耦合转换论文-王玮,孙阳,井思桐

耦合转换论文-王玮,孙阳,井思桐

导读:本文包含了耦合转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转换,耦合,变工况

耦合转换论文文献综述

王玮,孙阳,井思桐[1](2019)在《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转换与耦合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汽水分布方程与作功方程,建立了热电联产机组的热电转换特性模型;基于改进的弗留格尔公式,给出了机组热电耦合特性的变工况计算分析方法及机组可调度范围的确定方法。以某实际机组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定量计算了不同等级机组的热电负荷静态对应关系,确定了某机组的可调度范围。研究方法可用于机组的在线计算,并为机组的安全调度运行及进一步实现灵活控制提供研究支撑。(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曾寰,龙满生[2](2019)在《颜色空间转换耦合特征图的显着性检测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当前视觉显着性检测技术忽略图像的全局与局部特征的联系,使其对复杂图像的检测准确度不佳的问题,设计颜色空间转换图耦合Ripplet变换的视觉显着性检测算法。将图像转换到RGBYI空间,并计算R与G、B与Y分量的颜色差异;引入Ripplet变换,对图像进行分解,获取相应的变换系数;借助逆Ripplet变换,形成特征图;基于概率密度函数,联合特征图,计算全局显着图;利用逐像素相似度估算像素的信息熵,获取图像的局部显着图;通过组合局部与全局显着图,形成最终的显着图,完成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显着性检测技术相比,所提技术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呈现出更为理想的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设计》期刊2019年06期)

任宇辉,王夫蔚,李珂,邓周虎,伍捍东[3](2019)在《一种X波段磁场耦合式波导-微带转换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波导-微带转换器是微波集成电路和天馈线系统中的重要器件。结合具体应用,设计了一款新型、宽带磁耦合式波导-微带转换器。和传统结构相比,本设计用双层的贴片结构代替金属块状阶梯脊,通过在贴片上加载金属过孔来展宽转换的带宽;将阶梯状金属贴片和微带探针一体化设计,从而避免了焊接带来的损耗和结构不稳定,并且减小了加工难度,降低了重量和成本。测试结果表明,波导-微带转换器的两个端口在8.85~11.52 GHz的频带内回波损耗小于-15 dB,插入损耗约为0.8 dB,均满足应用需求。(本文来源于《微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刘伯东[4](2019)在《耦合光波导中非线性波长转换相位匹配条件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光子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微纳光子学由于其集成度高、光场束缚能力强、光功率密度大等优点,在光信号产生、光信息传输/通信、生物和化学传感、光场调控/成像等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是扩宽激光频谱的重要手段,也在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非线性转换过程的相位匹配条件则是实现高效光学波长转换的关键。得益于微纳尺度对光场的强约束能力,微纳尺度的光波导是未来低功耗、高集成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的理想器件。然而在波导器件的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过程中,由于材料色散的存在,孤立的单波导结构难以实现光波的基模之间的相位匹配。以光学二倍频为例,波导中常利用模式色散法实现基频光光波基模与倍频光高阶模之间的相位匹配。而波导中基频光基模与倍频光高阶模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巨大的差异,直接导致了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的模式重迭积分非常小,相应的非线性转换效率很低。本文创新提出利用耦合的非线性光波导结构实现基频光基模与倍频光基模之间的相位匹配,极大地增加了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的模式重迭积分,从而显着提升非线性波长转换的效率。本文以二阶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过程为例,通过建立耦合光波导的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耦合模方程,厘清了耦合非线性光波导中的相位匹配条件,深入研究了耦合非线性光波导中二次谐波产生过程(ω_2=2_1)的相位匹配条件及影响因素,构建了一整套耦合光波导结构实现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的相位匹配理论。具体的工作如下:1.基于耦合非线性光波导的模式理论,首次获得了耦合非线性光波导中二阶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的完整的六个相位匹配条件。2.在弱耦合近似条件下,建立耦合非线性光波导中光学二次谐波产生的耦合模方程。在低转换效率的近似条件下对该方程进行求解,得到对称耦合光波导中光学二次谐波产生的叁个相位匹配条件。并基于以上物理模型,本文详细研究了耦合非线性光波导中波导耦合系数、泵浦光的相位因素、泵浦光的幅度因素等对光学二次谐波产生的影响。3.本文进一步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四阶Runge-Kutta方法)求解高转换效率条件下耦合非线性光波导中光学二次谐波产生的非线性波长转换耦合模方程,并对数值计算结果展开了深入的讨论,进行理论模型有效性的验证。4.以氧化锌微纳波导结构为例,对比研究了单波导结构和耦合非线性光波导结构中二阶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的相位匹配条件。本文发现基于单波导结构只能实现基频光的基模与二次谐波的高阶模的相位匹配,相应的非线性波长转换的模式重迭积分较低;而基于耦合波导结构,可以实现基频光的基模与二次谐波的基模的相位匹配,对应的非线性波长转换的模式重迭积分比单波导结构的大6个数量级。本文基于耦合的非线性光波导结构,实现了基频光光波基模与倍频光基模之间的相位匹配,突破了传统模式色散法中模式空间分布差异巨大的限制,极大增加了基频光与倍频光之间的有效模式重迭,发展了一套可集成、低能耗、高效率的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的光子器件的新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非线性光学波长转换的效率,将成为拓展未来相关器件研究及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0)

