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实时应用接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秦山核电二厂,PI实时数据,数字化
实时应用接口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科[1](2019)在《秦山第二核电厂实时数据与数字化系统的接口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对秦山核电二厂3、4号机组生产实时数据的通讯传输方式进行了阐述,并分析其现存的问题。然后介绍了PI实时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与DCS数字化系统的接口应用,对比PI实时数据的特点、优势,通过技术改造的方式升级秦山核电二厂3、4号机组生产实时数据的通讯传输方式,升级完成后,PI实时数据将包含3、4号机组核岛和常规岛等区域的主要生产运行数据,可满足核电厂日常生产运行数据监视、分析和设备可靠性建设的需求。(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19年03期)
张建平[2](2018)在《基于运动想象脑电在线实时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action,BCI)是一种能够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利用脑电信号控制外部设备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涉及脑科学、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学科,已被应用到军事、医疗、娱乐等多种领域。基于运动想象脑电的脑机接口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范式,其性能比较显着,可为神经损伤患者搭建一个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本文以运动想象脑电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运动想象脑电产生的机理,介绍了运动想象脑电采集的方法,然而针对其非线性、非平稳以及易受干扰的特性,设计了左右手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采集方案,成功获取了5名被试的脑电数据,然后对其进行预处理。通过对比不同自适应预处理算法的分类效果,选择出最优分类结果对应的处理方式,即采用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astICA)与小波包分解结合的形式。特征提取是BCI系统关键环节,本文分别用AR模型和共空间模式(CSP)提取了5名被试进行左右手运动想象的脑电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分类器进行分类,实验表明,CSP特征提取方法比AR模型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在模式分类环节中,重点讨论了SVM分类中误差惩罚因子C以及核参数γ对最终分类结果的影响,并成功找到了其最优取值。最后,在分析了预处理、特征提取及模式分类算法的基础上,成功搭建了基于运动想象脑电的在线实时脑机接口系统,并连接第二届全国脑机接口大赛提供的脑控机器人测试平台,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控制结果,5名被试均在一定时间内避开障碍物成功到达终点,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本系统的建立能够为脑机接口走出实验室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8-03-01)
王德军[3](2018)在《国华电力智能调度中心实时数据接口监控功能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华电力智能调度中心实时数据接口监控功能开发的意义、功能需求、系统配置策略、移动应用配置及应用效果等内容。为了保证国华电力生产实时信息系统实时数据准确可靠,实现对各发电公司、机组的运行状况实时监控,国华公司组织开发了实时数据接口监控程序。在实时数据传输链路出现问题造成实时数据传输中断时,提醒运维人员及时进行事故判断和处理,保证实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神华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刘犁[4](2015)在《嵌入式实时仿真平台接口通信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ARM+DSP嵌入式仿真系统的相关理论入手,分析其特点,论述ARM+DSP嵌入式仿真平台CAN总线的接口硬件以及总线通信原理和程序设计,分析嵌入式实时仿真平台接口通信技术在动力推进系统中的应用,展望其未来。(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5年05期)
周升,陶敏,李智[5](2013)在《实时/历史数据平台通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推进,实时/历史数据平台在数据存储、共享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老的实时/历史数据平台限制了应用的深化推广,浙江省电力公司于2012年引进了国产海迅实时/历史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浙江电网实时/历史数据新平台。为保证平台顺利平稳过渡,重点研究了实时/历史数据平台通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以期满足浙江公司实时/历史数据应用发展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浙江电力》期刊2013年08期)
