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马疱疹病毒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EHV-1,ORF3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
马疱疹病毒型论文文献综述
加尔肯,库来汗·巴依多拉,冉多良,艾海提·亚森,布力布力汗[1](2019)在《马疱疹病毒1型ORF3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疱疹病毒1型(Equid herpesvirus 1, EHV-1)是引起孕马流产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也与死胎、新生幼驹死亡、青年马鼻肺炎以及一种名为马疱疹病毒性脑脊髓病(Equine herpesvirus myeloencephalopathy,EHM)的神经系统疾病有关。近些年来,EHM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对养马业和赛马业的危害很大。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神经致病性毒株与编码病毒DNA聚合酶催化亚基的ORF30基因单核苷酸点突变有着很高的相关性。为了获得马疱疹病毒1型DNA聚合酶,并制备DNA聚合酶的多克隆抗体,本研究以EHV-1-XJ2015毒株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ORF30基因编码区,并连接于pMD19-T载体上,用BamHI和HindIII双酶切后,将酶切产物插入表达pET-28a(+)中,转化入大肠杆菌DH5感受态细胞,构建ORF30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ORF30。通过酶切、PCR扩增和测序等方法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ORF30经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后,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结果与预期相符,表明目的片段成功插入载体pET28a(+)中。通过采用特异性引物对重组质粒pET28a (+)-ORF30进行PCR鉴定,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得到一条大小约1074bp的清晰条带,与目的基因大小相符,表明重组质粒pET28a(+)-ORF30构建成功。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马疱疹病毒1型ORF30基因遗传变异对DNA聚合酶功能的影响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草食家畜》期刊2019年04期)
刘健,李鑫,葛菲菲,杨德全,沈海潇[2](2019)在《上海市某马场马疱疹病毒1型感染的确诊》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马疱疹病毒1型和4型二重PCR分型方法,对上海市某马场临床疑似病例的鼻拭子和血浆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比对,确诊为马疱疹病毒1型阳性,表明上海市马群中存在马疱疹病毒1型感染。因此,应提高上海市马匹饲养管理水平,加强马疱疹病毒1型的定期免疫和检疫,及时对阳性马匹进行隔离,对马厩进行消毒。(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9年07期)
胡月,刘建华,鲍子磊,王世民,范斌[3](2018)在《马疱疹病毒1型XJ2015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疱疹病毒1型(EHV-1)可引起马属动物多系统疾病,呈世界性分布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进一步认识EHV-1的分子特征,采用PCR分段扩增测序,利用ORF finder和Smart BLAST分析基因组结构及基因功能,用DAN Man和MEGA7.0进行基因组序列特征及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XJ2015株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150 267bp。G+C含量为56.7%。结构简式为TRL-UL-IRL-IRS-US-TRS,包含80个开放阅读框,编码78个蛋白。同源性分析表明,32株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86.74%,TRL/IRL高达99.49%,TRS/IRS仅为65.99%。XJ2015株与英国株Ab4同源性最高(93.58%),与美国株T-616同源性最低(76.72%)。首次获得并分析我国流行毒株EHV-1XJ2015全基因序列,为进一步研究EHV-1的遗传背景和进化关系及基因功能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8年11期)
范斌,陈卓,刘建华,鲍子磊,胡月[4](2018)在《马疱疹病毒1型主要毒力基因分析及TK基因缺失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新疆马疱疹病毒1型(EHV-1)主要毒力基因遗传进化情况并构建TK基因缺失株,本研究以EHV-1XJ2015株DNA为模板,对其主要毒力基因TK、gI和gE全长进行克隆、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扩增TK基因左右重组臂TKL和TKR,构建质粒pUC-TKLR,将扩增后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含有CMV+polyA)插入pUC-TKLR质粒,构建TK基因缺失打靶质粒。TK、gI和gE基因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XJ2015株与国外EHV-1分离株TK、gI和gE基因同源性均较高,分别为99.8%~100.0%、99.6%~100.0%和99.9%~100.0%;与EHV-3分离株同源性均最低,分别为72.9%、59.4%和62.1%;遗传进化分析显示,3个基因均与国外EHV-1同属于一个遗传进化分支,与EHV-9和EHV-4进化关系较近,但与EHV-3进化关系较远,表明XJ2015毒株与国外EHV-1毒株TK、gI、gE基因核苷酸上差异不明显,没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功能基因保守且进化缓慢,同源基因功能相同或相近;经PCR扩增、酶切、测序及转染鉴定,本试验成功构建了用于TK基因缺失的打靶质粒pUC-TKLR-EGFP。通过对EHV-1主要毒力基因的分析及TK基因缺失打靶载体的构建,为新疆地区马鼻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分析、TK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0期)
