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飘流记论文-王晓雄

鲁滨孙飘流记论文-王晓雄

导读:本文包含了鲁滨孙飘流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构,新奇,《鲁滨孙飘流记》

鲁滨孙飘流记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雄[1](2018)在《英国小说的虚构和新奇——以《鲁滨孙飘流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鲁滨孙飘流记》体现了作者笛福试图将虚构伪装成历史,并以此完成其道德说教的意图。但在小说的实际呈现中,《鲁滨孙飘流记》的叙述策略却不自觉地暴露出小说的虚构本质;同时,小说的新奇特质也压倒道德意图而唤醒了小说的主体性。笛福凭借《鲁滨孙飘流记》闯入小说领域,不自觉地在虚构和新奇两点上促成了现代小说的兴起。(本文来源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薛海蛟[2](2018)在《《辛格顿船长》对《鲁滨孙飘流记》的继承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辛格顿船长》同样也是出自丹尼尔·笛福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但由于研究重心多集中在《鲁滨孙飘流记上》,导致《辛格顿船长》这部作品的价值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从两部作品的文本入手,对二者从写作层面、求生的物质层面和求生的精神层面这叁方面进行对比,讨论二者之间的异同,找到了《辛格顿船长》与《鲁滨孙飘流记》之间的因缘,并重点说明《辛格顿船长》对《鲁滨孙飘流记》的继承和创新。《辛格顿船长》对《鲁滨孙飘流记》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方式、财富增长方式、思维方式等进行了有效放大,为我们窥探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时代提供了更全面广阔的视野,这一点,也为追寻笛福文学创作的成长轨迹提供了线索。(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外语论坛(2018 NO.2 总第6期)》期刊2018-04-25)

杨环环[3](2017)在《英国小说中殖民者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英国小说中,有不少描写殖民地生活的作品,但其中所塑造出的殖民者形象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本文以英国小说中的殖民者形象为研究对象,在梳理概况的基础上,以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飘流记》、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和乔治·奥威尔的《缅甸岁月》为例,主要运用社会历史批评、帝国主义与反帝国主义等理论,细致分析英国小说中叁种典型的殖民者形象,揭示这一形象系列的同一性与差异性,以探讨英国小说对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其遏制所起的作用。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包括绪论和四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相关课题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英国的殖民扩张与其在文学中的表现以及英国小说中殖民者类型的划分。第二章主要分析《鲁滨孙飘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孙这一进取的殖民者的典型形象,指出他作为殖民商人、土地开发者、殖民统治者以及宗教殖民者的多重殖民身份,并揭示这一形象的主要性格特征。第叁章以《印度之行》中保守的殖民官员隆尼·希斯洛普为研究重点。第一节分析他保守的行为与表现,主要包括对既定殖民统治传统的遵守和对个人品德的重视。第二节分析他保守的原因与实质,指出这是在20世纪自我怀疑和日渐收缩的时代背景下,帝国为维持殖民统治所做的努力。第四章以《缅甸岁月》中反思的殖民者弗洛里为研究重点。第一节从他对驻印英国人与当地人、“俱乐部文明”与当地文化的不同态度和看法,分析他反思的行为与表现。第二节指出其反思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大英帝国统治模式的思考、大英帝国统治方法的思考和大英帝国统治对殖民地产生影响的思考。第叁节揭示了反思的原因,从文本世界来看,是弗洛里的胎记造成的边缘性体验和他独立思考的个性造就了他善于反思的性格特征;从与文本相连的外部世界来看,是善于反思的作者乔治·奥威尔创造出弗洛里这个反思白人的形象。第四节指出了反思的影响与意义,弗洛里的反思引起了对殖民历史的思考,而他的最终自杀则暗示了殖民体制的终结。第五章是对殖民者形象塑造的理论阐述。第一节主要分析殖民者形象的多元化的问题,指出他们既有普遍焦虑的共性,又有着各自的独特个性,他们的焦虑不安状态反映出殖民者深深的不确定感和对殖民合法性的质疑,而他们的不同意愿和实践则使得帝国内部充满了不稳定性,内蕴着使帝国分崩离析的可能性。第二节主要从文化与帝国主义的角度探讨殖民者形象的塑造与帝国殖民历史的关系,尽管生活于帝国中的作家在塑造殖民者形象时并不能完全摆脱帝国主义观念的影响,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构建并强化了这种思想,但是,反帝国主义的思想也同时内蕴于其中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展现,并最终导向了殖民体制在土着人的反抗和统治者内部矛盾的压力下走向终结的命运。(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杨晓雅[4](2016)在《再论乌托邦叙事——重读《乌托邦》与《鲁滨孙飘流记》》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重读《乌托邦》与《鲁滨孙飘流记》,可以发现乌托邦叙事脱离不了作者在文本—地理空间层面上展开对乌托邦的开辟与缔造,以及对权力控制和主体排他性的表述。长期以来,乌托邦叙事被套以模式化的创作局限,典型特征如对作品中人物本身的刻意忽视。然而,通过分析这一文类叙事模式内部发生的细节变异,也可发现乌托邦叙事的祛模式化倾向,及其随之带来的对传统中心的背离。(本文来源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期刊2016年02期)

