC50值分别为2.957 3 mg·L-1和2.342 7mg·L-1,春雷霉素对刺腐霉菌和禾谷镰刀菌的EC50值分别为0.864 5 mg·L-1和5.090 9mg·L-1。室内盆栽试验表明,申嗪霉素和乙蒜素对禾谷镰刀菌的防治效果显着优于春雷霉素,防治效果分别为75.73%和74.68%;乙蒜素对刺腐霉菌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6.28%;申嗪霉素和乙蒜素对离蠕孢菌的防效分别为87.68%和83.25%。综上所述,申嗪霉素和乙蒜素能有效抑制禾谷镰刀菌、刺腐霉菌和小麦离蠕孢菌叁种病原菌的生长,对小麦根腐病防治具有很大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刘刚[2](2016)在《山东省小麦根腐病菌均为麦根腐离蠕孢》一文中研究指出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5株在山东采集分离的小麦根腐病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刺伤接种法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鉴定结果表明,25个菌株均为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属半知菌亚门离蠕孢属真菌。接种试验表明,25个麦根(本文来源于《农药市场信息》期刊2016年29期)

胡艳峰,王利民,陈琳琳,袁虹霞,丁胜利[3](2016)在《黄淮麦区小麦根腐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海麦区是我国的主要小麦生产区,根腐病是小麦生产上一种重要的土传病害。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根腐病在该地区的发生日益严重,对小麦产量造成巨大损失。小麦根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为麦根腐离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国内对该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还缺乏系统研究。本实验于2014—2015年在小麦灌浆期,在黄淮麦区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及江苏等地进行广泛采样调查,并对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8-05)

胡艳峰[4](2016)在《黄淮麦区小麦根腐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抗病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根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近年在我国黄淮麦区不断加重,对小麦生产造成较大威胁。为明确我国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根腐病菌的遗传多样性、致病力分化及其主推小麦品种的抗病性,本研究在黄淮麦区进行广泛采样,通过组织分离、形态和分子鉴定进一步明确了病原种类;利用UR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病原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对不同来源的病原分离物进行了致病力测定,了解了菌株的致病力强弱分化情况,掌握了病原菌的地理来源、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力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室内盆栽和田间病圃接种鉴定,明确了黄淮麦区主推的89种小麦品种以及国外的21个品种资源对根腐病的抗病,旨在为小麦根腐病的监测、防控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014年对河南河北两省12个市55个地点和2015年对河南、河北、安徽、江苏、山西和山东6个省的38个市120个地点采集疑似根腐病症状的病株样本,进行组织分离、形态和分子鉴定,分别获得74和188个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分离物。结果显示:2014年各地病样B.sorokiniana的分离频率均高于20%,其中河南省中东部病样的分离频率最高,达到40.00%;河北省病样的分离频率最低,仅为21.43%;2015年黄淮麦区各地病样的B.sorokiniana分离频率均在30.00%以上,其中河南省病样和河北省病样的分离频率均在50.00%以上,分别为50.67%和61.02%;山西省病样和山东省病样的分离频率相对较低,分别为32.69%和31.65%。与2014年分离频率相比,2015年各省病样B.sorokiniana的分离频率普遍较高。2、通过URP(universal rice primer)分子标记技术对两年分离得到的麦根腐离蠕孢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优化反应条件的基础上,筛选出5条引物,能够产生多态性条带,且条带清晰、多态性条带稳定和重复性好。利用NTSYSpc2.10e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2014年供试菌株在相似系数为0.88时大致可以分成5大组,2015年供试菌株大致可以分成11大组,不同地理群体的供试菌株相互交叉,表明黄淮麦区不同地理群体均为复合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popgene1.32软件处理扩增数据,2014年供试菌株各地理群内基因多样度Hs平均值为0.1002,种群基因分化系数Gst平均值为0.0867,基因流Nm为5.2676;2015年供试菌株各地理群内基因多样度Hs平均值为0.1131,种群基因分化系数Gst平均值为0.1601,基因流Nm为2.6235。结果表明,黄淮麦区不同地理群体的供试菌株存在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地理群间不仅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分化,还存在着较大的基因流动。通过比较供试菌株的地理来源和遗传相似性之间的关系,发现遗传相似性和地理来源之间存在着负相关性,即地理位置越远,遗传相似性越低。3、利用小麦品种矮抗58分别对2014年所有供试菌株和2015年来自不同群体的46个代表性菌株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发现两年供试菌株的致病力都存在显着性的差异(P<0.001)。除了河北群体外,所有群体内的菌株在致病性上都存在显着性分化。对不同地理来源的病原菌群体进行分析表明,2014年的河北群体、豫南群体、豫西群体、豫北群体和豫中东群体5个地理群体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62.16、59.85、58.37、57.61和57.26,无显着性差异(P>0.05);2015年河南省群体、河北省群体、山西省群体、山东省群体、安徽省群体和江苏省群体6个地理群体的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42.10、44.47、41.83、40.98、44.51、61.43,除了江苏省群体外,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菌株致病力的分化与地理位置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4.通过盆栽接种试验、症状观察和特异性引物检测,发现小麦根腐病菌既可以侵染小麦,也能够侵染玉米根部和茎基部,但是不能在侵染点周围进行大面积扩展而产生明显的症状。5、利用苗期盆栽和田间病圃接种试验,测定了89个黄淮麦区主推小麦品种和21个国外小麦种质资源材料对根腐病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小麦品种中没有表现出免疫和高抗品种,多数品种表现感病和高度感病,但品种间表现出一定的抗性水平差异。在室内盆栽苗期抗性鉴定试验中,89个黄淮麦区主推小麦品种中有抗病品种1个,中抗品种2个,表现感病和高度感病的品种分别为33个和53个,各类抗性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1.12%、2.25%、37.08%和59.55%;21个国外种质资源材料中有中抗品种1个,感病品种5个,高感品种15个,所占比例分别为4.76%、23.81%和70.14%。在田间病圃接种成株期抗性鉴定试验中,黄淮麦区89个主推品种中有抗病品种2个,中抗品种20个,感病品种35个和高感品种33个,各类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2.25%、22.47%、39.33%和37.08%;21个国外种质资源材料中有抗病品种1个,中抗品种8个,感病品种6个,高感品种6个,各类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4.76%、38.10%、28.57%和28.57%。(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期刊2016-05-01)