熊文文,陈俊芳,王燕,王勇[5](2019)在《工作气压对氩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模式转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朗格缪尔探针诊断装置测量电子能量和等离子体密度,利用发射光谱诊断装置测量发光强度,以判断实验腔室内的放电模式.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放电可以在E模式和H模式间相互转换,并且等离子体密度和发光强度随着射频功率的变化而出现反向滞后现象.当工作气压在0.36~0.42 Pa区间时,滞后现象不再发生.此外,随着工作气压的增大,E-H模转换的跳跃功率先减小而后增大,在工作气压为0.39 Pa时跳跃功率最低.射频功率越大,气体保持H模式放电所需气压的范围越大.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业生产中的气压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马旺,李益文,赵伟灼,魏小龙,罗思海[6](2019)在《轴向磁场下感应耦合放电模式转换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轴向磁场对纯Ar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放电模式转换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一整套等离子体产生装置展开实验研究,引入阻抗分析法对放电模式转换进行判断,并得到了朗缪尔探针法的验证。实验发现,当气压为10Pa时,轴向磁场强度的增加使得E-H和H-E模式转换的阈值功率增大;同时,随着轴向磁场的增强,放电中心区域的电子密度不断降低。初步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带电粒子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做回旋运动,导致高能电子在垂直磁场方向上的碰撞减少,降低了电子密度以及感应耦合效率。进一步分析电子能量概率函数(EEPF)发现,在E模式下,轴向磁场对电子运动的约束作用更加明显,高能电子(>27eV)所占比例增多,电子能量分布更加均匀。(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02期)

陈凯凯,安东,彭骏骏,叶方平[7](2019)在《DEM-FEM耦合仿真中载荷转换方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离散元-有限元单向耦合中,需要将离散元仿真获得的颗粒载荷转换至有限元模型中。基于圣维南原理给出了一种转换算法,通过假定压力呈线性分布,实现了将颗粒接触力等效转变为渐变压力施加到有限元模型上,并与离散元软件自带的加载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渐变载荷加载方法可以合理地反映颗粒载荷的分布情况,并能兼顾整体受力与实际情况一致。(本文来源于《起重运输机械》期刊2019年02期)

包博宇,张斌,李晓静,韩静茹,陈义学[8](2018)在《MC-S_N耦合粒子信息转换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屏蔽计算是核设施屏蔽设计与优化的重要依据,蒙特卡罗(MC)方法与离散纵标(S_N)法的耦合方法可有效解决复杂几何深穿透输运问题。MC-S_N耦合方法将蒙特卡罗程序产生的粒子径迹信息转换为离散纵标法的边界面入射角通量密度,在此过程中需统计每个离散方向对应角度区域的粒子信息,以经纬线划分角度区域的方法在转换过程中会影响粒子平衡。通常角通量密度可采用球谐函数展开,本文针对层对称求积组和勒让德切比雪夫求积组,研究耦合方法对各阶球谐函数的转换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耦合方法的离散角度区域划分对低阶球谐函数的转换精度较高,但对高阶球谐函数的转换精度具有较大影响,其中对二阶球谐函数转换精度的平均偏差在10%以上。由于高阶求积组的角度区域的划分相关性更强,因此转换精度明显高于低阶求积组。(本文来源于《原子能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张志元,马永凡,胡兴存[9](2018)在《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新旧动能转换的耦合效应研究——以山东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新旧动能转换之间耦合机制的理论分析,明确了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耦合关系。基于建立的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定量研究了2007-2016年山东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新旧动能转换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得出二者之间的耦合先后经历了轻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的阶段,并通过对二者协调发展阻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现阶段应在顶层设计中明确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定位、完善金融服务制度、以创新促进金融结构优化等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8年10期)

