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膨胀流变特性论文-周春霞,杨晓泉,温齐标

界面膨胀流变特性论文-周春霞,杨晓泉,温齐标

导读:本文包含了界面膨胀流变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豆球蛋白,油-水界面,界面张力,界面膨胀流变特性

界面膨胀流变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周春霞,杨晓泉,温齐标[1](2008)在《大豆球蛋白吸附在油—水界面上的膨胀流变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动态滴形分析法研究了大豆球蛋白(soy glycinin)吸附在油-水界面上的膨胀流变特性,主要检测了不同初始体相蛋白浓度(C0)和pH值条件下,大豆球蛋白吸附在纯的花生油-水界面上的界面张力(σ)和界面膨胀流变特征参数(界面膨胀模量E、界面膨胀弹性Ed、界面膨胀黏性Ev以及相角θ)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σ降低,E和Ed增大而减小,大豆球蛋白分子吸附到油-水界面上形成界面蛋白吸附膜;随着C0的增加,吸附速率加快,吸附膜的界面膨胀黏弹性增大,受pH值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试验时间(0~120 m in)和频率(0.01~0.5 Hz)范围内,吸附膜的Ed明显大于Ev,从流变学的角度分析,大豆球蛋白吸附到花生油-水界面上形成弹性的吸附膜。(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周春霞,杨晓泉,温其标[2](2005)在《大豆油/水界面上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的膨胀流变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轴对称滴形分析法(ADSA)检测了pH2.0和5.0条件下,大豆油/水界面上不同浓度(0.1-0.001%,w/w)的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的膨胀流变特征参数(膨胀模量、膨胀弹性、膨胀粘性及相角)随吸附时间的变化。实验表明,在温度(23℃)和体相溶液离子强度(0.05)恒定的条件下,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表面膨胀模量增大,相角减小。膨胀弹性明显大于膨胀粘性,因此,从表面流变学的角度分析,油/水界面上粘弹性的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实际上是弹性的。膨胀模量随液滴体相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受体相pH值的影响很大。pH2.0时,吸附膜的膨胀模量明显大于pH5.0时吸附膜的膨胀模量。(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05年05期)

界面膨胀流变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轴对称滴形分析法(ADSA)检测了pH2.0和5.0条件下,大豆油/水界面上不同浓度(0.1-0.001%,w/w)的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的膨胀流变特征参数(膨胀模量、膨胀弹性、膨胀粘性及相角)随吸附时间的变化。实验表明,在温度(23℃)和体相溶液离子强度(0.05)恒定的条件下,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表面膨胀模量增大,相角减小。膨胀弹性明显大于膨胀粘性,因此,从表面流变学的角度分析,油/水界面上粘弹性的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实际上是弹性的。膨胀模量随液滴体相蛋白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受体相pH值的影响很大。pH2.0时,吸附膜的膨胀模量明显大于pH5.0时吸附膜的膨胀模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界面膨胀流变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周春霞,杨晓泉,温齐标.大豆球蛋白吸附在油—水界面上的膨胀流变特性[J].中国粮油学报.2008

[2].周春霞,杨晓泉,温其标.大豆油/水界面上大豆11S球蛋白吸附膜的膨胀流变特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

标签:;  ;  ;  ;  

界面膨胀流变特性论文-周春霞,杨晓泉,温齐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