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形态论文-王欣,张英琪,张世民,杜守超,陈凯

影像学形态论文-王欣,张英琪,张世民,杜守超,陈凯

导读:本文包含了影像学形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前内侧角骨皮质,骨折形态,复位支撑

影像学形态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张英琪,张世民,杜守超,陈凯[1](2019)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前内侧角骨皮质形态的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股骨转子间骨折CT叁维重建技术,研究前内侧角骨皮质的形态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皮质支撑复位理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5例影像资料完整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CT数据,其中男32例,女43例;年龄65~98岁,平均79.8岁。根据2018版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31-A2.2型46型,31-A2.3型29例。对CT数据进行分割建模、模拟复位等影像处理技术,测量其前内侧角处骨皮质的厚度,前壁骨折线与冠状位水平线成角,内侧壁骨折线与矢状位水平线成角,内侧壁可获支撑的皮质宽度,并观察前内侧角处骨折近端的骨皮质断面形态。结果前壁骨折线与冠状位水平线成角为51.8~72.6°,平均62.4°;内侧壁骨折线与矢状位水平线成角为17.6~-47.3°,平均-15.8°;前内侧角处骨皮质厚度为3.6~6.1 mm,平均4.4 mm;内侧壁可获支撑的皮质宽度为14.3~21.2 mm,平均16.8 mm。前内侧角处骨折近端的骨皮质断面有3种形态:(1)与股骨颈轴线成角>90°,57例(76.0%);(2)与股骨颈轴线相垂直,7例(9.3%);(3)与股骨颈轴线成角<90°(包括反向成角),11例(14.7%)。结论 CT叁维重建能清晰显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皮质形态和骨折线的走向,能提示股骨转子间骨折复位后的稳定性,对手术选择皮质支撑复位的形式有较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史元功,谭军,晏美俊,夏冬冬[2](2019)在《不同方式的腰椎融合术对椎间孔形态影响的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单节段腰椎后外侧融合术与椎体间融合术对椎间孔间接减压的短期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科住院因腰椎管狭窄行单节段(L4/5)手术治疗的患者37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后外侧融合术,19例),B组(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8例)和C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10例)。比较叁组患者术前及出院后6个月腰椎平片,分析叁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参数变化情况。定义椎间隙前高变化值除以后高变化值作为椎间隙前后高度差值比,用来评价术后节段曲度恢复对椎间孔间接减压的影响。结果术后6个月B组和C组的椎间孔高度及面积,和椎间隙前后高度均比术前有显着性增加(P <0.01);A组中仅有椎间隙前高在术后有显着性增加(P <0.01),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A组较B组和C组有更大的椎间隙高度差值比(P <0.01),B组和C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对椎间孔的间接减压作用要弱于椎体间融合术。腰椎节段曲度恢复的前提应增大椎间高度。(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19期)

