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贸易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产能过剩,可贸易性,退出壁垒
可贸易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黎伦[1](2018)在《可贸易性、退出壁垒与产能过剩》一文中研究指出产能过剩是我国长期面临的经济问题之一,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有多方面,本文主要对可贸易性、退出壁垒与产能过剩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可贸易性从需求端的角度影响行业的产能是否能够进一步释放,退出壁垒从供给端的角度影响了企业能否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及时退出。本文首先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总结出造成产能过剩的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因素,借鉴已有的测算方法对我国2003-2016年工业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进行了测算。然后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可贸易性、退出壁垒与产能过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可贸易性和退出壁垒是影响我国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可贸易性对产能过剩有显着的正面效应,退出壁垒对产能过剩有显着的负面效应。最后本文从可贸易性和退出壁垒的角度提出几点政策性建议。(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30)
尹翔硕[2](2014)在《产业结构、可贸易性与贸易不平衡:一个理论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国的对外贸易不平衡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长期不平衡的基础是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从贸易顺差国来看,主要有石油输出国和制成品出口国。石油输出国的顺差是由石油价格的暴涨导致的,但是制成品出口国的长期顺差却是因为制成品的可贸易性远高于服务品引起的。由于制成品出口国在制造业方面有比较优势且制造业部门明显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它会出口制成品,进口服务品。如果两者都完全可贸易,则贸易可以平衡,但是如果服务品不完全可贸易,则不平衡就不可避免。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解释。(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研究》期刊2014年01期)
尹翔硕,汤毅[3](2013)在《比较优势、可贸易性与贸易不平衡》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经济不平衡是当前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考察主要贸易顺差国和逆差国,本文发现,除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外,顺差国的制造业发展水平都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在制成品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逆差国的服务业水平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在服务贸易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本文还对36个国家1996—2009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分别考察了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和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这两个主要变量,以及经济增长率等控制变量对贸易不平衡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发现,由经济结构不同导致的比较优势的不同确实是影响贸易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但比较优势本身并不必然会导致贸易不平衡,服务产品相对于制成品来说可贸易程度低才是导致贸易不平衡的直接原因。(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文汇》期刊2013年03期)
闫克远,张群,李秀敏[4](2012)在《中国服务业的可贸易性分析——基于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采用2004—2008年第叁产业和建筑业及服务贸易方面的数据,将我国服务业产品分为贸易品和非贸易品,并计算了其间的替代弹性。结果发现,我国服务业贸易品和非贸易品具有很强的替代弹性,从而有利于改善我国服务业目前可贸易性较差的状况,进而有利于调整我国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改善我国当前面临的内外失衡状况。(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4期)
徐莉[5](2012)在《化解不可贸易性服务的硬壳推动服务贸易》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经济学和WTO规则两个角度看待服务的贸易性问题经济学上研究服务的可贸易性和不可贸易性,是通过基尼系数来测算某行业的地区聚集度,基尼系数越低表明地区聚集度越低,则贸易性越低,反之则贸易性越强。计算基尼系数的方法就是对比该地区某服务行业的供应和需求,代表供应的是该行业在该地区的产量或就业量占全国该行业的产量或就业量的比重,代表需求的是该地区的人(本文来源于《WTO经济导刊》期刊2012年Z1期)
高敏雪[6](2009)在《提高可贸易性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6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中国2008年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及差额数据。相信许多人对此会多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按照以往,一提到国际贸易,最受关注的一般都是货物进出口,(本文来源于《中国统计》期刊2009年06期)
郑辉[7](2009)在《服务的可贸易性、贸易形式与贸易基础:文献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服务与服务的可贸易性服务的可贸易性一直是学界争议颇多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与人们对服务的理解是密不可分的。亚当斯密认为,服务生产所使用的劳动并不将它本身固定或实现在任何特定的物体上。这样理解服务今天看来还是远不够全面的,学术界对于服务的理解也(本文来源于《金融经济》期刊2009年06期)
吴娜智[8](2008)在《中国经济部门的可贸易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实经济中由于非贸易品的存在,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区分我国经济部门的可贸易性开来对于研究我国实际汇率变动、产业结构调整及国际收支的变化等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大国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的可贸易性情况必然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部门的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的可贸易性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近年来我国总体经济部门的可贸易性虽然有一定程度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分析其内在原因,并提出相关看法与建议。(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情况》期刊2008年07期)
吴娜智[9](2008)在《中国经济的可贸易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假定所有商品都是可贸易的基础上,但在现实中,由于产品属性、交易成本、运输费用、贸易保护等限制,使得部分商品成为非贸易品。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非贸易品的存在会影响到经济的方方面面,从价格(产品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等)决定到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转移)与经济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再到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内外政策以及内外平衡)。因此,非贸易品的存在使对经济问题的研究范围、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发生了变化,由此延伸,产生了在贸易品—非贸易品框架下关于众多经济热点问题(如实际汇率)的研究思路,对于可贸易性问题的研究正是此种研究思路下的一种途径。作为一个国际贸易大国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可贸易性具有非常潜大的研究价值。具体区分我国经济的可贸易性对解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贸易条件、福利水平及国际收支变化等都有许多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正是出于此目的。(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8-05-08)
陈宪,黄建锋[10](2004)在《可贸易性:决定因素与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大多数国际经济学或宏观经济学教科书里,对一国宏观经济的研究框架通常都暗含地假定所有商品与服务都是可贸易的。然而,并非所有商品和服务都是可贸易的,在开放经济条件下,非贸易品的大量存在对一国经济运行具有许多重要的影响。本文在界定可贸易性概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决定可贸易性的主要因素,以及可贸易性对宏观经济的若干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经济研究》期刊2004年04期)
可贸易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国的对外贸易不平衡可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长期不平衡的基础是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从贸易顺差国来看,主要有石油输出国和制成品出口国。石油输出国的顺差是由石油价格的暴涨导致的,但是制成品出口国的长期顺差却是因为制成品的可贸易性远高于服务品引起的。由于制成品出口国在制造业方面有比较优势且制造业部门明显大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它会出口制成品,进口服务品。如果两者都完全可贸易,则贸易可以平衡,但是如果服务品不完全可贸易,则不平衡就不可避免。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解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贸易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黎伦.可贸易性、退出壁垒与产能过剩[D].暨南大学.2018
[2].尹翔硕.产业结构、可贸易性与贸易不平衡:一个理论解释[J].世界经济研究.2014
[3].尹翔硕,汤毅.比较优势、可贸易性与贸易不平衡[J].世界经济文汇.2013
[4].闫克远,张群,李秀敏.中国服务业的可贸易性分析——基于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框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5].徐莉.化解不可贸易性服务的硬壳推动服务贸易[J].WTO经济导刊.2012
[6].高敏雪.提高可贸易性是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J].中国统计.2009
[7].郑辉.服务的可贸易性、贸易形式与贸易基础:文献综述[J].金融经济.2009
[8].吴娜智.中国经济部门的可贸易性分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8
[9].吴娜智.中国经济的可贸易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8
[10].陈宪,黄建锋.可贸易性:决定因素与影响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