吴海静[6](2012)在《基于FPGA的实时脑机接口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是一种不依赖于脑的正常输出通路的通讯系统。通过在人脑与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之间建立直接通路,脑机接口系统可以把大脑发出的信息直接转换成控制外部设备的命令,进而代替人类肢体或语言器官的功能,以新的途径实现人与外界的交流及对周围环境的控制。脑机接口在康复医学、工业、军事等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已然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然而,脑机接口技术目前仍在发展中,多数研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面对BCI技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开展了基于FPGA的实时脑机接口应用研究。所构建的BCI系统以瞬态视觉诱发电位为处理对象,相比于稳态视觉诱发电位,瞬态视觉诱发电位易于检测,而且低刺激频率不易引起视觉疲劳。以FPGA开发板为核心处理平台,相比于单片机和DSP,FPGA在运算速度和逻辑控制方面具有优势。根据脑机接口应用的要求,采用FPGA设计了新的视觉刺激器。每个刺激模块都是黑白棋盘格交替闪烁的模式,不同点在于模块上的标志信息。在控制短消息发送的脑机接口应用中,设计了两个刺激界面,受试者首先选择短信接收方,然后选择短信内容,用汉字标注选项含义。在控制台灯、风扇运行的脑机接口应用中,刺激界面上的四个选项分别代表台灯的点亮与熄灭、风扇的转动与停止,在刺激模块上,用图形形象地标注各模块所代表的选项。BCI技术的研究重点是选择合适的算法从强背景噪声中提取视觉诱发电位,识别受试者的选择。研究对比小波分解、主成分分析、K-近邻法、BP神经网络等信号处理算法测试,最终选择用db5小波对累加平均后的脑电信号进行5尺度分解,提取D5、D4两层细节系数作为特征向量,用BP神经网络识别,并用遗传算法对BP网络优化。小波分解和BP网络识别两个处理步骤由Nios II系统实现。本文将BCI系统用于控制TC35通讯模块发送短消息。FPGA将视觉诱发电位识别结果转换成发送短消息的命令,通过串口向TC35模块发送AT指令,TC35向FPGA反馈指令处理信息,以此实现发送短消息的控制。在控制台灯、风扇运行应用中,FPGA将视觉诱发电位识别结果转换成开关控制命令,通过控制继电器的状态实现对台灯、风扇的控制。脑机接口实验表明,所选用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并且验证了用基于FPGA的实时脑机接口控制发送短消息和台灯、风扇的运行具有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2-04-01)
李勇昌[7](2012)在《基于MPI并行框架的实时注意力监测脑机接口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注意力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同时也是脑科学和生物信息学中的一个研究对象。监测人的注意力可以成为人们学习或者工作的一种辅助工具,进而使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得到提高,甚至少犯许多严重的错误,例如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一个监测学生注意力的工具,那么老师可以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提醒学生,学生就可以及时更正自己的精神状态。结合计算机科学及生物信息科学,我们可以通过脑机接口来监测人的注意力。用计算机开发各种用途的脑机接口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但是,目前绝大部分脑机接口的类型都是动作类型,即通过脑机接口来监测大脑在想象做什么样的动作,进而由脑机接口向外部工作发出相同动作的指令,这种脑机接口的典型应用就是机械臂。而关于实时监测注意力这样的精神状态的脑机接口研究比较欠缺,因为注意力涉及到许多心理知识,研究过程比较复杂。而开发一个实时的监测注意力的应用系统更加少,更多的是离线处理的脑机接口,因为脑电波的分析处理十分复杂,中间的每一处理步骤都需要消耗一定的时间,很难做到实时监测。本论文对当前的脑机接口的技术和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吸收了诸多脑机接口开发的经验和理论知识,自主开发了一个实时监测的脑机接口,并将其应用于监测人在学习中的注意力。该脑机接口采用小波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去噪,然后用基于汉宁窗的FIR算法提取了6个特征值,最后用KNN (k-Nearest Neighbor)算法进行分类。脑机接口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应用,通常一个脑机接口从一开始到最终的应用需要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因此,分类过程将随着训练数据的增多而降低时间效率。而且,目前越来越多脑机接口系统运行于普适环境,而普适环境下很多设备的计算性能并不高,更容易遇到实时响应瓶颈。因此,提高分类器的实时性能对于实时的应用系统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采用MPI (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并行计算的框架,将分类算法实现并行化,以降低分类过程的时间消耗,从而达到实时应用的需要。(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2-04-01)
李庆义,武彩宏[8](2010)在《基于μC/OS-Ⅱ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应用接口编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以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应用为背景,分析了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和体系结构框架,总结出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本文来源于《太原科技》期刊2010年02期)
席金菊,潘梅森,方霞[9](2009)在《基于实时应用接口的嵌入式Web监控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某校园实验教学建筑物多,分布广,仪器设备盗窃事件时有发生,警力不足,开发布防实时监控系统成为改进的主要举措.论文分析基于当今数字校园网络平台开发实时移动式监控系统的主要问题,展开系统分析设计,将uCLinux核和RTAI核有机整合解决了通用计算系统资源管理和监控系统的严实时性需求问题,引入Embedded Web技术和RS-485总线技术,将嵌入式现场设备和校园网络有机整合.评测证明:系统在实用性、实时性、互联性、可扩展性都取得较高得分,升级方便,推广前景广阔。(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09年35期)