刘志伟,孙洪江,李书奎,王力国,程才[3](2019)在《脊髓型颈椎病MRI影像学形态改变与临床评价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脊髓MRI影像学形态改变与临床评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无颈脊髓压迫102例(对照组)及脊髓型颈椎病41例(患者组)资料,测量对照组颈椎MRI T_2脊髓轴位像上C_(2~3)、C_(3~4)、C_(4~5)、C_(5~6)、C_(6~7)脊髓横断面横径、矢状径、面积和患者组颈椎MRI T_2脊髓轴位像上C_(2~3)及主要受压节段的脊髓横断面横径、矢状径、面积。结果患者组JOA评分与脊髓横断面横径、矢状径、(横径+矢状径)改变率无明显相关性(P> 0. 05),JOA评分与横断面积改变率有显着相关性(P <0. 05)。结论脊髓型颈椎病MRI脊髓横径、矢状径改变率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而脊髓横断面积改变率与临床症状有显着相关性。不能单纯从脊髓横径、矢状径改变来评估临床症状严重性。(本文来源于《临床骨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刘晓静,杨阿丽[4](2019)在《下颌切牙根管形态300例锥形束CT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下颌切牙根管解剖形态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收集300例患者的1136颗下颌切牙的锥形束CT图像资料,统计分析牙根数目、根管形态及双根管牙在各年龄组、男女性别及左右侧牙位间的发生情况。结果:1136颗下颌切牙全部为单根牙。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双根管的发生率分别为11.11%、19.38%,下颌中、侧切牙双根管在男女性别和左右侧牙位间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照Vertucci根管分型,下颌切牙共观察到5种根管类型,其中以Ⅰ型(1-1)为主,其次是Ⅲ型(1-2-1),Ⅴ型(1-2)的发生率最低,其发生率分别为84.68%,12.24%,0.35%。结论:下颌切牙根管的解剖形态结构复杂,锥形束CT影像可为临床根管治疗术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雷鸣,任士友,尤田,张文涛[5](2019)在《成人外侧盘状半月板无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形态的MRI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成人外侧盘状半月板无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ACL)形态的核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特点。方法 60例成人外侧盘状半月板无损伤患者,经MRI检查分为盘状半月板组和非盘状半月板组,各30例。采用Siemens Spectra系统在MRI通过冠状面、矢状面分别扫描并测量ACL长度和宽度, MRI测量ACL与胫骨内侧平台在矢状面的夹角(AT角)和ACL股骨止点到股骨外侧髁软骨距离。比较两组患者冠状面ACL、矢状面ACL测量值及ACL股骨止点到股骨外侧髁软骨距离、AT角。结果盘状半月板组患者冠状面ACL宽度为(5.41±0.88)mm,明显小于非盘状半月板组患者的(6.23±0.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盘状半月板组患者冠状面ACL长度为(18.33±1.37)mm、矢状面ACL长度为(33.56±2.52)mm、矢状面ACL宽度为(9.49±1.07)mm,非盘状半月板组患者冠状面ACL长度为(18.97±1.46)mm、矢状面ACL长度为(32.67±1.92)mm、矢状面ACL宽度为(9.42±0.42)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盘状半月板组患者ACL股骨止点到股骨外侧髁软骨距离为(5.73±0.73)mm,明显短于非盘状半月板组的(6.43±0.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盘状半月板组患者AT角为(52.08±3.21)°,非盘状半月板组患者AT角为(53.46±3.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成人无损伤的非盘状半月板患者相比,成人外侧盘状半月板无损伤者的ACL形态存在异常,且成人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可能存在自我适应及调整的能力,使得ACL更加适应功能及生理需要。(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14期)