谭明华[5](2016)在《笛福和《鲁滨孙飘流记》之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丹尼尔·笛福是17、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被誉为"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在现实中的身份是中上层资产阶级,因此,其小说中无不显示的是对资产阶级的赞扬。《鲁滨孙飘流记》是丹尼尔·笛福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孙在出海时受到海盗攻击、经历种种磨难之后,最终漂流到一座无人的小岛生活的故事。《鲁滨孙飘流记》通过介绍主人公鲁滨孙在岛上的自食其力生活和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离开小岛回到家庭的过程,表现了鲁滨孙的智慧和勇敢,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殖民主义倾向。(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7期)

沃尔特·派吉特[6](2015)在《鲁滨孙飘流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当代》期刊2015年06期)

蒋雨衡[7](2015)在《Mona Baker叙事理论视角下清末小说翻译的叙事建构——以《鲁滨孙飘流记》林纾译本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时期的小说翻译作为中国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显着的特点,译作不忠实原作,对原作进行不同程度的增删及改写现象较为普遍。Mona Baker运用社会叙事学理论阐述翻译叙事建构,为研究清末时期的小说翻译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以《鲁滨孙飘流记》林纾译本(1905年)为例,探讨清末时期小说翻译的叙事建构,重新审视翻译在社会变革以及在新文学和新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旨在为翻译的社会性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分析模式和研究视角。(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5年04期)

甘露[8](2014)在《目的论视角下郭建中《鲁滨孙飘流记》中译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鲁滨孙飘流记》由英国着名作家丹尼尔·笛福所着,自1719年问世就广受各国读者喜爱,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小说。自1902年被译入中国以来,其汉译本已逾百种。该小说讲述了主人公鲁滨孙流落荒岛的离奇遭遇,然而他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干和坚强意志最终走向成功。本文所选的是郭建中先生在2000年的修订本,该译本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广受读者们喜爱。弗米尔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目的论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重大突破,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范围,为翻译实践提供了多元视角。目的论把翻译视作基于源语文本的目的性行为,在翻译时,翻译的目的是首要考虑的因素。目的论认为,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的目的和功能决定,也就是“结果决定手段”。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这就是目的论的首要原则—“目的原则”。此外,译文还必须符合“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连贯原则”即译文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译文在其译入的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忠实原则”指篇际一致应该存在于原文和译文之间。本文从目的论的叁个基本原则出发对郭建中先生的《鲁滨孙飘流记》中译本进行研究。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并提出本论文的两个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详述了关于目的论的研究,主要包括目的论的引进,关于目的论本身的研究和目的论应用的研究;第二部分详细介绍诸多关于《鲁滨孙飘流记》中译本的研究,总结了从文化层面,不同的翻译理论和其他一些角度对其中译本的研究。虽然关于对该作品的研究硕果累累,但大多数学者只关注其本身的文学价值,而关于其译本的研究寥寥无几,且多为对比研究,大多从操纵理论,多元系统理论,关联理论等视角出发来研究其译本,很少有学者对其从目的论角度进行分析。第叁章为理论框架,详细介绍目的论的叁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第四章是论文的主体,从目的论叁原则角度对郭建中先生的《鲁滨孙飘流记》中译本进行研究。从目的原则角度出发主要分析了郭建中先生翻译的目的;从连贯原则角度出发,通过大量语料分析了译本在词汇、句法和修辞上的连贯;从忠实原则角度出发,探讨了译本在内容和风格上对原文本的忠实。最后总结了目的论视角下译本中所使用的一些翻译方法,即增补法、删减法、转换法和注释法等。第五章总结了本研究的发现以及不足之处,以期对之后的研究有所启示。(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4-06-01)