范斌,王燕,阿玛古丽·朱马汉,冉多良,刘建华[5](2018)在《新疆伊犁地区马疱疹病毒1型ORF30基因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马疱疹病毒1型(EHV-1-XJ2015)新疆伊犁分离株致病基因型,评估新疆EHV-1-XJ2015的潜在风险因素,本试验设计特异性引物,应用PCR技术扩增EHV-1-XJ2015分离株ORF30基因相应区域,连接至克隆载体,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MD19-T-ORF30。测序结果表明,EHV-1-XJ2015毒株ORF30基因2 254bp处为A,且编码天冬酰胺(N),分析证明EHV-1-XJ2015基因型为非神经型毒株,毒力倾向表现为流产型毒株;遗传进化显示,EHV-1-XJ2015毒株与日本分离株90c16、00c19、HH1、NY03为同一分支,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100%。本研究结果为开展EHV-1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及为新疆地区现有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的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01期)
李静,鲍子磊,范斌,胡月,宋焕堂[6](2017)在《马疱疹病毒1型gB糖蛋白表位与小鼠C3d串联重组质粒免疫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马疱疹病毒1型gB糖蛋白表位与小鼠C3d串联重组质粒的免疫效果。设计合成完整的抗原表位串联体B;以小鼠脾脏总RNA为模板,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小鼠C3d基因;以EHV-1基因组为模板扩增出gB基因;构建重组质粒B-pVAX1、gB-pVAX1、C3d-pVAX1、B-C3d-pVAX1和gB-C3d-pVAX1;转染BHK-21细胞后能正常表达;将重组质粒免疫BALB/c雄性小鼠。结果表明:B-pVAX1免疫组抗体水平、IFN-γ和IL-4相对表达量均高于gB-pVAX1免疫组、C3d-pVAX1免疫组和对照(PBS)免疫组,差异极显着(P<0.01);B-C3dpVAX1免疫组抗体水平、IFN-γ和IL-4相对表达量均高于B-pVAX1免疫组、C3d-pVAX1免疫组和对照(PBS)免疫组,差异极显着(P<0.01);gB-C3d-pVAX1免疫组抗体水平、IFN-γ和IL-4相对表达量均高于gB-pVAX1免疫组、C3d-pVAX1免疫组和对照(PBS)免疫组,差异极显着(P<0.01);重组表位串联体B能够增强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同时C3d作为分子佐剂具有增强免疫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王美月,胡哲,何佳,刘荻萩,王晓钧[7](2016)在《马疱疹病毒1型(EHV-1)gC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马鼻肺炎由马疱疹病毒1型(EHV-1)和4型(EHV-4)引起,但是二者存在广泛的抗原交叉反应,给两型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带来困难。EHV-1gC糖蛋白(gC1)具有凝集马红细胞的功能,而EHV-4gC糖蛋白不具有此特性,因此获得纯化的gC蛋白有助于建立马鼻肺炎鉴别诊断方法以及进一步研究马疱疹病毒感染的免疫分子机制。方法提取病毒基因组DNA,用特异性引物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对正确扩增的基因片段以及克隆载体pET30a(+)分别进行BamHⅠ和EcoRⅠ双酶切,将所得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30a-gC1。经双酶切和序列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pET30a-gC1转化入大肠埃希菌表达菌株Rosseta中,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优化,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重组质粒转化菌经IPTG诱导表达60ku的目的蛋白,大小与预期相符,且在诱导温度为25℃时蛋白呈可溶性表达,诱导温度为30℃时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将包涵体电泳后切胶纯化回收,纯化效率相对较好,纯度较高。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能被EHV-1和EHV-2感染马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EHV-1gC基因表达载体,其表达产物具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开展EHV感染的分子诊断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杨永龙,刘建华,宋焕堂,李静,卢亚宾[8](2016)在《新疆伊犁地区马疱疹病毒1型的分离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鉴定新疆伊犁地区某马场疑似感染马鼻肺炎感染的病原,本实验采集流产胎儿肺组织,通过细胞培养、PCR鉴定、毒价测定、病毒中和试验、透射电镜观察以及病毒理化特性测定等方法进行了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MDBK细胞接种病毒后出现典型的细胞圆缩、细胞融合、细胞脱落和聚堆成葡萄串状等病变特征;毒价测定为TCID50106.2/m L;选择EHV-1的g B基因经PCR扩增,得到622 bp的特异性DNA片段;经理化特性测定该病毒不耐酸、不耐热、对紫外/氯仿/乙醚处理敏感;电镜观察可见圆形、有囊膜、直径大约为130 nm的病毒颗粒。综上所述,经分离与鉴定获得的病毒株生物学性质符合马疱疹病毒1型,并命名为EHV-1-XJ2015株。本研究在新疆伊犁分离到的马疱疹病毒1型属首次报道,为我国马鼻肺炎的防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6年07期)