陈墅[6](2019)在《膝骨关节炎患者髌下脂肪垫的形态影像学测量与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膝骨关节炎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一种常见慢性退行性疾病,以膝关节表面软骨退变病损、骨赘增生、关节间隙变窄为主要病理改变,同时可合并半月板退变或消失、滑膜增生、脂肪垫炎症等关节内及周围软组织改变。髌下脂肪垫作为滑膜外关节内脂肪组织,主要作用有限制膝关节过度活动,分泌润滑以减少摩擦、缓冲振荡,以保护膝关节。近年来因其潜在的生物力学、内分泌功能及其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而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其可产生多种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炎症调质和存在丰富的神经纤维结构。磁共振检查在显示半月板、韧带、脂肪垫等软组织和软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较早明确膝关节软骨损伤、骨赘增生、滑膜炎症、关节腔积液等,从而对患者膝关节的脂肪垫形态改变、骨关节炎情况进行早期和有效的评估。目前关于髌下脂肪垫与膝关节异常结构改变之间的关系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关于髌下脂肪垫形态学特征与膝骨关节炎关系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磁共振图像序列测量髌下脂肪垫体积或矢状位最大横截面积来实现,不同研究者的研究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膝骨关节炎与髌下脂肪垫形态学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更好的认识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以及膝关节患者的组织结构病理改变有帮助。目的:探索髌下脂肪垫形态学特征(深度、矢状面最大横截面积、体积)与研究人群的一般情况、膝关节骨性结构的相关性,从而探求人髌下脂肪垫形态学的一般性规律;分析膝骨关节炎患者髌下脂肪垫形态学改变和信号强度改变与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髌下脂肪垫形态、信号改变与骨关节炎之间的关系,从而推断髌下脂肪垫在膝骨关节炎发病及进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加深对骨关节炎病理改变和发病、进展机制的认识,为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2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和33例非膝骨关节炎膝痛患者(无症状或影像学骨关节炎改变),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研究纳入188例患者和对照组20例。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一般情况和膝关节影像学资料(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磁共振平扫)。利用凯尔格伦-劳伦斯分级标准根据X线片评估膝骨关节炎影像学改变的严重程度,利用全膝磁共振成像评分根据磁共振T1像评估软骨损伤和骨赘增生情况,根据T2加权叁维抑脂像上评估脂肪垫内高信号改变情况,利用医学影像控制系统19.0软件根据膝关节磁共振矢状位序列图像上测量髌下脂肪垫的深度、矢状位最大横截面积和进行组织叁维重建测量体积。最后,利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研究人群髌下脂肪垫体积(27.84±6.57)cm~3与身高、体重有明显相关性;髌下脂肪垫的体积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男性大于女性。髌下脂肪垫的体积与髌腱长度有明显相关性,与髌骨长度无明显相关性。研究人群髌下脂肪垫矢状位最大横截面积(6.11±1.14)cm~2与体重有明显相关性,与身高无明显相关性,髌下脂肪垫矢状位最大横截面积有明显性别差异,男性大于女性。髌下脂肪垫深度与体重有明显相关性,P<0.05。2.髌下脂肪垫的体积与膝关节全膝磁共振图像评分中髌骨软骨损伤评分有明显相关性,与髌骨、股骨骨赘增生评分有明显相关性,P<0.05。3.不同骨关节炎组髌下脂肪垫体积有明显差异,P<0.05,随着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加重,体积趋于越来越小。4.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髌下脂肪垫内高信号与全膝关节软骨损伤评分、骨赘增生评分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髌下脂肪垫形态大小与患者性别、身高、体重呈明显相关性,髌下脂肪垫形态大小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男性髌下脂肪垫形态大小一般较女性大。2.膝骨关节炎患者髌下脂肪垫形态大小与关节软骨损伤、骨赘增生状况之间有一定相关性,提示髌下脂肪垫的形态大小与膝关节异常结构改变有相关性。3.随着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加重,髌下脂肪垫体积趋于越来越小,提示随着骨关节炎的进展,髌下脂肪垫可能逐步被消耗,从而推测髌下脂肪垫在膝骨关节炎发病进展可能起到某种保护性作用。4.膝骨关节炎患者髌下脂肪垫信号强度改变与膝关节软骨损伤、骨赘增生的正相关性提示髌下脂肪垫信号强度改变可能是骨关节炎病理改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炎症改变、血管增生、小叶间隔增厚可能与骨关节炎的发病进展存在因果关系,髌下脂肪垫高信号预示着与膝骨关节炎之间的关联性,可作为骨关节炎辅助诊断或者疾病预测的影像学征象之一。5.关注髌下脂肪垫的存在价值,正常的髌下脂肪垫特别是密集血管区在膝关节手术时应予以保留。(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期刊2019-05-01)

寇秀玲,程晓艺,黄明刚[7](2019)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易损斑块形态特点及其影像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是大多数患者冠状动脉疾病的首发表现,识别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风险患者是当代心血管成像的主要挑战。早期识别和准确评价易损斑块,可有效地预防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由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开发的易损斑块特点包括:斑块体积大、低衰减斑块、正性重构、点状钙化及餐巾环征。现介绍易损斑块详细形态特点及其临床价值,同时描述非侵入性检查成像技术——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对易损斑块检测的最新进展及优缺点。(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雷鸣[8](2019)在《成人无损伤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前交叉韧带和股骨髁形态在MRI的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探讨成人无损伤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前交叉韧带及股骨髁的形态特点。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患者60例,其中盘状半月板及非盘状半月板各30例。采用Siemens spectra系统在MRI上通过冠状面和矢状面分别扫描并测量前交叉韧带的长度和宽度,同时测量前交叉韧带与胫骨平台的夹角(AT角)和ACL股骨止点到股骨外侧髁软骨的距离;再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就诊的在MRI下证实无损伤的32名盘状半月板和30名非盘状半月板患者,最后测量股骨上髁线与股骨外侧髁切线的夹角(PLCA)和股骨内侧髁切线的夹角(PMCA)以及两者的比值(PLCA/PMCA),以及股骨上髁线和双侧后上髁软骨下骨的切线的夹角(PCA),并将两组所得MRI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无损伤盘状半月板组冠状面ACL宽度(5.41±0.88)mm明显小于无损伤非盘状半月板组ACL的宽度(6.23±0.65)mm(P<0.05)。其余的冠状面长度和矢状面长度及宽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侧盘状组ACL股骨止点到股骨外侧髁软骨的距离(5.73±0.73)mm明显小于非盘状组(6.43±0.4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盘状组AT角和非盘状组的AT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盘状半月板组股骨上髁线与股骨外侧髁切线的夹角(PLCA),股骨外侧后髁角和股骨内侧后髁角的比值(PLCA/PMCA)明显小于非盘状半月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盘状半月板组股骨后髁角(Posterior Condylar Angle,PCA)明显大于非盘状半月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盘状半月板组和非盘状半月板组PM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非盘状半月板相比,成人外侧盘状半月板在无损伤的情况下即存在ACL形态异常及股骨外侧髁发育不全,提示其具有自我适应及调整能力,使得ACL及股骨外侧髁在畸形的解剖环境中更加符合生理及功能需要.(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9-02-28)