温泉[10](2009)在《基于DCS的数据采集接口及实时数据库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集散控制系统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自问世以来,由于其自身的优点和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使单套装置的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满足了大型生产的自动化要求。目前,国内各个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其主要生产装置都大量采用了DCS,使生产过程得到了优化,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大多数DCS是封闭系统,缺乏统一、标准的开放接口,给以数据采集为前提的其他先进控制及管控一体化建设带来了不便。同时,为了加强流程工业管控一体化的建设,实时数据库的支持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以石油化工企业先进控制需提供的数据支持为背景,研究了基于DCS的数据采集接口及实时数据库设计。论文首先研究和比较分析了API访问动态库技术、DDE技术和OPC技术,从主要功能、开发工作及主要设计等方面入手,分别基于以上叁种接口技术,设计和实现了叁类DCS数据采集接口,其中重点放在目前有广泛发展前景的OPC接口的设计和实现上。这叁种接口的设计和实现能够满足绝大多数DCS系统的数据采集要求。接着,论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实时数据库系统的结构设计特点,提出了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从共享内存的实现、动态链接库DLL的引入、内存映射等方面对内存数据库的实现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并提出了面向Web的分布式实时数据库应用模式。基于DCS的数据采集接口及实时数据库系统的提出与实现,使用户可以方便的读取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为针对异构的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而为以数据采集为基础的其他应用程序提供了数据基础,从而易于提高企业的自控率和平稳率,加速企业的管控一体化建设。同时也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益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将极大地满足人们对获取工业过程信息的新需求。(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09-05-30)
实时应用接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action,BCI)是一种能够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利用脑电信号控制外部设备的新型人机交互技术,涉及脑科学、信息技术、控制技术等多种学科,已被应用到军事、医疗、娱乐等多种领域。基于运动想象脑电的脑机接口是一类非常重要的范式,其性能比较显着,可为神经损伤患者搭建一个与外界交流的通道。本文以运动想象脑电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运动想象脑电产生的机理,介绍了运动想象脑电采集的方法,然而针对其非线性、非平稳以及易受干扰的特性,设计了左右手运动想象脑电信号的采集方案,成功获取了5名被试的脑电数据,然后对其进行预处理。通过对比不同自适应预处理算法的分类效果,选择出最优分类结果对应的处理方式,即采用快速独立成分分析(Fast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FastICA)与小波包分解结合的形式。特征提取是BCI系统关键环节,本文分别用AR模型和共空间模式(CSP)提取了5名被试进行左右手运动想象的脑电特征,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分类器进行分类,实验表明,CSP特征提取方法比AR模型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在模式分类环节中,重点讨论了SVM分类中误差惩罚因子C以及核参数γ对最终分类结果的影响,并成功找到了其最优取值。最后,在分析了预处理、特征提取及模式分类算法的基础上,成功搭建了基于运动想象脑电的在线实时脑机接口系统,并连接第二届全国脑机接口大赛提供的脑控机器人测试平台,模拟实际环境中的控制结果,5名被试均在一定时间内避开障碍物成功到达终点,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本系统的建立能够为脑机接口走出实验室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时应用接口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宇科.秦山第二核电厂实时数据与数字化系统的接口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19
[2].张建平.基于运动想象脑电在线实时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8
[3].王德军.国华电力智能调度中心实时数据接口监控功能设计与应用[J].神华科技.2018
[4].刘犁.嵌入式实时仿真平台接口通信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5
[5].周升,陶敏,李智.实时/历史数据平台通用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研究[J].浙江电力.2013
[6].吴海静.基于FPGA的实时脑机接口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
[7].李勇昌.基于MPI并行框架的实时注意力监测脑机接口的研究与应用[D].兰州大学.2012
[8].李庆义,武彩宏.基于μC/OS-Ⅱ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平台上的应用接口编程[J].太原科技.2010
[9].席金菊,潘梅森,方霞.基于实时应用接口的嵌入式Web监控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9
[10].温泉.基于DCS的数据采集接口及实时数据库研究与应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