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论文-周瑜

肺部结节论文-周瑜

导读:本文包含了肺部结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CT多平面重建,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应用价值

肺部结节论文文献综述

周瑜[1](2019)在《CT多平面重建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用于CT多平面重建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5月收治的83例肺部磨玻璃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病理结果分成良性组40例与恶性组43例,所有患者均实施CT多平面重建,对比两组磨玻璃形态学与影像学表现。结果:磨玻璃影形态学表现上,良性组多结节融合状、斑片状、不规则状低于恶性组,椭圆与圆状高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磨玻璃影影像学表现上,良性组边界清晰、空泡征、分叶征、毛刺针低于恶性组(P <0.05)。结论:应用CT多平面重建对肺部磨玻璃小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显着。(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3期)

周云,钱利明[2](2019)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肺部小结节定性的研究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肺部小结节定性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45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变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2例为良性病变组,观察组23例为恶性病变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多结节融合状、斑片状、不规则形的比例更高,椭圆或圆的比例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边界清楚、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以及胸膜凹陷征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能够提高肺部小结节定性的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极高,临床上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思博,王璟,李俊,钱孟佼,欧海波[3](2019)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结节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探讨单操作孔胸腔手术在治疗肺部结节病变这一疾病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我院所收治的肺部结节病变患者,2017年5月—2019年5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叁孔术式进行手术,实验组患者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者的疼痛情况、术后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平均为(59.5±21.3)min,术中出血量为(35.2±15.8)ml,术后住院时间为(6.8±2.5)天,患者的疼痛评分为(1.62±1.02)。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为(98.5±21.8)min,术中出血量为(110.5±38.2)ml,术后住院时间为(12.8±2.8)天。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结节病变患者效果良好,较为可靠,患者疼痛感觉相对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1期)

高汉斌[4](2019)在《CT血管征特性在肺部微小结节病变定性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CT血管征特性在肺部微小结节病变定性以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46例肺部微小结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理分型对样本区分为实验组(24例,恶性病理改变患者)与参照组(22例,良性病理改变患者),均开展CT血管征特性检查,对两组肺部微小结节病变患者的病变类型、血管征类型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管征敏感性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血管征阳性患者的血管征分型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T血管征特性用于临床定性鉴别诊断肺部微小结节病变患者中有显着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9年30期)

彭盛坤,赵原,蒲红[5](2019)在《不同成像参数与肺部结节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管电压及不同管电流对模拟植入肺部结节的胸部CT图像质量及相应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利用仿真人体模型模拟植入四种不同直径大小(3 mm、5 mm、8 mm、10 mm)及每种直径设置叁种不同密度(-630 HU、-800 HU、+100 HU)共12枚结节,在不同管电压(80 kV、100 kV和120 kV)及管电流(15 mAs、20 mAs、25 mAs、30 mAs、100 mAs、200 mAs)条件下进行分次成像,对结节检出率、结节变形度及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及客观评价)进行评价,并记录分次成像辐射剂量,分析成像参数与结节检出率、结节变形度、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在图像质量评价方面,当管电压或管电流不变时,图像质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随管电压或管电流的增加而提升(P<0.05);胸部器官CT值评价:当管电流不变时,随着管电压增加,椎体CT值逐渐降低(P<0.05),肺野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管电流100 mAs,不同管电压条件下,高密度(+100 HU)肺结节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35,P<0.05);磨玻璃(-630 HU)肺结节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03,P<0.05);更低密度(-800 HU)肺结节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87,P=0.57)。对于肺结节检出率,在100 kV及120 kV条件下,所有管电流结节检出率为100%;80 kV/15 mAs条件下,3 mm结节检出率为33%,80 kV/20 mAs条件下,3 mm结节检出率为66%。对于肺结节变形度的影响,-630 HU密度结节及直径小于5 mm结节变异度最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不同管电压下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关系,并确立相关性方程:80 kV:Y=2.625X+0.038;100 kV:Y=14.66X+0.158;120 kV:Y=18.59X+0.093。结论图像质量随管电流及管电压的增加逐渐上升,辐射剂量随管电压及管电流的上升相应增加。适当降低管电压,增加管电流可降低辐射剂量。肺部磨玻璃结节随访CT检查,应遵循相同管电压成像参数,从而有效减低结节密度测量的误差,更真实地评估结节的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张明,杨秀,杨雨欣[6](2019)在《肺部磨玻璃结节(GGN)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癌始终是当代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基于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的现状,从GGN的病因、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叁个角度归纳总结。(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6期)