徐强[9](2018)在《枕下区肌群的形态和对脑脊液循环影响的影像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对10例头部标本的头后小直肌的大体解剖和109名健康成人的头后小直肌的磁共振成像研究,然后以头后小直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同样方法对109名健康成人的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进行磁共振成像和测量分析,为健康成人的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的相关研究提供形态学资料,为枕下肌群的功能研究和临床研究提供影像解剖学基础。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1、10具用10%福尔马林保存的成年男性的头部标本。2、109名健康的成年人志愿者(47名男性和62名女性,年龄在19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0 ± 14.10)岁,109名志愿者的颈部未发现病理变化并且收到所有志愿者的知情同意书。二、设备和参数1、设备:使用的磁共振扫描仪是0.35TMRI扫描仪(BTI-035,深圳市贝斯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与颈部相控阵线圈配套使用;2、序列:扫描序列是采用T2WI/FSE序列(TR/TE 3,200 ms/115 ms)与5.0 mm扫描厚度、1.0 mm层间隔、256 × 279矩阵、272 × 272mm的投影区配合使用并两次激活。叁、方法1、头后小直肌标本的大体解剖和测量利用10具10%福尔马林固定保持的成年男性头部标本,充分暴露头后小直肌的起止点,测量头后小直肌内侧缘和外侧缘的长度,内侧缘和外侧缘之间的夹角以及头后小直肌起止点的宽度,头后小直肌沿分角线的长度。2、志愿者头后小直肌的核磁共振成像和测量志愿者左侧的头后小直肌分别以七个扫描角度进行T2-加权扫描成像。通过标本观察,头颈的中线结构上有项韧带,厚度约5mm,所以0度扫描角的设定应在正中矢状平面左侧旁开5mm处,其他以枢椎齿突(C2)为中心旋转,分别向左转25度、30度、35度、40度、45和50度。根据扫描角度,收集各个角度的头后小直肌斜矢状位T2WI图像。之后,通过MR的工作站测量头后小直肌的长度并比较,把显示最长头后小直肌截面的扫描角度作为最佳扫描角度,然后在该截面,用Mimics软件16.0(比利时)测量头后小直肌的面积,同时测量头后小直肌的起止点之间的全长。3、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截面积的测量利用头后小直肌的研究结果,以30度扫描角,对109名志愿者的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进行斜矢状位连续扫描成像,选取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截面积最大的T2WI断面像,用Mimics软件16.0(比利时)测量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的面积。四、数据分析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描述包括范围、均值、标准差和95%可信区间。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来分析邻角、性别和年龄组间的对比,P值小于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测量人体解剖标本中的头后小直肌的形态学参数1、头后小直肌呈扇形,夹角约呈(60.70± 4.36)度;2、头后小直肌的后正中线侧的内侧缘长度为(26.97±5.03)mm,外侧缘长度为(24.51±6.80)mm,头后小直肌沿分角线的长度为(27.77± 5.00)mm,头后小直肌起止点的宽度分别为(7.94± 1.42)mm和(27.23±4.62)mm。二、头后小直肌磁共振解剖参数1、头后小直肌在磁共振30度角斜矢状位T2WI成像时,它的长度达到最大值,因此,我们认为30度扫描角度可视为显示头后小直肌的的最佳角度;2、测量在30度扫描角下的T2WI成像的头后小直肌肌腹的长度,男性为(21.23 ± 2.61)mm,女性为(19.31 ± 2.36)mm,统计分析显示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3、对头后小直肌的起止点的长度测量,男性的头后小直肌的起止点之间的长度为(25.74±3.51)mm,女性的头后小直肌的起止点之间的长度为(24.12±3.31)mm,统计分析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4、对30度角扫描头后小直肌的T2WI图像的截面积进行测量,男性为(91.94±27.15)mm2,女性为(73.34 ± 22.01)mm2,统计学分析性别差异明显(p<0.05);5、男性和女性组再进一步分成两个年龄组,分别是大于45岁和小于或等于45岁,男性和女性的头后小直肌在长度和面积上没有随年龄发生变化(p>0.05)。叁、头后大直、头下斜肌磁共振解剖参数成像依据头后小直肌的研究结果,对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行30°角核磁共振T2WI斜矢状位成像:1、头后大直肌T2WI断面呈狭长叁角形,截面积测量值男性为(183.30± 42.24)mm2,女性(133.05± 26.44)mm2,统计分析显示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2、头下斜肌头T2WI断面呈椭圆形,截面积测量值男性为(254.81±46.20)mm2,女性(167.42± 27.85)mm2,统计分析显示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5);3、男性和女性志愿者45岁以上组和45岁以下(包含45岁)组比较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头后大直肌和头下斜肌的截面积均没有明显年龄差异(P>0.05)。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4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的1min头部转头运动,利用磁共振相位对比法电影成像技术研究分析转头运动前后的脑脊液各参数的变化,来探讨头部转头运动对脑脊液流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40名成年志愿者参与,主要来自于本项目的研究人员,其中男性16名,女性24名,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26.2±7.2岁,志愿者需要接受磁共振成像,所有试验均经过当事人同意,所有志愿者均无任何心脏病史、神经系统疾病史、内分泌疾病史。二、方法1、使用美国GE 1.5T MRI扫描仪,采用磁共振相位对比法电影成像技术,通过周围门控技术,结合心电门控技术,经寰椎上缘截面来测量脑脊液流动的相关动力学参数。2、所有参与试验的志愿者均需接受两次扫描:第一次扫描在休息后进行,第二次扫描在志愿者进行连续1min头部转头运动后进行。接受扫描时,志愿者身体仰卧,头部转头圈数每秒约为0.5个,当头部由中间位置从一侧转头至另一侧,然后再由另一侧回到原点时,算作一圈。