宋焕堂,孙建华,杜润慈,刘建华,冉多良[9](2016)在《马疱疹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建立一种检测马疱疹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采用纯化后的马疱疹病毒1型和马疱疹病毒4型g D蛋白作为抗原,经方阵滴定法优化ELISA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使用此方法检测其他马常见病毒病阳性血清均为阴性;组内、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采用建立的方法与国外商品化的马疱疹病毒诊断试剂盒对送检的300份马血清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符合率为95%。结果表明,本次试验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用来检测马疱疹病毒抗体,为马鼻肺炎的防控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畜牧与兽医》期刊2016年06期)
高俊[10](2016)在《马疱疹病毒1型潜伏相关转录体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疱疹病毒1型(equine herpesvirus 1, EHV-1)重要特征之一是可以发生潜伏感染,病毒进入潜伏期后仅有潜伏相关转录体(Lantecy associated transcripts, LATs)发生转录。为了研究EHV-1 LATs启动子活性,确定其转录单元和EHV-16种调控蛋白对其调控作用。本研究将LAT(63)和LAT(64)潜在的启动子片段进行截短克隆,构建重组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LAT (63)-(1-7)和pLAT (64)。将构建的重组报告质粒分别与作为内控的海肾荧光素酶重组质粒共转染RK13细胞。结果表明pLAT (63)-1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是阴性对照的2倍,具有启动子活性,其余6种重组报告质粒均没有启动子活性。pLAT (64)萤火虫荧光素酶是阴性对照的4倍,具有启动子活性;利用5'RACE和3'RACE确定EHV-1两种LATs的转录单元;将EHV-1 pLAT (63)或pLAT (64)重组报告质粒与6种调控蛋白重组质粒分别共转染RK13细胞。结果表明:IEP、EICP22、EICP27和ETIF均可上调pLAT (63)或pLAT (64)活性,ETIF对pLAT (63)上调作用最强,EICP22对pLAT (64)上调作用最强。IR2P对两组启动子均有下调作用。EICP0对pLAT (63)没有作用,对pLAT (64)有微小上调作用。EICP22与IEP协助上调pLAT (63)和pLAT (64)的活性。免疫共沉淀实验表明:EICP0、EICP27和EICP22均可与TBP发生作用从而上调启动子活性。研究结果显示:EHV-1存在两种LATs,并且调控蛋白对于pLAT (63)和pLAT (64)的调控作用存在差别,为今后LATs功能研究和潜伏感染的再激活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线索。(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6-06-01)
马疱疹病毒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马疱疹病毒1型和4型二重PCR分型方法,对上海市某马场临床疑似病例的鼻拭子和血浆样品进行检测,同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比对,确诊为马疱疹病毒1型阳性,表明上海市马群中存在马疱疹病毒1型感染。因此,应提高上海市马匹饲养管理水平,加强马疱疹病毒1型的定期免疫和检疫,及时对阳性马匹进行隔离,对马厩进行消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疱疹病毒型论文参考文献
[1].加尔肯,库来汗·巴依多拉,冉多良,艾海提·亚森,布力布力汗.马疱疹病毒1型ORF3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草食家畜.2019
[2].刘健,李鑫,葛菲菲,杨德全,沈海潇.上海市某马场马疱疹病毒1型感染的确诊[J].中国动物检疫.2019
[3].胡月,刘建华,鲍子磊,王世民,范斌.马疱疹病毒1型XJ2015株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J].动物医学进展.2018
[4].范斌,陈卓,刘建华,鲍子磊,胡月.马疱疹病毒1型主要毒力基因分析及TK基因缺失载体的构建[J].中国畜牧兽医.2018
[5].范斌,王燕,阿玛古丽·朱马汉,冉多良,刘建华.新疆伊犁地区马疱疹病毒1型ORF30基因序列分析[J].中国畜牧兽医.2018
[6].李静,鲍子磊,范斌,胡月,宋焕堂.马疱疹病毒1型gB糖蛋白表位与小鼠C3d串联重组质粒免疫效果分析[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2017
[7].王美月,胡哲,何佳,刘荻萩,王晓钧.马疱疹病毒1型(EHV-1)gC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6
[8].杨永龙,刘建华,宋焕堂,李静,卢亚宾.新疆伊犁地区马疱疹病毒1型的分离与鉴定[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6
[9].宋焕堂,孙建华,杜润慈,刘建华,冉多良.马疱疹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J].畜牧与兽医.2016
[10].高俊.马疱疹病毒1型潜伏相关转录体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