邱琳,梁建国,蒋泽敏[7](2019)在《社区居民肺部小结节X线影像学诊断价值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x线影像学诊断社区居民肺部小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某社区居民肺部小结节患者,共10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开展传统、数字化X线摄影,完成拍摄后采用ROC进行客观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ROC曲线面积均小于对照组,且隐藏部位的肺结节Az值较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肺部小结节患者,在病灶发现方面数字化X线拍摄具有显着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人人健康》期刊2019年20期)

代平,何其舟,王思凯,刘姝兰,宋杨[8](2019)在《CT定量分析预测肺部肿瘤性磨玻璃结节病理侵袭性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CT定量分析预测肺部肿瘤性磨玻璃结节病理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经临床证实的肺部磨玻璃结节,依据病理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浸润前病变组(32例)、微浸润腺癌组(29例)与浸润性腺癌组(36例);采用肺结节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自动计算肺结节的最大横截面长径、面积、体积和密度(最大CT值、最小CT值、平均CT值),分析上述定量指标与3组病理类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并绘制风险指数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结果:最大横截面长径、面积、体积、最小CT值与3组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CT值、最大CT值与3组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病理类型的最大CT值分别为(142.19±133.12)、(180.72±90.51)和(260.17±134.62) HU;3组病理类型的平均CT值分别为-642.50(-693.50,-593.50)、-530.00(-567.00,-519.50)、-324.50(-393.75,-190.25);平均CT值鉴别浸润前与浸润性病变组(微浸润+浸润性)的最佳临界值为-557 HU,诊断浸润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2%、93.7%;平均CT值鉴别微浸润与浸润性腺癌组的最佳临界值为-484 HU,诊断浸润性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4%、96.6%。结论:定量分析指标中的平均CT值和最大CT值对磨玻璃结节的病理侵袭性有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放射学实践》期刊2019年10期)

章九龙,方卫民,翁贵斌,朱坤寿[9](2019)在《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诊疗的54例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患者以及60例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肺炎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各自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其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中,边界清晰检出率(81.48%>48.33%,χ~2=13.095)、血管聚集征检出率(59.26%>35.00%,χ~2=6.724)、晕厚度不均检出率(53.70%>33.33%,χ~2=4.812)、分叶检出率(61.11%>36.67%,χ~2=6.801)以及胸膜凹陷检出率(62.96%>33.33%,χ~2=10.008)相对更高(P<0.05)。在54例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中,检出原位腺癌(AIS)16例、微浸润腺癌(MIA)17例和浸润性腺癌(IAC)21例,不同类型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存在显着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大小、位置、数量、形状以及密度等方面。结论:在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的临床诊疗中,多层螺旋CT影像检查结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高效、准确的检出和鉴别疾病。(本文来源于《现代医用影像学》期刊2019年10期)

周鑫,朱熹,张乐[10](2019)在《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600例肺部小结节CT复查患者来开展研究,在首次检查时采用常规剂量CT扫描,在复查过程中利用低剂量薄层CT扫描,统计并记录两次检查的小结节数量及辐射剂量,通过对比两次的结果来研究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情况。结果:研究表明,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所检查出现小结节数量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剂量CT扫描和低剂量CT扫描在形态学扫描结果中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比常规剂量CT扫描,低剂量CT扫描时权重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较低,差距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低剂量CT扫描能够在确保扫描结果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医护人员应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来源于《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期刊2019年20期)

肺部结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究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肺部小结节定性的研究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于某院接受治疗的45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变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2例为良性病变组,观察组23例为恶性病变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多排螺旋c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检测,分析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多结节融合状、斑片状、不规则形的比例更高,椭圆或圆的比例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边界清楚、空泡征、分叶征、毛刺征以及胸膜凹陷征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能够提高肺部小结节定性的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极高,临床上值得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肺部结节论文参考文献

[1].周瑜.CT多平面重建在肺部磨玻璃小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2].周云,钱利明.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多平面重建对肺部小结节定性的研究价值[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3].王思博,王璟,李俊,钱孟佼,欧海波.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结节病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4].高汉斌.CT血管征特性在肺部微小结节病变定性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9

[5].彭盛坤,赵原,蒲红.不同成像参数与肺部结节CT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9

[6].张明,杨秀,杨雨欣.肺部磨玻璃结节(GGN)的临床诊断和治疗[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邱琳,梁建国,蒋泽敏.社区居民肺部小结节X线影像学诊断价值观察[J].人人健康.2019

[8].代平,何其舟,王思凯,刘姝兰,宋杨.CT定量分析预测肺部肿瘤性磨玻璃结节病理侵袭性的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9

[9].章九龙,方卫民,翁贵斌,朱坤寿.肺部混合性磨玻璃结节样腺癌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征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9

[10].周鑫,朱熹,张乐.低剂量薄层CT扫描技术在肺部小结节扫描中的应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

标签:;  ;  ;  ;  

肺部结节论文-周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