志愿者根据研究人员的指示转动头部,在1min内完成标准的头部运动。min头部运动结束后,工作人员会立即重新进行定位扫描,进行二次电影相位对比扫描。3、将脑脊液的相位对比图像转至AW46 MR独立工作站,使用Report Card 4.0分析软件对脑脊液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用分析软件的兴趣区(ROI)功能来对不规则轮廓形状进行手绘,以圈出寰椎上缘蛛网膜下腔的整个横断面,相关结果用于绘制y轴上的流速波形及x轴上的心动周期分数波形;曲线的正值对应心脏收缩期内头-尾方向的脑脊液流量,负值对应心脏舒张期内尾-头方向的脑脊液流量。我们根据脑脊液的时间参数、振幅参数、容量参数等来分析脑脊液流速的波形状况。叁、数据分析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描述包括范围、均值、标准差。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来分析,P值小于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整个心动周期内相关的脑脊液流动被描述为脑脊液流速一心动周期曲线图,根据该曲线来计算分析颅颈连接处的脑脊液的各个参数。一、时间参数分析。时间参数包括从R波(正向曲线峰值)至心脏舒张期开始的脑脊液流量(R-D)时间间隔内测得的平均值;从R波至心脏收缩期开始的脑脊液流量(R-S)时间间隔内测得的平均值;心脏收缩期脑脊液流量(DSF)持续时间测得的平均值以及心脏舒张脑脊液流量(DDF)持续时间测得的平均值。从统计学上看,1min转头运动前后脑脊液流量的时间测量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振幅参数分析。脑脊液动力学振幅参数包括心脏收缩期最大流速(maximum systolic flow rate MSFR)的平均值、心脏舒张期最大流速(maximum diastolic flow rate MDFR)的平均值、心、脏收缩期脑脊液的平均流速(averagesystolic flow rate ASFR)和心脏舒张期脑脊液的平均流速(average diastolic flow rateADFR)。lmin的头部转头之后,心脏舒张期最大流速和心脏舒张期的平均流速显着加快(P<0.05),而心脏收缩期脑脊液的最大流速和心脏收缩期脑脊液的平均流速保持不变(P>0.05)。叁、容量参数分析。脑脊液容量参数包括心脏收缩期脑脊液流量(systolic CSF flow volumeVS)的平均值、心脏舒张脑脊液流量(diastolic CSF flow volumeVD)的平均值以及净流量(整个心动周期脑脊液净流量net-flow volumeNV)的平均值。1min头部转头之后,心脏舒张期脑脊液流量显着增加(P<0.05),而心脏收缩期脑脊液流量保持不变。由于心脏舒张脑脊液流量增加使得1min头部转头之后颅脑方向上的净流量明显增加(P<0.05)。四、头部转头运动对脑脊液循环的影响因最初转头运动之前的净流量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研究目的通过对6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的1min头部点头运动,利用磁共振相位对比法电影成像技术研究分析运动前后的脑脊液各参数的变化,来探讨头部点头运动对脑脊液流量的影响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60名成年志愿者参与,主要来自于本项目的研究人员,其中男性30名,女性30名,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0.9± 1.041岁。志愿者需要接受磁共振成像,所有试验均经过当事人同意,所有志愿者均无任何心脏病史、神经系统疾病史、内分泌疾病史。二、方法1、使用美国GE 1.5TMRI扫描仪,采用电影相位对比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周围门控技术,结合心电门控技术,经寰椎上缘截面来测量脑脊液的各个参数。2、所有参与试验的志愿者均需接受两次扫描:第1次扫描在休息后进行,第2次扫描在志愿者进行连续1min头部点头运动后进行。接受扫描时,志愿者需要身体仰卧,头靠磁共振试验床,点头运动每秒约为0.5个,当头部由中间位置到最大程度仰头一侧后回到原点,然后再由原点到最大程度低头一侧再回到原点时,算作1次头点头运动。志愿者根据研究人员的指示进行点头运动,在1min内完成标准的30次点头运动。1min点头运动结束后,工作人员会立即重新进行定位扫描,接着是第2次电影相位对比扫描。3、将脑脊液的相位对比图像转至AW46 MR独立工作站,使用Report Card 4.0分析软件进行脑脊液流量分析。另外,还可以使用分析软件的兴趣区(ROI)功能来对不规则轮廓形状进行手绘,以圈出寰椎上缘蛛网膜下腔的整个横断面;相关结果用于绘制y轴上的流速波形及x轴上的心动周期分数波形;曲线的正值对应心脏收缩期内头-尾方向的脑脊液流量,负值对应心脏舒张期内尾-头方向的脑脊液流量。我们根据脑脊液的时间参数,振幅参数和流量参数,来分析脑脊液流速的波形状况。叁、数据分析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描述包括范围、均值、标准差。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来分析,P值小于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心动周期相关的脑脊液流动被描述为脑脊液流速—心动周期曲线,根据脑脊液流速—心动周期曲线来分析颅颈连接处的脑脊液流量的各个参数。一、时间参数分析。时间参数包括从R(正向曲线峰值)波至心脏收缩期开始的脑脊液流速时间间隔(R-S)、从R波(正向曲线峰值)至心脏舒张期开始的脑脊液流速时间间隔(R-D)、心脏收缩期脑脊液流速持续时间(DSF)、心脏舒张期脑脊液流速持续时间(DDF)。从统计学分析显示,1min点头运动前后的脑脊液流量的时间参数测量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O.05)。二、振幅参数分析。脑脊液动力学振幅参数包括心脏收缩最大流速(maximum systolic flow rate MSFR)的平均值、心脏舒张最大流速(maximum diastolic flow rate MDFR)的平均值、心脏收缩平均流速(average systolic flow rate ASFR)的平均值和心脏舒张平均流(average diastolic flow rate ADFR)的平均值。lmin的头部点头运动之后,心脏舒张最大流速和心脏舒张平均流速显着减慢(P<0.05),而心脏收缩最大流速和心脏收缩平均流速保持不变(P>0.05)。叁、容量参数分析。脑脊液容量参数包括心脏收缩期脑脊液流(systolicCSF flow volume VS)的平均值、心脏舒张期脑脊液流量(diastolic CSF flow volume VD)的平均值以及净流量(整个心动周期脑脊液净流量net-flow volumeNV)的平均值。1min的头部点头运动之后,心脏舒张期脑脊液流量显着减少(P<0.05),而心脏收缩期脑脊液流量保持不变。由于心脏舒张期脑脊液流量减少使得1min点头运动之后颅脑方向上的净流量明显减少(P<0.05)。四、头部点头运动对脑脊液循环的影响因最初点头运动之前的净流量方向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11-21)