魏松红,张丽莹,王黎,张景远,李斐[5](2012)在《具有除草活性的小麦根腐病菌发酵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小麦根腐病菌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以提高其活性物质的产量。结果表明:最适合小麦根腐病菌产毒的培养基是察氏培养基;该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氯化铵,无机盐为氯化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和硫酸亚铁;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葡萄糖2.0%,氯化铵0.25%,氯化钾0.05%,磷酸氢二钾0.025%,硫酸镁0.025%,硫酸亚铁0.000 5%;有利于提高菌株活性物质产量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7.0,转速为130r/min,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5d,装液量为120mL/250mL,接种量为6%。小麦根腐病菌菌株发酵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较稳定。发酵条件优化后提高了小麦根腐病菌的除草活性。(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2年04期)

闫立敏[6](2012)在《小麦根腐病菌的荧光标记及其与小麦的互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 Shoemaker)是一种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类作物的土传真菌。除了侵染作物的根引起根腐病外,小麦根腐离蠕孢还能侵染作物的叶,引起叶斑病,造成作物的地上部分枯死等症状。近年来,荧光蛋白在动物、植物及病原真菌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利用荧光蛋白标记的真菌可以直观地观察真菌在植物组织中的侵染和定殖,研究植物与病原菌之间的互作。本研究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gfp基因导入B. sorokiniana菌株Bs-1中,对转化子进行荧光表达、PCR验证、遗传稳定性、生长特性和胞外酶代谢分析。选用与野生型菌株表现相近的转化子Bs-GFP研究B. sorokiniana对小麦品种矮抗58根和叶片的侵染过程。结果发现转化子Bs-GFP的菌丝和分生孢子表达明亮的绿色荧光,利用基因特异标记扩增证明gfp基因被整合到真菌的基因组中。对GFP标记菌株Bs-GFP的遗传稳定性和生长特性分析表明,gfp基因在转化子中能稳定地遗传,菌落的生长速度和胞外酶代谢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没有显着差异。菌株Bs-GFP可以在小麦的地下和地上部分引起病症,而且与野生型菌株Bs-1在小麦植株根系和茎基部组织定殖的数量(即CFU值)相近。利用GFP标记的B. sorokiniana菌株侵染小麦,发现在侵染早期,根尖和分生区病原菌定殖较少,随侵染时间的延迟,在根内出现孢子及菌丝,侵入根内的病原菌大多集中在细胞的间隙中,也有少部分菌丝穿行于细胞内。在根的某些颜色较深的病斑部位没有发现菌丝的定殖;而在叶部的病斑上却能观察到大量菌丝的聚集,且菌丝交织成网状。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在感病品种矮抗58中,病原菌侵染在早期就可导致根内线粒体的大量降解,而在病原菌生长较快的区域,线粒体却是大量增殖的,为病原菌的进一步扩张提供能量。而在叶部组织,发现大量叶绿体结构已经变异,并且发生了很严重的质壁分离现象,叶肉细胞内可见大量线粒体及其他细胞物质的降解,细胞趋于死亡。本研究利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B. sorokiniana,为揭示这种土传真菌与小麦的互作提供一种直观的观察方法,解决常规方法和其他标记(例如GUS基因标记)等破坏性方法不能进行活体、连续观察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期刊2012-06-01)