郑理[9](2014)在《翻译、改编与改写:《鲁滨孙飘流记》在西方和华人世界的加工与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译、缩写、改编或续写往往决定了文学作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传播和接受。《鲁滨孙飘流记》在法国等的西方社会和华人世界的传播很好地揭示了这一现象。最早的《鲁滨孙飘流记》法译本和中译本不约而同地对笛福的原作进行了修改。不同的改动都是为了满足各自环境、时代和特殊读者群体的要求和需要。而与此同时,这些最初的译本最终都极大地改变了读者的阅读趣味和接受方式。借助翻译,《鲁滨孙飘流记》先是在西欧,其后在世界范围进一步传播,并逐渐成为一种带有教育性质和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特殊文类。这一发展趋势事实上发端于卢梭的《爱弥尔》,他在该书中提出的设想启发了后来的作者——例如卡姆佩(J.-H. Campe)、威斯(J. R. Wyss)、凡尔纳等——将鲁滨孙式的故事应用于教育目的,同时也不断向他们提出一个关键性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在写作中处理好故事性与教育性的关系。在不断被加工和传播的过程中,鲁滨孙的故事在二十世纪取得了文学神话的地位。当代的许多作家,比如法国的米歇尔.图尼尔和美国华人后代汤亭亭,都在鲁滨孙的身上看到了一种西方现代性的象征。尽管他们对鲁滨孙故事的处理各有不同,但他们都将对现代性的思考和自身的经历融合在写作中,从而产生了一批对《鲁滨孙飘流记》更为精巧的改写作品。这些作品进一步延续了原作的生命力,也显示了故事原型本身的无穷魅力。(本文来源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期刊2014-03-20)

惠海峰[10](2013)在《社会、小说与封面——《鲁滨孙飘流记》儿童版的封面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的封面与正文相辅相成,封面有助于确立读者对小说的第一印象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读者对文本的解读方向。但小说封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再版和改编时编纂者选用不同的封面图片,传递出不同于原版/原作的信息,具有特殊的目的性。本文并非单纯是对《鲁滨孙飘流记》的封面分析,而是将其在不同时期的儿童版中的各个封面图片看作一部儿童文学发展史的某个片段,从叙事空间、视角、场景等方面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将其与这些版本的正文文本对笛福小说所作的修正相互印证,试图找出封面变化背后隐藏的人们对该小说、儿童、家庭观念的变化,从而描述一部独特的《鲁滨孙飘流记》的演变史。(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13年05期)

鲁滨孙飘流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辛格顿船长》同样也是出自丹尼尔·笛福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但由于研究重心多集中在《鲁滨孙飘流记上》,导致《辛格顿船长》这部作品的价值一直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从两部作品的文本入手,对二者从写作层面、求生的物质层面和求生的精神层面这叁方面进行对比,讨论二者之间的异同,找到了《辛格顿船长》与《鲁滨孙飘流记》之间的因缘,并重点说明《辛格顿船长》对《鲁滨孙飘流记》的继承和创新。《辛格顿船长》对《鲁滨孙飘流记》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方式、财富增长方式、思维方式等进行了有效放大,为我们窥探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时代提供了更全面广阔的视野,这一点,也为追寻笛福文学创作的成长轨迹提供了线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鲁滨孙飘流记论文参考文献

[1].王晓雄.英国小说的虚构和新奇——以《鲁滨孙飘流记》为例[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2].薛海蛟.《辛格顿船长》对《鲁滨孙飘流记》的继承与创新[C].东北亚外语论坛(2018NO.2总第6期).2018

[3].杨环环.英国小说中殖民者形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

[4].杨晓雅.再论乌托邦叙事——重读《乌托邦》与《鲁滨孙飘流记》[J].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16

[5].谭明华.笛福和《鲁滨孙飘流记》之解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6].沃尔特·派吉特.鲁滨孙飘流记[J].当代.2015

[7].蒋雨衡.MonaBaker叙事理论视角下清末小说翻译的叙事建构——以《鲁滨孙飘流记》林纾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15

[8].甘露.目的论视角下郭建中《鲁滨孙飘流记》中译本研究[D].郑州大学.2014

[9].郑理.翻译、改编与改写:《鲁滨孙飘流记》在西方和华人世界的加工与传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10].惠海峰.社会、小说与封面——《鲁滨孙飘流记》儿童版的封面变迁[J].外国文学.2013

标签:;  ;  ;  

鲁滨孙飘流记论文-王晓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