王墨扬,宋光远,牛冠男,王媛,张倩[10](2018)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一年人工瓣膜影像学形态特点及其对临床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1年人工瓣膜影像学形态特点及其对临床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2-09至2014-12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使用Venus-A主动脉瓣膜行TAVR并完成1年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随访的30例患者。通过术后CT多水平测量人工瓣膜椭圆率、膨胀率、瓣膜置入深度和瓣叶增厚情况等指标,分析人工瓣膜形态特点,以及其结果对术后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的影响。结果:30例患者Venus-A主动脉瓣膜功能水平(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良好,为(106.7±17.2)%。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术后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与叁叶式主动脉瓣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6.9±17.7)%vs(103.6±1.5)%,P=0.132]。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100%者(n=23)与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100%者(n=7)比较,术前CT主动脉根部径线、钙化体积、术中是否球囊后扩张、术后1年CT检测的瓣膜置入深度、人工瓣叶增厚比例、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检测的中度及以上瓣周反流的比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级患者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100%者相比,B平面膨胀率(面积法)≥100%者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检测最大跨瓣流速更低[(2.1±0.4)m/s vs(2.6±0.5)m/s,P=0.023]。结论 :置入Venus-A主动脉瓣膜后1年CT评估人工瓣膜功能水平完全膨胀程度较高,血流动力学总体结果满意。(本文来源于《中国循环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影像学形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比较单节段腰椎后外侧融合术与椎体间融合术对椎间孔间接减压的短期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本科住院因腰椎管狭窄行单节段(L4/5)手术治疗的患者37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A组(后外侧融合术,19例),B组(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8例)和C组(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10例)。比较叁组患者术前及出院后6个月腰椎平片,分析叁组患者椎间隙高度及椎间孔参数变化情况。定义椎间隙前高变化值除以后高变化值作为椎间隙前后高度差值比,用来评价术后节段曲度恢复对椎间孔间接减压的影响。结果术后6个月B组和C组的椎间孔高度及面积,和椎间隙前后高度均比术前有显着性增加(P <0.01);A组中仅有椎间隙前高在术后有显着性增加(P <0.01),其余指标无统计学意义。A组较B组和C组有更大的椎间隙高度差值比(P <0.01),B组和C组间没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对椎间孔的间接减压作用要弱于椎体间融合术。腰椎节段曲度恢复的前提应增大椎间高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影像学形态论文参考文献