王欢,刘彦群,董辉,李天来,丛斌[7](2011)在《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对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小麦根腐病和小麦赤霉病可持续控制的有效生防途径,以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作为供试真菌,评价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及其毒素的抑菌活性,并对高毒力菌株抗逆性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供试的28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和毒素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高毒力共生菌菌株SY5发酵液和毒素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56.05%和67.41%,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2.41%和83.32%;菌株SY5发酵液经50℃处理60 min及18 W紫外灯照射120 min后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菌率无明显变化,但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率有所下降;常温保存150 d,抑菌活性略有下降。说明共生菌菌株SY5对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抑菌活性显着,且具有一定的抗逆性,极具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3期)

郭玉莲,魏相峰,赵伯福,郑铁军,李宝英[8](2006)在《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叶部根腐病菌(Helminthosporium sativum)为目标菌,采用病菌细胞壁富集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该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细菌菌株G0402,根据细菌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确认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该菌对小麦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离体实验表明,该菌株所产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病斑扩展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粗酶液能使菌丝出现扭曲变形,细胞壁明显的瓦解。(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刘正坪,王立新,李荣禧,刘彩凤,李永杰[9](2002)在《小麦根腐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离鉴定小麦根腐病菌 ,并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 ,结果表明 ,小麦根腐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平脐蠕孢属麦根腐平脐蠕孢 (Bipolarissorokiniana(Sacc .)Shoemakey)。该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30℃ ,最适 pH值为 7,最适培养基为PDA ,6 0℃ 5min为致死温度。分生孢子在水滴中才能萌发 ,萌发的最适 pH值为 7,最适温度为 2 5℃ ,在供试的营养液中 ,以土壤浸液中萌发率最高(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暴增海,马桂珍,张翠玲[10](2001)在《两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对小麦根腐病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室内测定两种常用的麦田除草剂对小麦根腐病菌 ( Bipolaris sorokinianum)的作用 ,结果表明 :2 ,4 -D丁酯和 2甲 4氯钠在离体条件下抑制小麦根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的产生 ,并能推迟和抑制孢子的萌发 ,使孢子的萌发率下降 ,萌发孢子的芽管缩短和扭曲(本文来源于《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小麦根腐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人员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5株在山东采集分离的小麦根腐病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刺伤接种法对菌株的致病性进行了测定。鉴定结果表明,25个菌株均为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Sacc.)Shoemaker],属半知菌亚门离蠕孢属真菌。接种试验表明,25个麦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麦根腐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张博,刘苹,张悦丽,马立国,祁凯.几种生物制剂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毒力[J].麦类作物学报.2018

[2].刘刚.山东省小麦根腐病菌均为麦根腐离蠕孢[J].农药市场信息.2016

[3].胡艳峰,王利民,陈琳琳,袁虹霞,丁胜利.黄淮麦区小麦根腐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4].胡艳峰.黄淮麦区小麦根腐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品种抗病性鉴定[D].河南农业大学.2016

[5].魏松红,张丽莹,王黎,张景远,李斐.具有除草活性的小麦根腐病菌发酵条件优化[J].植物保护.2012

[6].闫立敏.小麦根腐病菌的荧光标记及其与小麦的互作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2

[7].王欢,刘彦群,董辉,李天来,丛斌.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对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J].麦类作物学报.2011

[8].郭玉莲,魏相峰,赵伯福,郑铁军,李宝英.几丁质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对小麦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

[9].刘正坪,王立新,李荣禧,刘彩凤,李永杰.小麦根腐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J].华北农学报.2002

[10].暴增海,马桂珍,张翠玲.两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对小麦根腐病菌的影响[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

标签:;  ;  ;  ;  

小麦根腐病菌论文-张博,刘苹,张悦丽,马立国,祁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