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中思政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中思政课程,“课程自信”,课程建设
高中思政课论文文献综述
姜远才[1](2019)在《高中思政课“课程自信”的条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期,思政课程的开设对于培育青年学生的叁观具有重要作用,因而思政课程的建设不容小觑。"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离不开"课程自信"的确立。具体而言,高中思政课教师的"课程自信"基于以下条件:基于对高中思政教师素养结构理解的胜任自信;基于对高中生心理发展逻辑理解的学情自信;基于对思政学科知识体系理解的学理自信;基于对思政课程育人环境理解的资源自信。(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马维恩[2](2019)在《新时代高中思政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代培育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其内涵主要包含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它们彼此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共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中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是其它核心素养的基础与前提。那么,高中思政课如何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为学生该学科整体核心素养的实现奠定基础呢?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对新时代高中思政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进行了简单的探析。(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38期)
蔡莉[3](2019)在《“一例到底”式高中思政课深度教学——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求以"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为导向,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为避免当前课堂教学改革陷入表面繁荣的怪象,应立足实际,提高效率,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要求教师警惕日常教学活动中对素材粗放式滥用,精选素材并进行开发式利用,最好能实施一材到底式教学,"一气呵成"地把课堂引入深度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进入沉浸式学习模式。(本文来源于《福建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曹宁子[4](2019)在《普通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全面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社会参与核心素养,体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倡导实施"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议题式教学以尊重学生身心发展为逻辑点,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改(本文来源于《教育革新》期刊2019年08期)
宋永成[5](2019)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高中思政课的设计路径探究——以《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一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且提出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在"八个统一"中,习总书记谈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这既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为思政课建设明晰了方向,同时也是为高中思政课的设计和实施提出了重要的方法论。那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9年27期)
朱志芸[6](2019)在《高中思政课表现性评价运用意义与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评价对学生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在学校课程中评价学生的方式方法需要被重新认识与深思,高中思政课新课标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理念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表现性评价评价具有纸笔测试不具备的真实性、建构性,然而在高中思政课教育中利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素养成长的教育实践尚且不丰富,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应明确设置合适的评价目标、关注学生的成就表现性目标、根据成就目标选择恰当的方法、公正对待学生学业成就。1课程评价源起与表现性评价理论背景1.1课程评价的发展课程评价概念始于二十世纪叁四十年代,拉尔夫·泰勒(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15期)
杨鑫,曹建鹏[7](2019)在《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教育中,思政课对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与政治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高中阶段是全面培育学生综合素质与正确价值观、政治观的重要阶段,正因为如此,全面提升高中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与作用。本文借助于多种研究方法,立足于高中思政课教学实践,全面分析了核心素养下推进高中思政课教学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并进一步开展了高中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探索。本文旨在通过探索研究,为高中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意见。(本文来源于《高考》期刊2019年22期)
王亚男[8](2019)在《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中思政课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考验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当前,很多高中思政课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也有限,影响了思政实践课对高中生的教育作用。对当前高中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提升思政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相关对策。(本文来源于《中国成人教育》期刊2019年14期)
许梅兰[9](2019)在《基于政治认同的高中思政课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策略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并以政治认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教育》期刊2019年21期)
韩馨元,陈晓彤[10](2019)在《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17年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以来,议题式教学法便吸引了众多相关学者的注意,在高中思政课中也成为了最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如何发现和选择议题,将议题式教学法应用于当前的高中思政课,以及采用何种与此相对应的评价方式则是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3期)
高中思政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时代培育学生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其内涵主要包含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四个方面,它们彼此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共同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中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是其它核心素养的基础与前提。那么,高中思政课如何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为学生该学科整体核心素养的实现奠定基础呢?面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对新时代高中思政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进行了简单的探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中思政课论文参考文献
[1].姜远才.高中思政课“课程自信”的条件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马维恩.新时代高中思政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
[3].蔡莉.“一例到底”式高中思政课深度教学——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
[4].曹宁子.普通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J].教育革新.2019
[5].宋永成.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高中思政课的设计路径探究——以《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一课为例[J].试题与研究.2019
[6].朱志芸.高中思政课表现性评价运用意义与路径[J].知识文库.2019
[7].杨鑫,曹建鹏.核心素养下高中思政课教学探索[J].高考.2019
[8].王亚男.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9
[9].许梅兰.基于政治认同的高中思政课教学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9
[10].韩馨元,陈晓彤.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