[1].王欣,张英琪,张世民,杜守超,陈凯.股骨转子间骨折前内侧角骨皮质形态的影像学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

[2].史元功,谭军,晏美俊,夏冬冬.不同方式的腰椎融合术对椎间孔形态影响的影像学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3].刘志伟,孙洪江,李书奎,王力国,程才.脊髓型颈椎病MRI影像学形态改变与临床评价的相关性[J].临床骨科杂志.2019

[4].刘晓静,杨阿丽.下颌切牙根管形态300例锥形束CT影像学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

[5].雷鸣,任士友,尤田,张文涛.成人外侧盘状半月板无损伤患者前交叉韧带形态的MRI影像学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9

[6].陈墅.膝骨关节炎患者髌下脂肪垫的形态影像学测量与相关性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2019

[7].寇秀玲,程晓艺,黄明刚.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易损斑块形态特点及其影像学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9

[8].雷鸣.成人无损伤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前交叉韧带和股骨髁形态在MRI的影像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9

[9].徐强.枕下区肌群的形态和对脑脊液循环影响的影像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8

[10].王墨扬,宋光远,牛冠男,王媛,张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一年人工瓣膜影像学形态特点及其对临床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8

标签:;  ;  ;  ;  

影像学形态论文-王欣,张英琪,张世民,杜守超,陈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