李金阳[10](2018)在《基于模型转换技术的蒙特卡洛耦合燃耗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核能在全世界的能源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核能的发展,核工业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如何安全高效处置核电站中的核废料。世界各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燃料循环战略,分离-嬗变燃料循环是实现核废料最小化,安全高效处置的一种燃料循环模式。先进核能系统的研发目标之一就是如何实现燃料循环的闭合。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加速器驱动次临界核能系统(ADS)被认为是在未来最有可能实现工业化嬗变高放废物的装置。ADS是一种具有很高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可以实现将长寿命的裂变产物(LLFPs)和次锕系核素嬗变成短寿命的裂变产物。在本文中,为了研究ADS的中子学特性,提出了基于模型转换技术的蒙特卡洛耦合燃耗计算方法。该方法包含了两个模块,分别为CAD-PSFO和OMCB。在第一个模型转换模块CAD-PSFO中,针对FLUKA和Open MC程序分别建立了基本几何体类和布尔逻辑体类的映射关系;对于复杂模型所包含的高阶曲面,本文提出了基于射线投掷技术的迭代方法,用来求解其模型转换的问题。在第二个燃耗模块OMCB中,本文采用了线性子链法,以及Bateman方程组与Open MC程序相耦合的方式,用以求解ADS的燃耗问题。为了在燃耗过程中获得较好的计算精度和效果,采用了叁种迭代方式和一种收敛准则来进行燃耗链的搜索。与此同时,为了解决Bateman方程组中的无穷项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高阶导数的扫描求解方法。此外,文中引用了混合线性和二次曲线插值方法的子步预测计算方法,使得燃耗求解过程中的截面信息成为时间的变化项。大量的验证分析表明基于模型转换的燃耗计算方法在ADS的模型转换过程和燃耗求解中具有良好的特性。最后,基于上述提出的计算方法,本文对一个铅铋冷却的ADS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该方案中采用了耦合重力驱动的密集流散裂靶系统来替代传统的固态或液态金属散裂靶。模拟过程中,针对散裂靶中大量的敏感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此外,次临界堆芯采用了叁区的优化布置,用来减小功率峰因子。ADS堆芯的热功率为10MW,有效满功率运行600天,系统整体的中子学参数分析表现出了良好的特性,并可以为将来ADS的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耦合转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当前视觉显着性检测技术忽略图像的全局与局部特征的联系,使其对复杂图像的检测准确度不佳的问题,设计颜色空间转换图耦合Ripplet变换的视觉显着性检测算法。将图像转换到RGBYI空间,并计算R与G、B与Y分量的颜色差异;引入Ripplet变换,对图像进行分解,获取相应的变换系数;借助逆Ripplet变换,形成特征图;基于概率密度函数,联合特征图,计算全局显着图;利用逐像素相似度估算像素的信息熵,获取图像的局部显着图;通过组合局部与全局显着图,形成最终的显着图,完成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与当前显着性检测技术相比,所提技术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呈现出更为理想的接收机工作特性曲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耦合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1].王玮,孙阳,井思桐.热电联产机组热电转换与耦合特性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2].曾寰,龙满生.颜色空间转换耦合特征图的显着性检测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

[3].任宇辉,王夫蔚,李珂,邓周虎,伍捍东.一种X波段磁场耦合式波导-微带转换结构[J].微波学报.2019

[4].刘伯东.耦合光波导中非线性波长转换相位匹配条件的理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5].熊文文,陈俊芳,王燕,王勇.工作气压对氩射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模式转换的影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马旺,李益文,赵伟灼,魏小龙,罗思海.轴向磁场下感应耦合放电模式转换的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7].陈凯凯,安东,彭骏骏,叶方平.DEM-FEM耦合仿真中载荷转换方法的研究[J].起重运输机械.2019

[8].包博宇,张斌,李晓静,韩静茹,陈义学.MC-S_N耦合粒子信息转换精度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8

[9].张志元,马永凡,胡兴存.金融供给侧改革与新旧动能转换的耦合效应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东岳论丛.2018

[10].李金阳.基于模型转换技术的蒙特卡洛耦合燃耗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18

标签:;  ;  ;  ;  

耦合转换论文-王玮,孙阳,井思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